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两种剂量催产素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英  付丽君 《河北医药》2004,26(6):503-504
小剂量催产素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和引产是最常见的,其有效性已被公认。虽然目前已广泛采用前列醇类药物,催产素引产仍不失其引产的优越性,并发症少、对母儿影响小、产后出血少、安全有效的优点。目前催产素引产的具体方案仍无统一的标准,今对两种剂量催产素促宫颈成熟的效果及影响滴注的因素进行回顾性总结。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对晚期妊娠引产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有引产指证、无引产及米索前列醇使用禁忌证的单胎、头位、胎膜完整的晚期妊娠妇女1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米索组80例,催产素组60例。对两组引产时效、母儿并发症的发病情况作分析比较。结果米索组较催产素组可明显改善子宫颈评分,缩短引产至分娩时间(P〈0.01~P〈0.001),两组母儿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用于晚期妊娠引产安全有效,可缩短产程。  相似文献   

3.
催产素是产科最常见的催引产药物之一,多用于计划分娩与促进产程进展。但催产素的广泛应用也确实带来许多不利影响,甚至危机母儿生命。本文对我院6年来头位分娩应用催产素引产与产程自然进展分两组对照观察,比较两组间产妇头位难产发生率、最终分娩方式,以观察引产中催产素的应用与头位难产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唐景梅  马丽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215-216
目的研究分析宫颈封闭+气囊助产在足月妊娠引产中应用价值。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经气囊助产的130例初产妇(观察组)和同期在我院未经气囊助产的100例初产妇(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230例孕足月单胎头位具有引产指征、随机分成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分别采用催产素;催产素+气囊助产,催产素+气囊扩宫前宫颈注射利多卡因,阿托品三种方法引产,分析不同引产方法引产效果及母儿并发症影响。结果催产素+气囊助产引产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总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单用催产素引产,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可显著提高引产成功率及阴道分娩率(P<0.05)。宫颈封闭后气囊助产产妇疼痛及软产道水肿较单纯气囊助产轻,结论气囊助产能有效缩短产程,宫颈封闭后行气囊助产能缓解产妇不适,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不增加软产道裂伤。提高阴道分娩质量方面有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米索前列醇作为早孕流产药物,其疗效已肯定,但用于晚孕引产,对母胎安全性问题仍在不断探索中.本文通过对米索及催产素用于足月妊娠引产两种方法临床观察,比较其临床效果及药物对母儿安全影响,旨在为足月妊娠的计划分娩提供有效、安全、方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计划分娩和高危妊娠的处理中,常常因为宫颈成熟不全或不成熟而影响引产的效果。通过一些药物的应用,促宫颈成熟和诱发宫缩,使引产成功率明显提高。本组资料对267例有引产指征的足月妊娠者,使用米索前列醇(简称米索组)、硫酸普拉酮钠(DHAS)加低浓度催产素(简称DHAS组)及单一低浓度催产素(简称催产素组)引产,比较其临床效果及对母儿的安全性,旨在为足月妊娠的计划终止提供有效、安全、方便的方法。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自1996年1月至1998年12月,住院初产妇,年龄<35岁;单胎、头位、无产兆,孕37周至孕39+6周,宫颈评分低。随机分为米索…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Foley’s尿管球囊用于晚期妊娠引产促宫颈成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符合引产指征以及宫颈Bishop评分<6分的孕妇(均为妊娠孕晚期)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18号Foley’s尿管球囊机械性扩张宫颈内口至少12h以上拔除球囊,然后再静滴小剂量催产素促宫颈成熟引产)和对照组(采用静滴小剂量催产素促宫颈成熟引产)各50例。比较两组孕妇促宫颈成熟的有效率、促宫颈成熟所用的时间、分娩方式、母儿结局。结果观察组宫颈改良成熟度评分、顺产分娩率、促宫颈成熟使用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褥感染的发生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出生后1min Apgar评分无差异(P>0.05)。结论 Foley’s尿管球囊机械性扩张宫颈内口与小剂量催产素静滴联合,促进宫颈成熟,比单独使用催产素更有效,引产效果好,安全可靠,所用时间短,且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8.
史红钗 《海峡药学》2012,24(2):153-154
目的 比较欣普贝生及催产素应用于低宫颈评分孕妇引产临床效果差异,探讨欣普贝生促宫颈成熟引产可行性.方法 低宫颈评分孕妇120例随机分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应用欣普贝生引产,对照组予催产素进行引产.结果 观察组用药后宫颈评分、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临产时间、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无新生儿窒息病例,观察组有1例用药4h后出现宫缩过强.取药后30min恢复正常,母儿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欣普贝生用于妊娠晚期促宫颈成熟与催产素相比较可显著缩短临产时间和产程,增加阴道分娩机会,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人工破膜及催产素两种引产方法在足月初产妇妊娠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00例符合条件的初产妇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人工破膜组和催产素组各150例,通过引产成功率等指标比较两种引产方法的效果。结果人工破膜组的初产妇第一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均明显短于催产素组,引产成功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催产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破膜组的初产妇第一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催产素组,引产成功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催产素组,可能与人工破膜引产的应用有关,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催产素引产产程过程中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在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接收的产妇50例,所有产妇均应用静脉滴注催产素方法进行引产,并加强对引产产程的护理。结果 50例产妇中,47例产妇引产成功,3例产妇引产失败,成功率为94.0%。结论严格把握催产素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加强对引产产程的护理,提高引产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人工剥膜结合催产素在引产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择足月妊娠因各种原因需引产孕妇60例(单胎头位,无明显阴道分娩禁忌证),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人工剥膜结合催产素引产;对照组30例,采用催产素引产.比较两组的疗效及进入产程需要的时间.结果 在引产的疗效方面,人工剥膜结合催产素引产组与催产素引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5,P<0.01);从开始诱发至进入产程所需时间方面,人工剥膜结合催产素引产组与催产素引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8,P<0.01).讨论 人工剥膜结合催产素引产疗效可靠,具有简便安全、缩短进入产程时间、产妇痛苦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王爱芬 《海峡药学》2012,24(2):221-222
目的 观察普贝生用于产科促宫颈成熟和引产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05年10月~2006年12月有引产指征的足月妊娠孕妇159例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80例,以普贝生1枚阴道用药;对照组79例静滴催产素引产,对宫颈成熟、引产成功率、分娩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促宫颈成熟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引产成功率高于对照,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对母婴影响无显著差别.结论 普贝生对产科促宫颈成熟和引产安全有效,方便、省时、对母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
催产素和米索前列醇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催产素引产失败时再用米索前列醇引产的可能性。方法将100例妊娠37~41 3周有引产指征的孕妇,随机分为两组,米索前列醇组50例,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25μg,每4小时一次,共3次;催产素组50例,静脉点滴催产素2.5IU 5%葡萄糖500ml,共2天;催产素引产失败者采用米索前列醇引产,方法同上。结果米索前列醇组引产成功率92%(46/50),催产素引产成功率64%(32/50),P<0.05,有显著差异;两组宫颈Bishop评分提高程度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显著差异。催产素引产失败者中12例行米索前列醇引产,均获成功。结论小剂量(25μg)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安全、有效,催产素引产失败时,可酌情采用米索前列醇引产,避免不必要的剖宫产。  相似文献   

14.
催产素静脉点滴是目前最常用于引产的方法,其成功率高,较安全而有效,但笔者观察发现经催产素引产而分娩的产妇产后出血较多,为此将我院1991年8月~1991年11月间,催产素引产经阴分娩与同期未经引产而正常分娩的产妇进行了统计处理,发现催产素引产者产后出血量明显多于未引产者,而催产素引产者于产后大齐量催产素(20U)静脉注射可以减少产后出血量。现将临床分析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1991年8月~11月因各种产科并发症无宫缩而行催产素引产者共40例,为催滴组,孕周为38(2/7)~42(2/7)周,年龄23~36岁,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医药科学》2019,(23):70-72
目的探讨延期妊娠引产中使用催产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2月~2019年4月福永人民医院产科住院部92例延期妊娠引产产妇纳入研究,按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催产素组(n=46,催产素处理)、联合组(n=46,催产素联合米索前列醇处理),分析促宫颈成熟效果、引产效果状况。结果联合组用药12h后Bishop评分与催产素组组间对比更高(P 0.05)。联合组用药后出现规律性宫缩时间、分娩时间与催产素组组间对比更低,完全引产率、引产成功率与催产素组组间对比更高(P 0.05)。结论延期妊娠引产中使用催产素联合米索前列醇可改善引产效果。  相似文献   

16.
晚期妊娠三种引产方法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三种引产方法用于晚期妊娠引产的安全与效果。方法对300例妊娠37~42周有引产指征初产妇随机分为3组:米索组、蓖麻油餐组、催产素组各100例,分别使用米索前列醇、蓖麻油煎鸡蛋与低浓度催产素三种引产方法。结果米索组引产有效率明显高于蓖麻油组及催产素组,临产发动时间、总产程明显短于催产素及蓖麻油餐引产组,三组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无明显差异。结论米索前列醇用于晚期妊娠引产能促宫颈成熟及发动子宫收缩,是一种方便、廉价、较安全的引产方法,但使用时需严密观察。  相似文献   

17.
赵计端 《淮海医药》2003,21(1):72-73
目的 探讨 1%及 0 .5 %两种催产素浓度在晚期妊娠 (37~ 4 3周 )引产及催产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 35 5例引产病例分为两组 ,比较其成功率及急产情况 ,同样选取 341例分为两组比较其催产有效率 ,然后比较 0 .5 %及 1%催产素在引产及催产中发生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青紫窒息的发生情况。结果  1%催产素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 0 .5 %催产素组 (P<0 .0 5 ) ,但经产妇急产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1%催产素催产的有效率亦明显高于 0 .5 %催产素组 (P<0 .0 5 ) ,两组引产及催产发生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但经产妇 1%催产素在引产及催产中发生新生儿青紫窒息明显增高 (P<0 .0 5 )。结论 催产素的应用不必拘泥于常规的方法 ,其危险性不完全取决于浓度 ,关键在于严密的观察、妥善的处理 ,1%催产素在引产及催产中可以起到更好的作用 ,但对经产妇应注意急产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建议以 0 .5 %的催产素引产及催产。  相似文献   

18.
临床上常用的引产方法有低度催产素缓慢静脉点滴、蓖麻油餐引产、米索前列醇引产 ,现将 3种引产方法在临床的应用进行分析。1 催产素引产催产素的药理作用 ,主要是促进子宫收缩 ,它能选择性兴奋子宫平滑肌 ,增加子宫收缩力及收缩频率。催产素的使用方法 :催产素作为一种有效宫缩剂已在产科领域广泛应用。具体是临床常用 5 %葡萄糖 5 0 0 m L+催产素 2 .5 U ,缓慢静脉点滴 ,滴速 8~ 10滴 / m in,根据宫缩调整滴数 ,直至出现规律宫缩。最快不超过 5 0滴 / m in,当宫缩达到间隔 2~ 3min,每次宫缩 40~ 5 0 s,而宫腔压≤ 5 0~ 6 0 m m Hg,…  相似文献   

19.
范璐 《海峡药学》2013,25(5):162-163
目的对比分析米非司酮与催产素用于中晚期妊娠引产的效果。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的118例中晚期妊娠引产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催产素)和观察组(米非司酮),每组患者各59例,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引产效果、规律宫缩至胎儿娩出时间、分娩方式及母儿并发症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成功率达78.0%,虽然高于对照组(76.37%),但两组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规律宫缩至胎儿娩出时间无论是初产妇还是经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阴道顺产、剖宫产、宫缩过强、羊水粪染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米非司酮与催产素用于中晚期妊娠引产均具有较好的效果,但米非司酮用于中、晚期妊娠具有安全有效、简便价廉、使用方便、成功率高,产程短,患者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妊娠晚期促宫颈成熟三种药物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占松  王娟 《首都医药》1999,6(9):32-33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方法。方法:对162例宫颈 分小于6分,头先露,需终止妊娠而无阴道分娩禁忌症住院病人,随机分为三组,低浓度催产素组、硫酸普拉酮 和蓖麻油餐引产组及米索前列醇引产组,观察用药前后宫颈评分,引产效果,地母儿预后影响及副作用。结果:三组间用药前宫颈评分无差异,。用药后Ⅲ组与Ⅰ、Ⅱ组彰极显著差异,促熟率Ⅲ组明显高于Ⅰ、Ⅱ组;三组之间引产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总产程Ⅱ、Ⅲ组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