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本文旨在标定两种国产免脑粉组织凝血活酶(T_(1、2))的ISI值,检测口服华法令治疗患者血浆的PT值,并比较不同组织凝血活酶及不同Ⅱ因子浓度时PTR与INR的差异。其结果显示:以T_0(ISI=1.13)为二级参考品标定得下T_1的ISI值为1.20,T_2的ISI值为1.30。当患者例数n=70时,T_0与T_2的PTR有显著性差异,而T_0、T_1、T_2两两间INR无差异。以T_0为标准分段观察发现:当PTR<1.5时,不同ISI值试剂的PTR、INR均无差异;而PTR在1.5~2及PTR>2时,不同ISI值试剂测得的PTR有显著性差异,INR无差异。当Ⅱ因子浓度≤19%时,不同试剂测得PTR有显著性差异,而INR无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对口服抗凝剂患者的药物监测效果。方法 用兔脑组织凝血活酶和进口人脑组织凝血活酶试剂分别检测49例口服抗凝剂患者组和50例正常对照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S、凝血酶原时间比率PTR和国际标准化比率(INR)。结果 两种试剂中以INR报告方式对药物所致的凝血因子缺乏监测最为标准。结论 在门服抗凝剂的监控中,为克服组织凝血活酶试剂敏感性对PT结果的影响,应积极推行国际标准化比率(INR)报告方式。  相似文献   

3.
APTT在口服抗凝治疗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法令是抑制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而产生抗凝作用的口服抗凝剂。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和国际正常化比率(INR)系统是最常用于监控口服抗凝治疗的实验。华法令也会使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本文着重研究:口服抗凝治疗中,APTT的变化和PT-INR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在测定PT -INR实验过程中建立实验室敏感指数 (LocalISI)值的方法和必要性。方法 :在CA 15 0 0自动血凝仪上使用INR定标血浆建立INR标准曲线 ,并做回归分析 ,计算出LocalISl值 ,并利用Dade -behring公司产品ThromborelS凝血活酶试剂ISI值和LocalISI值分别测定 43例正常对照组和 2 0例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治疗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 -INR ,对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经校正本实验所用Dade -behring公司产品ThromborelS凝血活酶试剂LocalISI值为 1.10 ,高于厂家提供的ISI值。两组受试者利用LocalISI值和ISI值测定所得PT -INR值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LocalISI值组明显高于ISI值组。结论 :直接利用试剂厂家标定的ISI值进行PT -INR值测定可能造成误差 ,仍应在PT -INR定标血浆仪器上进行校正。利用LocalISI值测定PT -INR具有可信性 ,可应用于口服抗凝药物治疗监测。  相似文献   

5.
PT—INR在口服抗凝剂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口服抗凝剂患者需对其进行凝血功能监测,以防止抗凝不全、药效或抗凝过度。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是主要的实验室监测指标,过去一直用时间秒(PIS),凝血酶原时间比率(PTR)等方式报告。由于PT试验受试剂,组织来源不同,仪器和操作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结果差异性大,为解决此问题,1982年WHO提出用国际敏感指数(ISI)标记凝血活酶,国际标准化比率作为PT报告方式(PT-INR)。INR系统在欧洲已被广泛接受,我国正在大力推广。本文就此采用PIS、PTR、INR三种报告方式对50例口服抗凝药患者做PT监测,结果显示用I…  相似文献   

6.
两种凝血酶原时间试剂测定结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两种凝血酶原时间(PT)试剂测定结果差异。方法:同时用两种不同ISI的PT试剂测定健康人及口服抗凝药物患者的INR值,应用统计学方法对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种试剂在健康人,口服抗凝药物患者的测定结果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建议在日常工作中选择ISI值接近1.0的凝血酶原时间(PT)试剂。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不同来源组织凝血活酶对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结果的影响以及PT标准化在指导抗凝治疗中的作用,采用两种国产组织凝血活酶测定20例人工机械瓣膜替换术患者PT及凝血因子X活性。结果显示:抗凝期间凝血因子X活性得到有效抑制,术后第7、14d两种不同来源试剂测得凝血酶原时间比值(PTR)存在差异。提示用PTR指导抗凝治疗存在一定危险性,而将国际标准化比率作为抗凝治疗的监测指标有助于安全、有效地指导用药。  相似文献   

8.
凝血酶原测定(PT)是检测外源性凝血系统是否异常的一种过筛试验。此实验由于标准试剂不易制备,因此PT测定的方法标难以准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内目前都采用最新方法检测,具体要求如下:1试剂凝血活酶试剂除稳定性和重复性等要求必须符合规定外,其敏感度也是非常重要的指标。敏感度用国际敏感度数(ISI)表示,ISI数值意接近1,愈敏感,精密度也愈高。ISI测定的的方法【门:用多份口服抗凝药后不同程度地缺乏凝血因子的病人血浆和正常对照血浆,及自制的凝血活酶液和凝血活酶国际参考品(IRP)分别测定PT(以秒为单位),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制液体组织凝血活酶试剂与进口组织凝血活酶试剂对凝血酶原时间(PT)检测结果的比较.方法用已知ISI的进口组织凝血活酶试剂,标定未知ISI的自制液体组织凝血活酶试剂,并用两组试剂进行对比检测.结果自制液体组织凝血活酶试剂的ISI值高于进口组织凝血活酶试剂的ISI值,但两组试剂的PT结果(INR值)相关性良好(r=0.979 85,P<0.000 1),重复性稳定性结果近似,差异较小.结论自制液体组织凝血活酶试剂可完全代替进口组织凝血活酶试剂.  相似文献   

10.
凝血酶原时间 (PT)测定是 Q uick于 193 5年创立的一种外源性凝血系统的过筛试验 [1 ] ,可综合反映因子 、 、 、 、 的血浆水平 ,是监测口服抗凝药最常用的方法。由于 PT检测受多种因素干扰 ,因此测定方法的规范化已势在必行 ,现作一简述。1 试剂的规格化  PT测定的标准化 ,首先是试剂的规格化。PT试剂凝血活酶 ,是人脑、兔脑、牛肺、胎盘等组织提取物 ,其中以人脑提取物最敏感。 PT试剂标准化有两条途径 :1用同一种凝血活酶并规定统一的操作方法 ;2各地使用自制凝血活酶用一种参比试剂校正 [2 ] 。19 77年 WH O提供了第一批人脑…  相似文献   

11.
定值曲线法测定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正常血浆和定标血浆,建立一种准确可靠、易于实验室开展的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检测方法。方法:根据准确度的传递,将被定值的正常血浆和定标血浆同时用称量法分别作6个不相同的稀释度稀释后上机进行检测。将待定值血浆”值(X轴)与稀释度I/A(Y轴)绘制“校标”曲线;根据定标血浆测得的”值,用内插法查得相对浓度I/A(X%)与计算相对浓度(Y%)绘制曲线,并进行回归处理得到INR的定值曲线;根据定值曲线绘制PT测(Y轴)与INR测(X轴)INR应用曲线。结果:血浆INR值与田值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7),同一试剂本方法检测质控血浆INR值,重复性良好(CV〈2%);不同试剂测定血浆INR值,结果显示本方法优于公式计算法,其结果与手工结果有很好的相关性(r=0.99),同时比仪器法更接近手工检测法(t检验P值:0.021对0.077)。结论:本方法在检测抗凝治疗患者血浆INR值时,干扰因素少,结果准确可靠,可能更接近待检血浆的INR“真值”。  相似文献   

12.
仪器法测定凝血酶原时间的标准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比较手工法和仪器法测定的国际标准化比率 (INR) ,研究全自动凝血仪对INR值测定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手工法和仪器法测定 2 0例健康人和 60例口服抗凝剂达 6w以上换瓣患者的PT值 ,计算出各自的INR值 ,进行t检验 ;用一种已知国际敏感指数 (ISI)的凝血活酶对仪器的特异性ISI值进行标定后再计算INR值 ,进行t检验。结果 :仪器法测定的结果在标定前与手工法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标定后两种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凝血仪对INR值有影响 ,对仪器的特异性ISI值进行标定后可以消除此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凝血酶原测定标准化在临床中的意义及其在抗凝治疗和肝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4例行人工机械瓣膜替换术患者,观察PT值在不同凝血活酶试剂中的变化;另24例由我院肝病科确诊为肝硬化的患者,观察在两种不同的凝血活酶试剂的PT时间和INR值。结果抗凝治疗组示对照组及术前患者用两种不同的凝血活酶所得PT值无差异,而术后口服抗凝剂治疗后,用两种不同凝血活酶所测PT值有差异;肝硬化组示两种不同试剂测出的INR值相近。结论凝血酶原测定标准化在临床抗凝治疗和肝病治疗的临床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热毒宁注射液(RI)对竹叶青蛇(TS)咬伤患者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凝血酶原时间(PT)以及活化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APTT)等凝血指标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TS咬伤患者300例进行观察。分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另加RI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症状改善情况,疗效以及INR、PT和APTT凝血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肿胀消退时间是(127.8±56.2)h,止痛时间是(5.3±2.7)h,住院时间是(3.8±2.7)d;较对照组的(150.3±83.4)h、(11.5±6.1)h、(5.8±4.4)d,明显更短。两组病患治疗后INR,PT以及APTT均出现延长,且观察组延长程度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痊愈率为90.00%(135/150),愈显率为98.00%(147/150),较对照组的67.33%(101/150),84.67%(127/150)明显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I治疗TS咬伤,疗效显著,能有效缩短症状改善时间,抑制因TS咬伤引起的凝血指标延长。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 There is a clinical need for point-of-care (POC) methods for non-vitamin K-dependent oral anticoagulants (NOACs). We modified a routine POC procedure: Zafena’s Simple Simon? PT-INR, a room-temperature, wet-chemistry prothrombin time method of the Owren-type.

Methods: To either increase or decrease NOAC interference, two assay variants were devised by replacing the standard 10?µL end-to-end capillary used to add the citrated plasma sample to 200?µL of prothrombin time (PT) reagent by either a 20?µL or a 5?µL capillary. All assay variants were calibrated to show correct PT results in plasma samples from healthy and warfarin-treated persons.

Results: For plasmas spiked with dabigatran, apixaban, or rivaroxaban, the 20?µL variant showed markedly higher PT results than the 5?µL. The effects were even more pronounced at room temperature than at +37?°C. In plasmas from patients treated with NOACs (n?=?30 for each) there was a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T results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NOACs as determined by the central hospital laboratory. For the 20?µL variant the PT response of linea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veraged 0.90. The PT range was INR 1.1–2.1 for dabigatran and apixaban, and INR 1.1–5.0 for rivaroxaban. Using an INR ratio between the 20?µL and 5?µL variants (PTr20/5) made the NOAC assay more robust and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 sample INR value in the absence of NOAC. Detection limits were 80?µg/L for apixaban, 60?µg/L for dabigatran, and 20?µg/L for rivaroxaban.

Conclusions: A wet-chemistry POC PT procedure was modified to measure the concentrations of three NOACs using a single reagent.  相似文献   

16.
马俊珩  葛卫红  于锋 《吉林医学》2012,33(31):6759-6760
目的: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低强度抗凝应用于患者的安全性。方法:对109例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给予华法林进行低强度抗凝治疗,观察、随访患者,记录其凝血酶原时间(PT)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统计血栓及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本组发生血栓1例(发生率0.98%),出血8例(发生率7.8%),口服华法林剂量(3.125±0.5)mg,实际INR值(1.7±0.5)。结论:口服华法林抗凝维持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在1.5~2.0时,能降低血栓或出血的发生率,抗凝有效性及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孕期凝血功能各参数指标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研究16例GDM患者和16例正常对照(C)组孕妇,记录分析孕12~16周和孕36~40周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等指标。结果    孕12~16周GDM组的PT、APTT、INR水平显著低于C组(P<0.05);孕36~40周GDM组的FIB显著高于C组(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显示:孕36~40周凝血功能与孕24~28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中1 h血糖(1 h blood glucose,1HBG)呈独立负相关(P<0.05)。结论    孕期凝血功能处于动态变化过程,相比于正常妊娠女性,GDM孕妇处于高凝状态,这种状态可能与其餐后1HBG有关。  相似文献   

18.
马莉  符业阳  刘月玲 《海南医学》2016,(13):2093-2095
目的:研究注射用灯盏花素对华法林治疗永久性心房颤动时抗凝效果是否存在影响,为临床合理使用华法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永久性心房颤动且适合华法林抗凝治疗的61例患者,服用华法林抗凝且稳定达标后,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单用华法林,观察组在华法林的基础上联合注射用灯盏花素治疗,每周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出血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出血发生率、停药率、停药次数、停药天数和INR超出目标范围的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T和INR分别为(26.6±4.1) s和(2.5±0.4),对照组分别为(21.6±4.3) s和(2.1±0.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使用华法林剂量为(2.0±2.0) mg,对照组为(2.6±2.2) mg,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灯盏花素能延长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的PT,升高INR,临床联合使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华法林的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