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患者,女,54岁,2009年5月14日以“直肠癌术后21d”为主诉收入我科。2009年2月患者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大便带血,暗红色,伴里急后重,大便3次/d,不成形,无腹痛、粘液脓血便。2009年4月18日在我院行结肠镜检查,结果显示:距肛门3~10cm处可见溃疡型新生物,表面充血,糜烂,质硬。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呼出值(FeNO)预测放射性肺炎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8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31例胸部肿瘤患者,对放疗前、后的FeNO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大气道(50 ml/s流速)、小气道(200 ml/s流速)和肺泡放疗前、后FeNO水平与放射性肺炎分级的关系。结果 131例患者放疗前平均大气道FeNO为19.86 ppb,小气道为9.49 ppb,肺泡为2.84 ppb;仅肺泡FeNO放疗后上升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全组患者放疗后出现1级放射性肺炎43例,2级70例,3级18例,无4级及以上者。放疗前、后大气道、小气道、肺泡FeNO水平与放射性肺炎分级无关。结论 肺泡FeNO在放疗后上升明显,但大、小气道放疗前、后FeNO水平不能预测放射性肺炎。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17岁。主因左中、上腹部肿物2个月而于leqs年10月6日第3次人院。第1次住院情况:主因右颈部反复性肿物4年而于l{XX年6月10日人院。缘于lop年初无意中发现有耳下方一蚕豆大小肿物,无压痛,不活动,于河北省某医院做病理诊断为“霍奇金病(混合细胞型)”。lop年一lop年期间共化疗10余次,肿物反复肿大。此次住院期间给予COP方案化疗及初q放疗1疗程,肿物消退出院。住院期间曾患右侧胸背部带状疮疹,已痊愈。第2次住院情况:主因右颈部肿物复发而于lop年10月14日人院。查体:右身后下方可触及1个5cmx7cm大小之肿物,表面凹凸不平…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性,51岁,全子宫切除术后2年,因下腹胀痛2个月入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威海医院。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下腹胀痛,伴有尿频、尿急,无尿痛,大便次数增多,每天3~4次,稀便,无黏液脓血;患病期间无阴道出血,无恶心、呕吐,口服止泻药后无明显改善。查体:体温36.2℃,脉搏78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0/80 mmHg(1 mmHg=0.133 kPa)。 压迫肠管。左侧卵巢及输卵管外观未见明显异常,右侧附件区可见巨大肿物。术中冷冻病理诊断为卵巢恶性肿瘤,具体待石蜡常规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5.
肿瘤病人在实施放化疗过程中,有时会引起严重的腹泻,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影响其生存质量,以致需中断治疗,甚至危及生命。我科于1994年4月-1996年3月用思密达(smecta,法国博福-益普生公司研制)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患者为行放化疗病人,临床症状为放化疗后出现腹泻,腹泻次数≥4次/24小时,大便性状为稀水样便,大便常规未找到致病菌者。所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思密达组)和对照组(次碳酸铋组),治疗组27例,男16例,女11例,年龄20-69岁,平均56.4岁,其中放疗病人15例,化疗病人12例;对照…  相似文献   

6.
奥沙利铂过敏性休克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54岁,2009年5月14日以"直肠癌术后21 d"为主诉收入我科.2009年2月患者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大便带血,暗红色,伴里急后重,大便3次/d,不成形,无腹痛、粘液脓血便.2009年4月18日在我院行结肠镜检查,结果显示:距肛门3~10 cm处可见溃疡型新生物,表面充血,糜烂,质硬.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为“局部晚期胃癌术后S-1同期调强放疗Ⅰ期临床研究”基础上的Ⅱ期研究,拟继续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近期疗效。方法入组标准为接受R0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任何TN (+)期的近端或远端胃腺癌患者。放疗采用IMRT技术,总剂量45 Gy,1.8 Gy/次,5次/周。 S-1剂量每天80 mg/m2,于放疗日分2次口服。结果包括Ⅰ期研究最后1个剂量水平(80 mg/m2)中的6例及Ⅱ期入组的34例,共40例患者纳入分析。年龄27~73岁(中位数50岁),男女比例3:1。完成放疗39例(98%),完成同期化疗35例(88%)。最常见的3、4级不良反应为恶心或食欲下降(13%)、白细胞减少(10%)、呕吐(8%)、放射性食管炎(5%)和中性粒细胞减少(5%)。围术期无死亡病例。全组2年OS、DFS率为74%、77%。结论局部晚期胃癌术后S-1同期IMRT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并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2001年8月至2003年4月用紫杉醇和卡铂联合化疗Ⅲ ~ Ⅳ期非小细胞肺癌28例,化疗二周期后评价疗效和化疗毒副反应,然后,对残存的可见病灶50处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近距离治疗,观察其局部疗效及放疗反应。结果 化疗二周期后CR1例,PR13例,SD11例,PD3例,总有效率50 %,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脱发、手足麻木、肌肉关节痛。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近距离治疗可见病灶50处,CR36 %(18/50),PR56 %(28/50),SD 8 %(4/50),总有效率92 %。无明显放疗反应。随访满1年者22人,1年生存率86.4 %(19/22)。结论 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并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即期疗效,安全可耐受,且放疗反应小。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68岁。因颈部肿物1月半,术后22天于1998年2月18日入院。1月半前发现颈部肿物2个,l个核桃样大,l个如花生米大,质硬无疼痛。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甲状腺瘤行手术治疗,术中见甲状腺左叶5cmx5cmx4.5cm大小肿块,质硬韧,包膜不完整,与周围浸润粘连,边缘不清呈分叶状。给予甲状腺左叶颊部及右叶绝大部切除,整个淋巴结群清扫术,术后病理:甲状腺鳞状细胞癌(中分化)。人院查体:T36.6C,P80次/分,R21次/分。神志清,精神可,全身表浅淋巴结未及颈软,甲状腺呈大部分切除术后状态L形切口,第7胸椎活动时有疼痛感。Egy示:右…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50岁。因突发头晕、恶心、呕吐1小时于lop年12月24日入院。患者有不洁饮食史,无肝炎史、外伤史及其它重要病史。体检:T35.7℃,P104次/分,R20次/分,BP9.5/5.8kPa。睑结膜及口唇略苍白,双肺呼吸音清,无罗音。心率104次/分,节律齐,无杂音。腹软,肝、脾未及,右上腹轻度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土),余无明显异常。立即给予抗休克治疗,积极查找病因,急查血Hb82才L,二氧化碳结合力a如回回山L。症状无缓解,且出现里急后重、腹泻3次稀便,无呕血、黑便。贫血继续加重,皮肤、粘膜苍白加重,再查体腹部压痛…  相似文献   

11.
善宁治疗泰索帝加健择所致严重化疗相关性腹泻一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女 ,4 4岁。因乳腺癌术后 1年发现肺转移而行化学治疗。应用泰索帝 6 0mg (38.6mg/m2 ) +健择 16 0 0mg (10 0 3mg/m2 ) ,d 1,d 8。用药前检测大便常规正常。至疗程的第 6和第 7天 ,患者出现恶心和阵发痉挛性腹痛 ,每天排便 2次 ,为成形软便 ,排便后腹痛缓解。给予思密达 6g/d口服。第 8天仍按计划用泰素帝 +健择治疗 ,腹痛较前 2天加重 ,排稀软便3次。至第 10天 ,痉挛性腹痛加剧 ,大便次数增多至每天 19次 ,为混合的水样便和少量软便 ,每次便量不大 ,无里急后重。便常规检查红细胞数 10~ 15 /HP ,无白细胞。加强对症…  相似文献   

12.
非根治剂量的体外照射配合腔内放疗加根治术治疗宫颈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Zhong X  Zhong S  Yang L  Bai L  Lan Y  Yuan D  Huang Y 《中华肿瘤杂志》2002,24(3):291-293
目的 总结分析外照射配合腔内放疗加根治术治疗Ⅰb-Ⅲa期宫期癌的5年生存率和晚期并发症。方法 106例宫颈癌均行广泛性子宫切除和盆腔淋巴结清除术,其中78例行术前放疗(体外加腔内放疗,下同),16例采用腔内放疗+手术,12例术后放疗。外照射采用^60Co治疗机,给予合盆或盆腔四野照射,B点剂量术前放疗者为25-30Gy,术后放疗者为40-50Gy;腔内放疗采用^192Ir高剂量率后装机,A点剂量6-18Gy。结果 (1)5年生存率:Ⅰb-Ⅲa期术前放疗组为78.2%(61/78),腔内+手术组为68.8%(11/16),术后放疗组为33.3%(4/12)。术前放疗组与术后放疗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前放疗组中,Ⅱ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77.6%,45/58)高于术后放疗组(1/4,P<0.05)。(2)主要并发症:多为放射性直肠炎和膀胱炎。术前放疗组、腔内放疗+手术组和术后放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4.6%(27/78)、31.3%(5/16)和33.3%(4/12),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非根治量的体外照射配合腔内放疗加根治术治疗宫颈癌,可提高Ⅰb-Ⅲa期患者总的5年生存率和Ⅱ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晚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40岁。因全身多发肿物件疼痛半年于lop年11月24日入院。半年前无诱因右手食指肿胀、疼痛、皮肤变硬,曾取活检病理证实为“韧带纤维瘤”。人院查体:Th6.5℃,P74次/分,R18次/分,BP14/9kPa,中年男性,发育正常。头、面部、四肢、肩。背、双臀部皮肤多处色素沉着,皮下触及肿块,梭形。质硬、压痛,与周围粘连。皮肤,粘膜无黄染,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肝脾未及。右手食指第二指关节肿胀、触痛,指甲呈黑褐色。右上肢屈曲、内旋,余肢体无畸形。辅助检查:右下肢肌肉、右拇指骨髓腔内活检,病理示韧带纤维瘤;右上肢X光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食管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的疗效。放射反应及并发症,方法:自1994年-1999年共观察了11例食管癌后程加速放射治疗患,前2/3疗程为常规放疗(40Gy/20次/4周),后1/3疗程行加速分割放疗,每日2次,每次1.3-1.4Gy,间隔时间≥6小时,总剂量60Gy/34-35次/5周。结果:生存情况:1年72.7%(8/11)、2年45.4%(5/11),3年27.3(3/11)、4年18.2(2/11)5年18.2(2/11)。放射反应与常规照射无明显差异。结论:食管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生存时间较长,但由于本组病例较少,尚需进一步观察,放疗反应尚可耐受,但对年龄大、有慢性支气管炎应慎用此疗法。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性,54岁。因左乳腺肿块术后9个月,左腋下肿物2个月于1996年8月20日入院。病人于入院前9个月因左乳房肿块在山东医科大学附院行乳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报告:左乳腺浸润性导管瘤,腋窝淋巴结4/6转移。ER(++),PR(-)。术后用CMF方案化疗2周期。未行放疗及内分泌治疗。人院查体:左胸部呈乳癌根治术外观,左腋下触及一直径2cm的淋巴结,左腋后线第7、8肋水平分别触及直径2cm、1.2cm的淋巴结各1枚。3枚淋巴结均质硬,活动度差,触痛。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部检查未发现异常。ECT:静注一To-MDP7eq3小时后检查,第4、11胸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常规分割放疗基础上行三维适形加量放疗并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将68例Ⅱ~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先予NP方案化疗(盖诺40mg,静脉注入,d1、d8;DDP40mg,静脉滴入,d1~d3)。鳞癌化疗1个周期,其他类型肺癌化疗2个周期。放射治疗的前半程为常规分割2Gy/次,剂量40Gy/20次后改用三维适形加量放疗5Gy/次,每次间隔1~2d,剂量30Oy/6次。锁骨上有淋巴结转移者采用6MVX线加电子线常规分割放疗至总量Dτ 60Gy。放射治疗结束后根据患者情况再追加化疗2~4个周期。结果:68例患者全部完成治疗计划,其中肺原发灶完全缓解(CR)12例,部分缓解(PR)49例,稳定无进展(NR)7例,总有效率为84.7%。Ⅰ~Ⅱs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64%,Ⅲ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5%,急性放射性气管炎、肺炎35%,急性胃肠道反应64%,治疗期间白细胞下降的发生率100%,升白治疗有效。后期毒副反应主要是放射性肺纤维化38%。1、2年生存率分别为71.2%和52%,1、2年局控率为85%和71%。结论:在常规分割放疗基础上行三维适形加量放疗并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可耐受,值得进一步观察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胃平滑肌瘤致上消化道出血(附3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男,64岁。入院前1天无明显诱因解柏油样软便2次,每次约200~300克,便后感头晕、眼花、心慌,尚能坚持日常活动。2小时前交感剑突下烧灼、恶心、呕吐血性液体约300ml,解柏油样稀便一次,并晕倒。于1988年10月26日以上消化道出血收入院。查体发现体温37.4℃、脉搏100次/分、血压16.0/10.7KPA,面色苍白,神清合作,腹壁静脉无异常,腹软,上腹部深压痛。化验结果Hb73g/L、WBC4.4×109/L。临床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溃疡病)。经非手术治疗两天出血未能控制,在持硬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中见胃底部肿块约5.0cm×5.0cm×4.0c…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每周低剂量长春瑞滨(NVB)、顺铂(PDD)同步后程适形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可行性及观察其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首程经病理确诊的21例局部晚期NSCLC(根据UICC1997分期标准ⅢA期8例,ⅢB期13例)患者,符合KPS≥70分,年龄≤70岁,近3月体重下降≤5%,器官功能正常。全部患者均行每周1次低剂量NP方案(NVB12.5mg/m^2,PDD20mg/m^2)化疗,共7~9次。每周化疗结束后立即行放疗,先期同步常规放疗38Gy/19F,继之适形放疗推量至60~64Gy/6~7周;锁骨上区照射者推量至60Gy。结果:21例全部完成治疗计划,可行疗效评估,肺原发灶完全缓解(CR)14、3%(3/21),部分缓解(PR)61、9%(13/21),无变化和进展(NC+PD)22.8%(5/21),总有效率(CR+PR)为76.2%(16/21)。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76.2%、40、8%。3~4级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33.3%(7/21);3级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4.8%(1/21);3级放射性食管炎9.6%(2/21);无3级及以上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加用糖皮质激素后症状及影像学表现均好转,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同期化疗加适形放疗治疗局部晚期NSCLC能为绝大多数患者耐受,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思密达混合液保留灌肠治疗直肠癌术后放疗急性放射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5例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1)和思密达混合液保留灌肠治疗组(n=34),均采用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联合卡培他滨同步化疗。放疗总量为50Gy,2Gy/次,5次/周。卡培他滨1600mg/m2分两次口服,间隔12h,d1~d14,3周为1周期,共化疗2个周期。在出现1级急性放射性肠炎后,对照组给予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对症处理的基础上采用思密达混合液保留灌肠(37℃ 09%氯化钠溶液100ml溶解思密达3g,复方谷氨酰胺颗粒670mg,地塞米松10mg)。观察两组放疗期间及放疗后1个月急性放射性肠炎损伤程度和放疗前后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 放疗第1周治疗组和对照组发生急性放射性肠炎的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放疗第3周、第5周和放疗后1个月治疗组急性放射性肠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放疗前及放疗第1周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生存质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第3周、第5周及放疗后1个月治疗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改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思密达混合液保留灌肠可降低急性放射性肠炎的损伤程度,并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59岁。因右乳癌术后5年双肺转移于lop年11月18日收住我科。5年前病理诊断为浸润性导管癌,术后曾化疗7周期(用药不详),局部放疗6周。近期在外院使用过PDD+EPI化疗2周期。此次在完善各项检查后,确定用N’VB50mpl.5/W静脉注射。即11月26日、30日分别应用NVB50mg,累计剂量为11lug,常规在推注前后用地塞米松15lug+NS20Inl静脉推让以预防该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反应。在11月26日应用第1个50lug后,患者胃肠道反应不重,进食可。用药后2天出现便秘,在30日应用第2个50lug后,于当晚11时30分自述腹部胀痛,即给强痛定0.ig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