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块状珊瑚兔颅骨骨膜下种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观察珊瑚人工骨在皮质骨表面的骨传导作用,将块状珊瑚植入兔一侧颅骨骨膜下,另一侧为空白对照组,分别于术后2、4、8及12周时处死动物,进行光镜、扫描电镜及组织形态测量学观察。结果显示:珊瑚植入颅骨表面2周时即有新骨向珊瑚孔内长入,珊瑚被进行性吸收;12周时珊瑚块大部分被吸收,新骨改建成板层骨,新骨所修复的骨高度较珊瑚块的高度低,珊瑚组新骨修复的骨高度明显大于空白对照组。结论:珊瑚骨在皮质骨表面有良好的骨传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重组人骨形成蛋白(rhBMP-2),胶原,珊瑚复合人工骨在修复口腔颌面部骨缺损和整复颌面畸形的作用。方法:将rhBMP-2,胶原,珊瑚复合人工骨植入阻生智齿拔除后的牙槽窝内,并设单纯珊瑚和空白对照组,术后进行临床和X线检查,记录邻近的第二磨牙远中牙槽嵴的高度。结果:术后12周复合骨组牙槽窝骨缺损和牙槽嵴高度均得到良好的恢复。珊瑚骨组得到较好的恢复,而空白对照组结果不明显,结论:rhBMP-2胶原,珊瑚复合人工骨植入智齿牙槽窝可较好地修复牙槽窝骨缺损及邻近的第二磨牙远中牙槽骨缺损。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原核表达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 7(rhBMP- 7)对牙槽骨修复再生的影响。方法采用新西兰白兔建立动物模型,以明胶海绵作为载体,将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的rhBMP- 7与之复合后植入即刻拔除牙齿的牙槽窝内进行干预治疗,术后2、4、8及12周处死动物,取标本进行大体观察、扫描电镜分析、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测定。结果大体观察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牙槽嵴高度的吸收差异有显著性;扫描电镜观测显示,实验组的骨创愈合比对照组大约提前4~6周;ALP活性测定显示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核表达rhBMP- 7具有促进新骨修复再生、防止牙槽骨吸收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纳米晶羟基磷灰石复合胶原材料在拔牙创修复中的作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探讨纳米晶羟基磷灰石复合胶原材料(nHAC)在拔牙创修复中的作用。方法:拔除12只成年狗两侧下颌第二及第三切牙,并去除牙槽间隔,一侧随即植入nHAC,对侧植入致密多晶羟基磷灰石微粒人工骨(HA)作为对照。于植入后4、8、12周分别取材,采用99mTc MDP核素骨显像、组织学观察、图像分析等方法比较两种植入材料在牙槽窝中的骨修复能力。结果:nHAC植入牙槽骨后,材料被逐渐降解吸收,新骨不断生成,12周后植入材料几乎完全被成熟的骨组织取代;图像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时间nHAC组新骨形成的比值显著高于HA组(P<0.01);4、8、12周nHAC组浓聚程度均高于HA组。结论:nHAC在修复拔牙创缺损时比HA效果更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骨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兔牙在牙槽骨缺损修复区的正畸移动情况。方法 选择20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一侧下颌牙槽骨缺损模型,植入骨复合材料加Bio-gide膜,作为实验侧,另一侧为对照侧。8周后,用0.784 N力牵引第一磨牙近中移动,12周时制备组织学标本观察两侧第一磨牙牙根周骨组织改建的情况。结果 2组牙牙根压力侧固有牙槽骨表面可见大量骨吸收陷窝,陷窝中可见新骨沉积,张力侧固有牙槽骨表面可见大量成骨细胞及新生骨;半定量分析研究破骨细胞分化因子和骨保护素的表达在实验侧和对照侧未发现差异(P>0.05)。结论 兔牙槽骨缺损修复8周后可以进行正畸牙移动,矫治力大小可与正常牙槽骨上的牙一致。  相似文献   

6.
珊瑚-甲硝唑复合人工骨植入智齿牙槽窝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珊瑚甲硝唑复合人工骨植入智齿牙槽窝在修复邻近的第二磨牙远中牙周骨缺损和预防干槽症等方面的作用。方法根据随机设计和自体对照原则,对11例要求拔除双侧下颌低位阻生智齿的患者,在一侧牙槽窝植入珊瑚甲硝唑,另一侧不植入任何材料作自体对照。在手术前后进行了临床和X线检查及邻近的第二磨牙远中颊侧牙龈附着丧失测定。结果术后12周,材料植入组的牙槽窝骨缺损和牙槽嵴高度均得到良好的恢复,材料完全为宿主骨取代,邻近的第二磨牙远中颊侧的牙龈附着丧失明显小于术前(P<0.01),无1例出现干槽症;而对照侧的牙龈附着丧失与术前无显著差异,有1例出现干槽症。结论珊瑚甲硝唑植入智齿牙槽窝可较好地修复邻近的第二磨牙远中牙周骨缺损。但它对干槽症的预防作用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7.
目的:选择合适的适应征进行微创拔牙后行即刻种植术,观察人工珊瑚颗粒、海奥生物膜行GBR技术,应用于前牙区即刻种植成骨效果.方法:25例前牙冠根折伴骨吸收患者进行即刻种植手术.微创拔除残根,牙槽窝嵴周少量骨缺损或伴唇侧骨壁洞穿,常规预备后植入种植体,种植体与牙槽窝骨壁间隙内、骨缺损处植入人工珊瑚颗粒(天博骨粉),盖海奥口腔修复膜,种植体均为潜入式愈合,二期手术后常规修复.观察二期手术及修复后6月或1年植骨区外形及牙龈状况.结果:二期手术时牙槽嵴成骨明显,包绕种植体颈周,二期手术修复后6月或1年牙槽外形均较植骨前丰满,牙龈质地、色泽良好.结论:珊瑚骨粉颗粒联合海奥生物膜应用于即刻种植修复少量骨缺损,成骨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核表达重组人骨形成蛋白-7牙槽嵴内诱导成骨的作用效果。方法:拔除大白兔的切牙建立动物模型,以明胶海绵作为载体,将原核表达的重组人骨形成蛋白-7与之复合后植入即刻拔除牙齿的牙槽窝内进行干预治疗,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及钙含量测定,探讨原核表达重组人骨形成蛋白-7牙槽嵴内诱导成骨的作用效果。结果:扫描电镜观察显示:实验组的骨创愈合比对照组大约提前4~6周;钙含量测定显示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组人骨形成蛋白-7具有良好的诱导牙槽嵴内成骨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骨形成蛋白、固定化凝血酶、头孢哌酮钠为主药,水溶性壳聚糖为主要膜材,制备复方骨形成蛋白牙槽生物黏附膜,植入大鼠牙槽窝观察其对拔牙后牙槽骨的影响。方法:选用大鼠54只,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单纯壳聚糖组、对照组),在拔除大鼠下颌切牙后牙槽窝内即刻植入复方骨形成蛋白生物膜、单纯壳聚糖及空白对照。3组动物于植入后3、6、9周时处死,切取下颌骨,用软X线机检查剩余牙槽嵴相对剩余高度、双能X线骨密度分析仪测定骨密度值、常规病理切片观察牙槽窝成骨情况。结果:植入后3、6、9周时实验组剩余牙槽嵴相对剩余高度和骨密度值均高于单纯壳聚糖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切片显示实验组牙槽窝成骨情况优于单纯壳聚糖组及对照组。结论:复方骨形成蛋白生物膜处方组成合理,是预防剩余牙槽骨吸收的有效方法之一,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牙槽嵴吸收萎缩影响义齿修复和恢复咬合功能。本研究通过将骨形成蛋白 胶原 珊瑚复合骨植入狗下颌骨 ,研究复合骨在皮质骨表面的成骨作用 ,观察骨形成蛋白 胶原 珊瑚复合骨在成骨过程中与牙种植体的结合 ,探讨此复合骨以高嵌体植入式加高狗下颌骨的可行性。方法 :将珊瑚制成 5mm× 8mm×2 5mm大小 ,每块珊瑚与 2mg骨形成蛋白、0 .5mlⅠ型胶原复合 ,真空抽干 ,术前用环氧乙烷消毒。将复合骨植入狗下颌骨体部颊侧 ,采用直径 2mm、长 10mm螺纹式纯钛种植体固定 ,1 5、3个月取材 ,通过测量、X线片、组织学等观测指标 ,分析骨…  相似文献   

11.
rhBMP-2、胶原、珊瑚复合人工骨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 rh BMP- 2 /胶原 /珊瑚复合人工骨临床应用的骨修复能力。方法将 rh BMP- 2 /胶原 /珊瑚复合人工骨植入阻生智齿拔除后的牙槽窝内 ,并设单纯珊瑚和空白对照组 ,术后进行临床和 X线检查 ,记录邻近的第二磨牙远中牙槽嵴的高度和第二磨牙的松动度。结果术后 12周复合骨组牙槽窝骨缺损和牙槽嵴高度均得到良好的恢复 ,珊瑚骨组得到较好的恢复 ,而空白对照组结果不明显。结论 rh BMP- 2 /胶原 /珊瑚复合人工骨植入智齿牙槽窝可较好的修复牙槽窝骨缺损。这种新型的复合骨可能是临床应用的一种较理想的生物性植骨材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上前牙即刻种植开放式愈合使用明胶海绵预防感染及植入材料脱漏的可行性。方法 即刻种植体周围缺隙大于1mm时,植入自体骨和(或)Bio-Oss骨粉。观察组把吸有自体血及甲硝唑粉的明胶海绵压成薄膜,覆盖种植体创面,无张力缝合创口但不完全关闭。对照组不用明胶海绵薄膜,在创面放入甲硝唑粉,其余过程相同。结果 观察组25颗中22颗获得成功。对照组12颗成功7颗.经X^2检验P〈0.05,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初期创口不严密关闭的上前牙即刻种植中,用含有药物和自体血的明胶海绵薄膜覆盖创口面能起到促进伤口愈合及防感染和防止植入材料脱漏的作用,有助于种植成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牙CT评价正畸牙移入牙槽突裂患者植骨区后牙槽骨的形态变化。方法对3位牙槽突裂患者在植骨前后和正畸治疗后行牙槽突裂裂隙区的三维牙CT检查,分析正畸牙移入植骨区域后,正畸牙位置及牙槽骨的形态变化。结果牙槽突裂植骨术后,正畸牙可以顺利移入植入骨区域,正畸牙的牙根尖位置发生明显的位移,牙槽骨会随正畸牙的移动发生塑形改变,而不仅仅是牙齿在牙槽骨内的移动。结论牙槽突裂植骨及正畸治疗有益于重建牙弓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以明胶海绵为载体,地塞米松、维生素C和β-甘油磷酸钠组成的成骨诱导剂对拔牙创愈合和牙槽嵴形态改建的影响。方法选用50只家兔,拔除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右侧拔牙创内填入载有成骨诱导剂的明胶海绵,作为实验侧;左侧填入空载明胶海绵,作为对照侧。拔牙后第1、2、4、8、12周各处死10只动物,取双侧牙槽骨标本,拍摄X线片,并测量骨缺损区新骨密度;用组织学方法评价拔牙创愈合情况;并于12周时,测量拔牙区牙槽嵴高度吸收值。结果X线片骨密度测量显示:术后2、4、8、12周,实验侧骨密度值均高于对照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织学检查显示:实验侧拔牙创内成骨现象较对照侧早,成骨细胞分化和增殖更活跃。
12周时实验侧牙槽嵴高度吸收值小于对照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由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和维生素C组成的成骨诱导剂能促进拔牙创愈合,加速成骨和骨改建。  相似文献   

15.
磷酸三钙生物陶瓷骨内植入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拔牙后牙槽嵴生理性萎缩难以维护理想的义齿固位形态。采用羟基磷灰石根状种植体值入增高牙槽嵴或无牙颌牙槽骨骨膜下植入生物材料增高牙槽嵴,其应用均受到一定限制。作者选择磷酸三钙生物陶瓷颗粒材料,经动物实验表明,可引导形成新骨。并运用于临床拔牙后立即植入牙槽窝,经平均72.4周的临床观察,局部牙槽嵴丰满,无明显牙槽骨萎缩吸收现象,比对照组牙槽嵴高度和宽度分别增加2.812mm和1.645mm,两组间存在二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后牙区拔牙后应用位点保存技术预防牙槽骨吸收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后牙区患牙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患者拔牙后牙槽窝内即刻植入Bio-Oss Collagen,表面覆盖Bio-Gide膜,对照组拔牙后缝合或压迫止血,半年后拍摄X线片观察牙槽骨密度、高度、新骨轮廓的变化。结果:2组比较,术后半年实验组骨密度、新骨轮廓明显优于对照组,垂直向骨吸收量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位点保存技术可以很好的维持牙槽嵴骨量,减少因拔牙造成的骨缺损,为后期的种植提供良好的位点条件。  相似文献   

17.
充足的牙槽骨宽高度和骨质量是种植体植入的前提条件。但拔牙后局部牙槽骨的改建和吸收极易造成骨量和骨质减少,影响种植体植入。牙槽嵴保存技术有利于拔牙后牙槽骨的愈合,减少骨吸收,为后期种植修复创造条件。本文将对近年来牙槽嵴保存的方法、疗效及后期种植体植入效果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对受区过大牙槽窝行自体牙移植的方法。方法3只Beagle犬的18颗切牙作为供体牙,分为3组,分别植入到前磨牙区已预备好,近远中向比牙根宽2mm的牙槽窝中。再生组提前7d预备受区,利用再生组织充填;骨材料组使用瑞安生骨替代物充填;对照组不做处理。术后3月大体观察、拍X片和组织学检测比较3组的预后。结果所有移植牙均健康存活,无松动脱落。再生组示牙周膜再生,牙骨质和牙槽骨表面无吸收。骨材料组牙根发生炎症性吸收,有新骨生成。对照组牙根发生表面吸收。结论再生组织可以促进牙周再生,并减少牙根表面吸收;瑞安生骨替代物的使用有助于移植牙的稳定和存活,但其对牙周再生的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无机诱导因子在狗牙槽骨缺损修复中的作用效果。方法在5只狗双侧下颌第1、2前磨牙牙周,制备1.0cm高的全牙槽骨缺损,植入无机诱导因子,在术后2、3个月随机选取2只狗,分次取材后进行影像和组织学评价。结果无机诱导因子植入1周后,软组织愈合正常,2个月后缺损区X线影像开始出现阻射,牙槽嵴高度变化不明显,部分牙周膜影消失,硬组织切片观察到新生牙槽骨与牙根直接连接,形成骨结合,3个月时尚可见到未完全降解材料。结论无机诱导因子促进了牙槽骨成骨,可作为修复牙槽骨缺损的人工骨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拔牙后牙槽窝内即刻植骨延期不翻辩牙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3例要求拔牙后作牙种植修复的病例,在拔牙后的牙槽窝即刻植入人工骨粒(bio-oss或脱钙骨).3个月后,在植骨位置行临床常规X线和骨量器检查确定足够的牙槽骨骨量并行不翻瓣牙种植.结果:通过临床和X线观察,植骨后牙槽骨外形丰满,高度和宽度基本保持.不翻瓣牙种植顺利,手术损伤反应小.36个牙种植体初期稳定性均达30N以上,随访观察6~62个月,种植全部成功.讨论:拔牙后牙槽窝即刻植骨可有效地保持牙槽骨外形,提供足够的牙槽骨高度和宽度.在足够骨量基础上行延期不翻瓣牙种植,可简化种植前检查和种植过程,减轻种植局部反应.结论:拔牙后牙槽窝即刻植骨延期不翻瓣牙种植是一种有效的临床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