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正体类要》看薛己的治伤用药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明代医家薛己的伤科名著《正体类要》中的主治大法及医案的用药特点作了探讨。发现薛己所列的损伤内症,虚证居多。其收治的82条医案中,用补者27条,攻补兼施10条,专用攻法者12条,皆因症而治;其治疗用药特点重视气血、脾胃、肝肾,多用平补方剂,注意补中有清,清中有补,先后主次,标本虚实,较适合体弱、老年患者、骨折伤筋之中后期有诸虚者。关于实证内伤的处方立法则充分体现了脏腑相关联系及五行生克相侮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从《正体类要》看薛己的治伤用药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明代医家薛己的伤科名著《正体类要》中的主治大法及医案的用药特点作了探讨。发现薛己所列的损伤内症,虚证居多。其收治的82条医案中,用补者27条,攻补瘘施10条,专用攻法者12条,皆因症而治;其用药特点重视气血、脾胃、肝肾,多用平补方剂,注意补中有清,清中有礼,先后主次,标本虚实,较适合体弱、老年患者、骨折伤筋之中后期有诸虚者。关于实证内伤的处方立法则充分体现了脏腑相关联系及五行生克相侮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刘印文 《中国医学研究与临床》2007,5(11):64-66
石印玉教授为上海市名中医,在从事中医骨伤科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的40余年里,运用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开展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笔者跟随石印玉教授学习,经常遇到此病患者,经老师悉心诊治,每获佳效。现将其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经验和思想初步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伤科补要》治疗骨伤用药规律。方法 整理中治伤的内服及外用方剂,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中药学对药物性味归经、功效进行归纳,使用SPSS Modeler 14.1进行复杂网络图展示并关联规则分析。统计药物使用频率,对高频中药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共涉及95个内服方,35个外用方。内服药物中使用频率≥10次的中药共24味;外用药物≥5次的共16味;内服和外用药物多见性温,以辛、苦和甘味为主;归经多见心、肝;功效以活血化瘀和补虚为主。关联规则得出川芎-当归等13组内服核心药物,乳香-没药等5组外用核心药物;聚类分析内服药物共4类,外用药物共3类。结论 该书以活血化瘀、补益气血、敛疮生肌为主要思想,运用当归、川芎等内服药物和乳香、没药等外用药物治疗骨伤科疾病,为临床治疗骨伤科疾病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李赛美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5(4):233-236
经过望闻问切之后,临床落脚点关键在识证、立法、选方、用药,即理法方药,辨证论治,简称为“辨治”,其运用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笔者立足于《伤寒论》,并结合临床与教学所得,将辨治过程归纳为辨证、论治、预测、调护4个阶段;提出从宏观“博与约、远与近”把握临证思路,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方苣芷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5,14(1):7-8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探析方苣芷(附属医院合肥230031)关键词《医宗金鉴·正骨心汉要旨》,骨伤抖《医宗金鉴》问世于清代乾隆年间,由吴谦等编著,是一部含括中医临床各科诊治经验的综合性巨著。该书共90卷,其中87~90卷为《正骨心法要旨》。《医宗... 相似文献
7.
贾秋颖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44(1):5-7
痿证是一种以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因不能随意运动而致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目前已越来越成为神经科关注的疾病之一.在临床治疗上,往往囿于"治痿独取阳明"而导致认识过于片面.国医大师熊继柏教授从《黄帝内经》理论出发,深入剖析痿证发生的病理机制,采取"滋养肺胃""清热利湿""补脾益胃"的治疗原则,并以其深厚的理论功底为基... 相似文献
8.
从《伤寒论》看仲景创立辨证论治体系的思路与精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殿兴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3)
从论中巧用伤寒引发外感六淫致病之理入手,揭示《伤寒论》既治伤寒亦治温病之理。分析张仲景继承中求发展,尊经中有创新的思想,研究六经辨证纲领的确立。阐释仲景运用创造性思维方法构建的因事明理、以外度内的辨证观;以常测变、知常达变的常变观;因发知受、内外合一的整体观;随证治之、圆机活法的动变观等辨证论治体系的精髓 相似文献
9.
《景岳全书》为展现张景岳学术思想的代表作,其中单独设有专篇《心集·杂证谟·积聚》和《人集·妇人规·癥瘕类》,涵盖了当今诸多肿瘤疾病。张景岳在肿瘤类疾病辨治过程中,博采众家之长而成一家之言,注重探求病源,治病求本,认为饮食、风寒、情志、气血、脏腑所伤皆可致病,脏腑虚衰为其根本。辨证论治以虚实之变为首,攻补兼施,治疗方法上针药结合,各法互参,陈列了大量有效方剂及针灸法,具有点兵八阵、用药精当、选穴精巧、内外兼施等特色。所形成的辨治思路体系为后世运用中医针药诊治肿瘤及相关类证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值得深入研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5,(4)
<正>张杰(1935-),男,安徽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40余年,擅长治疗各种内伤杂病、疑难病,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疗效显著。脂肪肝系指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一种病变,严格来说当为临床常见的一种病理现象而非一种疾病,临床症状多不明显,病人常无明显症状而多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主要介绍袁士良教授临证常用药对药组,分别从肺系、心系、脾胃、肝系、肾系、气血津液、肢体经络以及其他病证进行总结归纳,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宗旨,提炼历代名医治疗汗证的理法方药,总结探讨程丑夫教授治疗汗证经验和用药特色。程丑夫教授治疗汗证气虚内热证的经验方以《兰室秘藏》的当归六黄汤为底方,并选择特色用药。全方寓有三法,蕴含有汗为心液、汗出阳明、汗尿同源的独特学术思想,指导治疗以首当治心、清胃消燔、因势利导三法合用,对于治疗汗证的气虚内热证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王居易教授从医从教针灸临床50余年,熟读古典医籍并在此基础上创立"经络诊察法""同名经合穴与合穴配伍法""经络气化"等相关理论,将古典医籍与临床紧密的结合,为针灸临床提供新的治疗思路.王老通过"经络诊察法"结合患者临床表现辨别病变经络,依据经络辨证法诊断治疗疾病,取穴甚少,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王天麟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2(2):118-119
左金丸出自《丹溪心法》, 是临床治疗肝火犯胃证的常见方剂, 黄连和吴茱萸配伍的比例不同所产生的药效作用不同。高麟第教授根据患者体质因素、寒热虚实的不同, 灵活调整黄连、吴茱萸比例用于治疗多种病症, 每每奏效, 现将高教授运用左金丸的临证经验进行整理论述。 相似文献
15.
介绍徐旭英教授治疗结节性血管炎经验。徐教授认为结节性血管炎病性多属本虚标实,病机方面以气血不足为本,湿热瘀为标,阳有余而阴不足,病位多在肺、脾、肾,立法关键在于扶正祛邪兼顾,必要时内外治并举。遣方用药上常以当归、白芍养血为基础,辅以党参、黄芪等益气生血;据邪气偏重予苍术、黄柏等祛湿,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等清热,桃仁、红花等祛瘀,随症治之。 相似文献
16.
痹证是临床常见肢体经络病之一,临床表现多样、病情复杂,患者常疼痛难忍,严重影响日常工作与生活。王耀光教授认为痹证的病因病机为邪阻经络、脏腑气血精液亏虚,治疗上常选用经方加减,善用虫类药、藤类药且注意肝肾的调护。本文主要介绍王耀光教授治疗痹证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7.
中药注射剂开展0期临床试验思路与方法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广泛,疗效确切,在我国医药产业目前从“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变的重要时期,中药注射剂的研发具有特殊的意义,同时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安全性问题也亟待解决.0期临床试验,也称为探索性临床试验对于创新药物的研发,尤其是先导化合物的筛选,具有重要意义.从药物研发/二次开发和上市后再评价两个方面进一步梳理中药注射剂开展0期临床试验的思路和方法,以探讨其应用于中药注射剂研发和评价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施志明教授辨治肿瘤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志明教授治疗肿瘤经验颇丰,以为首当重视舌诊、正确辨证;肿瘤为病多由正气亏虚后,致邪毒内生,病以脾肾亏虚,痰毒等邪实为标,故治疗应时时顾护正气,健脾补肾、化痰软坚为法,扶正祛邪并用。 相似文献
19.
华海清教授认为癌毒内生是原发性肝癌的病理基础,癌毒蓄积流散是发展、浸润转移的根本因素。痰、湿、瘀是本病的病理产物。正气虚损是内在因素,又是该病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华教授根据原发性肝癌的生理、病理特点,分型辨治,尤擅运用全蝎、壁虎、蜈蚣等毒虫类药物“性善走窜,剔邪搜络,攻坚破积”之性,灵活巧妙地运用于不同证型,验之临床,收效颇多。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史载祥教授辨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绞痛气陷血瘀证的临床经验,认为介入术后心绞痛气陷血瘀证的病机为大气下陷,血瘀阻络,辨证关键在于大气下陷,提出以升陷祛瘀法论治,但不可单一补气,更应与升举药同用,以使大气得升而充满胸中,气行血行,通则不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