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估无巩膜瓣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效果。方法:26例26只无晶状体眼接受了改良无巩膜瓣后词语 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23只眼外伤性晶状闰或白内障囊外摘出术中后囊破裂者行一工大定术,3只眼白内障囊内摘出术后无晶状体眼行二期植入固定术。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10个月。矫正视力在0.5或0.5以上者20只眼(76.9%)。术后主要并发症是角膜水肿和葡萄膜炎。结论:无巩膜瓣后房型人  相似文献   

2.
后房型人工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是对白内障囊内摘除的无晶体眼或囊外摘除术中后囊膜破损范围大、悬韧带离断、玻璃体突出者的一种补救措施[1],其临床护理要点也有别于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体囊内植入术.2006年7月-2007年8月我院共行22例后房型人工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进行了由专人负责的整体护理,其中2例出现前房出血,22例患者视力均提高,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采用巩膜睫状沟缝线固定法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减少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对 6 0例无晶体眼行巩膜睫状沟缝线固定法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 ,后房穿刺点主要为 1点和 7点 ,术后观察视力、术后反应及并发症。结果 :术后随访 6~ 2 4个月 ,矫正视力≥ 0 .5者为 45眼 ( 75 % ) ,0 .3~ 0 .5者 12眼 ( 2 0 % ) ,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前房出血 ( 1例 )、瞳孔变形 ( 5例 )、继发性青光眼 ( 1例 ) ,无一例出现固定缝线暴露和黄斑囊样水肿。结论 :此种方法并发症较少且能获较好视力 ,是矫治所有无晶体眼及无后囊患者的一种很好的术式。  相似文献   

4.
后房型人工晶体的视力预后好 ,已成为白内障的首选治疗方法。但在白内障囊内摘除、囊外摘除术中后囊膜破损及外伤性白内障等情况下不能按常规植入人工晶体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应用缝线法固定后房型人工晶体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 1 5例 1 5眼 ,其中男 6例 ,女 9例 ;年龄 65~ 78岁 ,平均 73 .4岁。白内障囊内摘除术后 1 1眼 ,术后时间 6个月~ 3年 ,平均 2 .1年。患者瞳孔圆形居中 ,玻璃体前界膜完整 ,矫正视力 0 .2~ 0 .8。其余 4例为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后囊膜破损 (破损范围 >1 /3象限 ) ,有玻璃体溢入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具备囊膜支撑条件下,在基层医院如何安全植入人工晶状体的方法、技巧,评估其疗效。方法利用Alcon10—0悬吊缝线于睫状沟悬吊植入普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一期或二期矫正缺乏囊膜支撑的9例(9眼)。结果随访6~36个月,9例人工晶状体位置正常,视力0.25~0.6,均较术前有明显提高,无远期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一期或二期利用Alcon10—0悬吊缝线于睫状沟悬吊植入普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2003年1月作者等在四川省资阳地区防盲工作中用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90例90只眼,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90例白内障患者中男48例,女42例;年龄20~86岁,平均年龄63.7岁;术前视力:光感~0.90例(90只眼)白内障患者均行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前常规检查,散瞳剂滴眼充分散大瞳孔.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合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角膜散光状态的变化,评价切口缝合与对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将127例(135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按照切口缝合与否分为A、B两组,采用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合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定期观察角膜散光和视力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1年A、B两组平均手术性角膜散光度分别为0.76D±0.54D和1.84D±0.63D,差异有显著性(P<0.05);裸眼视力≥0.5者分别为89.92%和65.5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合并人工状体植入术巩膜隧道切口未缝合者术后会产生较明显而持久的逆规性角膜散光.常规缝合切口会明显减少术后角膜散光.  相似文献   

8.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以其术后效果好,成功率高,术后反应轻和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在我国已广泛普及。尽管术者的技术不断完善和熟练,术中发生后囊膜破损或悬韧带断裂的病例依然难免,若能利用残余的后囊膜或者透巩膜缝线睫状沟固定术,仍可以将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到睫状沟或者囊袋内,从而获得较好的效果。对1996年2月~1998年12月58例后囊膜不完整时行一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术式选择和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58例58只眼,男32例,女26例,年龄12~86岁。58例中老年性…  相似文献   

9.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病例分析史玲萍现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早已在全国广泛开展,但我区属贫穷落后地区,1997年9月才购置手术显微镜引进这项技术,至1997年底,成功地一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51例69只眼。大部分眼术后获得满意视力。在取代...  相似文献   

10.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体会马显力近年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白内障治疗中已广泛运用,我院自1992年9月~1997年8月共完成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256例302只眼,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临床资料:共手术256例302只眼,男112例,女19...  相似文献   

11.
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低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低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9例(54只眼)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吸出术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人工晶状体的屈光度为-4.00D-+15.00D。观察术中和主后并发症以及术后视力。结果:术后1天、1周、1上月和3个月视力在0.4或0.4以上的百分经分别为63.0%、72.2%、75.9%和77.8%,术后6个月以上的视力等于或大于0.4者为79.6%,等于或大于1.0者为18.5%。影术后视力的主要原因为高度近视眼底病变。术中的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角膜水肿、后囊膜破裂和后囊膜混蚀。结论: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经超声乳化吸出术合并低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后大多数可获得较好的视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表麻下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疗效。方法:对152例165眼采用了表麻下非超声乳化手法碎核治疗白内障并植入人工晶状体,对其术后视力、术后散光情况进行了随访观察。结果:术后1周视力达到0.5以上者130眼占78.79%,视力达到1.0以上者53眼占32.12%,术后3个月视力达到0.5以上者148眼占89.70%,视力达到1.0以上者90眼占54.55%;术后1周平均散光为:(1.75±1.00)D,术后3个月平均散光为:(1.00±0.75)D。结论:该术术后视力提高快、术后散光较轻、手术时间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表麻下手术,避免了球周、球后麻醉引起球后出血、巩膜穿破的危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6月689例白内障患者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论:通过精心的心理护理和术前术后护理均取得了良好的复明效果,对术后所有的并发症通过及时的观察和护理,配合医生治疗全部好转,没有造成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人工晶状体植入的疗效。方法:将128只眼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只眼)植入亲水性硅胶折叠式IOL;对照组(68只眼)植入PMMA一体型IOL。观察两组病例手术前后视力,角膜曲率和角膜散光的变化。术后3个月散大瞳孔观察68只眼IOL的位置和晶状体后囊膜混浊情况。对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早期视力、1个月后手术性散光度数、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的发生率、IOL位置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3个月检查时两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折叠式亲水性硅胶IOL便于植入及固定,术后炎性反应轻、恢复快,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我院90岁以上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伴人工晶状体Ⅰ期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的117例(123眼)90岁以上老年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Ⅰ期植入术,对术后视力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117例123眼高龄患者手术顺利。术后裸眼视力≥0.3者93眼(75.60%),矫正视力≥0.3者98眼(79.67%);裸眼视力≥0.5者81眼65.85%).矫正视力≥0.5者87眼(70.73%)。无严重局部及全身并发症发生。结论超高龄老年人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伴人工晶状体Ⅰ期植入术,安全、可靠、术后视力恢复快。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白内障患者施行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方法:对10种不同类型的白内障手术治疗后的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2035只眼中,术后矫正视力≥0.5者占75.6%。除Fuchs综合征外,老年性白内障且术后矫正视力≥0.5的百分经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治疗白内障的有效方法。合并其他眼病的白内障患者也宜争取手术治疗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鞋带式可调整缝线在小梁切除术中作用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首次接受小梁切除术的青光眼患者156例205眼,其中无可调整缝线(A组)41眼,行褥式可调整缝线(B组)66眼和行鞋带式可调整缝线者(C组)98眼,对照分析各组术后低眼压、浅前房、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3组病例术后眼压控制理想;术后浅前房、低眼压发生率C组低于A组和B组,差异均具显著性意义(P<0.05);脉络膜脱离发生率C组低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浅前房持续时间C组、B组明显低于A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鞋带式可调整缝线在小梁切除术中的效果确切,可增加手术安全性,减少术后早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改进的透明角膜微创小切口折叠人工晶状体悬吊术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方法:选择因晶状体后囊破裂或悬韧带断裂不能正常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的患者29例(29只眼),通过3.0mm的透明角膜小切口,利用推注器系统,将襻预扎了聚丙烯缝线的折叠人工晶状体缝合固定于睫状沟。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裸眼视力均提高,术中、术后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透明角膜微创小切口折叠人工晶状体悬吊术手术并发症少,手术难度小,适应症广,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双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变化。方法先后作双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19例,分别在第1只眼和第2只眼手术前和手术后1月作眼科检查并完成患者生存质量问卷。结果第1只眼手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及各指标得分均高于术前;第2只眼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及社交和心理方面两个指标的得分高于第2只眼手术前,患者自理和活动能力的得分在第2只眼术后无明显变化。结论第1只眼和第2只眼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均得到提高,第2只眼手术后患者以社交和心理方面的改善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