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观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CI)的相关性.方法 对103例脑梗死患者及112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比较两组血浆Hcy水平的差异,并分析其与脑梗死的关系.结果 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水平平均为16.43±3.07μmol/L,健康体检者血浆Hcy水平平均为10.02±1.87μmol/L.结论 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因此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并且降低血浆Hcy水平可能减少和延缓脑梗死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分析脑卒中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的发生率及其意义.选择脑卒中患者200例,分为脑梗死组120例,脑出血组80例,健康人100名(对照组),测定其Hcy、FIB、CRP、CHOL、TG、LDL-C、HDL-C的水平.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的Hcy含量分别为20.56±9.73μmol/L、19.67±9.05μmol/L,与对照组(12.41±4.87μmol/L)相比显著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的血浆FIB含量分别为4.17±0.71g/L、4.11±0.67g/L,与对照组(2.58±0.57g/L)相比显著升高, 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脑卒中组CRP、CHOL、TG、LDL-C、HDL-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高同型半胱氨酸致血浆纤维蛋白原升高,是造成脑梗死患者血液粘度升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血管性痴呆(VD)脑梗死患者的关系.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68例VD脑梗死及34例非痴呆脑梗死患者的血浆总Hcy水平.结果 VD组患者的平均血浆总Hcy水平为(21.34±10.56)μmol/L,非痴呆组血浆Hcy水平为(9.78±8.56)μmol/L,VD组显著高于非痴呆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6.2%VD脑梗死患者的血浆总Hcy水平升高,非痴呆组仅为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Hcy血症可能是血管性痴呆(VD)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相关性.方法 循环酶法检测心肌梗死和脑梗死患者血清Hcy水平,ELISA法检测其ET-1、TM和vWF,对各组Hcy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指标分别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排除常见危险因素的差异后,心肌梗死组和脑梗死组分别与对照组相比较,血清Hcy、ET-1、TM和vWF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组和脑梗死组血清Hcy、ET-l、TM和vWF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心肌梗死组和脑梗死组患者血清Hcy水平与ET-1、TM和vWF水平均呈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患者Hcy水平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标志物ET-1、TM和vWF水平均显著相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通过介导机体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与血管性痴呆(VD)的关系.方法: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30例VD患者的血浆Hcy水平,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其血清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并与58例非痴呆脑梗死患者和30例同龄对照比较.结果:VD组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非痴呆脑梗死组:非痴呆脑梗死组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同龄对照组;VD组血清叶酸水平明显低于非痴呆脑梗死组;非痴呆脑梗死组血清叶酸水平明显低于同龄对照组.结论:Hcy可能是VD发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王淑娟  林祥灿 《医学信息》2018,(14):169-17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与同型半胱氨酸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T2DM患者120例,根据其有无心房颤动将患者分为房颤组(48例)和无房颤组(7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浆NT-proBNP及Hcy的水检测,观察两组血浆NT-proBNP水平与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血浆NT-proBNP、Hcy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浆NT-proBNP水平与Hcy呈正相关(r=0.328,P<0.05);两组间LAD、LVDD、LVEF、糖尿病病程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组血浆NT-proBNP水平、Hcy高于无房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NT-proBNP水平与Hcy呈正相关(r=0.328,P<0.05)。结论血浆NT-proBNP、Hcy为糖尿病并发房颤的危险因素。可通过联合检测血浆NT-proBNP及Hcy的水平预知糖尿病发生房颤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管痴呆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80例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纳入血管性痴呆组,同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脂水平及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内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情况,并对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血管性痴呆组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管性痴呆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内径明显小于对照组,IM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管性痴呆组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Hcy升高,并且随着血浆Hcy水平的升高,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随之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脑梗死初发、复发患者血浆Hcy水平,探讨脑梗死复发与血浆Hcy的关系.方法: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测定4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200例非急性脑卒中的对照组患者的血浆Hcy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①各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cy均高于非急性脑卒中患者(P<0.01);各类型脑梗死患者之间Hcy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脑梗死复发患者血浆Hcy高于初发患者(P<0.01),且高Hcy比率亦高于初发患者(P<0.05);③一年内和一年后复发患者血浆Hcy无显著性差异(P>0.05);④各类型脑梗死复发患者之间血浆Hcy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栓形成性脑梗死复发患者高Hcy比率略高于其他类型脑梗死(P>0.05).结论:脑梗死复发患者血浆Hcy高于初发患者提示脑梗死复发与血浆Hcy升高有一定关系,高Hcy是脑梗死复发的独立性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MTHFR基因多态性与血管性痴呆(VD)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检测法测定68例VD及34例非痴呆脑梗死患者的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运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检测MTHFR基因多态性。结果VD脑梗死患者的平均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18.54±9.21,VD患者的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非痴呆脑梗死组(P<0.01);MTHFR基因型有3种,即纯合子(T/T)型,杂合子(T/C)型,纯合子(C/C)型。3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是血管性痴呆(VD)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mia,Hcy)及其主要代谢酶突变基因与脑梗死的关系,明确遗传因素与脑梗死发病的关联性,为指导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脑梗死患者与正常健康者各60例分别为脑梗死组、正常对照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血浆Hcy水平,并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分析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测定基因表型.结果 正常对照组与脑梗死组比较,Hcy水平明显偏高(P<0.01),患者组有无高血压病史、高血脂病史、糖尿病病史,Hcy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组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lydrofolate,MTHFR)基因TT基因型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MTHFR C677T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THFR基因C677T纯合子基因型Hcy水平显著高于野生型(P<0.01).丝氨酸在胱硫醚β合成酶(cystathionineβ-synthase,CBS)基因T27796C纯合子基因型血浆Hcy水平与杂合子基因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显著高于野生型(P<0.01).Logistic回归分析脑梗死血浆Hcy水平和MTHFR C677T纯合子基因型关系密切.结论 Hcy水平与脑梗死的发病有一定关联性,可能是该病发生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MTHFR基因C677T位点纯合子突变、CBS基因T27796C位点纯合子突变均可致血浆Hcy水平增高,可能是脑梗死发生的遗传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方法: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简单随机化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3)。对照组给予口服阿斯匹林片、依达拉奉针静滴;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丁苯酞软胶囊。两组疗程均为14天。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和治疗14天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和血清VEGF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VEGF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也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丁苯酞可协同其它药物升高VEGF水平及提高急性脑梗死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同型半胱氨酸(HCY)联合检测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脑梗死组患者120例和正常对照组健康人120例,分别检测NSE和HCY含量,并比较分析其与脑梗死的关系.结果 脑梗死患者较正常对照组NSE和HCY的含量明显增高(P<0.05),并且有良好的相关性.脑梗死大面积组比小面积组NSE和HCY的含量均显著增高(P<0.05).脑梗死组NSE和HCY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二者联合检测阳性率(91.6%)高于单独检测阳性率.结论 血清NSE和HCY联合检测在诊断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其含量可用于脑梗死患者的早期诊断、病情轻重和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孕中期甲胎蛋白(AFP)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为妊娠管理提供建议。方法对孕中期14 008例孕妇进行唐氏筛查。研究组:①AFP MoM>2.0孕妇338例。②AFP MoM<0.5孕妇224例。依据AFP MoM值不同分组。对照组:AFP MoM值都在正常范围内的孕妇318例。回顾分析妊娠结局资料。结果①AFP MoM>2.0的孕妇发生出生缺陷(P<0.01)的机会明显比正常孕妇高。②AFP MoM>3.5的孕妇发生出生缺陷(P<0.001)和早产(P<0.05)的机会明显比正常孕妇高。③AFP MoM>5.0的孕妇发生出生缺陷(P<0.001)、早产(P<0.01)和胎儿窘迫(P<0.05)的机会明显比正常孕妇高。④AFP MoM<0.5和<0.25的孕妇均未发现与不良妊娠结局相关。结论异常水平的标志物除了能够提供开放性神经管缺损风险外,还能提供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信息,而这些信息对产前遗传咨询和妊娠管理是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HAS)及冠心病(CHD)患者中的变化和作用。方法:收集临床确诊CHD、OSAHS、CHD+OSAHS患者各30例,分别为CHD组、OSAHS组和CHD+OSAHS组。平行检测各组血清Hcy水平及睡眠呼吸监测指标: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SaO2)及平均SaO2,比较各组Hcy水平的差异以及Hcy水平与睡眠呼吸监测指标的相关性。并与30例体检健康者(健康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1)血清Hcy水平:三病例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CHD+OSAHS组明显高于CHD组和OSAHS组(P0.01),CHD组与OSAH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病例组血清Hcy水平与AHI呈正相关(r=0.64,P0.01),与夜间平均SaO2和夜间最低SaO2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64、-0.65,P0.01)。结论:血清Hcy水平升高与OSAHS患者SaO2减低有关,可能有利于CHD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D-二聚体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变化及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78名对照组健康人和173例AIS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结果 AIS组血浆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小面积梗死组、中等面积梗死组和大面积梗死组血浆D-二聚体含量明显升高(P<0.05);且D-二聚体含量与脑梗死灶面积呈正相关(r =0.926,P<0.05).结论 AIS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明显升高,且随梗死面积的增大呈上升趋势.血浆D-二聚体对AIS的辅助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两种SD大鼠多囊卵巢综合征模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两种SD大鼠多囊卵巢综合征动物模型的建模效果。方法建立两种PCOS动物模型。观察各组大鼠卵巢形态学、性激素及空腹血糖和胰岛素的变化。结果DHEA建模组大鼠的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CG建模组大鼠卵巢重量和体积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建模组大鼠卵巢卵泡多呈囊性扩张,颗粒细胞层数减少,卵泡膜细胞、间质细胞增生。两建模组大鼠血清T、FINS、FBG和HOMA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DHEA建模组LH水平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hCG建模组大鼠血清LH、LH/FSH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DHEA建模组FS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hCG诱导SD幼年雌性大鼠出现了与PCOS患者极为相似的卵巢病理改变及LH、雄激素水平升高和胰岛素抵抗等典型内分泌变化,其建模效果优于DHEA。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血清对氧磷脂酶-1(PON-1)、丙二醛(MDA)水平的变化及其在内异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测定45例内异症患者和20例对照组血清PON-1、MDA的含量,分析PON-1活性与内异症的关系。结果内异症患者血清PON-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MD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内异症患者PON-1水平重度组明显低于轻度组(P〈0.05),其血清水平与病情程度成负相关(r=-0.544,P〈0.01)。结论内异症患者PON-1水平明显升高,并随疾病的严重程度而降低,可能在内异症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母血及脐血抵抗素水平与胎儿出生体重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4例分娩正常出生体重儿组(AGA组)、14例高出生体重儿组(LGA组)及14例低出生体重儿组(SGA组)母血及脐血血清抵抗素水平。结果(1)AGA组、LGA组、SGA组母血抵抗素水平分别为10.51±1.64、9.26±1.28、12.77±2.90μg/L,脐血抵抗素水平分别为20.43±1.78、18.63±1.70、24.41±4.80μg/L;(2)LGA组与AGA组比较,母血与脐血抵抗素水平的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SGA组与AGA组比较,母血与脐血抵抗素水平的差异也均有显著性(均P〈0.05);(3)脐血与母血抵抗素水平成正相关(r=0.869,P〈0.05);(4)母血与脐血抵抗素水平与胎儿出生体重均成负相关(r=-0.662,P〈0.05:r=-0.678,P〈0.05)。结论抵抗素水平的变化可能在胎儿出生体重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血清及胎盘中的表达,探讨二者的关系及其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方法(1)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0例子痫前期患者(子痫前期组,其中轻度子痫前期20例、重度子痫前期10例)及15例正常晚期妊娠孕妇(对照组)的血清中IGF-Ⅱ及MMP-9的水平。(2)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孕妇胎盘组织中IGF-Ⅱ及MMP-9的表达,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比较。结果(1)子痫前期组血清IGF-Ⅱ及MMP-9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1)。(2)IGF-Ⅱ及MMP-9在子痫前期组胎盘中的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1)。(3)子痫前期组患者血清及胎盘组织中IGF-Ⅱ水平分别与相应部位的MMP-9水平呈正相关(r=0.379,P〈0.05;r=0.442,P〈0.05)。结论孕妇血清及胎盘组织中IGF-Ⅱ、MMP-9水平变化与子痫前期发病及病情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对不良妊娠结局预测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102例异常妊娠孕妇(观察组)及63例同期正常孕妇(对照组)阴道分泌物及血清IL-8含量,同时两组孕妇均取胎膜行病理检查。结果异常妊娠组IL-8含量、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P〈0.05)。绒毛膜羊膜炎孕妇IL-8均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P〈0.05),结论孕妇IL-8变化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密切,IL-8可能参与了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发展,它可作为预测不良妊娠结局和判断绒毛膜羊膜炎的参考指标,并且血清IL-8的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