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线索诱发海洛因依赖者心理渴求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了解环境线索对海洛因依赖者心理渴求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380名戒断 期海洛因依赖者暴露于海洛因相关环境线索,测量暴露前后血压、心率、瞳孔,Likert分级法记录暴露前 后的渴求程度,完成自编诱发后戒断反应问卷及自编毒品使用情况和一般社会学资料。采用配对t检 验,比较暴露前后渴求程度及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的变化,运用逐步回归分析与线索诱发渴求相关的 指标。结果 暴露后渴求、心率、血压及瞳孔均明显高于暴露前,差别有极显著意义(分别为t= -15.02,-14.23,-8.12,-5.03,-14.65,P<0.01)。诱发渴求与毒品依赖自评分值、诱发后心率及 主观戒断反应呈正相关,与成瘾时间呈成负相关。结论 环境线索可以使戒断期海洛因依赖者心理渴 求明显增加,依赖自评分值、诱发后心率、主观戒断反应及成瘾时间均与诱发渴求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2.
曲唑酮治疗海洛因戒断症状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曲唑酮对海洛因依赖稽延性戒断症状的疗效。方法:采用双盲对照法,用曲唑酮或安慰剂分别治疗海洛因依赖临床脱毒后存在的稽延性戒断症状的患者。结果:曲唑酮较安慰剂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稽延性戒断症状、情绪障碍及对毒品的心理渴求,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曲唑酮对海洛因依赖稽延性戒断症状有效。  相似文献   

3.
海洛因依赖者复吸原因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海洛因依赖者复吸原因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方法:运用半结构性访谈问卷对83名男性海洛因依赖者进行访谈,了解复吸原因,并比较不同类型复吸原因者在首次吸毒年龄、持续吸毒年限、成瘾时间、快感减退时间、吸毒频率、毒品依赖程度、环境诱发渴求感、平均戒断时间、最长戒断时间之间的差异。结果有23人(27.7%)从未有过戒毒经历、18人(21.7%)因为心瘾强烈而复吸、20人(24.1%)由于朋友引诱、10人(12.1%)为了消除烦恼、9人(10.8%)感到空虚无聊而复吸、其他原因有3人(3.6%);从未戒毒者的成瘾时间显著短于有戒毒史者;不同复吸原因的依赖者在毒品依赖程度、平均戒断时间以及最长戒断时间上差异显著。结论复吸原因不同的海洛因依赖者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路脱菲与精神药物合并治疗海洛因戒断症状的疗效。方法;分析海洛因依赖戒断者路脱菲配合精神药物治疗(路脱菲组)及海洛因依赖戒断后仅用精神药物治疗(精神药物组)的疗效。结果:路脱菲组比精神药物组疗效好。结论:戒断期的1-3天有必要用路脱菲。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海洛因依赖者对吸毒相关环境线索诱发反应。方法:对来自自愿戒毒机构的36例刚完成生理脱毒(康复早期)的海洛因依赖者和劳教戒毒机构112例康复期满1年的海洛因依赖者观看吸毒相关视频同时给予海洛因模拟物及吸毒用具刺激,于暴露前后自评渴求程度、情绪以及戒断症状反应;用生物反馈仪自动记录暴露前后的生理反应。结果:环境线索暴露后海洛因依赖者心理渴求、害怕/焦虑、抑郁/悲伤、戒断症状、心率、皮肤导电和肌电增高(P〈0.05),中性/放松/自然降低(P〈0.05)。自愿戒毒机构康复早期海洛因依赖者环境诱发心率增高,比康复期满一年以上者更明显(P〈0.05),其余与康复期长短无显著关系。结论:海洛因依赖者戒断康复期的延长并不会使渴求和环境诱发心理生理反应减弱或消褪。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5-HT2A-1438A/G基因多态与海洛因成瘾及线索诱发海洛因渴求程度的关系。方法采 用PCR-RFLP技术对380例海洛因依赖者(依赖组)和275名健康人(对照组)的5-HT2A-1438A/G基因多态进行检 测,并对依赖组行线索诱发海洛因渴求实验。比较依赖组和对照组的5-HT2A-1438A/G多态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 率,分析依赖组不同基因型与线索诱发海洛因渴求程度和主观戒断反应的关系。结果 (1)依赖组与对照组的5- HT2A-1438A/G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依赖组中,5-HT2A-1438A/G的3种多态 基因型诱发渴求和主观戒断反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G基因型诱发渴求和主观戒断反应均小于A/ A(P=0.024,P=0.009)和A/G(P=0.018,P=0.011)基因型。结论未发现5-HT2A-1438A/G基因多态与海洛 因成瘾有关,但该基因多态性与线索诱发海洛因的渴求程度有关,A+(A/A和A/G)携带者线索诱发海洛因的渴求 程度和主观戒断反应明显高于A-(G/G)携带者。  相似文献   

7.
海洛因依赖者垂体-甲状腺轴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海洛因依赖者垂体-甲状腺轴神经内分泌变化。方法:采集海洛因依赖者及健康对照者血样,检测促甲状腺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结果:强制组急性戒断期TSH降低,FT3和FT4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戒断后第30天TSH仍低,而凡升高,FT4降低;戒断后第90天TSH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FT3与FT4仍分别处于升高与降低状态。自愿组TSH降低,FT3和FT4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相关激素在海洛因依赖及戒断期处于紊乱状态,某些激素恢复较慢。  相似文献   

8.
(按汉语拼音次序排列 )A阿片类依赖 帕罗西汀治疗海洛因依赖者焦虑抑郁的研究 (侯剑辉 )( 2 ) :81 氯氮平治疗海洛因戒毒后心理渴求疗效观察 (李幸福等 ) ( 3) :137 海洛因依赖者血小板 5 -羟色胺水平的观察 (高志勤等 ) ( 3) :16 1 路脱菲与精神药物合并治疗海洛因戒断症状 (洪伟 ) ( 4 ) :2 10 兰州市成瘾物质使用第二次流行学调查 (李超等 ) ( 4 ) :2 17 海洛因依赖者性病感染调查 (吴炜 ) ( 4 ) :2 5 6 海洛因成瘾者脑电图的 Walsh定量分析 (蒋晓军等 ) ( 6 ) :331  15 3例海洛因依赖者尿液检查 (余慧仙等 ) ( 6 ) :35 7Alzhe…  相似文献   

9.
苯胺咪唑啉是一种快速无瘾戒毒药,能有效解除阿片类滥用断药时的戒断综合征。作者用本药成功戒除海洛因依赖1例。报道如下。 患者刘××,男,29岁,离婚,推销员。因受好奇心驱使及朋友唆使于1992年5月开始吸食海洛因,约半年后成瘾,用量1g/日,吸后全身舒适,精神振奋,食量增加,大脑反应灵敏,有一种常人难  相似文献   

10.
120例海洛因依赖患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自愿戒毒的120例海洛因依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文显示海洛因依赖患者以男性、文化程度较低、个体经商者居多;多数因好奇、贪图享乐、受人引诱或赶时髦而成瘾;吸毒方式以烫吸为主;临床疗效与吸毒方式、吸毒时间和治疗方法相关。结论单一替代疗法具成瘾性,不利于出院后康复,以替代疗法合并氟哌啶醇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海洛因依赖者脱毒后白细胞介素6 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变化。方法 采用 E L I S A 法检测18 例未给予任何治疗药物且停用阿片类药物48 ~72 小时、18 例脱毒33 ~58 天、15 例脱毒117 ~120 天的海洛因依赖者的白细胞介素6 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并同时对稽延性戒断症状或急性戒断症状进行评定。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海洛因依赖者脱毒后的白细胞介素6 和肿瘤坏死因子α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白细胞介素6 和肿瘤坏死因子α随着脱毒时间的延长逐步向正常恢复。结论 白细胞介素6 和肿瘤坏死因子α可考虑作为海洛因依赖者脱毒后机体恢复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在海洛因依赖的急性脱瘾药物替代治疗中,目前主要使用美沙酮,但其递减法只能相对减少戒断症状的痛苦,却难以对付递减后期出现的迁延戒断症状,可乐定用于美沙酮替代治疗海洛因依赖的中、后期,可使戒断症状明显减轻,患者能安全、平稳渡过戒断期,达到临床“显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男女海洛因依赖者成瘾严重程度的差异,为针对不同性别海洛因依赖者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个案调查表和成瘾行为严重度指数量表(addiction severity index,ASI)对199例男性和239例女性海洛因依赖者进行评估,比较不同性别海洛因依赖者ASI量表中各维度分值的差异。结果:女性依赖者ASI中因子4(药物使用)评分平均为(0.52±0.28)分和因子7(精神健康状况)平均(0.15±0.24)分显著高于男性的(0.43±0.34)分和(0.08±0.19)分(P〈0.05或P〈0.01);男性依赖者因子5(法律状况)评分平均(0.07±0.13)分高于女性的(0.03±0.10)分(P〈0.01)。将年龄、首次吸毒年龄及吸毒时间与ASI分量表进行偏相关分析发现,年龄(r=-0.182)、吸毒时间(r=0.158)与因子4(药物使用)分数存在显著相关;进一步相关分析发现,年龄与吸毒时间存在显著相关(r=0.364,P〈0.01)。结论:男女海洛因依赖者在成瘾行为严重程度方面存在差异,临床治疗与康复过程中应针对不同性别特征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满足不同性别患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海洛因依赖者脱毒后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海洛因依赖者在脱毒后自然杀伤( N K) 细胞活性是否恢复正常。方法 将18 例脱毒48 ~72 小时、18 例脱毒33 ~58 天、15 例脱毒117 ~120 天的海洛因依赖者及11 名正常对照者纳入研究。 N K 细胞活性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 M T T) 比色分析法测定。结果 海洛因脱毒后48 ~72 小时、33 ~58 天、117 ~120 天及正常对照组的 N K 细胞活性分别为3011 % 、3425 % 、3897 % 、4489 %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海洛因依赖者脱毒后4 个月内的 N K 细胞活性减少( P< 001) 。海洛因依赖者随脱毒时间延长, N K 细胞活性有逐步恢复的趋势, N K 细胞活性减少与戒断症状或稽延性戒断症状无相关关系。结论 完全脱毒4 个月的海洛因依赖者的免疫功能未能恢复至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5.
海洛因对肺部及心脏的损害罗家栋何益民对1993年5月~1995年12月期间自愿住院戒断的海洛因依赖者100例做胸部X线摄片检查。其中男69例,女31例;年龄14~72岁。停用海洛因后8~12小时均出现戒断症状,36~72小时达高峰。于3~5天后进行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大鼠海洛因成瘾易感性差异模型,探讨其可能的腹侧被盖区(VTA)D2受体(D2R)及多巴胺转运体(DAT)机制。方法 1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海洛因成瘾组(n=100)和对照组(n=30)接受7d的条件性位置偏爱(CPP)训练和2d的测评,期间两组分别给予海洛因和生理盐水注射处理。此后,成瘾组根据海洛因诱导的CPP强度挑选出高CPP组(n=30)和低CPP组(n=30)。各组大鼠再随机分为5组,在接受末次处理后分别于成瘾期、戒断第1、3、7、14天检测VTA区D2R和DAT的蛋白表达,蛋白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CPP组和低CPP组大鼠在成瘾期VTA区D2R和DAT蛋白表达均下降(P0.05);戒断后第1、3、7、14天D2R及戒断第1、3天DAT仍低于对照组(P0.05),而戒断第7、14天高、低CPP组分别与对照组的DAT差异均已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有检测时点,高CPP组VTA区D2R下调均比低CPP组大鼠更为明显(P0.05),而两组的DAT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洛因慢性处理可诱导大鼠VTA区D2R和DAT下调;而海洛因成瘾易感性可能与VTA区低D2R有关,但未见与DAT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临床研究发现美沙酮(methadone)对戒断海洛因有效,但患者也易对美沙酮产生依赖。本文报道停止美沙酮维持治疗时,出现的戒断症状类型及这些症状与戒毒成败的关系。方法:受试者系海洛因成瘾而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者。要求符合下列标准:①已接受固定剂量美沙酮3个月;②这3个月未用违禁药;③参加全日制工作或学习;③没有从事与求药有关的活动;⑤定期复查;⑥当时无情感障碍;⑦没有服任何抗精神病药物。符合上述标准的24例病人同意参加美沙酮解毒治疗,包括每周用量表评定鸦片戒断症状、体征及心境状态。解毒治疗前美沙酮平均剂  相似文献   

18.
背景:美沙酮维持治疗(methadone maintenance treatment, MMT)是一种公认的有效降低毒瘾的措施。美沙酮维持治疗可以减少海洛因成瘾戒断症状,并因此可以提供心理和社会支持,对吸毒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目标:比较目前正在接受MMT的海洛因成瘾者和没有接受MMT的海洛因成瘾者之间的抑郁症状严重程度。
  方法:本研究运用了Beck-13(13-item version of the 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 BDI-13)抑郁自评量表和人口学历史资料调查表,对中国三个城市9个美沙酮治疗中心的929例正在接受MMT的海洛因成瘾患者(平均已接受9个月MMT治疗)和已经在中心注册参加MMT治疗但尚未开始的238例海洛因成瘾患者进行评估。
  结果:与正在接受MMT的成瘾者中有68%(628/929)报告抑郁症状相比,79%(188/238)的未治疗成瘾者报告有抑郁症状(X2=11.69,p<0.001)。未经治疗组的BDI评分中位数(四分位区间)是10.4(7.9-11.4),而MMT 组BDI评分中位数是8.0(5.7-11.6),两者有显著差异(Z=2.75, p=0.006)。在MMT组内,自我报告的抑郁症状严重程度与参加MMT时间呈负相关(rs=-0.24,Z=2.88, p=0.00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在控制所有人口学变量后,治疗组的抑郁症状严重程度仍然轻于非治疗组。在控制MMT疗效后,自我报告家庭关系较差(β=0.118,t=6.56, p<0.001)以及离异(β=0.120,t=3.73, p<0.001)的海洛因成瘾患者抑郁症状较严重。
  结论:中度至重度抑郁症状常见于海洛因成瘾患者。MMT治疗与海洛因成瘾患者抑郁症状较轻相关,但需要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来确定MMT是否确实改善了海洛因成瘾患者的抑郁症状。与家庭成员的关系较差也与海洛因成瘾患者的抑郁症状有关,这表明对海洛因成瘾患者的治疗需要纳入一些方法来帮助海洛因成瘾患者修复由于他们成瘾造成的社会关系割裂。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改良丁丙诺啡方法对海洛因依赖者戒毒的疗效。方法:对海洛因信赖者戒毒治疗的病人90例分为2组,A组以氯氮平、氯羟安定治疗;B组以氯氮平、氯羟安定联用丁丙诺啡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戒断症状及药物副作用的差异。结果:两种治疗方案对海洛因信赖者戒毒治疗均有效,但改良丁丙诺啡组患者戒断症状轻,用药量较小,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改良丁丙诺啡组对戒断症状的控制优于单独使用氯氮平和氯羟安定组,治疗安  相似文献   

20.
海洛因稽延性戒断症状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海洛因依赖者脱毒治疗后,往往在较短的时间内复吸。但对导致复吸因素之一的稽延性戒断症状的详细情况了解不多,我们对此进行了初步调查,以了解脱毒治疗后未重新染毒的海洛因依赖者的稽延性戒断症状。1 资料11 研究对象:为重庆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脱毒15天以上,年满18岁,小学以上文化程度,入院前连续使用海络因3个月以上,入院时尿液吗啡定性检验阳性,符合ICD10有关海洛因依赖的诊断标准,愿意配合本项调查的未重新染毒的海洛因依赖者。排除有器质性疾病及有严重的外伤未痊愈者、怀孕和哺乳期妇女。12 调查方法:采用海洛因稽延性戒断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