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国医学创新》2020,(5):128-131
目的:分析粤北地区经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和生存情况。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6年4月于本院确诊并行手术治疗的135例IC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ICC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前CEA≤5 ng/mL者1、2年生存率均高于CEA>5 ng/mL者(P<0.05);术前CA199≤37 ng/mL者1、2年生存率均高于CA199>37 ng/mL者(P<0.05)。术前CA125≤35 ng/mL者1年生存率高于CA125>35 ng/mL者(P<0.05)。术前血清CEA、CA199水平均为ICC预后独立影响因素(P<0.05)。CEA(-)/CA199(-)中位生存期为18个月,CEA(+)/CA199(-)中位生存期为16个月,CEA(-)/CA199(+)中位生存期为8个月,CEA(+)/CA199(+)中位生存期为5个月。结论:术前血清CEA、CA199水平为影响粤北地区ICC患者根治术预后的独立因素,CEA、CA199均阳性的患者比至少一项阴性的患者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粤北地区经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和生存情况。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6年4月于本院确诊并行手术治疗的135例IC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ICC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前CEA≤5 ng/mL者1、2年生存率均高于CEA5 ng/mL者(P0.05);术前CA199≤37 ng/mL者1、2年生存率均高于CA19937 ng/mL者(P0.05)。术前CA125≤35 ng/mL者1年生存率高于CA12535 ng/mL者(P0.05)。术前血清CEA、CA199水平均为ICC预后独立影响因素(P0.05)。CEA(-)/CA199(-)中位生存期为18个月,CEA(+)/CA199(-)中位生存期为16个月,CEA(-)/CA199(+)中位生存期为8个月,CEA(+)/CA199(+)中位生存期为5个月。结论:术前血清CEA、CA199水平为影响粤北地区ICC患者根治术预后的独立因素,CEA、CA199均阳性的患者比至少一项阴性的患者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胰腺癌(pancreatic carcinoma,PC)现已成为现代社会常见的恶性肿瘤,是目前全球已知的十大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我国目前胰腺癌5年存活率仅为5%。本院对胰腺癌患者进行临床病例分析,使人们更加深刻的认识胰腺癌。方法收集40例胰腺癌患者出院诊断病历,其中包括患者性别、年龄、临床表现、首发症状、三大常规数据结果(血RT、大便RT、尿RT)、血清肿瘤标志物数据结果(CA 199、CA 242、CEA)、内镜检查结果报告(ERCT/EUS)、影像学检查结果报告(CT、MRCT、B超)、病理结果报告、治疗方式、肿瘤部位等,按照胰腺癌患者的分期、诊断等进行排除标准整理资料。结果40例患者中21例Ⅳ期胰腺癌患者的血清CA242、CEA、CA199的浓度水平以及阳性率明显都高于Ⅰ期、Ⅱ期、Ⅲ期患者(P<0.05)。40例胰腺癌病历中,胰腺根治性切除术病例1年生存率为43.75%,术后5年生存率为12.50%,胰腺癌非手术治疗1年生存率为13.89%,5年生存率为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腺癌患者非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有黄疸,腹痛,体质量下降等,胰腺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隐匿Ⅰ、Ⅱ期胰腺癌患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多为上腹部不适,容易被误诊为胃十二指肠溃疡、肝病、胰腺炎;目前胰腺癌的临床血清肿瘤标志物以CA 199最有意义,但是CA 199对于早期胰腺癌的诊断价值不高;现在常用的影像学检查中,B超诊断的准确率不高,尤其对胰腺癌Ⅰ期的诊断率更低,且明显比Ⅱ、Ⅲ、Ⅳ期低得多,容易误诊,CT与MRCP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胰腺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5年生存率仅有0.4%-4%,发现肿瘤后的中位生存期只有6个月[1]。由于胰腺肿瘤的高生物侵袭性及早期诊断困难,多数胰腺癌发现时已属晚期,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化疗成为胰腺癌患者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影响胰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胰腺患者的临床分期、病理分化、手术情况、CA199指标、是否化疗等情况,分析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93例胰腺癌患者中位无瘤生存期(median disease free survival,mDFS)为14个月,中位总生存期(median overall survival,mOS)为16.5个月。将肿瘤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术前CA199水平、治疗后CA199是否下降、是否达到R0切除、是否进行淋巴结清扫、是否新辅助化疗进行COX回归多因素分析,均可作为独立因素影响患者DFS和OS(P<0.05)。结论肿瘤分期、分化程度、术前CA199水平、治疗后CA199是否下降可作为判断胰腺癌患者预后的指标,手术中R0切除、淋巴结清扫和新辅助化疗可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胰腺癌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胰腺癌在普外科中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我院普外科2005年-2008年期间52例胰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胰腺癌患者男女比例为1:1.08,首发症状以腹痛为主,首发体征多为上腹部压痛.辅助检查中CA199、上腹部CT、上腹部MRI、超声内镜灵敏性较高,其中18例患者合并有Ⅱ型糖尿病。8例患者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愈率50%;36例行姑息性手术,好转率36.2%;采取其他治疗方法患者均于确诊后3年内病故。结论对患者有腹痛症状、上腹压痛要考虑胰腺癌可能,及时行有效的辅助检查可早期诊断,及时手术可提高治愈率和好转率。  相似文献   

7.
晚期胰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4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胰腺是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之一,位置深且隐蔽,胰腺癌患者初期无特异症状,难以早期发现. 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中晚期,失去了手术完全切除的机会,文献报道本病手术切除率仅为5%~15%.5 a生存率为4.5%~15.5%,姑息手术者平均生存期仅为5~7个月[1].  相似文献   

8.
正胰腺癌是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之一,列肿瘤相关死因的第四位,国内统计为第7位。在所有消化系统肿瘤中,胰腺癌的预后最差,统计表明术后5年生存率为5%-15%,中位生存时间为14-19个月,仅20%患者能存活超过1年。由于胰腺癌患者临床症状隐匿,约80%病例诊断时即为晚期病例,失去手术机会。无法手术切除的晚期胰腺癌患者生存率更  相似文献   

9.
孙聪 《现代实用医学》2001,13(9):457-458
胰腺癌的临床表现隐匿 ,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 ,易被医师误诊、漏诊 ,难以早期诊断 ,一旦临床确诊 ,大多已属晚期 ,失去手术机会。近 1 0年来 ,我院共收治胰腺癌 80例 ,为提高对胰腺癌早期的认识 ,及早进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作出早期诊断 ,改善预后 ,现将胰腺癌的早期首发症状分析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80例中男 5 6例 ,女2 4例 ;年龄 3 5~ 90岁 ,平均 65岁 ,60岁以上 64例占 80 %。 80例胰腺癌中胰头癌 3 2例 (4 0 % ) ,胰体尾癌 2 2例(2 7.5 % ) ,全胰癌 1 6例 (2 0 % ) ,部位难以肯定者 1 0例 (1 2 .5 % )。1 .2 诊断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宫颈小细胞癌(SCCC)治疗前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在宫颈小细胞癌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2014年4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50例Ⅰ~Ⅱ期SCC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治疗前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CA199、CEA、SCC的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以Log-rank test确定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前均接受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并均接受手术及化疗。随访截至2014年9月10日,全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36.4个月,1、3年及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4.8%、47.9%和47.9%。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CA199、CEA、SCC阳性患者的平均无进展生存期及3、5年生存率较CA125、CA199、CEA、SCC阴性患者低。单因素分析发现治疗前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CA199、CEA、SCC阳性及阴性患者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盆腔放疗及术后病理高危因素(深间质受侵、脉管瘤栓、盆腔淋巴结阳性)均可影响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0.05),脉管瘤栓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OR=4.564,P=0.033)。结论 目前尚不能明确治疗前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CA199、CEA、SCC表达水平可以预测Ⅰ~Ⅱ期SCCC患者预后。血清肿瘤标志物对SCCC患者预后的影响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影响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的风险因素,为直肠癌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海南省港岛医院1998年1月~2007年1月手术切除的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72例,绘制生存曲线及生存风险曲线,采用Kaplan—Meier分析患者生存时间及生存率,采用X^2检验及Cox生存风险比例模型筛选及分析患者生存相关因素及生存危险因素采用。结果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10~132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51个月.伴随患者生存时间延长生存风险增加,X^2检验结果显示切除范围、肿瘤位置、肿瘤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及是否放化疗与患者生存时间有关(P〈0.05);Cox生存风险比例模型分析显示,切除范围、肿瘤位置、肿瘤分期及是否放化疗是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根据影响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主要风险因素,对患者治疗时进行充分评估,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肾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5例年龄大于50岁肾移植患者及同期95例年龄小于35岁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比较。结果:高龄组肾移植1、3年人/肾存活率(85.5%/81=7%和76.4%/72.7%)与青年组无显著差异,高龄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高于青年组,而急性排斥发生率少于青年组。结论:针对高龄患者的特点,积极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高龄患者肾移植可以取得同青年人一样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状况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为评估疾病的预后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统计的方式,选取于2007年2月至2010年5月到我院普外科就诊的直肠癌患者93例,对患者或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的形式采集病史,并结合患者住院期间相关检查,统计分析患者生存时间及生存质量评分,采用Log-rank单因素分析及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从而确定影响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状况的相关因素。结果:93例直肠癌患者中,手术后生存时间最长为7年,最短为6个月,中位时间为(1.51±0.24)年,两年生存36例,两年生存率38.71%。患者生存状况与性别、受教育程度、高血压、糖尿病、术前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水平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年龄、收入情况、负性情绪事件、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手术方式、化疗与否相关(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状况与多方面因素相关,在患者诊断及治疗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因素在疾病进展及预后中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背景准确预测癌症晚期患者的生存期,不仅能为安宁疗护中心规范收治患者、提供规范化服务奠定基础,还有助于减少安宁疗护过程中"无意义"的过度治疗。目前,国内关于常见生存期预测量表对癌症晚期患者生存期预测效果的比较研究较少。目的比较临终患者病情评估表与其他常见生存期预测量表〔卡氏评分(KPS)、姑息功能评价量表(PPS)、姑息预后指数(PPI)〕在预测癌症晚期患者生存期中的准确性,旨在为癌症晚期患者生存期预测工具的遴选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年4月1日至2020年2月1日入住上海市静安区临汾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宁疗护病房的癌症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患者入院时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临终患者病情评估表、KPS、PPS、PPI对其进行评估,并观察、记录患者的生存时间(入院时间至死亡时间,除死亡外的其他生存结局归类为删失)。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全体患者的生存时间,并绘制生存曲线。通过Kaplan-Meier法计算各量表不同组别患者的中位生存期,通过Log-rank检验比较各量表不同组别患者生存期的差异,并绘制生存曲线。最终,通过比较患者的实际生存时间与临终患者病情评估表、PPI、PPS、KPS预测的生存时间,来判断上述4种量表在不同组别患者及全体患者生存期预测中的准确性。结果共纳入315例癌症晚期患者,其中266例(84.4%)于住院期间死亡,49例(15.6%)删失(右删失,Ⅲ型删失)。315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0.00〔95%CI(8.10,11.90)〕d。临终患者病情评估表20.0~35.0、35.5~45.0、45.5~50.0、50.5~60.0、60.5~100.0分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00〔95%CI(0.79,1.22)〕、5.00〔95%CI(3.92,6.08)〕、10.00〔95%CI(7.83,12.17)〕、22.00〔95%CI(18.42,25.58)〕、45.00〔95%CI(26.23,63.77)〕d(χ2=360.561,P<0.001);KPS 10~20、30~40、50~100分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00〔95%CI(0.66,1.34)〕、7.00〔95%CI(5.23,8.77)〕、30.00〔95%CI(20.87,39.13)〕d(χ2=137.280,P<0.001);PPS 60%~100%、30%~50%、10%~20%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5.00〔95%CI(25.90,44.10)〕、12.00〔95%CI(9.66,14.34)〕、2.00〔95%CI(0.85,3.15)〕d(χ2=139.311,P<0.001);PPI 0~3.5、4.0~5.5、6.0~7.5、8.0~10.0、10.5~15.0分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3.00〔95%CI(25.39,40.61)〕、12.00〔95%CI(8.15,15.85)〕、6.00〔95%CI(4.72,7.28)〕、3.00〔95%CI(1.76,4.24)〕、1.00〔95%CI(0.89,1.11)〕d(χ2=289.831,P<0.001)。临终患者病情评估表、KPS、PPS、PPI在全体患者生存期预测中的准确率分别为81.27%(256/315)、57.78%(182/315)、57.46%(181/315)、73.65%(232/315)。结论临终患者病情评估表、PPI、KPS、PPS均可用于预测癌症晚期患者生存期,但临终患者病情评估表的预测效果明显优于PPI、KPS、PPS。  相似文献   

15.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生存率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评估解放后上海地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生存率的发展趋向和各种有关参数与病人预后的关系,对近32年以来,在上海华山医院诊治并具有上海市户口的566例SLE病人进行了生存率研究。以发病时间为计算起点,1年、5年和10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2.6%[年末生存例数(524),年初观察例数(566),下同]、72.7%(371,389)和60.1%(204,210)。单因素分析表明,男性、神经精神症状、浆膜炎、高血压、贫血、淋巴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蛋白尿、血尿、管型尿、血肌酐增高、血尿素氮增高、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胆固醇增高、补体(C3)降低、狼疮细胞阳性、心电图异常和长期大剂量皮质激素治疗均是明显影响生存率的恶性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男性、血肌酐增高、C3降低和长期大剂量皮质激素治疗是独立影响因素。上述参数对评估SLE发展趋势及SLE病人预后有重要指导作用,血肌酐和C3水平可作为最佳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不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模式对晚期原发性肝癌(HCC)患者生存时间和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接受TACE治疗的晚期HCC患者74例,根据首次TACE术后的情况分为肿瘤消失组(46例)和非肿瘤消失组(28例)。前者每3~4个月复查CT,有肿瘤复发迹象时再次行TACE,后者间隔1~2个月继续接受介入治疗。随访分析患者的生存时间和复发率。结果 74例患者完成研究,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3个月~38个月)。全体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7个月,第1、2、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2.2%、38.9%和31.9%;Cox回归多因素分析表明肿瘤最大直径、肿瘤数目、肿瘤血供和Child-Pugh分级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消失组第1、2、3年复发率分别为56.5%、76.1%和80.4%,经Cox回归多因素分析,只有肿瘤血供是影响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消失组中位生存期为18个月,第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3.9%、41.3%和34.8%;非肿瘤消失组中位生存期为16个月,第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9.2%、34.6%和26.9%,两组生存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32,P=0.392)。结论多次进行TACE治疗并不能提高HCC患者的生存时间,应根据术后影像学资料确定治疗次数和间隔,同时肿瘤最大直径、肿瘤数目、肿瘤血供和Child-Pugh分级影响HCC预后,而肿瘤血供与TCAE术后复发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前瞻性研究方法 ,揭示诊断时的修改版神经功能评分(AISFRS-R)总分和ALSFRS-R的线性变化率(AFS)与生存时间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收集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确诊和拟诊的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129例,记录临床资料、用力肺活量(FVC)和ALSFRS-R,患者每3个月进行随访,直至死亡或气管切开.结果 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52±11)岁,中位生存时间为45.71个月(95%的可信区间为35~51个月).用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的方法 ,发现ALSFRS-R和AFS均为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用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FS和用力肺活量为生存时间最有力的影响因子(P<0.05).△FS下降一个单位,死亡风险下降73.3%.结论 ALSFRS-R可以敏感反应病情变化,预测生存时间,可以作为临床试验的主要观测指标.△FS代表疾病早期的发展速度,是较ALSFRS-R和确诊时间更有力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13例肾脏平滑肌肉瘤患者的生存情况,评估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至2008年间我院诊治的13例肾脏平滑肌肉瘤患者的临床症状、病理学特征、治疗方式及随访资料,运用logistic回归评估各项观察指标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各指标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患者平均年龄为45.7岁,61.5%(8/13)为女性。平均肿瘤直径为〔11.1±10.2(3.0~34.0)〕cm,53.9%(7/13)累及肾包膜,23.1%(3/13)淋巴结阳性,完成随访11例,中位生存时间为39.2月(9~81月),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1.8%,54.5%、16.2%。8例患者出现远处转移,截止本次随访9例患者死亡。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的生存与年龄、病理分级、是否完整切除、是否淋巴结转移、是否侵犯包膜或肾盂、是否化疗等无相关性。结论原发性肾脏平滑肌肉瘤为高致死率的肾脏恶性肿瘤,需尽早发现、手术切除,否则生存预后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提高肿瘤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从2005年1月~2013年12月随访并在册登记的120例癌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0例为本院对手术、放化疗后及失去这些治疗的晚期癌症患者,进行以心理干预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作为观察组;另60例为西医医院术后及放化疗的癌症患者未曾接受心理干预为主的中医综合治疗,为对照组。结果肿瘤1、3、5年复发率、死亡率、无病生存期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心理干预的中医综合治疗癌症患者效果好,生活质量高,复发率低,死亡率低,存活时间长,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AMM)误诊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1994~2004年经我院手术治疗的8例AMM患者和1994~2004年12月CNKI全文数据库以个案报道并有随访资料的文献共48篇13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误诊疾病应用生命表法和Kaplan-Meier方法(SPSS10.0 for window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MM的1年、2年、3年、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47.25%、34.17%、27.28%、17.78%、8.89%,中位生存时间为16.78月;有误诊患者的1年、2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8.41%、22.62%、22.62%、11.31%,中住生存时间为14.85月;无误诊患者的1年、2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0.19%、38.87%、29.02%、21.28%,中位生存时间为18.34月,但Kaplan-Meier法比较发现,误诊对AMM的生存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误诊的疾病类型对预后有显著影响(P=0.0072),误诊为痔的预后极差,其1年生存率只有28.89%,中位生存时间只有5.79月。结论 有误诊患者的预后较差,但未显示统计学差异;误诊为痔将严重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