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后所发生的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是引起手术失败和复发的主要原因。在手术成功的眼中也可因其增殖性病变的存在影响视功能。本文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后所发生的增殖性病变的发病机理、与血 眼屏障关系、及其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岳章显  刘芳 《国际眼科杂志》2011,11(11):2027-2028
目的:分析简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外路显微手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的主要原因,根据这些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对15例15眼简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外路显微手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的患者进行分析,查找视网膜再脱离的主要原因。所有视网膜再脱离患者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B级。结果:术后随访1a,简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外路显微手术后视网膜再脱离15例15眼患者中,出现新裂孔7眼(46.7%);原裂孔未能封闭4眼(26.7%);遗漏裂孔2眼(13.3%);脉络膜脱落1眼(6.7%);PVR1眼(6.7%)。结论:简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外路显微手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的主要原因为:出现新裂孔、原裂孔未能封闭、遗漏裂孔。  相似文献   

3.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对侧眼的观察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对侧眼检查的重要性及其激光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1月至2006年11月170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惠者的病例资料及治疗情况.结果 170例患者中对侧眼具有格子样变性者103例,双眼变性区基本对称88例,其中对侧有裂孔者34例,伴局限性视网膜浅脱离者9例;97例行激光视网膜凝固,6例行巩膜外垫压冷凝术,随访3-6个月,有12例补充激光凝固,无再发视网膜脱离情况.结论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对侧眼检查极其重要,多数具有对称性病变,给予早期预防性治疗,能有效的预防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具有发病急、进展快、预后差的特点。因常合并葡萄膜炎、低眼压以及迅速发展的玻璃体视网膜增生改变,其手术成功率显著低于一般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在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之前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可取得较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5.
分析双眼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 92例双眼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发病率 ,玻璃体病变 ,屈光状态 ,视网膜裂孔形态、数目、分布 ,膜分级 ,手术方法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双眼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发病率为 12 5 4% ,双眼视网膜脱离患者中 6 9 5 7%为 30岁以内青少年 ,92例双眼视网膜脱离中 81例为近视眼 ,双眼视网膜脱离之裂孔形态以圆孔为主 ,在数量、分布上双眼高度对称 ,手术成功率与膜分级关系密切。结论 :提示近视是双眼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发生的重要因素 ,强调对青少年视网膜脱离双眼检查及定期随访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具有发病急、进展快、预后差的特点。因常合并葡萄膜炎、低眼压以及迅速发展的玻璃体视网膜增生改变,其手术成功率显著低于一般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在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之前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可取得较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对术后易于发生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术后易于发生PVR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74例(74眼),包括视网膜脱离超过2个象限,或视网膜裂孔大于一个钟点位,或术前有PVR,或玻璃体积血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组36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巩膜环扎术组38例,两组术前一般条件相似.术后随访3个月以上,比较手术效果,比较的指标为单次手术复位率.结果 联合手术的单次手术复位率为78.95%,明显高于单纯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44.44%(x2=0.025,P=0.017).结论 术后易于发生PVR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进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巩膜环扎术的单次手术解剖复位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外路手术治疗复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对73只眼随访资料完整的通过外路手术治疗的复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单纯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3只眼,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6只眼,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11只眼,伴有屈光间质混浊孔源视网膜脱离7只眼,多象限多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14只眼,裂孔不明性视网膜脱离6只眼,伴有P-PVR C3级的视网膜脱离8只眼,伴有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6只眼,伴有黄斑裂孔的多发裂孔视网膜脱离12只眼.结果 70只眼一次手术成功,视功能接近预期效果.3只眼未成功眼分别为黄斑裂孔眼和伴有脉络膜脱离眼.结论 个性化的手术设计,精确的裂孔定位,合理的眼内填充是手术成攻的关键,会明显提高复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例的外路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是常见的急性致盲性眼部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及工作.与上方裂孔引起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相比,下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复发率较高.因此,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对患者至关重要.本文中笔者对下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视网膜格子样变性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周边视网膜变性,其与非外伤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发生密切相关,对其是否进行预防性治疗,一直存在争议。本文依据其导致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不同机制和是否存在某些高危因素,对视网膜格子样变性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发生的关系和预防性治疗的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视网膜格子样变性及其预防性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网膜格子样变性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周边视网膜变性,其与非外伤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发生密切相关,对其是否进行预防性治疗,一直存在争议。本依据其导致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不同机制和是否存在某些高危因素,对视网膜格子样变性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发生的关系和预防性治疗的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儿童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病因及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秀芬  徐军  樊文英  侯志嘉  马凯  刘宁朴 《眼科》2007,16(4):256-259
目的探讨儿童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病因及临床特点。设计回顾性、非对照病例研究。研究对象99例12岁以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方法回顾性总结2002年6月至2006年3月在北京同仁眼科中心接受手术治疗的12岁以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共99例119眼,记录患者就诊原因、裂孔形状和视网膜脱离特点,对儿童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病因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主要指标病史、患眼屈光度、视网膜脱离的形态和特点。结果27例27眼有眼部钝挫伤史。26例37眼屈光度数>-4.0D,13例14眼有既往白内障手术史,5例7眼伴先天性脉络膜缺损,还有29例34眼原因不明。患者就诊时60眼(50.4%)视网膜全脱离,66眼(55.5%)发生C级以上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结论近视和眼部顿挫伤是儿童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患儿就诊时视网膜脱离范围常较大、且多伴有较严重的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故应加强对具有危险因素患儿的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3.
刘明玉  庄鹏 《眼科》1998,7(1):29-31
目的:对视网膜脱离手术方法和效果进行统计分析,方法:两年中连续66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人接受手术,手术方法为,裂孔定位后经巩膜CO2冷凝,放视网膜下液,硅胶外加压或环扎,或加玻璃体注气。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至2年,视网膜复位率92.4%,86.4%的患者视力提高,未成功者包括玻璃体增殖形成,无晶体眼、巨大裂孔等。结论:恐膜冷凝和硅胶外加压或环扎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常用有效的方法,应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4.
玻璃体手术治疗泡性视网膜脱离二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泡性视网膜脱离是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一种特殊类型 ,常被误诊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或其他类型的渗出性视网膜脱离 ,而给予错误的治疗 ,最终酿成严重后果。我们收治 2例泡性视网膜脱离 ,曾因误诊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多次行巩膜手术 ,术后视网膜脱离愈益加重 ,视力降至光感 ,继而发生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最后行玻璃体手术 ,挽回部分视力。现分析报告如下。一、病历简介例 1 男 ,38岁。于 1993年发生右眼视网膜脱离 ,在外院行视网膜手术 ,术后视网膜未复位 ,视力同前 ,但近年病情略见好转。 2个月前 ,左眼视力下降 ,在外院诊…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显微镜直视下行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与直接检眼镜下行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的疗效。方法:对93例93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随机分为两组,A组47例采用显微镜直视下行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B组46例采用直接检眼镜下行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观察术后2wk手术成功率及视力提升率。结果:A组视网膜复位率为95.74%,B组为80.43%。A组术后视力提升率为82.98%,B组67.39%。A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B组。结论:显微镜直视下手术较直接检眼镜下行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成功率更高,且更简便、精确、易操作,能有效延长主刀医师的手术年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因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 而使手术失败的各种因素。方法:对21例(21只眼)视网膜脱离术前情况、手术方式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1只眼均因严重的PVR使手术失败视网膜脱离复发,时间为10天-2月。结论:视网膜脱离术后发生严重的PVR与断裂孔的数目、大小,术前PVR的情况,术式的选择,手术操作等因素均有关。  相似文献   

17.
张燕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5):944-945
目的:评估23G经结膜无缝线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前瞻性选择2010-03/2011-06共26例26眼不伴有严重增生性病变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历,均行23G切割手术。记录术前、术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术中及术后并发症。 结果:一次性复位视网膜21例(81%),最终复位视网膜25例(96%)。术后3mo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提高21例(80%),不变3例(12%),下降2例(8%)。术后1d眼压较术前下降,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眼压(≤6mmHg)2例,持续2wk,但未发生脉络膜脱离。 结论:23G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解剖复位率满意,术后视力改善明显。但23G微创手术的优势并没有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中得到充分体现,反而要面临更高的手术失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Chen S  Wang J  Cheng J  Xu R  Chen H  Weng N  Zhang E  Liu W  Wei W 《中华眼科杂志》1998,34(6):424-427
目的探讨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失败原因。方法对477例(479只眼)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采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vitreoretinalsurgery,VR术),即玻璃体切除、膜剥离、气液交换、惰性气体(SF6,C3F8)及硅油眼内填充。结果近期有效者347例(349只眼,72.9%),失败者130例(130只眼,27.1%)。结论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VR术近期效果的显著因素为眼内填充硅油、巨大裂孔、眼内填充SF6、医源性裂孔、前部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vitreoretinopathy,PVR)、严重视网膜下增殖、PVR、眼内填充C3F8、手术频次及脉络膜脱离  相似文献   

19.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6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郑涂芳 《眼科新进展》2007,27(6):456-457
目的分析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印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分别采用裂孔定位后经巩膜CO2冷凝、视网膜下放液、硅胶外加压或环扎、玻璃体注气等方法治疗。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至1a,视网膜复位55例.53例患者视力提高,未愈者原因包括玻璃体增殖膜形成、无晶状体眼、巨大裂孔等。结论巩膜冷凝和硅胶外加压或环扎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常用有效的方法,应掌握手术适应征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以往对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首选巩膜外加压手术 ,而一些特殊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如 :靠近后极部裂孔、多发裂孔、眼外肌处裂孔、黄斑裂孔、2 .5 PD以上需大块硅胶外加压裂孔等视网膜脱离 ,常规巩膜外加压手术有诸多不便。近年玻璃体手术技术快速发展 ,安全性不断提高。我院对于上述特殊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47例 47只眼首次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收到了良好疗效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1998年 7月~ 1999年 9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 47例 47只特殊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眼首次进行了玻璃体手术。其中男 2 9例 2 9只眼 ,女 18例 18只眼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