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四发 《中国康复》2009,24(6):397-397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相关因素,并观察氯丙嗪鼻腔给药治疗的疗效。方法:脑卒中患者86例,发生呃逆21例(呃逆组),余65例为非呃组,2组均进行相关因素调查,呃逆组同时双鼻腔滴入氯丙嗪治疗。结果:呃逆组治疗1~5次,有效率达81.o%;病变部位在脑干和珠网膜下腔及脑出血的患者易发生呃逆。结论:呃逆的发生与卒中部位、性质、低氯、低钙、消化道伴随症状的出现等因素有关;氯丙嗪滴鼻治疗呃逆缓解率较高,疗效快。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针灸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严艳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9):3887-3887
为观察针灸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将43例脑卒中后频繁呃逆超过72h患者分为观察组(常规治疗 针灸)23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20例,结果观察组3d内呃逆完全终止12例,1周时23例患者呃逆全部终止,而对照组1周时仅13例完全终止,提示针灸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序贯+循环联合式中医技术在化疗相关性呃逆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12月于福建省某医院进行化疗且出现化疗相关性呃逆的8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摸球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化疗相关性呃逆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序贯+循环联合式中医技术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呃逆相关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呃逆相关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序贯+循环联合式中医技术对化疗相关性呃逆患者进行干预,可提升患者的呃逆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具备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盐酸哌甲酯足三里注射治疗颅脑损伤后呃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盐酸哌甲酯足三里穴位注射法治疗颅脑损伤后呃逆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颅脑损伤后呃逆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采用盐酸哌甲酯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用0.9%盐水注射,从而观察两组患者呃逆缓解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颅脑损伤后呃逆平均起效时间为15min,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颅脑损伤后患者呃逆的发生率较高,持续时间长,采用盐酸哌甲酯实施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呃逆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5.
呃逆是不自主的膈肌痉挛而产生的症状,呃逆中枢在脊髓的颈段,引发呃逆的各种刺激通过迷走、交感、颅内神经传入,再经传出神经支配肌肉而发生呃逆的动作。肿瘤病人发生呃逆常出现在晚期,多为器质性因素所致,且频繁发作,难以治疗。常见于胃癌、肝癌、胰腺癌、结肠癌、肺癌、食管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及肿瘤治疗,特别是化疗后,若持续48h以上不缓解则称为顽固性呃逆。长时间的呃逆可影响病人呼吸和进食,继发引起呕吐,严重者可导致贲门部食管及胃底粘膜撕裂出血、水电解质紊乱、抑郁、体重减轻、失眠等。顽固性呃逆往往继发于各种疾病,可加速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患者的呃逆,是因脑部病变累及呃逆中枢使膈肌异常兴奋而引起的呃逆,症状重且顽固,可影响患者的病情和康复疗程。治愈呃逆,可为患者减轻痛苦,稳定病情,协助其他治疗。从体针疗法、耳穴疗法、穴位注射、指压疗法、其他疗法等5个方面介绍了近10年来脑卒中后呃逆的针灸治疗概况。同时就目前存在的不足提出见解,以供磋商。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盐酸哌甲酯足三里穴位注射法治疗颅脑损伤后呃逆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60例颅脑损伤后呃逆的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试验组采用盐酸哌甲酯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而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注射,从而观察呃逆缓解的情况。结果 盐酸哌甲酯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颅脑损伤后呃逆平均起效时间为15min,缓解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颅脑损伤后患者呃逆的发生率较高,持续时间长,采用盐酸哌甲酯实施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呃逆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激光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应用超激光加超短波、音频电疗治疗;对照组25例,应用超短波、音频电疗治疗。【结果】【结论】超激光加超短波、音频电疗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顽固性呃逆的药物治疗李琦266071中国人民海军青岛疗养院顽固性呃逆一般是指呃逆发生后经多种方法治疗无效者,多发生在一些器质性病变的基础上,临床医师在治疗上往往感到棘手。治疗应以病因治疗为主;对症治疗主要有药物、针灸、穴位封闭及理疗等。药物治疗对顽固...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康复治疗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脑卒中是神经外科、急诊科、神经内科等临床科室常见的病症,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则是脑卒中发生后的常见并发症。分析了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病因、病程和康复治疗的有关研究进展,阐述了现代临床医学中对顽固性呃逆的康复治疗的前沿内容。揭示了关于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这一困扰很多临床医生并且给患带来极大痛苦的疾病的新见解、和新治疗方法。为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发病机制及临床康复治疗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在神经性呃逆治疗中采用多虑平、安定的可能性,以期给疾病的早期治疗提供有利的依据。方法:分析125例神经性呃逆的患者,其中63例采用多虑平、安定口服治疗。62例采用对症治疗,并对其病性变化,临床症状转归进行分析。结论:在神经性呃逆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多虑平、安定口服后,可很快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足底反射区按摩治疗呃逆30例广东江门市五邑中医院(529000)欧阳智鸿梁伯进主题词呃逆/按摩疗法@足底反射区呃逆是一种常见病,轻者不治而愈,重者持续数日,笔者采用足底反射区按摩法,对30例呃逆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较满意效果。1一般资料本组30例,男1...  相似文献   

13.
韦文科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2):4520-4520
对51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呃逆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包括药物和非药物疗法),治疗2周后88%(45/51)患者呃逆停止,12%(6/51)无效,原因是合并严重消化道出血或脑疝出现等。提示调节自主神经,反馈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治疗可有效终止呃逆,但少数顽固性呃逆患者,各种方法治疗皆不奏效,常是病情加重或其他并发症出现先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呃逆是否可作为Cushing溃疡合并出血的首发症状值得引起临床重视。 方法回顾性研究42例以呃逆为首发症状的Cushing溃疡合并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呃逆首次出现时间与第1个24 h胃肠减压引流量之间的关系,比较1 h内综合治疗和超过1 h治疗的患者的出血持续时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发生率、病死率之间的差别。 结果呃逆首次出现时间与第1个24 h内胃肠减压引流量之间存在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r=-0.802)。呃逆发生1 h内治疗组较超过1 h治疗组出血持续时间缩短,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发生率更低,病死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呃逆首次出现时间与第1个24 h胃肠减压引流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在呃逆出现1 h内诊断Cushing溃疡合并出血,及时进行综合治疗对患者更有益。  相似文献   

15.
呃逆为腹部手术后的常见不适,虽治疗方法多,但疗效差或易复发,作者采用指压攒竹穴法对腹部术后发生持续呃逆的病人进行止呃逆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顽固性呃逆的药物治疗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顽固性呃逆的药物治疗近况丁立新综述杨永辉,刘维永审校(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康复医学科西安710038)呃逆是一种不自主的吸气肌痉挛,其发作呈节律性、阵发性、持续性、周期性特点。呃逆超过48小时或对某些疗法无效者称顽固性呃逆(Intractablehi...  相似文献   

17.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呃逆是由各种刺激因素引起膈肌痉挛所致的一种反射性活动。顽固性呃逆是以其呃逆频繁、症状顽固、持续时间超过48小时或对一般治疗无效为特点,致患者痛苦,病情加重,临床上十分常见。  相似文献   

18.
费建美 《护士进修杂志》2014,(11):1019-1021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患者的有效护理干预。方法对我院急性脑卒中伴发顽固性呃逆患者的治疗及护理干预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对急性脑卒中伴顽固性呃逆患者及早进行心理和护理干预,可使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病情得以稳定和康复。结论顽固性呃逆是脑卒中的并发症之一,可以引起失眠、无力、感染等诸多症状,加重病情,及时终止呃逆的发生,有利于脑卒中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使用吴茱萸治疗心脏直视术后呃逆效果。方法2005年6月~2007年12月对16例心外术后发生呃逆患者使用吴茱萸外敷涌泉穴治疗。结果本组患者治疗有效率100%。结论吴茱萸外敷涌泉穴治疗心脏直视术后呃逆,经济实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甲氧氯普胺穴位封闭治疗顽固性呃逆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顽固性呃逆的治疗方法。方法对40例顽固性呃逆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甲乙两组,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甲组治愈32例,总有效率92.5%,乙组治愈20例,总有效率72.5%,甲组疗效明显优于乙组。结论甲氧氯普胺封闭足三里、内关两穴治疗顽固性呃逆在临床上是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