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分析射频热凝技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从2006年8月至2010年7月,在我院接受射频热凝治疗并得到2年以上不间断随访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8例,患者年龄27岁至65岁,平均年龄51岁;男性患者92例,女性患者36例.病变阶段分布:C4-5 31例,C5-6 68例,C6-7 21例,多节段突出8例.采用VAS评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术后不间断随访3个月~5年,术前患者肩部或患侧上肢疼痛评分7~9分,末次随访0~3分,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按照MacNab评分法:末次随访时治疗优75例,良39例,可10例,差4例,优良率90%,60例复查MRI未见颈椎间盘突出复发,评价为差的4例患者均有间盘再次突出.结论 射频热凝技术在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中、远期效果显著,并且安全、无副损伤.  相似文献   

2.
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诊治,我院资料完整的患者130例.螺旋CT定位下行射频热凝治疗.优良120例,良好10例.总有效率100%.三叉神经痛的温控射频疗法的机制和特点.  相似文献   

3.
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射频热凝法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三叉神经痛5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经采取射频热凝治疗,56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中,治疗效果为优良的有45例,占80.36%;好转的有9例,占16.07%,总有效率达96.43%.结论 三叉神经痛发病时疼痛难忍,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射频热凝法是目前三叉神经痛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安全、高效、严重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费用低、可重复治疗等优点,尤其适合对药物有不良反应以及不耐手术的老年人,随着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的不断开发,射频热凝法治疗三叉神经痛必将在临床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33例。对照组应用经皮穿刺射频热凝治疗,观察组应用经皮穿刺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3.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8%(P<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穿刺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起效迅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臭氧联合射频热凝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方法我院自2009年7月至2013年12月收治9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局麻下后路经皮穿刺臭氧联合射频热凝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男46例,女44例;20例C3~C4,30例C4~C5,30例C5~C6,10例C6~C7。术后随访至少3~6个月,根据改良的Macnab评定标准,判定患者症状改善率。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至少3个月以上,根据改良的Macnab评定标准,优50例,良25例,可10例,差5例,改善率94.4%。结论臭氧联合射频热凝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疗效满意、操作精准安全、并发症少、不破坏脊柱结构的稳定性等优势,是相对安全的微创介入治疗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用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病毒性脑炎后遗癫痫患者,以立体脑电辅助定位为基本依据进行机器人辅助立体定向作射频热凝毁损治疗的结果。方法:采用V-EEG监测病毒性脑炎症状体征稳定后6个月以上的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22例(其中因病史与无创检查矛盾,采用立体定位脑电监测1例)。结果:①22例患者都能在VEEG监测中发现痫样放电,分布均为两个脑区或以上(100%)(其中1例行立体脑电监测定位);②22例患者接受机器人辅助立体定向射频热凝毁损颞叶内侧结构或内囊前肢,随访6~36个月(平均15.4个月),发现癫痫发作消失(继续服术前药物情况下)1例(4.5%),极少或几乎消失(每6个月发作不超过1次)1例(4.5%),值得的改善(发作较术前减少90%或以上)0例,不值得的改善或无效20例(91%);③22例患者中16例行立体定向术后3d内发生低热症状(72.7%)。结论:绝大多数病毒性脑炎后遗癫痫患者致痫灶不是很局限的,难以明确定位,因而射频热凝疗效较差。  相似文献   

7.
背景:目前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判定仍主要依靠患者的自觉症状和物理检查,尚缺乏客观评价手段。 目的:应用远红外热像技术评估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结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46例符合条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射频治疗组23例和保守治疗组23例,分别予以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结合臭氧治疗和传统保守治疗,治疗前后使用远红外热像仪检测双下肢温度差,并与临床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与结论:射频治疗组与保守治疗组的显效率分别为52%和17%,有效率分别为96%和65%,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射频治疗组治疗后热图温差明显低于保守治疗组(P=0.00);射频治疗组治疗前后温差改变比保守治疗组明显增大(P=0.00)。结果可见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作为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结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一种客观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8.
背景:靶点射频热凝联合臭氧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出了新思路,两者联合介入微创治疗能发挥各自优势,但其疗效尚缺乏循证医学证据支持。 目的:评价射频热凝靶点消融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ENTRAL、SCI、EMBASE.com、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检索时限均从建库开始至2013年6月22日。严格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收集射频热凝术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随机对照试验,依据Cochrane Handbook 5.1.0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纳入研究质量,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与结论:数据库检索获得63条记录,最终纳入8个随机对照试验,66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独臭氧组比较,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治疗后1周、3个月、6个月的优良率[RR=0.36,95%CI(0.21,0.59);RR=0.24,95%CI(0.14,0.43);RR=0.41,95%CI(0.24,0.70)]、有效率[RR=0.31,95%CI(0.12,0.82);RR=0.28, 95%CI(0.09,0.84);RR=0.22,95%CI(0.06,0.80)]、目测类比评分[MD=-1.06,95%CI(-1.83,-0.2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果可见,应用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注射治疗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缓解程度高,见效快,远期疗效好,安全可行。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9.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选自1999年12月至2001年12月间来院就诊,以喷嚏、流清水样涕、鼻塞为主要症状,确诊为长年性变应性鼻炎者,且经过药物治疗或脱敏治疗效果不良的患者,共60例。其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17~60岁,平均31.5岁。病程短者2年,病程长者46年。术后随访3~12个月。  相似文献   

10.
射频热凝毁损术(RFTC)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疗效的个体差异较大。本课题旨在研究术前脑网络图论指标,建立预测RFTC预后的模型。基于45例难治性癫痫患者术前的立体脑电图数据,建立时变多变量自回归模型,通过计算频谱加权的时变部分指向性相干,构建时变效应连接网络,计算图论指标。根据RFTC后至少3个月的Engel分级,将患者分为RFTC有效组(Engel I和II级)与RFTC无效组(Engel III级),进行组间图论指标的统计学分析,并基于图论指标,应用支持向量机(SVM)建模进行预后预测。结果表明,RFTC有效组的标准化的平均聚类系数(P=0.000)、小世界性(P=0.022)显著高于RFTC无效组,标准化的特征路径长度显著低于RFTC无效组(P=0.032)(RFTC有效组的标准化的平均聚类系数、小世界性和标准化的特征路径长度分别为0.995 3±0.000 2、0.853 0±0.006 2和1.168 8±0.008 5;RFTC无效组的标准化的平均聚类系数、小世界性和标准化的特征路径长度分别为0.994 0±0.000 2、0.833 5±0.005 6和1.194 4±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