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合成一种含有活泼环氧基和羟端基的聚己内酯(PCL)/聚醚嵌段共聚物,这个新聚合物具有更理想的亲水性,并可通过与环氧基团的反应进一步衍生化。方法采用双官能团的环氧基化合物作为交联剂,通过化学偶联的方法合成嵌段共聚物,用^1H核磁共振(^1H—NMR)、热分析和接触角测定法表征其结构和性能。通过多官能环氧基化合物将肝素偶联到嵌段共聚物的端羟基上,用讯标记的肝素定量测定肝素的结合量和结合稳定性。采用溶液浇注和压膜方法制备含牛血清蛋白(BSA)的共聚物膜,37℃恒温摇床中进行体外模拟释放,用分光光度法(595nm波长)测定BSA的释放量。结果^1H—NMR测定证明共聚物中环氧基团(EO)对CL单元的比例与原始配方的计算值相符,热分析曲线表明嵌段共聚物有两个吸热峰,证明它具有微观相分离结构。接触角测定表明,随着共聚物中亲水组分的增加其亲水性增加。选择聚醚的类型和比例可以调控其亲水性,嵌段共聚物上化学偶联肝素的量可达到15%,具有明显高于物理混合的结合稳定性和很好的抗凝血活性。共聚物中亲水性聚醚组分的存在促进蛋白质的释放,而且通过改变聚醚片段的组成可以对蛋白质的释放速率进行调控。结论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合成预设片段长度的聚酯-聚醚嵌段共聚物的新方法,并提供了一类新的肝素化的释放蛋白和多肽类药物的控释新材料。  相似文献   

2.
共聚物表面亲疏水微相分离结构与抗凝血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告了由伯胺端基聚甲基丙烯酸羟乙脂与二替氰酸酯端基聚丁二烯反应制备嵌段共聚物的合成步骤以及对这些共聚物进行的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透射电镜、水可湿性等分析,同时通过Leewhite和微球柱法凝血试验评价了这些材料的抗凝血性。结果表明,疏水性的聚丁二烯球状微区(100-200)分散在亲水性的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醢基质里,共聚物获得较优良的抗凝血性。  相似文献   

3.
根据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法(FT-IR)的基本原理,利用衰减全反射傅半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建立了对材料表面蛋白质吸附行为的定量分析方法。并且,采用该方法对牛清血蛋白(BSA)在聚醚氨酯(PEU)涂覆改性材料表面的静态吸附进行了定量表征。所使用的两种表面改性剂(SMA)分别是三嵌段偶联物:十八烷基聚氧乙烯-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十八烷基聚氧乙烯(简称MSPEO);及另外一种Cibacron Blue F3G-A端基的同类三嵌段偶联物(简称cibaMPEO)。BSA表面吸附实验由静态等温吸附与静态吸附动力学两部分组成。研究结果表明,BSA于MSPEO及cibaMPEO改性基材表面吸附量明显增加,从而确证了这两种SMA对于BSA的特异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4.
导言聚氨酯(PU)一般是指高分子主链带有氨基甲酸酯基团(-O-C-NH-)的(A-B)。型嵌段共聚物,是由作为软链段成分的端羟基二元醇或多元醇(中等分子量的聚醚、聚酯、聚烯烃等)与作为硬链段成分的芳香族或脂肪族二元异氰酸酯及各种结构的扩链剂(二元醇或二元胺)通过亲核加成反应合成的。改变软、硬链段的结构(改变原料的结构与配比)和控制合成反应的条件及灵活运用工艺方法,可以制成各种形式的产品或在使用现场直接反应成型。如制成热塑性弹性体、可浇注的橡胶或塑料、可混炼的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蒸汽灭菌对聚乙二醇对苯二甲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多嵌段共聚物(PEGT/PBT)性能的改变而导致对血管细胞相容性的影响.血管细胞能在紫外辐照灭菌的PEGT/PBT膜片上较好地黏附生长,而在蒸汽灭菌的膜片表面几乎无法黏附生长.使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静态接触角、光电子能谱、表面羧基测定、核磁共振和扫描电镜等分析测试方法对灭菌前后膜片的本体性能和表面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蒸汽灭菌没有改变材料表面形貌和材料的组成.但是在蒸汽灭菌过程中PEGT/PBT链段发生重新取向,亲水性软段PEGT和材料的端羧基在表面富集,使得材料表面亲水性增加、硬段的结晶度有所增加.可能由于端羧基和表面聚乙二醇增多导致蛋白在材料表面的吸附减少,而致使血管细胞无法在蒸汽灭菌的膜片上黏附生长.  相似文献   

6.
在合成血液相容性材料中,最主要的是肝素化作用。肝素是一种天然聚阴离子多糖,能涂层或固定于材料表面。本文作者曾经合成新的聚醚聚氨酯尿素,研究了肝素化聚醚聚氨酯作为体外抗血栓性、蛋白吸附、血小板粘附、成纤维细胞附着和体内抗血栓性。结果表明了肝素释放对材料的非血栓形成性及肝素化聚合物抑制凝血系统活性和血小板活化。许多作者采用了磺酸盐基团合成聚合物来提高材料的血液相容性。在本文的研究中,作者发现采用功能基因进入聚氨酯尿素中,获得非血  相似文献   

7.
背景:高分子纳米胶束是近几年正在发展的一类新型药物载体,其载药范围广、结构稳定、具有优良的组织渗透性,体内滞留时间长,能使药物有效地到达靶点。而使其带有智能靶向性以及减弱其初期爆发释放行为成为了最近研究的热点。目的:得到一种低临界溶液浓度在40℃左右的智能靶向药物载体,可以通过对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其药物释放行为,并进一步通过核交联改善胶束的稳定性以及其药物释放行为。方法:通过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Am)和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Am)的自由基共聚,合成端羟基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co-N,N-二甲基丙烯酰胺)(P(NIPAAm-co-DMAAm))。通过调节巯基乙醇和单体的比例,以及NIPAAm和DMAAm的比例,调节P(NIPAAm-co-DMAAm)的相对分子质量和低临界溶液温度。然后在异辛酸亚锡的催化下,利用P(NIPAAm-co-DMAAm)端羟基引发己内酯开环聚合,得到端羟基P(NIPAAm-co-DMAAm)-b-PCL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该嵌段共聚物再与丙烯酰氯反应得到末端带有不饱和双键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用透析法制备具有不同核交联程度的纳米载药胶束,并对其释放行为进行研究。结果与结论:得到了温敏段相对分子质量为3600、PCL段相对分子质量为1600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其低临界溶液浓度为42℃。采用不同比例端羟基和端羧基P(NIPAAm-co-DMAAm)-b-PCL混合,制备得到具有不同核交联程度的温敏性纳米载药胶束。胶束的药物释放速度在43℃快于37℃,随着核交联程度的增高,紫杉醇的释放速度变慢。结果提示以低临界溶液浓度在40℃左右的温敏性P(NIPAAm-co-DMAAm)-b-PCL所制备的胶束,具有一定的温敏控制释放行为,药物释放速度可进一步通过核交联程度来控制。  相似文献   

8.
运用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SI-ATRP)在玻璃表面构建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PEGM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的二元嵌段共聚物(PEGMA-GMA),然后利用GMA中丰富的环氧基团将内皮细胞选择性多肽精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缬氨酸(REDV)通过开环反应固定在PEGMA-GMA聚合物刷的末端。采用静态水接触角、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以及原子力显微镜(AFM)等对聚合物刷的结构和亲水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证明在玻璃基材表面成功构建了REDV多肽修饰的二元嵌段共聚物刷;同时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对表面固定的REDV进行了定量表征。最后采用复钙化凝血时间和血小板黏附实验对涂层的血液相容性进行表征,结果显示聚合物涂层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这种修饰多肽的聚乙二醇生物活性涂层为后续表面内皮化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前期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以聚己内酯-b-聚乙二醇-6-聚己内酯(PCEP)两亲性三嵌段共聚物为载体研制紫杉醇聚合物纳米囊泡.方法 以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PEG)引发合成不同亲水段、疏水段链长的PCEP并进行FT-IR、1H NMR和GPC表征,以合成的嵌段聚合物PCEP为载体,通过薄膜-超声分散法制备紫杉醇聚合物纳米囊泡,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其形态和构造,用粒度分析仪测定其粒径及分布,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其载药量及包封率,用透析袋法研究药物体外释放;同时,研究不同亲水链长、疏水链长对紫杉醇聚合物囊泡载药量、包封率、粒径及体外释放紫杉醇药物的影响.结果 研制的紫杉醇聚合物囊泡呈核-壳结构球形,粒径为纳米级,随着PCEP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增大;紫杉醇聚合物囊泡体外释放无突释现象,能稳定缓慢释放紫杉醇,且释放速率随共聚物中亲水段PEG含量增加而增大,随疏水段PCL含量增大而减小.结论 以PCEP两亲性三嵌段共聚物为载体制备的紫杉醇聚合物纳米囊泡,其粒径小且分布均匀,包封率较高,有望成为一种用于提高紫杉醇的药效且降低不良反应的新的紫杉醇缓控释剂型.  相似文献   

10.
我们用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扩链剂1,4-丁二醇(BDO)为硬段,聚乙二醇(PEG)与聚四氢呋喃醚二元醇(PTMG)为混合软段,在不同PEG、PTMG配比下,采用二步法,合成了一系列聚醚聚氨酯(PU)。对所合成的材料进行了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力学性能测试、水接触角、吸水率、溶血试验和静态血小板粘附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合成了机械强度高、亲水性好、血液相容性良好的新型混合软段的聚氨酯,是一种有着巨大应用前景的生物医用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