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肾性骨营养不良患者血生化指标与骨组织形态学有关参数的相关性,以寻找敏感性、特异性较高的无创性检查指标,评价透析患者的骨代谢情况。方法:实验于1997-07/1998-05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核医学科和肾内科完成。对1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作骨活检前测定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骨钙素、骨特异碱性磷酸酶(BAP)、1,25(OH)2D3,作骨活检并进行骨组织形态学变化的检测,观察血生化指标与骨组织形态学有关参数的相关性。结果:iPTH与骨组织学动态指标:骨形成率、骨矿化率呈正相关(r=0.436,P<0.05;r=0.585,P<0.05);BAP与类骨质表面、类骨质面积有相关性。BAP与骨组织学静态参数的相关性较好(r=0.827,P<0.001)。1,25(OH)2D3与类骨质表面、类骨质面积呈正相关(r=0.637,P<0.05;r=0.426,P<0.05)。结论:iPTH,BAP与某些骨组织形态学参数相关性较好,iPTH值在低转化骨病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两者结合起来可以初步估计骨代谢状态。但以上血生化指标在不同类型的骨病中并无严格的界限,所以,骨活检仍是诊断肾性骨营养不良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甲状腺功能亢进儿童的骨代谢变化。方法 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了4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儿童和30例健康儿童的腰椎2~4和右侧桡骨中远1/3处的骨密度(BMD),并同时检测其血清骨生化代谢指标.结果 甲状腺功能亢进儿童的BMD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t=3.46,2.87;P&;lt;0.001),其成骨细胞活性指标和破骨细胞功能指标的检测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4.34,3.28,4.56;P&;lt;0.001),而甲状旁腺素和25-羟维生素D水平正常(t=0.16,0.21;P&;gt;0.05)。甲状腺功能亢进儿童成骨细胞活性指标之间(r=0.43;P&;lt;0.001),以及与破骨细胞功能指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34,0.41;P&;lt;0.001)。结论 甲状腺功能亢进儿童破骨细胞功能增强,成骨细胞活性增高。无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无维生素D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3.
Fas和bcl-2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对其发生和预后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Fas和bcl-2在骨肉瘤中的表达,探讨其在骨肉瘤发生及其预后中的可能作用。方法: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Fas和bcl-2在38例骨肉瘤及20例骨软骨瘤中的表达。结果:Fas在骨肉瘤中表达阳性率为73.7%,明显低于对照组骨软骨瘤中95.0%的阳性表达率(r=3.874,P&;lt;0.05);bcl-2在骨肉瘤中表达阳性率为63.2%,明显高于对照组骨软骨瘤中20.O%的阳性表达率(χ^2=9.774,P&;lt;0.01)。骨肉瘤中Fas和bcl-2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333.P&;lt;0.05)结论:Fas表达减低和bcl-2表达升高与骨肉瘤的发生机制有关,且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王照康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7):5930-5930,5949
目的 观察自拟补肾健脾密骨方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疼痛及其相关生化指标的改善作用,分析其治疗机制。方法 150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7例,对照组63例,治疗组采用自拟补肾健脾密骨方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疼痛评分及相关生化指标检测,相关数据输入SPSS 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经3个月治疗,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改善明显与治疗前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u=5.30,3.46,P&;lt;0.01)。骨矿含量,骨密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6.19,7.52,P&;lt;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5.40,4.14,P&;lt;0.05)。血碱性磷酸酶、尿钙/尿肌酐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32,4.51,P&;lt;0.05)。结论 自拟补肾健脾密骨方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止痛效果好,生化指标改善明显,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
阿仑膦酸钠对大鼠松质骨和密质骨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阿仑膦酸钠(固邦,ALN)对去卵巢大鼠胫骨上段和腰椎质松骨及胫骨中段密质骨的影响。方法:3月龄雌性SD大鼠,ALN1mg/(kg&;#183;d),灌胃给药90d。骨标本行不脱钙骨制片,骨组织形态计量法钡5量。结果:松质骨:OVX组胫骨上段(PTM)和腰椎(LV)质松骨的骨量减少(P&;lt;0.001),骨结构变差;ALN组PTM,LV骨量增加(P&;lt;0.001),完全对抗OVX大鼠的骨高转换。密质骨:OVX组胫骨中段(TX)骨量减少(P&;lt;0.05),骨内膜骨形成和骨吸收增加。ALN组骨量增加(P&;lt;0.05),骨内膜骨形成减少而骨吸收有减少的趋势。结论:ALN能有效预防OVX后大鼠的骨质疏松,但不同部位有不同的骨转换速度。  相似文献   

6.
广州地区妇女跟骨定量超声骨质测量308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广州地区妇女骨质变化规律,为骨质疏松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法国DMS公UBIS5000型超声骨密度/骨质量测量仪对广州地区308例妇女进行跟骨骨质测量及评估。结果 本组资料各参数中,超声振幅衰减平均值在绝经期由(66.9&;#177;5.6)dB/MHz急剧降至(65.0&;#177;4.5)dB/MHz(P<0.01),而绝经后早期下降相对平缓(P&;lt;0.05),但老年期开始又呈明显递减(P&;lt;0.01)。超声传播速度值在骨峰值出现后随年龄增加而有规律地递减,进入绝经期后呈急剧递减(P<0.01),但81岁以上时则下降不再显著(P>0.05)。骨硬度指数值在绝经期开始即急剧递减(P&;lt;0.01),且下降幅度较大、敏感、直观。结论 定量超声骨质测量仪不仅可以提供反映骨量的指标,而且可以对骨结构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7.
李万根  张彤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4):5070-5071
目的:探讨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IGF-Ⅰ)及瘦素水平与绝经后妇女骨密度的关系。方法:测定85例绝经妇女的空腹胰岛素(fast insulin,FINS)和葡萄糖负荷后胰岛素(post glucose-challenge insulin,PINS),IGF-Ⅰ和瘦素,用双能X线法测定骨密度,分析各生化指标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PINS与股骨大转子骨密度呈正相关(r=0.249,P&;lt;0.05),瘦素则与股骨颈骨密度呈正相关(r=0.229,P&;lt;0.05)。但是这种相关在经体质量指数校正后消失。FINS和IGF-Ⅰ与各个部位的骨密度均无相关(r=0.008~0.173,P&;gt;0.05)。结论:绝经后妇女血胰岛素、IGF-Ⅰ和瘦素水平与骨密度均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8.
骨代谢生化指标对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评估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中老年人骨代谢生化指标随年龄变化的特点,分析骨代谢生化指标在骨质疏松症诊断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02-10/2004-0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综合科门诊和住院的中老年体检患者410例为研究对象。测定410例中老年人腰椎正位骨密度,同时检测所有患者空腹血清骨钙素、血清碱性磷酸酶及晨尿吡啶啉,尿吡啶啉用肌酐校正。按年龄段(40-49,50-59,60-69,70-79,&;gt;80岁)和不同骨密度组(骨质疏松.骨量减低、骨密度正常)对男性和女性的骨代谢生化指标值分别进行分析。结果:中老年男性骨钙素随年龄增长下降,尿吡啶啉/肌酐随年龄增长上升,均低于女性(P&;lt;0.05),中老年女性骨钙素和尿吡啶啉/肌酐在50~69岁时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P&;lt;0.05)。70岁以后又趋于下降,尿吡啶啉/肌酐值与同年龄的老年男性相近,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各年龄段男性或女性血清碱性磷酸酶基本在正常范围。中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组和骨量减低组的骨钙素低于骨密度正常组,而尿吡啶啉/肌酐明显高于骨密度正常组(t=7.051,7.898,P&;lt;0.05);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组和骨量减低组的骨钙素和尿吡啶啉/肌酐均明显高于骨密度正常组(t=3.633,17.923,P&;lt;0.05);同性别骨质疏松组和骨量减低组的骨钙素和尿吡啶啉/肌酐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不同骨密度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结论:血清骨钙素、尿吡啶啉/肌酐分别是反映骨形成和骨吸收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的指标,有助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9.
强骨抗萎方对骨细胞代谢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强骨抗萎方对尾吊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用大鼠尾吊-30&;#176;21d模拟失重,观察强骨抗萎方对大鼠血沉、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血液黏度及红细胞变形性、聚集性等指标的作用。结果:悬吊大鼠纤维蛋白原明显升高(P&;lt;0.01),全血还原黏度及全血黏度明显增加(P&;lt;0.01或P&;lt;0.05),红细胞刚性指数升高(P&;lt;0.01),最大变形指数降低(P&;lt;0.01),最大聚集指数增加(P&;lt;0.01)。该方不同剂量显示了不同的作用。低剂量组(10g/Kg)可降低各个切变率下的全血还原黏度和全血黏度(P&;lt;0.01或P&;lt;0.05),以及异常的红细胞刚性指数和最大聚集指数(P&;lt;0.01);中剂量组(20g/kg)可使纤维蛋白原含量减少(P&;lt;0.01);高剂量组(30g/Kg)可降低高切变率下的全血还原黏度和全血黏度(P&;lt;0.01或P&;lt;0.05),降低红细胞刚性指数(P&;lt;0.01),并可升高红细胞最大变形指数(P&;lt;0.01)。结论:该方具有改善尾吊大鼠血液流变学的作用,但无明显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能X线骨密度仪(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测量骨密度的准确性。方法:用DXA(前后位扫描)测量5具浸泡在15cm水深中的猪腰段脊柱,共计20例椎骨,计算测量的结果与灰重及灰重密度相关性。结果:骨矿含量与灰重呈显著正相关性(r=0.95,P&;lt;0.01),而骨密度与灰重无明显相关性(r=0.41,P&;gt;0.05)。结论:DXA测量骨密度中骨矿含量较准确,而骨密度较差。  相似文献   

11.
背景:女性进入绝经期后,机体内分泌发生变化,雌激素水平开始下降,引起一系列综合征候群,表明绝经后妇女性激素与钙、磷等骨代谢生化指标有着密切的关系。目的:观察补肾壮骨颗粒对绝经早期妇女性激素及钙、磷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设计:完全随机、双肓法分组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由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普通内科和广州越秀区妇幼保健院门诊共同完成,对象为两家医院门诊绝经早期就诊妇女132例。方法:将13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补肾壮骨组63例及替代疗法组69例,分别给予补肾壮骨颗粒和尼尔雌醇和安宫黄体酮口服。治疗前后行性激素及钙、磷代谢等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检测。主要观察指标:性激素水平,钙、磷代谢生化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半年后,补肾壮骨组和替代疗法组雌二醇(E2)(pmol/L)分别为158.71&;#177;39.72,189.15&;#177;36.71,碱性磷酸酶(μkat/L)分别为1070&;#177;136,1119&;#177;136,均显著上升(t=2.002~2.712,P&;lt;0.05);尿钙/肌酐比值分别为(Ca/Cr)0.14&;#177;0.21,0.15&;#177;0.23,呈显著下降(t=2.135~2.164,P&;lt;0.05),各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121,P&;lt;0.05).结论:补肾壮骨颗粒有类激素作用,使雌激素及碱性磷酸酶升高,是防治绝经后性激素紊乱、骨代谢改变的高效、安全的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12.
脑梗死患者胰岛素抵抗状态与血脂代谢异常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状态与血脂代谢异常。方法:测定2000-05/09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二院住院的44例脑梗死患者的血脂、血糖、胰岛素及C-肽,与健康对照组(20例)比较。结果: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组与不合并高血压组的空腹胰岛素(fastmg insulin,FINS)、C-肽、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lt;0.01),空腹血糖(FBS)、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脑梗死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ISI与FINS(r=-0.82~-0.71,P&;lt;0.001),C-肽(r=-0.55~-0.53,P&;lt;0.01),ApoB(r=-0.46~-0.45.P&;lt;0.05)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r=-0.56~-0.58,P&;lt;0.01)呈显著负相关,与HDL(r=0.50~0.55,P&;lt;0.05)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脑梗死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与血脂代谢异常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重心摆动测定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评价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重心摆动测定的各参数与其他临床评价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探讨重心摆动测定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恢复评价中的价值。方法:对19例患者进行功能独立性测量(FIM)、起立-行走测定(timed up and go test.TUGT)、Berg平衡评价(Berg balance scale,BBS)及重心摆动测定仪来进行平衡测定的评价。用Pearson相关分析确定重心摆动测定仪测定的各参数与临床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重心摆动测定参数中睁、闭眼的总轨迹长、速度、外周面积与。BBS之间呈中度负相关(r=-0.475~-0.705,P&;lt;0.05);其中闭眼的外周面积(ENV AREA)与。BBS之间相关较好。睁、闭眼的X方向动摇平均中心变位和Y方向动摇平均中心变位参数与BBS之间呈无相关性(r=-0.346~0.234.P&;gt;0.05);TUGT与闭眼时的总轨迹长、速度和外周面积之间呈中度正相关(r=0.508~0.583,P&;lt;0.05)。重心摆动测定参数与FIM-A之间无相关性(r=-0.025~-0.296,P&;gt;0.05);结论:重心摆动测定可以定量测定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而且其能较好地反映患者平衡功能恢复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甘草酸对小鼠肝纤维化性骨丢失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慢性肝病患者常常伴有骨质的丢失,因此探讨预防此种骨丢失对防治此类患者的骨质疏松极有意义。目的:研究甘草酸对肝纤维化小鼠骨丢失的防治作用及机制。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的随机对照研究单位:一所大学的实验动物中心、中心实验室和药理研究室材料:本实验于2001—01/2001—09进行,选择普通级PcR小鼠40只,由本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体质量20~22g,雌雄各半,按质量对等原则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组和甘草酸组,每组10只。方法:除对照组外,模型组、秋水仙组和甘草酸组均予.400g/L四氯化碳花生油皮下注射5周致小鼠肝纤维化,然后分别应用四氯化碳花生油溶液10mL/kg、秋水仙溶液0.1g/kg和甘草酸溶液0.1mg/kg进行防治.实验结束时摘眼球取血,分离血清检测与肝损伤相关的各种生化指标,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变化以及测定股骨的骨钙(Ca^2+)量和其他骨微量元素以及骨羟脯胺酸的含量。主要观察指标:①甘草酸对各组小鼠肝损伤后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②甘草酸对各组小鼠肝脏病理改变的的影响;③甘草酸对各组小鼠骨质的影响;④甘草酸对各组小鼠骨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秋水仙组和甘草酸组小鼠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比模型组低(P&;lt;0.01);模型组的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值比秋水仙组和甘草酸组低(P&;lt;0.01,P&;lt;0.05);秋水仙组和甘草酸组的骨钙含量低于对照组(P&;lt;0.05),但比模型组高(P&;lt;0.05);模型组右股骨单位骨重铜、镁和锌的含量均比对照组高(P&;lt;0.01),而甘草酸组的含量与对照组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甘草酸组小鼠肝脏病理改变明显比模型组轻(P&;lt;0.01),VG染色可见胶原纤维增生程度明显比模型组轻(P&;lt;0.01)。结论:甘草酸提取液能诱导肝药酶,增强肝脏解毒作用;保护肝脏,维持蛋白代谢水平;维持骨的正常的代谢,促进骨Ca^2+和骨羟脯氨酸以及骨微量元素的平衡,防治骨丢失。  相似文献   

15.
林爽  李力 《中国临床康复》2005,9(19):172-173
目的:探讨胰淀素对去势雌性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干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2/2004—05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妇产科实验室完成。选用3月龄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n=8)、去势组(n=8)、胰淀素治疗组(n=24)。胰淀素治疗组按治疗剂量分为3组:10μg/kg组(n=8),50μg/kg组(n=8)和250μg/kg组(n=8)。正常组不作任何处理,不造成骨质疏松模型;去势组予以同量生理盐水注射;胰淀素治疗组给予胰淀素相应剂量皮下注射。1次/d。16周后行骨密度、骨生物力学及血、尿生化检查。结果:40只大鼠均完成实验。①大鼠腰椎和股骨骨密度:去势组均明显低于正常组(t=3.125,3.367.P&;lt;0.01),胰淀素治疗组明显高于去势组(t=2.895—4.589。P&;lt;0.01)。其中以50和250μg/kg胰淀素干预治疗后骨密度接近于正常组。②尿钙、尿磷、尿羟脯氨酸值:胰淀素治疗组明显低于去势组(t=2.578—4.487,P&;lt;0.01)。③血骨钙素:正常组明显高于去势组【(1.33&;#177;0.25),(0.88&;#177;0.18)μg/L,P&;lt;0.01】;胰淀素治疗组明显高于去势组[(0.97&;#177;0.17),(1.18&;#177;0.21),(1.24&;#177;0.22)μg/L;(0.88&;#177;0.18)μg/L,t=2.698,3.358,4.438。P&;lt;0.01】。④股骨最大负荷、最大应变、最大应力变化:胰淀素治疗组明显高于去势组(t=2,958-4.258,P&;lt;0.01),250μg/kg胰淀素治疗组大鼠股骨力学指标接近正常组。⑤血清及尿生化指标变化:以250μg/kg胰淀素治疗后最接近正常组。结论:胰淀素治疗可以增加去势大鼠骨密度,提高大鼠股骨生物力学性能。生化检查提示胰淀素不仅可以促进骨形成,同时还具有抑制骨吸收的作用。其改善血尿生化指标及骨生物力学性能以250μg/kg胰淀素干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与骨质疏松之间的关系。方法:1990/2000从34例髋关节骨折患者中选择2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20例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分别测量骨矿含量、尿羟脯氨酸含量。结果:对照组男性、女性骨皮质(BCl、BC2)、骨矿含量、骨密度的差异有显著性(t=5.33,6.47,3.44,1.65,P&;lt;0.01),股骨颈骨折男性人群与对照组男性人群骨矿含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3.52,P&;lt;0.01),股骨颈骨折女性与对照组女性比较骨矿含量,骨密度差异有显著性(t=4.21.3.68,P&;lt;0.01)。骨折妇女与对照组尿羟脯氨酸含量差异有显著性(t=5.0,P&;lt;0.01),骨折的男女人群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11.1.P&;lt;0.01)。结论:股骨颈骨折患者骨矿物含量较正常体检者低。  相似文献   

17.
王敏  韩金祥  宋长征 《中国临床康复》2004,8(5):963-965,T004
背景:重组人成骨蛋白-1(rhOP-1)的载体目前仅限于胶原,不同载体对其骨诱导活性的影响还未被证实。目的:通过不同材料作为rhOP-1载体的异位骨诱导活性的比较研究,筛选一种较为理想的载体材料。设计:完全随机、自身和相互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在本中心动物实验室完成,实验对象为96只雄性昆明种小鼠。干预:将rhOP-1分别与无活性脱钙骨基质(DBM)、羟基磷灰石(HA)、3种d-聚酯类(PLA,PLA-PEG,PLGA)复合,植入小鼠股部内侧肌间隙,3周后取材,比较5种载体对rhOP-1骨诱导活性的影响。主要观察指标:通过组织学检查、碱性磷酸酶(ALP)及钙含量的测定比较新骨的成熟度和成骨率。结果:rhOP-1/DBM(A)组、单独植入rhOP-1(F)组和真核表达OP-1注入(对照Ⅵ)组均有骨组织生成。A组可见大量骨小梁、骨髓腔和板层骨,血管和骨髓丰富;F组出现编织骨;对照组Ⅵ见成熟的致密骨组织;其余4组复合组可见间充质细胞增生,未见骨组织;载体部分吸收。ALP水平和Ca含量,各复合组均高于对照组,A组高于其他复合组(F=6.250,P&;lt;0.05);F组与对照Ⅵ差异无显著性意义(F=2.704,P&;gt;0.05);除rhOP-1/DBM组以外,其他各复合组与F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F=0.590,P&;gt;0.05)。结论:DBM为rhOP-1的良好载体;DBM/rhOP-1对临床上促进骨缺损的修复是十分有利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骨保合剂对去势模型大鼠骨密度的影响。方法:6月龄雌性Wia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骨康组和骨保组,每组10只,骨保组给予骨保合剂;骨康组给予骨康胶囊;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均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测量大鼠骨密度值。结果:骨保组与骨康组骨密度(g/cm^2)明显高于模型组(分别为:0.145&;#177;0.007,0.145&;#177;0.007,0.137&;#177;0.006;t=3.00,2.80,P&;lt;0.05),且与空白对照组(0.148&;#177;0.014)无显著差异(t=1.00,1.09,P&;gt;0.05)。骨保组与骨康组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t=0.17,P&;gt;0.05)。结论:骨宝合剂可提高骨密度,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19.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功能与血浆内皮素-1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覃数  陈齐红  肖骅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2):2242-2243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功能与血浆内皮素-1(endothelins-1,ET-1)水平的关系。方法:对70例慢性心衰住院患者,按纽约心脏学会分级,Ⅱ级35例,Ⅲ级16例,Ⅳ级19例;对照组20例(健康体检者),用特异性放免法测定血浆ET-1水平,并用超声心动图参数评价左心功能。结果:①随心功能恶化,血浆ET-1水平呈上升趋势,各级心功间差异均有显著性(t=2.573~3.786;P&;lt;0.05)。②经抗心力衰竭药物综合治疗后,ET-1水平降低(t=3.574,P&;lt;0.01)。③ET-1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77,P&;lt;0.05);与左室舒张末内径呈正相关(r=0.62,P&;lt;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内皮素-l与心力衰竭程度相关,可作为血液指标用于监测心衰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女性甲状腺功能异常伴骨质疏松症患者综合治疗的疗效及性激素影响。方法: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32例(甲亢组)、甲状腺功能减低患者15例(甲减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32例(对照组),每组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普通组和性激素替代(hormone replacement trestment,HRT)组。治疗前和后进行放射免疫法测游离碘塞罗宁(三碘甲状腺氨酸)、游离甲状腺素;免疫放射法测促甲状腺激素、骨钙素、甲状旁腺素含量;骨密度测定。结果:治疗前甲减组雌激素为(22.12&;#177;13.22)pmol/L,较对照组下降(t=2.367,P&;lt;0.05)。甲亢组雌激素为(62.93&;#177;2.07)pmol/L,较对照组明显增高(t=89.444,P&;lt;0.001),但活性雌激素降低。治疗后甲亢组疗效最佳,骨量较对照组明显提高,普通组骨量变化为4.24&;#177;1.34,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5.302,P&;lt;0.001),HRT组骨量变化为7.29&;#177;1.90(t=6.612,P&;lt;0.001),HRT组疗效优于普通组(x^2=7.692,P&;lt;0.01)。甲减组骨量较对照组略提高,普通组骨量变化为3.46&;#177;1.06,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122,P&;lt;0.01);HRT组为4.36&;#177;1.2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832,P&;lt;0.05),与普通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r=0.125,P&;gt;0.05)。结论:雌激素替代是更年期甲亢患者提高骨量的最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