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PT)的临床特点与围生期处理。方法:对108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研究。结果108例患者中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PAT)占94例(87.9%),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3例(2.8%),妊娠高血压疾病(HDCP)2例(1.8%),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5例(4.6%),其他病因2例(1.8%)。有出血倾向或血小板计数<50*109/L患者需用糖皮质激素和(或)免疫球蛋白治疗,阴道分娩9例,剖宫产93例,产后出血8例,死亡1例。结论:PAT是PT的最主要病因,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血小板输注是治疗PT的有效手段,分娩方式视血小板多少及有无产科手术指征而决定,大部分以剖宫产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PT)的临床特点与围生期处理。方法:对108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研究。结果108例患者中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PAT)占94例(87.9%),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3例(2.8%),妊娠高血压疾病(HDCP)2例(1.8%),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5例(4.6%),其他病因2例(1.8%)。有出血倾向或血小板计数<50*109/L患者需用糖皮质激素和(或)免疫球蛋白治疗,阴道分娩9例,剖宫产93例,产后出血8例,死亡1例。结论:PAT是PT的最主要病因,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血小板输注是治疗PT的有效手段,分娩方式视血小板多少及有无产科手术指征而决定,大部分以剖宫产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极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的病因诊断、临床处理及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到2009年3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产科分娩的26例妊娠合并极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孕期至少有2次或2次以上血小板计数<10×109/L为极重度血小板减少诊断标准.进行病因诊断,根据不同病因给予以下临床处理.(1)孕期在无全身自发性出血情况下,维持血小板计数>20×109/L,血红蛋白>70 g/L;(2)血小板<10×109/L或有出血倾向时,输注血小板;红细胞压积(HCT)<25%,血红蛋白<70 g/L时,输注压积红细胞;(3)剖宫产术前或分娩前维持血红蛋白>70 g/L,血小板计数>30×109/L;(4)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小板<(20~30)×109/L或有出血倾向时,用泼尼松或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对于上述治疗无效者,若血小板<10×109/L或有出血倾向时间断输注血小板,无出血倾向者根据孕周严密观察,适时终止妊娠.对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病因诊断、临床处理及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 (1)发病率及发病原因:同期分娩数为9302例,妊娠合并极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26例,妊娠合并极重度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为0.28%.患者年龄平均29岁.孕前诊断17例,孕期诊断9例.26例患者中,有13例在我院行系统产前检查,初次诊断极重度血小板减少时的平均孕周为24周;无系统产前检查的13例,初次诊断极重度血小板减少时的平均孕周为32周.26例患者中,2例(8%,2/26)病因诊断不明,24例(92%,24/26)病因诊断明确,其中14例(54%,14/26)为ITP,5例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4例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1例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2)临床处理:所有患者均多次应用血制品.14例ITP患者中6例应用了泼尼松+丙种球蛋白治疗,8例仅应用泼尼松治疗.26例患者中有9例(35%,9/26)出现了妊娠并发症,其中6例(6/9)并发子痫前期,2例发生妊娠期糖尿病,1例为弥漫性肺泡出血.26例患者平均分娩孕周为36周,阴道分娩3例,平均出血量为83 ml;23例剖宫产分娩,平均出血量为410 ml.(3)围产儿结局:26例围产儿中,1例胎死宫内,25例活婴,其中12例为早产儿.平均孕龄36周,平均出生体质量2877 g.2例ITP患者分娩的新生儿出现了重度血小板减少.结论 妊娠合并极重度血小板减少的主要病因是ITP,治疗以泼尼松+丙种球蛋白为主;其次是CAA和MDS,以支持疗法为主.妊娠合并极重度血小板减少并非终止妊娠的绝对指征,可根据不同病因予相应治疗后,在严密的围产期监测下,注意防治妊娠并发症,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可获得较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4.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9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围生期处理方法。方法 总结 1994~ 2 0 0 3年间 98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原因包括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PAT)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高征 )。治疗方法为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 ,对血小板计数 <5 0× 10 9/L者于分娩前后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及血小板制剂。 98例中阴道分娩 34例 ,剖宫产 6 4例 ;发生产后出血 12例 ,产后出血发生率为 12 2 % ;胎死宫内 3例。新生儿血小板减少 7例。结论 在针对病因治疗的基础上 ,糖皮质激素及血小板制剂是治疗严重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20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围生期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208例临床资料。结果:208例孕妇中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PAT)88例(42.3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58例(27.88%),妊娠期高血压疾病32例(15.38%),系统性红斑狼疮12例(5.77%),再生障碍性贫血(AA)10例(4.81%),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2例(0.96%),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2例(0.96%),Evan’s综合征1例(0.48%),病因不明3例(1.44%)。结论:多种原因可引起妊娠期孕妇血小板减少,PAT是最常见类型。血小板<50×109/L,应在术前输注浓缩血小板后行剖宫产;血小板计数>50×109/L的孕妇,如无产科指征,应阴道分娩为主。  相似文献   

6.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 (PT)的病因及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 35例PT患者的诊断、治疗及新生儿结局。结果 :PT的病因主要包括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 (PAT)、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及妊高征 /先兆子痫 /HELLP综合征。对血小板计数 <5 0× 10 9/L者在分娩前后应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及血小板制剂 ,分娩方式应由产科指征决定。产后出血率为 14 .2 8% ,产后出血量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 ,未发现新生儿出血。PAT患者在分娩后 2月内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结论 :PAT是最常见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类型 ,产时对母儿无明显危害。除了针对病因治疗外 ,糖皮质激素及血小板制剂是治疗严重PT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正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pregancy with thrombocytopenia,PT)是由多种内外科合并症和妊娠并发症所导致的以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PLT)100×109/L为病理生理特征,以出血、贫血等为临床表现的妊娠期常见的血液系统合并症之一。目前,国内外PT发病率高达7%~10%~([1,2])。PT不仅易导致孕妇分娩期间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及出血倾向,而且往往会继发新生  相似文献   

8.
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指的是妊娠前无血小板减少的病史,妊娠期首次发现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值(<100×109/L).抗血小板抗体阴性,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正常.其特点为只发生于妊娠期间,多发现于妊娠中晚期,一般血小板减少的程度轻,无明显出血表现及病史,产后血小板多在2~12周恢复正常,胎儿及新生儿多不发生血小板减少和出血.其诊断为排除性诊断,需与其他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疾病作鉴别,其中与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鉴别尤为重要.本文就此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临床处理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讨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处理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011年收治的113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最常见的是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PAT),其次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ITP)。分娩方式由产科指征决定。113例患者均预后良好。结论:对于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应明确病因,针对病因、血小板减少的程度及有无症状,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血小板减少绝大多数均可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结局较好。  相似文献   

10.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是妊娠早期血小板计数低于50×109/L的最常见原因。目前认为抗血小板自身抗体的产生、T细胞介导的血小板破坏增多及血小板凋亡在ITP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ITP症状隐匿,分类和鉴别诊断复杂,与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表现相似极易混淆,临床工作中最需与其相鉴别。妊娠期ITP缺少规范的诊疗实践,但其原则应是强调孕前咨询的重要性,在继续妊娠的风险与预防性的产前治疗中,寻求良好的平衡点,关注孕妇血小板变化趋势及临床表现,将血小板计数提高到安全范围而不是正常范围内,避免过度治疗。治疗方案包括紧急治疗、一线治疗与二线治疗。发生临床出血(如难以控制的活动性出血及重要脏器的自发性出血)或处于围手术期时应尽快将患者血小板计数提高至50×109/L以上。一线治疗方案包括醋酸泼尼松和丙种球蛋白,可单独使用也可联合使用;二线治疗方案在妊娠期开展受限。  相似文献   

11.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及临床处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1 993~ 2 0 0 3年间 76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患者中 ,72 3%为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 (gestationalthrombocytopenia ,GT) ,1 4 5 %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PIH)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占 9 2 %。其中GT组不需要特别处理 ,PIH组以皮质激素及输血小板为主 ,ITP组以皮质激素或免疫球蛋白 (IVIG)为主。血小板低于 2 0× 1 0 9/L时输注血小板。全部病例无孕产妇死亡及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结论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原因较多 ,应依据不同病情进行不同处理  相似文献   

12.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93例临床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妊娠期血小板减少(gestational thrombocytopenia,GT)对母儿的影响、处理以及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93例G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GT占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86.9%。血小板计数(31~50)×109/L 8例,占8.6%;(51~99)×109/L 85例,占91.4%。经糖皮质激素治疗3例,均在分娩前施行冲击治疗;4例在剖宫产时输注血小板。阴道分娩21例,剖宫产72例(产科因素剖宫产42例)。产后出血6例。新生儿血小板计数均正常。结论:妊娠期血小板减少母儿预后好,GT在妊娠期不需要治疗,血小板计数<50×109/L者在临近分娩前最好进行激素冲击治疗;GT患者不一定输注血小板。除非伴有临床出血症状,GT孕妇应以产科指征决定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合并血小板减少孕妇在分娩时的用血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备血提供指导。方法:回顾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426例合并血小板减少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血小板减少的轻重程度将其分为4组:Ⅰ组,血小板计数(101~125)×109/L,115例;Ⅱ组,血小板计数(51~100)×109/L,158例;Ⅲ组,血小板计数(21~50)×109/L,108例;Ⅳ组,血小板计数≤20×109/L,45例。分析4组孕妇的分娩方式及出血用血情况。结果:426例合并血小板减少孕妇中,50例(11.74%)选择经阴分娩,376例(88.26%)选择剖宫产结束分娩。4组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26例病例中有360例(84.50%)出血量低于1000mL;356例(83.57%)在分娩过程中输注了红细胞、血小板或其他血制品。出血量低于1000mL时,4组的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Ⅰ组的出血量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Ⅳ组的输注红细胞...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eytopenic purpura,ITP)的诊断、治疗及其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11年4月间住院分娩110例妊娠合并IT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阴道分娩68例,剖宫产42例。其中发生产后出血3例,无死亡病例。予以单纯糖皮质激素治疗33例,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25例,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不佳或入院时血小板极低因产科因素需急诊剖宫产予以血小板悬液输注48例。除1例新生儿出生后外周血小板计数<100×109/L外,其余均在正常水平(>100×109/L),无颅内出血及其他血小板减少或相关疾病。结论:妊娠合并ITP时,若处理及时得当,对母婴影响很小。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分娩方式由产科情况决定,若无产科指征,以阴道分娩为宜;若治疗无效或血小板水平极低,也可在血源充足时行选择性剖宫产。  相似文献   

15.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1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发病机制及围生期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1992年至2002年间112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病因及临床处理经验。结果:112例孕妇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7例,占24.1%;子痫前期44例,占39.3%;妊娠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40例,占34.8%;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占0.89%。阴道分娩27例,剖宫产85例。产后出血13例,产褥感染1例。结论:多种原因可以导致妊娠妇女血小板减少。如无产科指征,以阴道分娩为宜;血小板<50×109/L时,在血源充足时行剖宫产。不主张采用侵入性检查方法确定胎儿血小板水平。  相似文献   

16.
汪川  张羽   《实用妇产科杂志》2020,36(5):365-367
<正>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在妊娠期血小板减少中占1%~4%,在妊娠中的发生率约1/1000~10000,是导致妊娠期血小板计数(PLT)<50×109/L的最常见原因。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可分为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和继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前者既往被称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获得性全身免疫性疾病,育龄期女性发病  相似文献   

17.
<正>孕产期血小板减少(PT)的界定标准不同,国外常以血小板计数(PLT)<150×109/L作为诊断标准[1,2],我国妊娠期两次检查结果显示PLT <100×109/L即可诊断PT[3]。PT在国内妊娠妇女中的发病率为6. 6%~11. 6%,是发病率仅次于贫血的妊娠期血液系统合并症,也是导致妊娠期出血性并发症的常见原因之一。PT可由妊娠和(或)多种内外科疾病引  相似文献   

18.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9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Wang Q  Nie LL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11):729-732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 围产期治疗效果及母儿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年10月~2003年10月间妊娠合并IT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第二届全国血液病学术会议制定的ITP诊断标准.显效血小板计数> 100×109/L,良效血小板计数(50~100)×109/L,进步血小板计数比治疗前略有上升,无效血小板计数无变化.观察ITP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泼尼松),丙种球蛋白及(或)血小板悬液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其母儿的围产结局.结果妊娠合并ITP患者92例,同期妊娠分娩数为39 078例,发生率为2.4‰.34例伴有妊娠并发症(34/92,37%),其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7例,产后出血6例,早产9例,妊娠期糖耐量低减19例,巨大儿10例.阴道分娩20例(20/92,22%),剖宫产分娩72例(72/92,78%),无孕产妇死亡.对其中68例进行了孕期治疗,单纯糖皮质激素治疗26例,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治疗18例,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血小板悬液治疗24例.68例患者中,显效42例(42/68,62%),良效16例(16/68,24%),进步8例(8/68,12%),无效2例(2/68,3%).92例患者共分娩新生儿94个(其中2例为双胎),均存活,新生儿出生后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均在正常水平(> 100×109/L),无颅内出血及其他血小板减少或相关疾病.围产儿死亡2个.结论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及血小板悬液是治疗妊娠合并ITP的理想方法,可使患者血小板计数水平升高,产后出血减少,且对母儿围产结局无影响.  相似文献   

19.
Evans综合征是以同时或先后发生的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和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为特征的血液性疾病[1],妊娠合并Evans综合征临床少见,但可导致患者严重贫血和血小板减少,严重危害母儿健康,因此对其诊治应予以重视。我院近1年诊治2例妊娠合并Evans综合征,现报道如下。1病例简介例1 28岁,因G1P0,妊娠29 1周,头晕、乏力10天于2007年3月收入院。患者孕期检查未发现异常,孕4个月血常规示:HGB 83g/L,PLT 100×109/L,未予处理。PE:面色苍白,皮肤粘膜无黄染,未见出血点,肝脾不大,胎心142次/m in,血常规:WBC5.64×109/L,RBC1.45×1012/L,HG…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分析对合并肝硬化患者实施妇科、计划生育手术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1月合并肝硬化的妇科、计划生育手术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前后的诊治措施及疗效.结果:①25例肝功能Child A和B级中有5例伴有活动性肝损害,治疗后2例肝功能正常,3例AST<100 U/L;3例C级患者,经治疗后肝功能均达到B级,并且ANT<100U/L,血清总胆红素(STB)<50μmol/L.②28例患者中有12例白细胞总数低于正常,治疗后11例白细胞总数≥14×109/L,1例较入院时明显升高;术前有6例患者凝血酶原活动度(PTA)<50%,5例血小板(PLT)<50×109/L,1例血红蛋白(Hb)<85 g/L,3例血清白蛋白(A)<30g/L,治疗后均使PTA>50%,Hb>85 g/I,A>30 g/L,PLT>50×109>/L.③28例患者手术全部顺利完成,预后良好.结论:在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的保障下,肝硬化患者行妇产科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