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 毫秒
1.
Th1/Th2型淋巴细胞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目前已知它与多种疾病有关,但在重症胰腺炎中的研究较少。已有研究提示,在重症胰腺炎时Th1/Th2的平衡向Th2漂移,呈现Th2细胞因子的过度激活和对有害物质的免疫耐受状态,而纠正Th1/Th2的极化可能在重症胰腺炎的治疗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260±20)g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8)和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组(n=32),后者又分为3 h、12 h、24 h和36 h组,每组8只,观察血浆内毒素和血清淀粉酶及Th1/Th2比值的变化.结果: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升高,使促炎细胞因子过度释放,Th1/Th2比值持续升高(P<0.01).血浆内毒素和Th1/Th2比值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血浆内毒素的升高使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过强,导致组织细胞损伤加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外源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IL)-2、干扰素(IFN)-γ和IL-4单克隆抗体(McAb)、IL-10 McAb在体外能否促使Th2型细胞因子分泌优势向Th1型逆转,抑制胶质瘤细胞生长。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C6胶质瘤细胞,加入外源性细胞因子共同孵育,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Th1/Th2类细胞因子表达变化。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细胞体积变小,生长密度低,细胞数目少;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6.41 ±3.60)%,其A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细胞只表达Th2类细胞因子,Th1类细胞因子表达缺如,实验组IFN-γ表达增加,IL-4和IL-10表达减弱,但是未见IL-2表达。结论 外源性细胞因子能够抑制脑胶质瘤细胞的生长,促进Th2型细胞因子分泌优势向Th1型逆转。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大鼠肝移植术后移植肝和外周血中细胞因子的表达,并分析其在急性排异反应和耐受诱导中的作用。方法:Kamada法建立大鼠肝移植模型,并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A组:同品系组;B组:免疫排异组;C组:B组+免疫抑制剂;D组:C组+骨髓输注。RT-PCR和ELISA技术分别检测移植肝和外周血中细胞因子IL-2、INF-γ、IL-4、IL-10、TGF-β1的表达,并观察受体存活率。结果:在B组中Th1型细胞因子(IL-2、INF-γ)表达高于A、C和D组(P<0.05);而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和TGF-β1表达低于C和D组(P<0.05);细胞因子在C组与D组大鼠中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A、C、D组大鼠术后近、远期存活率明显优于B组。结论:Th1型细胞因子(IL-2、INF-γ)参与肝移植急性排异反应的发生,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和TGF-β1可能参与移植物免疫耐受的诱导,延长移植物存活。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Th1/Th2细胞因子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DVT患者66例,按病程分为1~3 d组、4~7 d组、8~15 d组和16~30 d组,观察Th1/Th2相关因子TNF-α、IFN-γ、IL-4、IL-10水平。结果:DVT患者TNF-α、IFN-γ、IL-4、IL-10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1~3 d组、4~7 d组的IFN-γ/IL-4比值较对照组升高,8~15 d组和16~30 d组IFN-γ/IL-4比值较对照组降低。结论:DVT中存在Th1/Th2的分化失衡,Th1/Th2细胞因子可以作为临床病情评估和疗效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Th1/Th2亚群在DVT发病中的变化规律及中药复方消栓通脉颗粒调节Th1/Th2亚群平衡的作用机制。方法:60例急性DVT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组(结合组)和西药组,并设30例健康查体者为正常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及ELISA法观察DVT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比例变化及血浆中TNF-α、IFN-γ、IL-4和IL-10水平。结果:消栓通脉颗粒作用后,结合组TNF-α、IFN-γ水平低于西药组(P<0.05);结合组IL-4和IL-10水平高于西药组(P<0.05);结合组治疗后肢围改善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消栓通脉颗粒可以抑制TNF-α、IFN-γ转录,促进IL-4、IL-10表达,升高Th2亚群比例,优势诱导T细胞向Th2亚群偏移,减轻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血栓再通,改善肢体肿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Th1、Th17型细胞因子在肺部感染性疾病中的动态变化,深入探讨机体抵抗肺部感染的免疫机制,为肺部感染性疾病的特异性诊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临床肺部感染患者血清、外周血淋巴细胞样本,分别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Th1型细胞因子(IFN-γ)及Th17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的表达水平,用FACS检测外周血中CD4+IFN-γ+Th1及CD4+IL-17+Th17细胞的比例变化,同时用Realtime-PCR方法检测外周血中Th17型细胞因子IL-17在基因水平的表达变化。以上指标的检测均以临床公认的CRP水平的变化作为参考。结果:ELISA结果显示,肺部感染患者血清IFN-γ的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动态检测结果显示IFN-γ变化水平与反映临床疾病状态的CRP出现显著的相关性。而IL-17的表达在不同的疾病过程未出现显著的变化。FACS及Real-time-PCR结果均显示CD4+IFN-γ+Th1的活性变化与疾病状态相关,而CD4+IL-17+Th17细胞在肺部感染不同阶段未出现显著的变化。结论:相对于Th17细胞而言,Th1细胞在机体防御肺部感染的过程中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Th17细胞在该类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苏木水提取物的抗急性排斥与Th1/Th2免疫偏移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苏木水提取物在心脏移植中的免疫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W istar大鼠为供者、SD大鼠为受者,建立异位(腹腔)心脏移植模型。96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24只。对照组:术前给橄榄油(8m l/kg.d);A组:给环孢菌素A(5m g/kg.d);B组:给苏木水提取物(37.5g/kg.d);C组:给苏木水提取物(25g/kg.d)+半量环孢菌素A(2.5m g/kg.d)。术后观察移植心的存活时间,心肌组织学和超微结构改变,术后3d和7d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移植心脏白细胞介素-2(IL-2)信使核糖核酸(mRNA)、白细胞介素-10(IL-10)mRNA的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 ISA)检测血清IL-2和IL-10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组、B组、C组移植心存活时间延长(P<0.01),淋巴细胞浸润和心肌坏死程度较对照组轻,心肌IL-2mRNA表达较对照组减弱(P<0.01),IL-10mRNA表达较对照组增强(P<0.01)。A组术后3d和7d,B组、C组术后3d血清IL-2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A组术后7d,B组术后3d血清IL-10较对照组增高(P<0.05)。结论苏木水提取物在心脏移植后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可引起T h1向T h2免疫偏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Th1/Th2细胞免疫平衡变化及其机制。方法选择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儿30名作为发作组,选择30名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缓解组,选择30名健康小儿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静脉血Th1、Th2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三组患儿血清IL-4、IL-10、IFN-γ水平,比较各组患者Th1/Th2及血清IL-4、IL-10、IFN-γ表达变化水平。结果发作组静脉血Th1/Th2低于对照组及缓解组,血清IL-4、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及缓解组,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及缓解组。缓解组静脉血Th1/Th2低于对照组,血清IL-4、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存在Th1/Th2免疫失衡,其可能是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小球肾炎(PGN)Th1/Th2细胞因子失衡情况,以及不同病理类型、不同病程对Th1/Th2失平衡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16例正常人及38例PGN患者血浆IL-18及IL-13水平,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6例正常肾组织和38例PGN患者肾组织IL-18及IL-13的表达量。结果:无论在肾组织抑或外周血,PGN患者IL-18水平及IL-13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上升(P均〈0.001),但肾组织抑或外周血IL-18/IL-13比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肾组织局部,除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PGN)患者IL一18/IL-13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01)外,其他病理类型PGN患者IL-18/IL-13比率与正常人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病理类型PGN患者血浆IL-18/IL-13比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也无统计学差异;虽然外周血及肾组织IL-18及IL-13水平与血清肌酐(Ser)水平具有密切正相关关系,但IL-18/IL-13比率与Ser水平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除极个别病理类型外,PGN患者免疫紊乱状态似乎不能简单的按Th1优势/Th2优势进行二分法分类,其免疫紊乱状态远较此复杂,试图通过简单的调节Th1/Th2平衡来治疗PGN似乎仍缺乏坚实的理论及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1.
白介素10在急性胰腺炎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细胞因子在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日益被人们认识,其中白介素10(IL-10)作为一种具有保护作用的细胞因子,在疾病预后的判断以及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预后判断方面,IL-10浓度的高低是预测发生器官衰竭可能性的可靠指标。在治疗上,许多动物实验表明外源性或内源性的IL-10均可减轻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降低急性胰腺炎的死亡率。在特殊类型胰腺炎的治疗方面,IL-10是否能够治疗有机磷中毒所致胰腺炎或预防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尚待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肝癌病人Th1/Th2的漂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PHC)病人Th1/Th2的漂移。方法以IFN-γ和IL-2代表Th1类细胞因子,IL-4和IL-10代表Th2类细胞因子,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39例原发性肝癌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及11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Th1/Th2类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以6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39例PHC病人PBMC中Ⅰ、Ⅱ、Ⅲ期肝癌Th1型细胞因子表达率分别为5/7、20/26、0/6,Th2型细胞因子表达率分别为0/7、2/26、5/6。11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Th1/Th2状态与其PBMC呈正相关(癌组织和PBMC,rs=0.8101,P=0.0025;癌旁组织和PBMC,rs=0.7698,P=0.0056)。结论Ⅰ期和Ⅱ期PHC病人PBMC中Th1类细胞因子强势表达,Ⅲ期PHC病人PBMC以Th2类细胞因子表达为主。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Th1/Th2状态与其PBMC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3.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的偏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中Graves病和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平衡偏离的方向。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50例Graves病患者,20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和20例健康献血者外周血γ干扰素(IFN-γ)和白介素-4(IL-4)。以IFN—γ/IL-4作为反映Th1/Th2细胞因子的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对比,Graves病和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外周血IFN-γ无明显变化(P〉0.05),IL-4明显下降(P〈0.01),而IFN—γ/IL-4比值升高(P〈0.05)。结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中Graves病和桥本甲状腺炎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平衡显现Th2细胞因子低下型,而Th1/Th2相对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测定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中Th1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及Th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白介素-4(IL-4)的水平,分析Th1/Th2比值与GDM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GDM孕妇30例为GDM组,同时随机选取同一时期内在我院住院的正常孕妇30例为对照组。两组对象于早晨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糖化血红蛋白,采用ELISA方法测定两组对象血清中的IFN-γ和IL-4水平。比较两组对象的上述实验室指标及IFN-γ/IL-4比值。结果两组孕妇的年龄、孕周、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GDM组患者血清中IFN-γ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87.38±9.14)vs.(96.27±10.24)pg/ml](P0.05),IL-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49.09±1.44)vs.(42.38±1.28)pg/ml](P0.05)。GDM组患者血清中IFN-γ/IL-4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1.78±0.11)vs.(2.27±1.07)](P0.05)。结论 GDM患者体内存在着Th1/Th2失衡的现象,Th2更加优势表达。  相似文献   

15.
急性胰腺炎(AP)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多类生物碱可以对AP,尤其是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发挥作用。生物碱在植物界中分布较广,多数存在于双子叶植物中。笔者就目前已知的几类生物碱对AP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急性胰腺炎(AP)作为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所以其治疗一直是临床上的难点。研究显示,自噬在AP的发病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导致胰腺腺泡细胞中胰蛋白酶原的激活以及引起炎症反应的发生和进一步加剧。笔者就自噬的基本分子机制以及自噬在AP中的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IL)-1β水平的变化,在急性胰腺炎时肝损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2015年9月~2017年9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非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合并肝损伤病人60例,根据腹部CT结果将病人分为两组,轻型急性胰腺炎组(MAP)30例,重型胰腺炎组(SAP)30例,对照组30例,为同时段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成人。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指标,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各组病人IL-1β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AP组及SAP组ALT、AST、及IL-1β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SAP组ALT、AST、及IL-1β水平高于M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β可能参与了急性胰腺炎肝功能损伤的发生,IL-1β水平与肝损伤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CD28、CD40通路共刺激后淋巴细胞产生Th1(IL-2、IFN-γ、IL-12)及Th2细胞因子(IL-4、IL-10)的变化及免疫抑制剂环孢素(CsA)、雷帕霉素(RPM)及霉酚酸(MPA)对共刺激通路激活后淋巴细胞产生Th1及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mAb)与淋巴细胞表面CD3、CD28及CD40L分子结合产生相应刺激信号,单刺激及共刺激组分为:a组,CD3 mAb单刺激;b组,CD3 mAb加CD28 mAb共刺激;c组,CD3 mAb加CD28 mAb加CD40 L mAb共刺激;d组,CD3 mAb加CD28 mAb加CTLA4 mAb共刺激.各mAb的终浓度均为100 ng/ml.干预组分别将终浓度为300 ng/ml的CsA、RPM、MPA加入上述4组.ELISA法测定上述细胞培养上清中的细胞因子值.结果 a、b、c 3组IFN-γ分别为(248.91±11.20)、(555.08±24.42)、(548.19±33.06)ng/ml,IL-2分别为(29.48±8.61)、(1100.82±99.29)、(842.23±29.31)ng/ml,IL-4分别为(32.29±6.76)、(116.02±15.03)、(147.28±18.07)ng/ml,IL-10分别为(147.01±10.47)、(291.79±12.47)、(302.52±35.18)ng/ml.b、c组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c组IL-2、IL-12、IL-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IFN-γ、IL-2及IL-10分别为(497.42±29.03)、(739.77±18.58)及(120.33±13.21)ng/ml,与b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sA、RPM及MPA对共刺激后Th1/Th2细胞因子的产生均有抑制作用,CsA对4种细胞因子产生的抑制作用强于RPM和MPA,其中对IL-2及IL-4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CsA与CTLA4 mAb有协同作用.共刺激后IL-12产生升高,MPA可抑制单刺激和共刺激后IL-12的产生,CsA和RPM对IL-12的产生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CD28、CD40共刺激通路在淋巴细胞活化中起关键作用.CsA、RPM、MPA及CTLA4 mAb对共刺激后Th1/Th2细胞因子的产生均有抑制作用,CsA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CD40 L mAb使Th1细胞因子及IL-12水平下降,又促进Th2细胞因子(以IL-4为主)产生,该作用可能是抗CD40 L抗体诱导移植物存活期延长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AQP-1蛋白在重症胰腺炎急性肺损伤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实验就水通道蛋白AQP-1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亚群Th1和Th2细胞的比例以及相关特异性转录因子与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并观察其与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 43名结直肠癌患者(肠癌组)与30名健康体检志愿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Th1和Th2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运用流式细胞技术进行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检测外周血Th1/Th2细胞亚群特异性转录因子的相对基因表达量.血浆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使用液相芯片技术方法定量检测.结果 肠癌组外周血Th2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和Th2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GATA-3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肠癌组外周血Th1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T-bet的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Th1细胞占外周血CD4+T细胞的比例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TNF-α、IL-1β和IL-15表达水平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直肠癌患者血浆IFN-γ、IL-4和IL-6的表达水平与病程分期有关(P<0.05).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Th1细胞比例变化不明显而Th2细胞比例明显升高.结直肠癌患者血浆细胞因子的不平衡表达可作为机体免疫状态转换与病情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