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莉  郭凡 《江西医学检验》2001,19(2):117-118
由于母婴血型不合而导致的新生儿溶血病(HDN)以ABO系统和Rh系统最为常见,其中Rh血型系统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大多病情危重,易并发核黄疸,往往须用换血治疗方可救治。现将临床使用换血疗法,成功抢救3名Rh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特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3例患儿均为足月顺产,均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皮肤黄染,并呈进行性加重,经蓝光照射、使用白蛋白、抗感染药物等对症治疗,疗效不明显,黄疸继续加重,根据治疗需要,施用换血疗法。 2 方法与结果 2.1 检测方法 ABO、Rh定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按常规法测定;抗体筛选及…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Rh溶血病换血疗法的术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保新生儿Rh溶血病换血疗法能达到预期的疗效,术后监测及护理极为重要。我院自1991年1月 ̄1996年12月对12例新生儿Rh溶血病进行了换血疗法。通过换血后有计划,有重点的针对低血糖,低血钙,高血钾,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动脉栓塞,胆红素反跳及感染,出血等监护,有效地防止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保证了治疗的成功。我们体会到良好的术后护理,有目的地进行监护是减少术后并发症,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目的解决RhHDN换血治疗时Rh阴性血液供应困难问题。方法采用Rh阳性血代替Rh阴性血对6例RhHDN患儿进行换血治疗。结果6例患儿全部治愈出院。结论用Rh阳性血替代Rh阴性血对RhHDN患儿进行换血治疗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4.
总结Rh新生儿溶血病换血治疗的护理体会,重点应加强心脏功能监测、高血钾及胆红素反跳的观察、预防感染、保暖等.  相似文献   

5.
李春娇  翁远桥  方振香 《全科护理》2009,7(25):2280-2280
总结Rh新生儿溶血病换血治疗的护理体会,重点应加强心脏功能监测、高血钾及胆红素反跳的观察、预防感染、保暖等。  相似文献   

6.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Rh溶血病二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科常见症,一般经蓝光照射及输注白蛋白等治疗,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新生儿Rh溶血病发病率不高,却常引起胆红素脑病,造成不可逆的神经系统损害,病死率高,一般治疗对于新生儿Rh溶血病是无效的,需采取换血治疗。我科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成功救治2例新生儿Rh溶血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溶血病患儿中检测Rh血型抗体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 814例有黄疸症状的新生儿的1 814份血清进行ABO血型、Rh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及不规则抗体鉴定.结果:A型596份、B型419份、O型642份、AB型157份;Rh阳性1 809份、Rh阴性5份;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31份,经鉴定31份均为Rh血型抗体,其中抗D抗体 21份,抗E抗体 8份,抗c抗体和抗Hro抗体各1份;其对应的31例患儿胎次多为第2胎、第3胎,无1例为第1胎,其中20例患儿符合换血指征,换血治疗后治愈率为100%.结论:对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进行Rh血型抗体检测有助于明确病因,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便于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8.
<正>妊娠期间,由于母胎的ABO、Rh血型及其他血型的不合,可导致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HDN),严重时可导致死胎或习惯性流产。在我国,Rh血型系统导致新生儿溶血病仅次于ABO血型系统,以RhD血型不合引起的HDN最为严重。在孕期如不能及早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20例Rh新生儿溶血病血清抗体回顾性分析。方法采用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放散试验检测ABO以外的抗体,采用微柱凝胶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进行抗体鉴定。结果20例Rh溶血病患儿中由抗D引起的溶血病有11例,由抗-D和Rh其他系统抗体联合引起的有4例,共15例,占75%;由抗-E引起有3例,由抗-E和抗-c联合引起1例,占20%;由抗-C引起1例,占5%。20例患儿母亲都曾有生产或流产或输血史。结论为预防新生儿Rh溶血病的发生,尤其是对曾有过生产史、流产史或输血史的孕妇作产前夫妇Rh血型和孕妇Rh免疫性血清抗体筛查极有必要。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溶血病(HDN)以ABO系统多见,Rh系统不合引起的较为少见。笔者对本科1999~2003年6例Rh系统不合的HDN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ABO溶血病换血疗法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换血疗法是采用正常血液或血液制品替代患儿体内带有某种有害因子血液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1999年5月至2000年10月我院成功治疗7例ABO溶血病患儿,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Rh溶血症换血疗法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3.
产前Rh血型及抗体检测与新生儿Rh溶血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兴华 《华西医学》1995,10(3):264-265
产前Rh血型及抗体检测与新生儿Rh溶血病刘兴华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围产医学中心人群中Rh血型抗原阴性较少,故母子Rh血型不合及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发生率不高[1]。由于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是新生儿期的严重溶血性疾病,如不能早期诊断并进行有...  相似文献   

14.
外围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疗效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敏任爱玲  张玉梅 《护理研究》2005,19(12):2589-2590
[目的]全面了解经外围动静脉换血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的优缺点,探讨预防和护理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对采用外围动静脉同步换血的20例新生儿溶血病患儿(外围动静脉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20例行脐静脉换血惠儿(脐静脉组)进行对照。[结果]两组换血成功率均为100%;外围动静脉组手术时间、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均较脐静脉组明显缩短,住院费用降低,术后无疤痕及并发症发生。[结论]外围动静脉换血疗法在其适应证范围内可替代脐静脉换血法;优良的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换血术及综合措施治疗重症Rh新生儿溶血病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换血术及综合措施治疗重症Rh新生儿溶血病1例报告261000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阎东河侯军刘德美1临床资料产妇程某,女,35岁,住院号86788,孕9次分娩2次,1985年足月顺产1女婴,健康,此后7次妊娠中,1次死胎,3次足月生产,2次7个月早产均...  相似文献   

16.
Rh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产前诊断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HDN)是一组由于母婴血型不合导致的胎儿或新生儿免疫性溶血性疾病。在我国以ABO血型不合较多见,Rh血型不合次之,但后者病情较重,预后差。传统的HDN诊断是在产后经血清学实验确诊,而此时干预治疗已无法纠正产前溶血、贫血、高胆红素血症造成的组织器官损伤。早些时候HDN的产前诊断是通过羊膜腔穿刺或绒毛膜活检获取胎儿细胞进行的,此类方法费用高,对胎儿有一定危险性,如诱发流产、胎盘出血等,也曾有人试图采用脐静脉穿刺等方法获取胎儿有核红细胞,但技术复杂且危险性大。1977年,Lo等[1]…  相似文献   

17.
16例Rh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1979年7月至1991年4月,经我室血清学检查确诊为Rh新生儿溶血病共16例。现将血清学检测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1.血样本来源:由本市各医院儿科、妇产科提供。 2.试剂血清:除抗e血清由西德Biotest公司提供外,其余试剂血清均为本室制备。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溶血症是由于母婴血型不合,母亲的血型抗体通过胎盘引起胎儿-新生儿红细胞破坏。临床表现为贫血、水肿、肝脾大和出生后迅速出现的黄疸。目前已发现人类有26个血型系统,400多个血型,但是以 ABO 血型不合最常见,其次为 Rh血型。Rh 新生儿溶血病具有发病早、进展快、生后24h 内即出现黄疸并迅速加重等特点,若不及时治疗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治疗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临床上对确诊的 Rh 新生儿溶血病患儿即刻进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此疗法具有实用、易行、安全、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有效方法。本科于2013年3月5日收治1例新生儿 Rh 溶血病患儿,对其进行换血疗法,通过护理人员积极的术中配合和精心的术后护理,有效地防止了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方法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Rh缺失型在国内极少见,本院收治1名高黄胆患儿,准备对其换血治疗时,对其母亲检测Rh时,发现其母亲为Rh缺失型(-D-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换血疗法对新生儿溶血病(HDN )的治疗效果。方法监测186例HDN 患儿换血前后的胆红素、血常规及电解质指标的变化。结果换血治疗前后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下降43%,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白细胞计数及血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钠、血氯和血钙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HDN患儿进行换血治疗可以有效降低体内胆红素水平,对患儿血液内环境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