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云飞  马海鸿  潘家洁  李波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1):173-173,182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椎间盘注入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操作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日本八光PTC穿刺针,21G,15cm.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突出的椎间盘注入臭氧.结果 42例均穿刺成功,一次性进针成功率89%.CT引导下穿刺准确选择穿刺点及穿刺角度是穿刺成功的关键.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定位具有定位准确、无创伤、无痛苦、安全性高、临床效果显著的特点,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螺旋CT引导下三维重建多点定位在胸部穿刺活检临床应用的意义。方法:对36例患者胸部CT或MRI考虑恶性肿瘤,行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多点定位,经激光定位线引导进行穿刺术,多点组织条取材病理学检查,一点针吸细胞学检查,结果:36例穿刺含肺部29例,纵隔7例,其中恶性肿瘤26例,良性肿瘤10例。肺部18例病灶3.0-6.0cm,标本长度0.5-1.5cm.11例病灶1.5-2.9cm,标本长度0.5-1.0cm。纵隔4例3.5-4.9cm,标本长度1.0-1.7cm;3例5.0-7.0cm,标本长度1.5-2.0cm,其中恶性肿瘤3例,良性并发症出现,组织条满意率95.2%。针吸满意率96.8%,两者结合诊断准确率98.4%,结论:三维重建多点定位精确度高,组织条取材与针吸细胞学检查相结合对肿瘤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明显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CT导引下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的穿刺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CT导引下行腰椎间盘经皮穿刺切吸术。穿刺前对病变椎间隙做薄层2mm扫描,选择最佳穿刺层面,再确定穿刺点、穿刺角度和深度。在穿刺术中和术后分别扫描一次,以了解进针情况和有无并发症出现。结果 穿刺成功率为95%,穿刺针位于椎间盘后1/3“三角工作区”为85%,穿刺过程中无任何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具有穿刺点、角度和深度准确的优势,减少了穿刺的盲目性,有效地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术者可避免X线损害,患者受X线辐射明显减少.是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较好的导引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中胸段硬膜外穿刺两种侧入法的进针方向、深度、成功率、及穿刺对脊柱的损伤情况.方法对80例中上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A、B两组,每组40例.A组结合人体脊柱解剖特点,采用棘突中点旁开1.5cm处为穿刺点,沿对应棘突进行穿刺;B组(对照组)采用棘突间隙旁开1.5cm为穿刺点的常规硬膜外侧入穿刺方法.观察两组病人穿刺的成功率、穿刺深度、穿刺针与皮肤、脊柱轴线的成角及术后背痛的发生率.结果A组所有病人的穿刺均获成功,进针深度为3~5.5cm,针体与皮肤、脊柱成角约60°、80°,所有病人均无背痛;B组有4例穿刺失败改用A组方法获得成功.成功病例进针深度为3.3~6.0cm,与皮肤、脊柱成角约45°、35°,有5例出现背痛(均为反复穿刺引起).结论棘突中点旁入路是中胸段硬膜外穿刺的较佳路径,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伍海翔  谢贤桂  谭波 《四川医学》2002,23(2):135-136
目的 评价一种专为不便在B超探头端侧进针穿刺的病灶而设计的B超定位新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借助一取自病灶的正切面线型图 ,据几何学原理而设计。以取该图时沿探头扫查面四边所描下的长方形皮肤面及过其宽边中点所作的该图上缘的体表位置线 (拟名为指向线 )把握进针方向 ;自穿刺进针点以穿刺针把穿刺线延长 ,并作成内外全等直角三角形的方法来把握进针角度。结果  38例中穿刺 46次 ,全获成功。穿刺目标最大 7.0cm ,最小 0 .8cm ,最大深度 6.0cm。结论 该研究为不便在B超探头端侧进针穿刺的病灶穿刺提供了一个定位新方法 ,具有简便、有效而实用之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分规在微创脑内血肿穿刺中的应用.方法:先用分规在血肿最大层CT片上测出在病人头颅上穿刺点距前正中线的距离及实际穿刺深度,再用分规在病人头颅上标记穿刺点,以此标记点进针或进引流管垂直正中矢状面或矫正后的平面穿刺血肿中心.结果:101例颅内血肿全部一次穿刺成功,术后复查CT证实穿刺针除1例偏血肿中心以外其他均命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CT引导深部组织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CT对深部病变组织扫描,进行体表定位,确定穿刺点,角度及进针方向和深度,采用美国COOK公司18-20G弹枪式组织切割活检针,局麻下进针再次CT扫描确认针尖达理想位置后活检取材,送病理检查。结果 肺、肝、纵隔共32个病灶行59次穿刺活检,28个病灶得到组织学确诊,确诊率为87.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CT引导深部组织穿刺活检诊断敏感性高,属微创检查,并发症低,能达到临床及早确诊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排CT(以下简称CT)定位在氩氦刀经皮穿刺治疗肺癌过程的正确方法及应用。方法:对肺癌患者,在CT的引导下准确定位,经皮穿刺行氩氦刀冷冻治疗。结果:35例肺癌患者共计43处病灶均在CT准确的引导下成功地完成氩氦刀冷冻治疗。术后冷冻区的CT值较术前平均下降30-50Hu。结论:使用CT引导氩氦刀治疗可准确确定肿瘤的位置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方便选定体表进针点、准确测出进针角度及深度,术中可实时观察冰球及CT值的变化判断疗效。  相似文献   

9.
报告采用国产自动旋切式椎间盘髓核切除器对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经皮穿刺椎间盘旋切治疗,穿刺成功率97、8%;近期临床疗效:显效85.4%,有效9.7%,无效4.9%;未出现任何并发症。同时讨论了本疗法的适应证与禁忌证,进针点与进针角度,临床疗效及其相关因素及手术注意点。  相似文献   

10.
陈惇  赵朝贵  许鸿起  曾哲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24):1165-1166
目的评价CT导引下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的穿刺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CT导引下行腰椎间盘经皮穿刺切吸术。穿刺前对病变椎间隙做薄层2mm扫描,选择最佳穿刺层面,再确定穿刺点、穿刺角度和深度。在穿刺术中和术后分别扫描一次,以了解进针情况和有无并发症出现。结果穿刺成功率为95%,穿刺针位于椎间盘后1/3“三角工作区”为85%,穿刺过程中无任何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具有穿刺点、角度和深度准确的优势,减少了穿刺的盲目性,有效地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术者可避免X线损害,患者受X线辐射明显减少,是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较好的导引方法。  相似文献   

11.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CT引导向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 采用CO0K公司18~21G自动弹射活检枪,选择最佳层面、进针点,进针角度和深度。行多点取材。回顾性分析56例肺内病变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结果 穿刺成功率100%,活检诊断准确为54/56(95%)。3例发生轻度气胸,1例穿刺后咯血痰。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成功率高,是安全的,可有效提高肺内病变的诊断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最低位颈内静脉穿刺在小儿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以锁骨上切迹为引导行最低位颈内静脉穿刺用于小儿的意义。方法:锁骨上切迹与右侧乳头连线的延长线上,切迹上约0.5~1.0cm为穿刺进针点。用普通静脉留置针,与皮肤成30~40°角。结果:一次穿刺成功33例(75.0%),二次穿刺成功8例(18.2%),针尖略偏向外侧穿刺成功5例(11.4%)。全组无1例并发症。结论:于小儿采用最低位颈内静脉穿刺术,定位清楚,并发症少,易于掌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T机定位引导下经皮激光减压术与臭氧消融术微创介入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287例采用CT机定位引导,采用经皮激光椎闯盘消融减压术(PLDD)与臭氧消融术联合治疗。结果:共治疗287例(391个间盘),其中单间盘183例,双间盘104例。全部穿刺成功,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随访3~24个月,优良率87.1%。结论:CT定位引导下穿刺准确,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椎间盘臭氧消融术、椎间盘经皮激光减压术联合应用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良好,并且损伤小,痛苦小,恢复快,费用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T定位配合超氧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正确方法及应用。方法:对腰腿疼痛症状较明显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CT的引导下准确定位,经皮穿刺行超氧刀治疗。结果:2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共计30个腰椎间盘,在CT准确的引导下成功地完成超氧刀治疗。结论:使用CT引导超氧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可准确确定突出位置,方便选定体表进针点、准确测出进针角度及深度,术中可实时观察臭氧在椎间盘的弥散情况,判断预期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硬膜外阻滞穿刺一针成功率 ,提高硬膜外阻滞临床效果。方法 :在硬膜外穿刺成功后 ,测量穿刺针针体和侧中线皮肤的夹角度 ,进针深度 ,硬膜外腔留置导管的长度。结果 :穿刺针针体和皮肤的夹角主要与棘突倾斜度有关 ,进针深度和患者性别、身高、体重有关 ,硬膜外腔留置导管不宜超过 4cm。结论 :参照穿刺点不同角度、深度 ,可显著提高穿刺成功率 ,缩短穿刺时间 ,减少患者痛苦及并发症 ,硬外腔留置导管最好 2~ 3cm。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ATLAB的影像微创骨科穿刺规划平台建立所需技术及临床应用指标。方法:利用MATLAB建立图像导入、三维重建与定位平台。选取重度椎间盘脱出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所得CT数据导入三维骨科微创定向系统(3DDisplay2.0)中进行三维重建,利用平台进行穿刺点定位、角度与穿刺深度测量;对照组CT数据打印成醋酸酯胶片,在术中进行定位、角度与深度测量。利用C臂机进行术中透视确认穿刺效果,记录穿刺耗时与术中并发症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建立起图像导入,三维显示与断层定位3个主要模块;试验组与对照组穿刺时程卡方值为14.546>10.828(P=0.001),透视次数卡方值为28.972>10.828(P=0.001);穿刺时程与透视次数的t值分别为6.022>4.144(P=0.001),10.314>4.144(P=0.001);试验组术中出现酸胀与疼痛为2例(10%),低于对照组的15例(75%)。结论:以MATLAB为基础的模块设计可有效对CT术前影像进行重构、定位与三维重建;病灶、棘突与穿刺点的三角关系可对穿刺方向进行有效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T扫描定位在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的价值.方法:对45例经CT诊断为自发性脑出血拟行微创钻孔引流术患者,行CT扫描后进行评估,选择穿刺靶点及进针深度.结果:全部患者经CT扫描对血肿进行评估来确定穿刺靶点及进针深度,40例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到达预定位置,5例经微调后穿刺针达预定位置.结论:CT扫描可直观显示血肿,能准确定位穿刺靶点及进针深度,为微创引流术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腰椎棘突间隙一针三点注射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2组。硬膜外注射治疗为对照组(n=52),行常规硬膜外穿刺置管、注药;腰椎棘突间隙一针三点注射为研究组(n=58),行腰椎棘突间隙穿刺,然后朝左侧小关节间隙方向进针,继退针至皮下,再向右侧小关节间隙方向进针,分别注入镇痛混合液各3-5ml。结果 采用两种不同穿刺方法与注药途径均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对照组治愈与显效率为94.2%(49/52例),研究组达100%(58/58例)(P〉0.05)。1年复发率对照组为15.4%(8/52例),研究组为3.4%(2/58例)。结论 腰椎棘突间隙一针三点注射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硬膜外注射法相比较疗效相当,但前者安全简单、疗程缩短、复发率低、费用低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硬膜外侧隐窝注射消炎镇痛药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A组为硬膜外侧隐窝注射治疗组,借助等比例正位腰椎X线片确定进针位置,按腰椎CT片确定进针深度,L4-5及以上腰椎间盘突出症者行椎板外切迹穿刺法,L5~S1者行小关节内缘垂直进针穿刺法。B组采用常规硬膜外后正中穿刺法。两组均注入2%利多卡因5ml,维生素B121000μg,维生素B1100mg和曲安奈德40mg,每周1次,4次为1个疗程。结果A组32例治愈率81.25%,B组30例治愈率63.33%,且A组患者创伤小无明显并发症。结论硬膜外侧隐窝穿刺注射消炎镇痛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常规硬膜外穿刺治疗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介绍CT介导下骨骼病变穿刺活检技术。方法 21例患者活检均采用高清晰度CT机平扫加定位光栅确定穿刺点及准确测定穿刺的深度、角度。用钻骨针、自动活检枪、自动活检疮、旋转切割针抽吸和其它方法。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穿刺成功,阳性率为90.5%,假阴性率为9.5%,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骨骼穿刺活检能准确、有效地检出骨骼病变的病理特征,是一种安全、准确、有效的诊断和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