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甜菊(Stevia rebaudiana)是菊科泽兰族植物,野生于巴拉圭。甜菊叶含甜味成分,主要的一种是斯替维(Stevioside-蜡菊烯型二萜甙);其它含量高的尚有甜菊甙-A(Rebaudioside A);几种低含量的是:甜菊甙-C(二卫矛甙B),甜菊甙-D,甜菊甙-E和卫矛甙A。由于甜菊可作为天然甜味料的一种新来源,已引起特殊注意。又因从菊科特别是从泽兰族植物中分离到许多细胞毒和抗白血病物质,促使作者等对甜菊叶进行化学的研究。除了甜味的甙类外,还确证了这种可作为食物的粗制品的安全性。甜菊干叶甲醇浸出物的醚溶性成分经柱层析,得到三种结晶性化合物(1),(2)和(3)。化合物(1)经NMR、旋光率和熔点测定,证明与  相似文献   

2.
非营养性增甜剂应具有强甜度、味类似蔗糖、对温度和水解稳定、高水溶性和迅速溶解、粘度效应相似于蔗糖、对人安全、非生龋性以及价廉等条件。当前感兴趣的非营养性增甜剂有如下几种化学类型。氨基酸:包括无手性的环状氨基酸类,其中六元环的同系物最甜;D-色氨酸和6-氯-D-色氨酸是最有效的简单氨基酸。色氨酸的代谢物N′-乙酰犬尿氨酸(N′-acetyl kynurenine)及其D,L-氯衍生物均有甜味。  相似文献   

3.
一、萜类和甾族化合物绝大多数具有强烈甜味的天然化合物是类异戊二烯类,可以分为萜类或甾族化合物。其中许多化合物是含有一个或数个可增加其水溶性的“糖单元”的甙。在萜类中,已知一些天然存在的单萜、倍半萜、双萜和三萜类化合物具有强烈的甜昧,其中一些商业上用作蔗糖的代替物。兹介绍如下: Perillaldehyde(1)为一单萜,是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cens(L.)Britton)微甜挥发油的一个单萜成分。其a—syn—oxime“perillartine”(2)约较蔗糖甜350倍,在日本用作烟草的甜味剂。因其有苦味且水溶性较低,限制了它作为广泛使用的甜味剂。  相似文献   

4.
甜菊甙类是原产于南美巴拉圭的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甜菊(Stevia rebaudianaBertoni)的茎叶中所含的具甜味的一类成分,其主要成分为甜菊甙(stevioside)和莱鲍迪甙 A(rebaudioside A)。甜菊在原产地称为甜草,作甜味料使用。1945年 Gattoni 指  相似文献   

5.
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Bertoni)Hemsl 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叶含有多种甜味物质—甜叶菊甙又称斯替维甙,(Stevioside)等,其中主要成份为双萜甙类。纯品呈白色粉状结晶,甜度为蔗糖的300倍;粗制品呈淡黄色粉状物,甜度为蔗糖的100~200倍。其甜味纯正。国外进行了一系列的药理试验,均证实该糖甙是安全的,[中国农科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译:《甜叶菊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松果菊(Echinacea)的糖贮藏器官常由果聚糖发挥作用,这些多糖在植物中亦可看作渗透石(osmolites)。果聚糖的药理性质显有抗癌活性。最近,y-菊糖(y-inulin)微粒已确证是菊糖制剂的活性成分,它专属地活化补体的交替途径,本研究的目的是考查紫松果菊(E.pur-purea)和狭叶松果菊(E.angustifolia)的根、地上部分和植物治疗剂中的果聚糖,并研究根中果糖的聚合度(DP)。上述两种植物在其生长两年时每月收获共三次,按HAB(方法3a)制备乙醇提取液。用开水制备水提取液,果聚糖用TLC  相似文献   

7.
该制剂的活性成分为苯基糖甙化合物,是从未精制糖如粗糖和解毒糖中提取而得。苯基葡萄糖最好是大吉甙(techioside,3-甲氧基-4-羟基苯基-O-β-D-吡喃葡糖甙)和熊果甙(arbutin,4-羟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甙)。最好用XAD-1型离子交换剂(RTM)精制粗蔗糖或解毒糖得到苯基糖甙。  相似文献   

8.
甜叶菊Stevia ribandiana(Bertoni)Hemsl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南美巴拉圭和乌拉圭等地,当地人民历来用其叶作为茶或咖啡等饮料的甜味剂。1931年法国学者M.Bridell和R.Lavieille首先从该植物中分离到其甜味成分,命名为甜叶菊甙(Stevoside)到1961年美国学者Fletcher等人,确定其化学结构为四环二萜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萝藦科青蛇藤(Periploca calphylla)嫩枝中已知含有2-去氧已糖(加拿大麻糖)、强心甙元(杠柳甙元,cymarose)及孕甾烷甙(calocin)。在深入研究中,作者等又从干燥嫩枝提取得一种新的糖甙,命名为Plo-cin。Plocin 熔点148~150°,[α]_D 4°。其甙醇溶液  相似文献   

10.
无腥味日本肝油(糖)丸是日本河合制药株式会社荣誉出品,是当今全世界鱼肝油丸类的第一品牌,风行日本、中国大陆及台湾、香港等地已有七十年历史,是全世界独一无二最畅销不含腥味的鱼肝油九,咀嚼后绝无腥味且有水果芳香甜味。日本肝油(糖)丸依维生素类别共分三种包装。  相似文献   

11.
腺叶罗麻(Rogeria adcnophylla)在西非用作解热药和治疗痢疾。作者将其叶的甲醇提取物经硅胶柱层析,离心反相层析,以氯仿-甲醇-异丙醇-水(5:6:1:4,下行)洗脱和低压液相层析(RP-8)得到6种环烯醚萜葡糖甙和毛蕊糖甙。(1)~(4)分别为哈帕甙,钩麻甙(harpagoside),8-对香豆基哈帕甙和南非钩麻甙(procumbidc)。新的环烯醚萜葡糖甙(5)和(6)的结构用光谱法确证。有趣的是  相似文献   

12.
玄参科钓钟柳属植物含有各种类型的环烯醚萜甙,已鉴别了桃叶珊瑚甙,梓醇,且发现了少见的缬草型环烯醚萜酯甙。光钓钟柳(Penstemon nitidus Dougl.)叶的甲醇提取物经DCCC和制备TLC,分离出四种环烯醚萜葡糖甙,用光谱法确认了山茱萸甙(cornin)(1),10-羟山茱萸甙(2),戟叶马鞭草甙(hastatosidc)(3)和β-二氢戟叶马鞭草甙(4)。(2)是一种新的环烯醚萜葡糖甙,经还原(3)制备得(4),但至今在自然界尚未发现。  相似文献   

13.
Echinacoside的中译名较早称海胆甙(《英汉医学词汇》,1979年)或海胆苷(《英汉化学化工词汇》第3版,1984年)。以后为多种文献辞书沿用,如1987年出版的《英汉科技辞天》和《英汉科技词库》,直至现在仍有人译为海胆苷。本人认为该中译名值得商榷。该化合物系Stoll等人于1950年首次从菊科紫松果菊属植物狭叶松果菊(或狭叶紫锥菊)Echi-  相似文献   

14.
美国FDA已批准sucralose作为非营养性增甜剂用于饮料,烘烤食物和食品等,也可作为食用糖的代用品。在美国尚有其它市售的增甜剂,包括糖精,阿司帕坦和乙酸舒泛钾。1性质sucralose为水溶性无热能的白色粉末,甜度为食糖的320~1000倍。本品以蔗糖为原料,用三个氯原子取代其中三个羟基从而产生1,尽双氯-1,泽双去氧-β-D-呋喃果糖基-4-氯-4去氧-a-D-半乳糖吧哺糖着,在烘烤温度下较稳定。长期贮存,特别是在高温和低pH值时,会产生水解产物小氯-4-去氧-半乳精(4-CG)和1,6一双氯一互,6一双去氧.果糖(1,6DCF),但是本品的长期…  相似文献   

15.
近年报道某些萜类能增强药物透皮作用,在许多天然的萜类中萜的氧化物如土荆芥油,7-氧二环庚烷及桉叶油等特别有效,应进一步研究。α-甜没药萜醇(α-BIS)是一单环不饱和叔倍半萜,它可以由天然原料提取(春黄菊精油,含(—)α-甜没药萜醇50%以上)或可合成制备(±)-α-甜没药萜醇。其大鼠口服LD_(50)>5g/kg,对皮肤无刺激性(兔),已证明其具有抗炎作用及防止皮肤受刺激。光学活性(-)萜为药理活性化合物。常用于皮肤及口腔保健用品,春黄菊浸膏用于嗽口剂、滴剂和油膏等。  相似文献   

16.
异甜菊醇的急性毒性许德义,夏敬民,刘洪海,陈虹(石河子医学院药理教研室、药学系,石河子832002)异甜菊醇(isosteviol,lSV)由我院药学系以甜菊甙(stevioside,Ste)作原料,经三氯醋酸水解制得,纯度99.95%。已证实大鼠I...  相似文献   

17.
紫松果菊(Echinacea purpurea (L.)Moench),窄叶松果菊(E angustifolia DC.)和苍白松果菊(E. Pallida(Nutt. )Nutt. )的提取物可广泛用于提高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功能,提取物的亲脂部分,尤其是烷酰胺部分,在体内外实验中都具有免疫活性。本文对窄叶松果菊和紫松果菊根中的25种化合物作了TLC和HPLC分析,并鉴别出15种新的具有异丁基和2-甲基丁基的酰胺类化合物。本法可作为三种松果菊的分析特征和标准鉴定方法。提取:将植物试材粉末1g,置索氏提取器中以氯仿50ml提取至少1h,蒸干萃取液,  相似文献   

18.
甘草叶中酚酸和黄酮甙类成分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eh)的干燥叶中分离到7个甙类成分,经化学方法和光谱分析确定结构为原儿茶酸-1-O-β-D-呋喃木糖酯甙(1-O-protocatechuyl-β-D-xylopyranose,Ⅰ)、洋芹素-6,8-C-二葡萄糖甙(vicenin-2,Ⅱ)、异鼠李素-3-O-芸香糖甙(narcissin,Ⅲ)、山柰酚-3-O-芸香糖甙(nicotiflorin,Ⅳ)、山柰酚-3-O-β-D-葡萄糖甙(astragalin,Ⅴ)、槲皮素-3-O-芸香糖甙(rutin,Ⅵ)和槲皮素-3-O-β-D-葡萄糖甙(isoquercitrin,Ⅶ)。其中,Ⅰ是新化合物,命名为乌拉尔新甙(uralenneoside);Ⅲ在本属植物中为首次报道;Ⅲ~Ⅶ在乌拉尔甘草中首次分得。Ⅱ~Ⅶ都是已知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9.
黄花夹竹桃(Thevetia peruviana Merr.)和海杧果(Cerbera odollam Gaertn.)均为夹竹桃科植物。长期以来,已知两植物的种仁具有强烈毒性。近年来,对黄花夹竹桃引起了很大的注意,从其种仁中分离得一种新强心甙黄夹次甙甲(Peruvoside),该甙可用于治疗心力衰竭。本文总结了两植物所含强心甙的化学、药理及临床方面的情况。两植物所分离得的强心甙均属强心不饱和内酯(Cardenolide)类。种仁中富含这类化合物,在黄花夹竹桃的根皮、茎皮和叶中的含量则低。该类化合物可概分为极性甙(三糖甙)和次级甙(一糖甙)。所有甙与Kedde试剂呈阳性反应,与Keller-Kiliani试剂呈阴性反应。丁烯内酯环的红外和紫外特征吸收  相似文献   

20.
糖类现已发现一百多个化合物像糖一样具有甜味。其中有三个是商业上主要甜味剂,即蔗糖、葡萄糖和果糖。蜂蜜是果糖和葡萄糖的混合物,枫糖浆是以蔗糖为主和一些果糖的混合物。蔗糖作为甜味强度的标准,通常以之作为一相对甜味单位,则葡萄糖相对甜味度为0.7,果糖为1.7,其他如乳糖(0.3)、麦芽糖(0.4)和一些多元醇(如山梨糖醇0.5)的甜味度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