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sseminatedintravascularcoagulation ,DIC)是引起急性白血病 (acuteleukemia ,AL)患者严重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不及时诊疗常危及生命。回顾我院近 6年收治AL伴DIC 2 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以分析和总结现今治疗条件下AL伴DIC的临床特点。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AL的诊断与分型标准、DIC的诊断与疗效标准均按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1] ,并排除肝、肾功能严重损伤等原因引起的DIC。 2 8例均为住院患者 ,男 12例 ,女 16例 ;年龄 2 2~ 5 6岁 ,中位年龄 34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 19例 ,其中初诊…  相似文献   

2.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急性白血病(AL)常见的并发症.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AL中来势凶险、病情危重、最易合并DIC死于颅内出血的类型.文献报道[1],DIC发生率为42.5%~94.4%,用常规剂量肝素抗凝则易加重出血倾向.1999年4月至2001年4月我们采用微量肝素治疗AL并发DIC 4例,疗效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了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的组织因子(TF)抗原浓度,以观察TF浓度与DIC发生、病情变化及预后的关系。研究对象:DIC患者55例,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3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11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12例,实体癌13例,脓毒症2例,其他疾病4例。DIC前期患者15例,其中ALL5例,ANLL2例,实体癌和其他疾病各4例。非DIC患者10例(ANLL3例,其他疾病4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RbAp46基因的表达水平.方法建立实时定量RT-PCR方法,利用SYBR Green Ⅰ染料检测140例急性白血病(AL)、1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和7例CML急变期患者以及32例非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RbAp46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初诊与复发AL患者骨髓中RbAp46基因表达水平的M估计值分别为178.23和213.65,明显高于完全缓解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5.89和88.08);CML慢性期组M估计值为58.2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ML急变期组M估计值为173.24,明显高于CML慢性期组和对照组.98例初诊AL中除M2、M4亚型M估计值(62.63,130.6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余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初诊AL中RbAp46基因表达水平与bcr/abl、PML-RARα、mdrl基因的表达无相关性,但与WT1基因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与AML1/ETO融合基因表达呈负相关.结论RbAp46在AL初诊、复发及CML急变期患者骨髓细胞中高表达,可能参与白血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病患者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情况。方法选取该院8种血液病患者共274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患者血液或尿液进行HCMV DNA检测。结果血液病患者感染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39.47%)、急性混合型白血病(AL,28.57%)、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26.15%)、再生障碍性贫血(AA,20.34%)、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14.29%)、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13.64%)、三系血细胞减少(0.40%),19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未检出HCMV感染。274例患者总阳性率达13.87%,其中AL阳性率最高(23.02%)。肿瘤患者HCMV感染率高于非肿瘤患者,感染率分别为24.85%和13.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9,P0.05)。8种血液病患者HCMV DNA载量均值为5.00×103 IU/mL,最高达1.29×106 IU/mL。结论 8种血液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HCMV感染,且肿瘤患者较非肿瘤患者感染率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初步了解目前福建省成人急性白血病(AL)发病情况,分析AL可能的危险因素,为福建省成人AL的预防干预提供基本数据.方法 通过成立协作组,由协作组各级医院填报统一的登记表,回顾性分析2010年新诊断、年龄≥14岁的成人AL的发病情况.结果 ①2010年福建省共确诊初治AL患者759例,年发病率约为2.057/10万,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不含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年发病率约1.179/10万,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年发病率约0.569/10万,APL年发病率约0.309/10万.AML患者较ALL患者多见,APL患者相对少见,AML:ALL:APL比为3.82:1.84:1.②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多见,男女比例为1.24:1,AML男性发病率(1.307/10万)高于女性(1.044/10万),ALL、APL男女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福建省成人AL发病以老年人为主.④福建省成人AL不同地区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乙肝病毒感染可能为白血病发生的一个危险因素.结论 2010年福建省成人AL发病情况与1986至1988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牵头的全国白血病发病率调查结果基本相符,未见明显升高倾向.  相似文献   

7.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最易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急性白血病.APL患者合并DIC时,临床多项出凝血指标异常,患者出血较重,如不及时治疗和护理,可危及患者生命.1997年1月至2001年4月我们对APL合并DIC18例进行了护理,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作者测定5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和29例非APL患者血交链纤维蛋白裂解产物(XDP)、纤维蛋白原裂解产物(FDP-D)和α_2-纤溶酶抑制质(α_2-PI),以阐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时纤溶状态的特征.结果 1、DIC时XDP和FDP(D)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李军  陈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4):430-431,434
目的 研究急性白血病(AL)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感染与DIC发生情况,探讨联合监测CRP和D-D对AL并发DIC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AL患者67例,其中并发感染51例,并发DIC15例,健康对照21例,分别检测静脉血CRP、D-D含量,对检测结果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以AL患者是否并发感染及DIC分组:单纯AL患者CRP和D-D分别为16.7±6.1 mg/L、0.54±0.21 μg/mL,AL并发感染患者CRP和D-D分别为95.6±34.3 mg/L、0.72±0.35 μg/mL,AL并发感染患者CRP和D-D分别为116.4±42.5 mg/L、4.3±1.7 μg/mL,经统计学检验均与健康对照存在显著差异(P<0.05),AL并发DIC患者D-D较非DIC的AL患者高(P<0.05).以不同CRP含量分组:15例发生DIC患者中有9例CRP≥100 mg/L,AL患者不同CRP水平之间DIC发生率呈明显差异.结论 AL合并感染患者易并发DIC,CRP和D-D联合监测对AL患者预测DIC发生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合并DIC时联合检测CRP及D-D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52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其中合并DIC者20例作为AL合并DIC组,其余32例作为AL组,选取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3组入选者CRP及D-D检测结果。结果:AL合并DIC组患者CRP、D-D水平均明显高于AL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AL组患者CRP和D-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CRP10 mg/L组患者D-D水平和合并DIC率均明显低于CRP 10-100和CRP100 mg/L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CRP10-100 mg/L组患者D-D水平和合并DIC率均明显低于CRP100 mg/L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组患者治疗后CRP、D-D水平均明显下降,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AL合并DIC组患者治疗后CRP、D-D水平均明显高于AL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CRP和D-D联合检测对AL及AL合并DIC的诊断和鉴别有较高参考价值,在评估AL治疗效果中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抑癌基因PTEN mRNA在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了解白血病细胞中PTEN基因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5个白血病细胞系,3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87例初诊急性白血病(AL)[包括59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2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例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21例完全缓解期急性白血病(AL-CR)患者骨髓标本中PTEN mRNA表达情况,并分析了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PTEN基因在K562细胞中有表达,而在Kasum i-1、HL-60、U937、Nalm-1细胞中均无表达。CML组阳性率(61.29%)与正常对照组(78.5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组和AL-CR组阳性率(分别为18.29%和42.86%)均低于正常水平(P<0.01和P<0.05),AL组阳性率又低于AL-CR组(P<0.05)。PTEN基因的阴性表达与外周血高白细胞计数(≥20×109/L)、染色体异常呈显著的正相关。结论AL患者存在PTEN基因的表达缺失,PTEN基因在AL的发病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时代,仍有少数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患者出现急变,预后极差,急变后生存期仅7~11个月^([1])。CML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变罕见,文献仅报道20余例。我们中心报告1例CML确诊20 d后急变为APL的病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相似文献   

13.
白血病患者血管新生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白血病患者骨髓血管新生情况,分析血管新生相关因素内皮抑素(E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在急、慢性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体标记免疫组化法观察骨髓血管新生情况,ELISA法测定血浆ES和VEGF水平,流式细胞术(FCM)分析新鲜分离的白血病细胞表面VEGFR表达。结果 26例初诊的急性白血病(AL)和 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骨髓微血管密度 (MVD)分别为 (20. 78±7. 75) /高倍镜视野(HP)和(28. 67±7. 32) /HP,较对照组 [ (9. 29±3. 53) /HP]明显增高 (P<0. 01),治疗后获缓解者骨髓MVD[AL缓解患者为(11. 33±5. 66) /HP,CML缓解患者为(17. 00±8. 04) /HP]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 05和<0. 01),AL缓解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AL和CML患者血浆ES、VEGF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均<0. 05),化疗后获完全缓解(CR)的AL患者血浆ES和VEGF含量和CML CR患者的ES水平均降低至正常水平 (与对照组相比,P值均 >0. 05),但CML患者的VEGF水平仍高于正常对照(P<0. 01)。A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表面VEGFR均有不同程度的高表达,而 3例CML和 5例正常对照骨髓均为VEGFR低表达。结论 初诊白血病患者存在骨髓血管新生及血浆ES、VEGF水平增高,AL细胞不同程  相似文献   

14.
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时代, 仍有少数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患者出现急变, 预后极差, 急变后生存期仅7~11个月[1]。CML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变罕见, 文献仅报道20余例。我们中心报告1例CML确诊20 d后急变为APL的病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五项凝血指标的变化,初步探讨异常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ysmex血凝仪检测46例初诊APL患者(其中高危18例、中低危28例;12例随后并发DIC)、157例非APL患者和30例对照的PT、APTT、FIB、TT和D-二聚体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PL和非APL组的PT和D-二聚体升高(均P0.05),且APL组的PT和D-二聚体高于非APL组(均P0.05),而APL组FIB低于对照组和非APL组(均P0.05)。APL患者高危组的PT高于中低危组(均P0.05),而APTT、TT、FIB和D-二聚体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后并发DIC的APL患者的PT、D-二聚体水平高于,而FIB低于未并发DIC组(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APL患者PT与FIB呈负相关(r=–0.43,P0.05),与WBC呈正相关(r=0.46,P0.05)。结论APL患者PT升高与病情有关,高水平的PT、D-二聚体和低水平的FIB对APL合并DIC具有早期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作者在1957—1969年总结3055例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发现2例发展成继发性非造血系统实体瘤(0.06%),其中1例为非何杰金淋巴瘤(NHL),经1500rad放疗,3年后发展为肺鳞状细胞癌。另1例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以瘤可宁(CLB)治疗,于6个月后出现前列腺癌。作者又于1970—1985年总结2262例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其中26例(1.14%)经化疗和/或放疗后继发非造血系统肿瘤。其原发病为:CLL及NHL各7例、多发性骨髓瘤(MM)6例、何杰金病(HD)4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各1例。所用药物有CLB、环磷酰胺、柔红霉素、长春新硷、阿糖胞苷、马法兰及COPP、MOPP方案。继发的肿瘤包括:肺癌7、结肠癌6、胃癌4、膀胱癌及食管癌各3、直肠癌2、胰腺癌1例,不包括皮肤癌在内。发生继发性肿瘤的平均时间(月)为:CLL50(9—144)、NHL62(36—105)、MM54(39—91)、HD52(43—69)、AML38、APL5。诊断继发性肿瘤后的存活期平均仅为7.3月(1—23)。作者所见26例继发性非造血系统肿瘤的共同点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初诊急性白血病(AL)患者的CDSS 5项实验指标,为临床及早诊治AL继发的DIC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将333例AL患者分为AML-M1等(AML-M1-M5,其它AML和ALL)7个组,并以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各组的实验指标变化、CDSS评分值并进行两两比较,同时分析所有病例中的早期死亡等临床事件。结果:5项实验指标中阳性率最高的是血小板(59.76%),其次是D-D(30.93%),而APTT最低(2.70%);与对照组比较,除APTT(3组)和FIB(其他AML组)外,其余实验指标结果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AML-M0.01);所有AL的CDSS之实验室指标评分值为1.50±1.51分,而达到现症DIC诊断标准者(≥4分)47例,阳性率为14.11%;CDSS评分值最高为AML-M3组,为3.34±1.71分。AL DIC患者早期死亡和脑(肺)出血事件发生率均明显高于AL非DIC患者(P0.05,P0.01)。结论:CDSS量化式积分法标准客观易行,对急性白血病继发DIC的早诊断、早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低分子量肝素(LMWH)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APL合并DIC住院患者18例,在治疗原发病、补充凝血因子及抗血小板治疗的同时加用低分子量肝素的疗效。结果:18例APL合并DIC患者中有12例治愈,显效5例,1例死亡,有效率94%。结论:低分子量肝素用于治疗APL合并DIC是经济、安全及有效的;而积极治疗原发病、补充凝血因子、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是治疗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急性白血病(AL)患者化疗前后血浆中组织因子(TF)及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的含量变化,探讨血浆TF及TFPI在AL病情进展、疗效观察、预后判断中的意义,为AL患者发生凝血功能异常提供临床诊断和治疗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7月—2010年2月间住院的各型初诊AL患者48例,正常对照组20例,采集空腹外周肘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AL患者血浆中TF及TFPI的含量,同时检测其他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血浆TF及TFPI含量在AL患者化疗前后的变化。结果:初诊的AL患者经治疗缓解后血浆TF和TFPI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化疗前血浆TF和TFPI含量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AL,APL患者化疗前后血浆TF和TFPI含量均有明显差异;合并DIC组的AL患者血浆TF和TFPI含量均明显高于不合并DIC组的AL,且化疗前后血浆TF和TFPI含量有显著差异。结论:初诊的AL患者血浆中TF和TFPI的含量均明显增高,而治疗缓解后降低,提示血浆中TF和TFPI含量变化与疾病的发生、进展及临床疗效有一定关系;血浆中TF和TFPI含量的升高与DIC的发生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对DIC的疗效判断具有预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及其他类型急性白血病 (AL)患者抗凝和纤溶系统的变化及维甲酸 (ATRA )治疗对APL患者抗凝和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观察 42例AL治疗前及 11例APL治疗前后抗凝、纤溶指标的变化。结果APL发病时血清α1抗胰蛋白酶 (α1 AT)、血浆D 二聚体 (D D)升高 ,血浆抗凝血酶Ⅲ (AT Ⅲ )降低、α2 抗纤溶酶 (α2 PI)、纤溶酶原活性 (PLG :A )、纤维蛋白原含量 (FG)降低 ,且与其他类型AL及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经ATRA治疗后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正常。结论APL存在较其他类型AL更为明显的抗凝和纤溶活性增强 ,A TRA治疗能纠正这种异常 ;且在治疗早期即可减轻患者的出血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