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继兵  万延炜  张敏  黄艳艳 《中国校医》2012,26(9):690+692-690,692
慢性泪囊炎为常见眼病。患者主要症状为溢泪,挤压泪囊区有脓性或粘液性分泌物溢出。目前国内多采用泪囊鼻腔吻合术、探通、脉冲YAG激光治疗,效果均不理想。赣榆县柘汪镇卫生院自2006年7月-2011年12月对183例慢性泪囊炎患者行逆行置管术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慢性泪囊炎是较为常见的眼科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泪溢及压迫泪囊区有脓性分泌物自泪点返流,既往治疗于眼科行鼻腔泪囊吻合术或泪囊摘除术。随着鼻内镜外科学的建立和发展,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逐渐成为手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首选。本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方法、结果。方法:采用改良式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60例(61只眼)。结果:60例(61只眼)被确诊为慢性泪囊炎的患者采用本术式,术后流泪溢脓等症状明显改善,治愈率达95.08%,有效率达100%。结论:改良式泪囊鼻腔吻合术对治疗慢性泪囊炎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慢性泪囊炎是在鼻泪管下端阻塞、泪囊内有分泌物滞留的基础上发生,是眼部感染病灶。患者因长期溢泪、流脓而影响正常生活工作,又是内眼手术的禁忌证。泪囊鼻腔吻合术是目前治疗慢性泪囊炎有效的方法之一,但经典的泪囊鼻腔吻合术因需切断内眦韧带,吻合泪囊前后唇,吻合口放置支架,存在手术时间长,手术部位深,操作困难,术后易出现吻合口狭窄等问题。我们采用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30例,手术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6例(26眼)慢性泪囊炎采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1-3年,26例(26眼)中,治愈13眼,好转10眼,无效3眼,有效率为88.5%,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具有视野清晰、损伤小、出血少、避免面部切口等优点,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泪囊黏液性囊肿、急性泪囊炎及慢性泪囊炎小泪囊同时合并泪点、泪小(总)管部分或全部阻塞等难治性泪道阻塞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21例(21眼)难治性泪道阻塞患者采取泪囊鼻腔及泪小(总)管双置管的手术方法.结果 21例患者全部进行双置管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20例通畅,无溢泪;1例通畅,轻度溢泪.全部治疗成功,取得满意疗效.结论 对于泪囊黏液性囊肿、急性泪囊炎及慢性泪囊炎小泪囊同时合并泪点、泪小(总)管部分或全部阻塞等难治性泪道阻塞采用双置管治疗方法,操作简单,取材容易,费用少,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泪囊鼻腔黏膜吻合术的优越性。方法对显微镜下泪囊鼻腔黏膜吻合术3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结果30例均获成功,无泪溢症状,有2例出院两周后冲洗不通,经探通后通畅.随访半年,均无泪溢,泪道通畅。结论显微镜下泪囊鼻腔黏膜吻合术由于手术设计合理,成功率高,手术成功恢复了泪液排出系统的通道,既不流脓,又无泪溢,符合生理要求,是治疗慢性泪囊炎、泪道阻塞最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泪囊鼻腔吻合术又称泪囊鼻腔造口术 ,自 190 4年Toti首创后经许多学者逐步改进、完善 ,成为治疗慢性泪囊炎的首选方法 ,成功率达 92 %[1 ] 。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的泪囊鼻腔吻合口阻塞 ,患者溢泪的症状得不到改善。笔者在鼻科医生的协同下 ,采用鼻内镜下插管治疗泪囊鼻腔吻合术吻合口阻塞 8例 ,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及方法1·1 病例选择  8例 8眼 ,男 2例女 6例 ,年龄 3 6~ 68岁 ,平均5 4 6岁。 3例泪囊鼻腔吻合术后泪道冲洗即不通 ,5例在泪囊鼻腔吻合术后泪道通畅 ,吻合口阻塞时间为 1~ 4个月 ,所有病例均有溢泪症状 …  相似文献   

9.
罗奕梓 《医疗装备》2023,(10):62-64
目的 比较鼻泪管Y型支架植入术与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对慢性泪囊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于医院眼科治疗的8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支架组和内镜组,各40例。支架组采用鼻泪管Y型支架植入术,内镜组采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3个月后泪管溢脓及不通发生情况,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支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内镜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内镜组,切口小于内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内镜组泪管溢脓及不通发生率均低于支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支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手术方式安全性均较好,相较于鼻泪管Y型支架植入术,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鼻内镜下Ⅰ期泪囊鼻腔造瘘治疗急性泪囊炎伴泪囊脓肿形成的效果。方法对7例急性泪囊炎伴泪囊脓肿形成的患者在急性期行经鼻内镜的泪囊鼻腔造瘘术,观察术后炎性反应变化、泪道通畅、造瘘口愈合及溢泪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3d疼痛症状消失,7d红肿消退,术后溢泪症状消失,泪道冲洗通畅,随访7~16个月,6例患者泪道冲洗通畅,1例患者有溢泪但无脓,冲洗有阻力,鼻内镜检查6例泪道通畅患者造瘘口光滑,1例溢泪患者造瘘口狭窄,呈缝隙状。结论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瘘术可用于治疗急性泪囊炎伴泪囊脓肿形成,避免因在炎性反应的皮肤上切口而导致感染加重的风险,造瘘更直观,创伤小,术后反应轻且能获得良好的泪道通畅率。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泪囊炎的治疗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泪囊炎是小儿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生后不久出现泪溢、结膜囊分泌物多。部分病例可在生后4~6周自愈,但部分病例因病情迁延可形成永久性泪道阻塞,最终导致溢脓、慢性刺激性结膜炎。因此,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可防止永久性泪溢和并发症的发生。我科自1999年8月至2003年8月,采用综合治疗及护理方法治疗新生儿泪囊炎患儿38例,  相似文献   

12.
陈胜强 《现代保健》2011,(30):28-29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54例(54眼)慢性泪囊炎患者,均在鼻内镜下行泪囊鼻腔吻合术,随访6个月~3年,观察其疗效。结果治愈50例,好转2例,尤效2例,总有效率96.29%。结论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与传统的鼻外泪囊鼻腔吻合术比较具有微创、不影响荚容、治愈率高的优点,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鼻内镜下Ⅰ期泪囊鼻腔造瘘治疗急性泪囊炎伴泪囊脓肿形成的效果.方法 对7例急性泪囊炎伴泪囊脓肿形成的患者在急性期行经鼻内镜的泪囊鼻腔造瘘术,观察术后炎性反应变化、泪道通畅、造瘘口愈合及溢泪改善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3 d疼痛症状消失,7d红肿消退,术后溢泪症状消失,泪道冲洗通畅,随访7~16个月,6例患者泪道冲洗通畅,1例患者有溢泪但无脓,冲洗有阻力,鼻内镜检查6例泪道通畅患者造瘘口光滑,1例溢泪患者造瘘口狭窄,呈缝隙状.结论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瘘术可用于治疗急性泪囊炎伴泪囊脓肿形成,避免因在炎性反应的皮肤上切口而导致感染加重的风险,造瘘更直观,创伤小,术后反应轻且能获得良好的泪道通畅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和经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对慢性泪囊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0月至2015年12月诊断的慢性泪囊炎患者40例进行手术治疗分析。根据患者意愿,分为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组(25例),经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组(1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经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组有效率为93.3%,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相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和经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在泪囊炎的治疗中均起到了满意的效果,但接受经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患者术后无瘢痕遗留。我们推荐经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作为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和优点。方法回顾分析265例(294眼)1例采用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的术后效果。结果本组病例中治愈279眼(94.89%),有效14眼(4.76%)。结论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有效方法,手术效果可靠,操作简便,值得基层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何维铭  陈荆生 《现代保健》2011,(20):139-140
目的探讨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124例(135眼)慢性泪囊炎采用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观察术后泪道通畅情况。结果治愈126眼(93.33%);好转5眼(3.70%);无效4眼(2.97%)。结论通过不断内眦韧带联合瓣膜悬吊,可以明显提高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成功率,操作简便,可以有效治疗慢性泪囊炎。  相似文献   

17.
牛进宝 《中国校医》2000,14(6):448-449
1998年先后收治 2例泪囊鼻腔吻合手术失败患者 ,现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例 1,党×× ,女 ,16岁 ,农民 ,住院号 :980 0 12。 1998年 1月13日以左眼溢泪、溢脓 7年主诉入院。 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溢泪 ,遇风遇冷加重。 6年前因“感冒”溢泪症状加重并出现溢脓 ,多次冲洗泪道治疗无效。 4年前在当地医院行“泪囊鼻腔吻合术” ,术后 1月溢泪、溢脓又出现 ,治疗无效 ,遂来我院。入院诊断 :左眼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复发性慢性泪囊炎。眼科检查 :左眼内眦部皮肤陈旧性凹陷性疤痕 ,长约 2cm ,宽 0 .5cm ,深0 .3cm。内眦角移位 ,下陷畸形。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方法、疗效及优点。方法 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共50例(62眼)。结果 治愈58眼,好转2眼,无效2眼,总有效率为97%(60/62)。结论 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在美容及造口设计合理性等方面都明显优于鼻外法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手术成功的关键主要与造口位置的选择及射频的应用等方面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泪囊鼻腔吻合术、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2年9月-2013年2月行鼻腔泪囊吻合术的患者33例(33眼)及行人工鼻泪管植入术的患者38例(38眼).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应用相同药物及抗炎治疗,术后第1天均开始定期冲洗泪道.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患者溢泪现象、泪道通畅情况,比较两种不同术式的治疗效果.结果 鼻腔泪囊吻合术组治愈率75.76%,有效率78.79%;人工鼻泪管植入术组治愈率78.95%,总有效率94.73%,两组患者治愈率和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0、2.75,P>0.05).结论 人工鼻泪管植入术和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治疗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20.
姜杨  姜锐光  刘小环 《医疗保健器具》2011,18(11):1743-1744
目的比较球头硅胶管植入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搜集2006年01月至2011年05月于我科治疗的慢性泪囊炎患者67例,75眼,根据其治疗方法分为2组,A组37例40眼采用球头硅胶管植入术,B组30例35眼采用泪囊鼻腔吻合术,比较2组患者疗效。以术后患眼流泪症状消失或改善,泪道冲洗通畅为有效指标。随访时间为6个月。结果 A、B两组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球头硅胶管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优于泪囊鼻腔吻合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