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口腔扁平苔藓( O L P) 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 受体( S I L- 2 R) 水平与红细胞免疫功能相关性。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 E L I S A 法检测30 例 O L P 患者及30 例正常对照者血清 S I L- 2 R 的含量, 采用郭峰酵母菌花环法检测其 R B C- C3b R 花环率、 R B C- I C 花环率。结果  O L P 患者血清 S I L- 2 R 含量、 R B C- I C花环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而 R B C- C3b R 花环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患者 S I L- 2 R 与 R B C- C3b R 花环率呈明显负相关, 而与 R B C- I C 花环率明显正相关。结论 过高的 S I L- 2 R 水平可能会抑制 O L P 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武云霞  曾光明 《口腔医学》1998,18(3):128-129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30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OLP患者血清中SIL-2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5).推测SIL-2R在OLP的免疫发病机理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牙周病的病因与红细胞免疫功能间的关系,方法 测定牙周病患者体循环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经细胞C3b受体花环率(C3bR)红细胞免疫复合花环率(RBCICR)红细胞免疫促进因子(RFER)和红细胞免疫抑制因子(RFIR)的功能状态,结果 牙周病患者体循环中SOD活性,C3bRRFER均校正常对照组降低,而RFIR和RBCICR则较正常对照组升高,结论 牙周病患者体循环红细胞免疫状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对30例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使用氯喹(CQ)前后及30名健康人进行了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RCIA)和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检测,结果显示,未经治疗的OLP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降低,循环免疫复合物水平上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经CQ治疗后的OLP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较治疗前上升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怀差异,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  相似文献   

5.
口腔扁平苔藓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国内郭氏酵母菌花环法对60例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力功能进行了测定,以探讨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与OLP发病过程的关系,结果发现,OLP患者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说明OLP患者存在继发性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6.
采用酶标法和PEG法,检测了115例复发性口腔溃疡(ROU)患者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6-Keto-PGF1α)和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结果显示:ROU患者TXB2、6-Keto-PGF1α含量降低,CIC含量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意义,提示TXB2、6-keto-PGF1α与CIC在ROU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一定作用,参与了本病的急性发作过程。  相似文献   

7.
牙周炎患者红细胞免疫状态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牙周炎患者外周血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的检测,观察青少年牙周炎(JP)、快速进展型牙周炎(RPP)、成人牙周炎(AP)的红细胞免疫功能状况。方法:采用红细胞酵母菌花环试验方法。结果:JP、RPP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力明显低于正常人。JP、RPP患者RBC-C3bRR分别为(10.03±0.92)%、(12.20±0.94)%,与对照组(15.90±1.77)%有显著差异(P<0.001,P<0.01);RBC-ICR分别为(27.89±1.77)%、(27.01±1.79)%,与对照组(30.64±37)%有显著性差异(P<0.01);AP患者RBC-C3bRR为(16.02±1.25)%、RBC-ICR为(30.04±1.73)%,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提示JP、RPP的发病机理可能与宿主的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相似文献   

8.
作者用双抗体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了46例颌面部肿瘤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并与25例正常健康人进行对照比较,结果显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SIL-2R水平显著高于颌面部良性肿瘤患者血清SIL-2R水平(P〈0.01)及正常健康人血清SIL-2R水平(P〈0.01),而颌面部良性肿瘤患者血清SIL-2R水平与正常健康人血清SIL-2R水平之间  相似文献   

9.
作者用双抗体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了46例颌面部肿瘤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并与25例正常健康人进行对照比较。结果显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SIL-2R水平显著高于颌面部良性肿瘤患者血清SIL-2R水平(P<0.0l)及正常健康人血清SIL-2R水平(P<0.0l),而颌面部良性肿瘤患者血清SIL-2R水平与正常健康人血清SIL-2R水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表明、血清SIL-2R有可能作为颌面部恶性肿瘤的诊断、疗效考核及预后判断的一个辅助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口腔扁平苔藓患者T细胞亚群,sIL—2R水平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观察20例扁平苔藓(OLP)患者发作期和病情稳定期的T细胞亚群百分比,sIL-2R水平的变化,发现OLP发作期CD8+T细胞百分比上升,CD+4/CD8+T细胞比例下降,sIL-2R水平升高。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而在病情稳定期这些指标趋于正常。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探讨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与OLP发病过程的关系。对80名OLP患者和60名健康对照组的C3b花环、免疫复合物花环、循环免疫复合物三个项目进行检测,结果OLP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降低,循环免疫复合物阳性率上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提示OLP患者的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减退可能与OLP的发病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2.
作者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检测了OLP病损区浸润T细胞表面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的情况。结果显示:OLP病损区浸润T细胞表面有IL-2受体的表达(15/22),其表达程度与病程及类型无明显关系(P〉0.05),作者认为IL-2R的OLP病损内聚集及局部免疫反应的启动、调节可能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对29例口腔癌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IL-2)活性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含量进行检测,并对其中16例术后患者外周血IL-2和sIL-2R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口腔癌患者IL-2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sIL-2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手术治疗后IL-2活性明显回升,sIL-2R水平则显著下降(P〈0.01)。研究还发现IL-2及sIL-2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唾液腺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及放射性免疫法(RIA)对30例涎腺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sIL-2R及TNF水平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5.
对29例口腔癌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IL-2)活性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含量进行检测,并对其中16例术后患者外周血IL-2和sIL-2R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口腔癌患者IL-2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sIL-2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手术治疗后IL-2活性明显回升,sIL-2R水平则显著下降(P<0.01)。研究还发现IL-2及sIL-2R水平与肿瘤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口腔癌患者外周血IL-2和sIL-2R水平的变化可能与肿瘤大小、治疗效果和复发、预后密切相关。外周血IL-2和sIL-2R水平的检测对口腔癌的诊断、病情的判断及预后监测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内毒素诱导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内毒素刺激巨噬细胞产生,TNF-α,IL-1,IL-6,IL-8,补体C3前列腺素(PG)等生物活性物质,在机体内发挥多种生物学,免疫学效应,细胞膜蛋白家族成人员之一的CD14在内毒素诱导单核-巨噬分泌细胞因子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CD14与LPS-LPS结合蛋白复合体(LPS-LBP)的结合发挥受体功能,抗CD14抗体能够阻断LPS-LBP与单核细胞膜表面的结合,从而抑制细胞因子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口腔粘膜扁平苔藓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OLP患者HCV感染情况,探讨HCV感染与OLP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酶联免疫测定及PCR法分别测定41名OLP患者和38名对照者外周血SGPT、SGOT、抗-HCV和HCV-RNA。结果:41名OLP患者中,15人(36.6%)有肝酶异常升高、12人(29.3%)抗-HCV阳性,10人(24.4%)HCV-RNA阳性;而38名对照组中,6人(15.8%)有肝酶异常升高,3人(7.9%)抗-HCV阳性,3人(7.9%)HCV-RNA阳性,OLP组的上述三项指标均较对照组为高(P<0.05、P<0.01、P<0.05),两组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国人OLP患者存在较高的HCV感染率,表明有相当部份的OLP患者体内有HCV存在与复制,OLP的发病可能与此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血浆SOD活性和MDA含量变化与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浆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在复发性口腔溃疡(ROU)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实验采用约色法,硫经妥酸法(改良TBA法)测定了52例ROU患者治疗前后及50例健康者血浆中T-SOD,Mn-SOD,CuZn-SOD活性和MDA的含量,要ROU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血浆中T  相似文献   

19.
先天性唇腭裂病儿TORCH感染的血清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探讨弓形虫(TO),风疹病毒(RV),巨细胞病毒(CMV)和单纯疱疹病毒Ⅱ(HSVⅡ)感染与先天性唇腭裂发生的关系。方法:对120例2月龄至10岁唇腭裂病儿和62名正常儿童血清抗TO-IgM,抗RV-IgM,抗CMV-IgM和抗HSVⅡ-IgM用ELISA法作检。结果:病儿阳性率分别为4.2%,3.3%,33.3%和3.3%,正常儿分别为1.6%,3.2%,21.0%和3.3%,两者统计  相似文献   

20.
目的:使用人胎成骨细胞(OB)为体外模型,观察了1,25-双羟维生素D3〔1,25(OH)2D3〕、24,25-双羟维生素D3[24,25(OH)2D3)]对OB生长和代谢的影响。方法:用ALP测定法和Bradford蛋白含量法。结果:1,25(OH)2D3在浓度为108mol/L时,刺激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但抑制OB的生长。24,25(OH)2D3在10-8mol/L时无上述作用。结论:1,25(OH)2D3对OB的ALP有直接的促活作用,其作用与时间相关。24,25(OH)2D3对OB的ALP活性无关。1,25(OH)2D3对人胎OB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