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制备抗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的抗独特型单链可变区抗体(抗-Id scFv),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将抗-HCV核心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固相包被于Nunc板,从噬菌体单链可变区抗体库中经过5轮“吸附-洗脱-扩增”筛选过程,获得可与HCV核心蛋白单克隆抗体结合的抗独特型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的噬菌体集落。随机挑选60个克隆,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交叉反应和竞争抑制实验,对其进行免疫学检测和鉴定。获得与HCV核心蛋白单克隆抗体结合活性较强的抗-Id scFv阳性克隆,并对HCV核心蛋白特异性抗-Id scFv的编码序列进行测定分析。结果经过5轮“吸附-洗脱-扩增”筛选,在随机挑选的60个克隆中,有20株克隆ELISA的吸光度(A450nm)值较高,这些噬菌体上清与牛血清白蛋白(BSA)进行交叉反应后,确定了其中有6株交叉反应较弱,结合2次ELISA重复实验的A值及竞争抑制实验结果,最后确定1株阳性克隆,提取质粒,进行DNA序列测定,DNA大小为768bp。本实验结果提示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能够成功地获得抗-HCV核心蛋白的抗-Id scFv,为开展用抗-Id scFv防治慢性丙型肝炎的研究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新型治疗方法,制备抗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蛋白NS4A的抗独特型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抗-Id scFv),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将抗HCV NS4A单克隆抗体固相包被于Nunc板,应用半合成的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文库技术,从噬菌体单链可变区抗体库中经过5轮“吸附-洗脱-扩增”筛选过程,随机挑选82个克隆,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交叉反应和竞争抑制实验,对其进行免疫学检测和鉴定,获得与HCV NS4A单克隆抗体结合活性较强的抗-Id scFv阳性克隆,并对HCV NS4A特异性抗-Id scFv的编码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分析。结果:经过筛选82个克隆中有40株克隆ELISA的吸光度(A450nm)值较高,将这些噬菌体上清与牛血清白蛋白(BSA)进行交叉反应,确定其中有7株交叉反应较弱,结合2次ELISA重复实验的A值及竞争抑制实验结果,最后确定1株阳性克隆。提取质粒,进行DNA序列测定,DNA为789bp。本实验结果提示,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能够成功地获得抗HCV NS4A的抗-Id scFv,为开展用抗-Id scFv防治丙型肝炎的研究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制备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单链抗体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方法以大肠杆菌表达的重组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为固相抗原,利用抗原抗体亲和性结合的原理,从半合成的人源可变区噬菌体抗体库中经过3轮“吸附-洗脱-扩增”的筛选过程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DNA序列分析,获得HCV核心蛋白的人源单链抗体;用该抗体对7721转染全长HCV cDNA后筛选的阳性克隆细胞中的HCV核心蛋白抗原进行免疫组化鉴定。结果 ELISA结果表明,制备的HCV核心蛋白人源单链抗体能与HCV核心蛋白抗原特异性结合;免疫组化结果表明,该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HCV核心蛋白抗原,与正常肝细胞无交叉反应。结论此法制备单链抗体方法简便,周期短,可为HCV核心蛋白病原的检测提供新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人源抗独特型单链抗体。方法 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将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单克隆抗体固相包被于Nunc板。从人源噬菌体单链可变区抗体库中经过3轮“吸附-洗脱-扩增”的筛选,获得结合活性较强的人源HCV核心蛋白抗独特型(抗-Id)scFv阳性克隆。从阳性克隆中提取质粒,经SfiI/Not I酶切鉴定后,亚克隆到pCANTAB5E载体,转化大肠杆菌XL1-Blue,应用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可溶性的HCV核心蛋白抗独特型单链可变区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证实表达的HCV核心蛋白抗-Id scFv具有与HCV核心蛋白单克隆抗体反应的特异性。对转化的大肠杆菌XL1-Blue上清中表达的HCV核心蛋白抗-Id scFv进行硫酸铵沉淀,并进行SDS-PAGE电泳。结果 筛选得到的HCV核心蛋白抗-Id scFv片段基因由774bp组成。SDS-PAGE电泳表明,大肠杆菌XL1-Blue中表达的可溶性HCV核心蛋白抗-Id scFv分子量约28kD。结论 HCV核心蛋白抗-Id scFv与HCV核心蛋白抗-Id scFv单克隆抗体具有较强的结合活性和特异性。HCV核心蛋白抗-Id scFv的筛选和表达成功,为今后HCV核心蛋白抗-Id scFv的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获得抗人红细胞单链抗体(single-chain antibody,ScFv)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具有能与人红细胞特异性结合的ScFv。方法:以从分泌抗人红细胞单克隆抗体细胞株中提取细胞的总RNA为模板,利用扩增鼠源性抗体可变区基因的通用引物,通用RT-PCR分别获得轻链(VL)、重链(VH)可变区基因,并通过15个氨基酸的加接肽(Gly4Ser)3按VL-接头-VH的顺序连接起来,组建成ScFv基因。结果:核苷酸序列分析证明,获得的单链抗体基因VH基因属于小鼠抗体重链可变区基因家族的V(A)组,VL基因属于小鼠抗体k轻链可变区基因家族的IV组。与PGEX-5X-3表达载体上的GST融合蛋白表达后,在相对分子质量54000有一明显的空载体对照没有的蛋白带(ScFv28000,GST26000)。间接免疫荧光证明该表达产物能与人红细胞特异性结合。结论:获得抗人红细胞ScFv基因和具有抗体活性的抗人红细胞ScFv,为建立患者自身红细胞凝集试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超大容量天然噬菌体抗体库.方法:从正常人外周血和新生儿脐血中分离淋巴细胞(>180份),提取RNA,用RT-PCR分别扩增抗体可变区轻重链基因(VH和VL),通过重叠PCR技术将VH和VL连接为单链抗体ScFv形式,克隆插入到pDF噬菌粒载体,转化XL1-Blue细菌得到ScFv初级抗体库,并以高感染复数(MOI≥100)感染Cre 菌株BS1365,利用Cre/LoxP位点特异性重组原理,使VH和VL基因定向同源重组匹配,随后以低感染复数(MOI<1)感染XL1-Blue,获取次级工作库.分别用5种不同抗原进行筛选,所获阳性克隆送测序以获取抗体基因.结果:抗体V区基因得到有效扩增,初级库库容3.6×107,工作库容1.8×1011,5种不同抗原筛选均得到特异性结合噬菌体抗体;测序结果表明,所获取抗体涵盖了不同的基因亚群,进一步证明抗体库具有良好的多样性.结论:经Cre/Loxp定位重组系统成功构建了超大容量天然噬菌体抗体库,初步尝试对5种抗原进行筛选均获成功,提示该抗体库多样性较好,可用于制备人源抗体.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core)特异性噬菌体12肽模拟表位,应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以抗-HCV核心蛋白抗原的单克隆抗体作为固相筛选分子,对人工化学合成的噬菌体随机12肽库进行5轮“吸附-洗脱-扩增”的筛选过程,随机挑取50个克隆,经噬菌体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鉴定,并进行交叉反应实验以及竞争抑制性结合实验,最后对所选克隆进行DNA序列分析,以确定HCV核心抗原的模拟表位。经免疫学鉴定后,从随机筛选的50个克隆中确定10个阳性克隆,进行DNA序列测定,确定氨基酸序列XRQXXPXXXHXX为HCV核心的模拟表位。本实验为开展用HCV模拟表位探索HCV的防治研究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大容量天然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抗生存素(survivin)的人源单链抗体(single chainfragment variable,scFv)并进行鉴定。方法以survivin为抗原,固化在抗原管上,通过吸附—洗脱—扩增过程,从大容量天然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特异性噬菌体抗体,并转染HB2151菌,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制备成可溶性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其抗原结合活性进行检测,指纹图谱分析法分析抗体基因的种类。结果经过4轮筛选,共获得21个与survivin结合的阳性克隆,其中10个特异性结合的克隆,指纹分析有8种不同的抗survivin的scFv基因,在这8种中有5种获得可溶性表达。结论利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获得了特异性的人源抗生存素抗体,为其在今后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重组表达3种平颏海蛇短链神经毒素,利用噬菌体抗体库筛选制备全人源抗毒素单克隆抗体并评估其生物活性.方法 以重组表达纯化的神经毒素蛋白作为抗原,从自主构建的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获得噬菌体抗体,经序列测定确定其抗体类型后构建完整抗体.利用真核表达系统表达纯化抗体后鉴定其抗原结合活性、生化特性及药代动力学特性.在体内验证抗体药物的抗毒素作用.结果 经过4轮筛选,获得2株能同时结合3种神经毒素的噬菌体单链抗体,并将其制备成完整的抗体,进一步证实所获得的抗体可特异性结合3种抗原.2株全人源抗体均可拮抗神经毒素对昆明小鼠的致死作用.结论 利用重组神经毒素和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成功获得了特异性抗平颏海蛇短链神经毒素的全人源治疗性抗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实现特异性抗A型肉毒毒素人源单链抗体(ScFv)的表达与纯化,并进行结合活性分析.。方法:克隆单链抗体基因ScFv(VH-Linker-Vk),利用pET22b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IPTG化学诱导,固相亲和层析纯化蛋白,ELISA测定其特异结合活性。结果:pET22b可稳定表达人源单链抗体基因,表达产物占全茵蛋白的25%,表达蛋白全部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于胞内。经IMAC纯化,蛋白纯度大于95%。竞争性ELISA测定结果表明,重组抗毒素在体外具有良好的活性,可竞争肉毒马血清与肉毒毒素结合。结论:采用原核表达系统可实现抗A型肉毒毒素人源单链抗体的高效表达,重组人源单链抗体具有抗原特异结合活性。  相似文献   

11.
重组丙型肝炎病毒表位抗原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表位抗原,以满足丙肝抗体确认试剂研究的需要,方法;构建原核融合表达载体pBVIL1,精选HCV不同区抗原,C区,NS3,NS4和NS5的主要抗原表位,用PCR方法从不同HCV抗原表达质粒中扩增出相应抗原表位,构建pBVIL1表达质粒,并在HB101受体菌中表达,纯的单片段抗原经包被测定板和用间接ELISA法对阴性及阳性血清测定其活性,结果与结论:所克隆的单片段抗原均在表达载体pBVIL1中获得高效表达,单片段抗原纯品用卫生部的Panel测定,所得结果和进口Ortho公司RIBA3.0结果进行比较,其中C和NS4抗原活性略高于RIBA3.0中的相应抗原,NS3抗原活性则略低于RIBA3.0中的c33cr抗原,但对40份阳性血清的总评价和RIBA3.0完全一致,表明目前抗原已可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2.
13.
丙型肝炎病毒E2蛋白结合蛋白的酵母双杂交筛选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HCV的包膜蛋白E2 (E2 )的生物学特性与HCV感染的慢性化和抗病毒免疫关系极为密切。为了进一步阐明这个多功能蛋白质与宿主蛋白的关系 ,采用酵母双杂交系统 3,在酵母细胞融合蛋白表达型人肝cDNA文库中进行筛选 ,得到 76个与E2特异性结合的阳性克隆 ,包括人类肝细胞癌相关抗原、硒结合蛋白、核苷传送系统、果糖磷酸激酶等 2 6种已知功能蛋白质基因和 14个未知功能基因。本研究结果为阐明E2在HCV致病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研究线索。  相似文献   

14.
丙型肝炎病毒致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丙型肝炎病毒(HCV)属于黄病毒属,基因组与单股正链RNA,其致病机制与DNA病毒和逆转录病毒截然不同。由于诱导中和抗体的抗原表位恰好位于其包膜抗原E2蛋白的高变区1(HVRA1),因而容易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形成慢性感染,同时造成发展广谱预防性疫苗的困难。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和模拟表位的理论和技术,是构建新型蛋白或基因疫苗,克服这一困难的可能途径。HCV基因复制和翻译有关的调节基因序列与肝细胞来源的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将有助于阐明HCV调节机制和相对嗜肝特性的分子生物学基础;HCV特异性受体的研究,将有助于阐明HCV感染并进入肝细胞的各个细节;酵母双杂交技术对于HCV结构和非结构蛋白结合的肝细胞蛋白的筛选,以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技术对HCV蛋白调节的肝细胞靶基因的筛选,将有助于阐明HCV与肝细胞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所有这些,将为最终揭密HCV感染引起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细胞癌、肝脏脂肪变、B细胞淋巴瘤、冷球蛋白血症等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并为反义技术、人源化单链可变区抗体与目的基因的细胞内免疫基因治疗和治疗性基因疫苗等抗HCV治疗新型方法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及初步鉴定大肠癌噬菌体抗体Fab呈现库,筛选人CEA单克隆抗体,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分离大肠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提取淋巴细胞总RNA,逆转录成cDNA。用PCR扩增人全套抗体基因片段,克隆于pComb3载体,再经电穿孔转化大肠杆菌XL1-Blue菌株,形成噬菌体抗体库。以固相化CEA抗原淘筛抗体库,ELISA鉴定噬菌体抗体。其中一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结果逆转录PCR分别扩增出约680bp大小的κ、λ和Fd基因。PCR产物和载体经纯化、双酶切后进行连接转化,成功地构建了人源性Fab抗体基因库,库容量达2.1×107,Fab基因重组率为50%。以单抗捕获的CEA抗原淘洗4轮,出现特异性富集,阳性克隆经直接ELISA和交叉反应ELISA实验证实具有良好的抗CEA抗原特异性。DNA测序表明该抗体重链属IgG亚类并含有一条IgL亚类的轻链。结论成功构建了大肠癌患者自然致敏抗体Fab段噬菌体呈现库,从中获得可与CEA抗原结合的噬菌体抗体,由此为大肠癌早期诊断及基因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