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单元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细目一 :整体观念要点 :1.整体观念的概念2 .整体观念的内容细目二 :辨证论治要点 :1.辨证论治的概念2 .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内涵第二单元 阴阳学说细目一 :阴阳学说的概念要点 :1.阴阳和阴阳学说的含义2 .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细目二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要点 :1.阴阳的对立制约2 .阴阳的互根互用3.阴阳的消长平衡4.阴阳的相互转化细目三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要点 :1.在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的应用2 .在病理方面的应用3.在疾病诊断上的应用4.在疾病治疗上的应用第三单元 五行学说 …  相似文献   

2.
中医的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属性的概括,阴阳的运动是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互藏、消长转化及自和平衡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基本规律,阴阳二气的协调平衡是人体生理活动正常维持的基础,阴阳失衡则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现代医学认为免疫是生物的一种应答过程,能够识别清除异己物质,维护机体生理功能正常。免疫系统的任一部分出现异常,免疫疾病随即发生。中医认为免疫疾病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感六淫、先天不足、营卫失调、痰瘀内生、脏腑功能紊乱等皆可导致免疫疾病的发生。由于人体是由阴阳两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阴阳的理论可以用于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营卫及气机升降出入之间关系的阐释。免疫疾病的致病因素从一定程度上讲属于阴阳失衡的表现,本文就中医阴阳与免疫的关系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3.
对中医阴阳学说与免疫的相关性进行了较深入探讨:分析了免疫系统及其功能的阴阳属性;认为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互根为用、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的相互转化均与免疫功能及其病理变化密切相关;中医临床治疗疾病时所用调整阴阳的治疗原则包括免疫调节疗法等。  相似文献   

4.
宇宙间一切事物都可以用阴阳学说来理解,脑内神经元突触问的联系也存在阴阳平衡的关系.了解脑内突触的聚合、储存和信息校正是现代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从突触的形态结构及功能两个方面,分析其与中医阴阳学说的联系.试图从中医的阴阳学说思考突触间的联系,分析形态结构上轴突、树突之间的联系存在阴阳平衡的关系;在功能上,突触结构的重塑和稳定及突触可塑性变化也体现了阴阳矛盾转化的关系.因此,用中医的思路与方法去解决现代医学中的问题,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对事物的高度抽象和分类概括,是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相互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现象,并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进而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这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处处体现着阴阳学说的思想。阴阳学说被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并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中药性味功效及阴阳学说构建的中医辨证论治、平衡阴阳的基本观点的分析和探讨,认为中药药性理论和中医阴阳平衡学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利用中药的药性理论是中医平衡阴阳、疗病祛疾、康复人体机能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阴阳平衡"理论是中医阴阳学说的核心,现代医学研究多用它从宏观上解释疾病的发病、预后和转归。现代难治性疾病的机制研究是现代医学研究的热点、难点也是寻找其防治途径的关键点。中医"阴阳平衡"理论与现代难治性疾病各种复杂的机制学说在宏观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病中医研究之探讨安徽省黄山市中医院(245000)许从真【关键词】高血压病,中医脏腑学说,阴阳平衡根据祖国医学的观点,人体各部分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得到平衡,失去平衡即产生疾病,这个论点是和神经论相符合的。疾病的发生,是由一定的病因(邪气)作用...  相似文献   

9.
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第一节阴阳学说阴阳的基本概念: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一、阴阳的特性普遍性——阴阳存在于一切事物或现象之中。可分性——“一阴一阳之谓道”,事物具有无穷可分性。相对性——阴阳代表事物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两方面。(见阴阳归属表)互相转化——一定条件下阴阳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10.
疾病的结果导致了机体的阴阳偏盛或偏衰。阴阳学说用于指导疾病的治疗,就是把握阴阳失调的状况,用药物、针灸等治疗方法,调整阴阳的偏盛或偏衰,以恢复阴阳的协调平衡。中医治病,其实就是调整阴阳,纠正疾病过程中机体阴阳的偏盛或偏衰,损其有余而补其不足,恢复人体的阴阳相对平衡。可见中医治疗的原则和将杠杆恢复平衡的原理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