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妊娠20周前孕妇TORCH的感染状况,为该地区人口优生优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2 002例妊娠20周前的孕妇血清TORCH抗体,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TOX-Ig M、RUV-Ig M、CMV-Ig M的阳性率分别为0.85%、0.80%、1.05%,阳性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OX-Ig G、RUV-Ig G、CMV-Ig G、HSV-1-Ig G、HSV-2-Ig G的阳性率分别为14.29%、86.01%、98.30%、80.57%、8.19%,CMV-Ig G的阳性率最高(P<0.01)。36~45岁孕妇的TOX-Ig M阳性率明显高于18~25岁和26~35岁年龄组(P<0.01)。RUV-Ig M和CMV-Ig M的阳性率在各年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的季节TOX-Ig M、RUV-Ig M、CMV-Ig M的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该地区孕妇弓形虫的感染具有年龄的差异,季节对孕妇TORCH感染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由于TORCH感染是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因此育龄妇女在孕前和孕早期进行TORCH检测对于优生优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孕妇产前检查TORCH [T (弓形体)、R (风疹病毒)、C (巨细胞病毒)、H (单纯疱疹病毒)、O (其他的病原体)]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同时探讨TORCH检测在妊娠不良结局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2016年在武汉市洪山区妇幼保健院产前检查孕妇2 000例,对其进行TORCH检测,分析TORCH检测结果及其同妊娠不良结局之间的关系。结果 2 000例孕妇当中,RV-Ig G阳性率95. 2%、CMV-Ig G阳性率93. 2%、TOX-Ig M阳性率6. 5%、TOX-Ig G阳性率2. 2%、CMV-Ig M阳性率0. 4%; TOX-Ig G感染、TOX-Ig M感染以及CMV-Ig G感染情况与孕妇年龄有显著关系(P 0. 05); TORCHIg M阳性孕妇出现自然流产、死胎以及胎儿畸形等不良结局的比例要显著高于TORCH-Ig M阴性孕妇(P0. 05)。结论 TORCH感染会给孕妇以及胎儿带来不良影响,孕妇产前检查当中应用TORCH检测有利于避免妊娠不良结局,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感染解脲脲原体(UU)及TORCH婴幼儿的状况及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11月该院1 332例0~3岁住院婴幼儿,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TOX-Ig M/Ig G、RV-Ig M/Ig G、CMV-Ig M/lg G、HSVⅠ-Ig M/Ig G、HSVⅡ-Ig M/lg G,呼吸道吸出物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UU-DNA,并依据年龄分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儿TOX-Ig M、RV-Ig M、CMV-Ig M、HSVⅠ-Ig M、HSVⅡ-Ig M阳性率分别为0. 00%、0. 00%、3. 75%、0. 00%、0. 08%。TOX-Ig G、RV-Ig G、CMV-Ig G、HSVⅠ-Ig G和HSVⅡ-Ig G阳性率分别为0. 15%、10. 74%、14. 64%、6. 23%、0. 83%。UU-DNA阳性率为7. 81%。依据月龄分组,新生儿期感染率最高,UU-DNA阳性率为15. 93%,CMV-Ig M检出率为0. 92%。结论 TORCH检测中,CMV的感染率最高,0~3岁婴幼儿以CMV感染为主。新生儿以UU解脲脲原体感染为主。加强孕产妇孕前TORCH、UU检测,对于降低婴幼儿TORCH、UU的感染率,减少婴幼儿TORCH感染相关疾病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自然流产患者中的HPV B19 Ig M、Ig G抗体及DNA,探讨其对自然流产的预防及诊治价值。方法收集病例组(自然流产孕妇)和对照组(中晚期正常妊娠孕妇)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HPV B19 Ig M、Ig G抗体,PCR检测HPV B19 DNA,比较自然流产患者与正常待产孕妇感染率的差异。结果病例组检测到3例HPV B19 Ig M阳性标本,对照组未检测到阳性标本;病例组HPV B19 Ig G阳性率为46.15%,低于对照组阳性率63.46%;病例组HPV B19 DNA阳性率为21.15%,显著高于对照组阳性率3.8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沙地区自然流产孕妇中HPV B19的感染率高于正常妊娠孕妇,推测HPV B19感染与自然流产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 ISA)对早孕自然流产妇女 10 0例血清进行人巨细胞病毒 (HCMV) Ig M、 Ig G的检测 ,并和正常早孕妊娠妇女进行比较 ;应用 EL ISA对 2 0例早孕自然流产后绒毛进行 HCMV- Ig M、 Ig G检测。结果显示 :流产组中HCMV- Ig M阳性和 HCMV- Ig G、 Ig M双阳阳性率与正常孕妇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2 0例流产绒毛阳性率 6 0 % ,说明HCMV通过血液传播给胚胎 ,引起流产。孕妇原发与继发感染与早孕自然流产有相关性 ,HCMV- Ig M和 HCMV- Ig G与 HCMV-Ig G、 Ig M双阳阳性率与发生流产次数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和分析解脲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感染与复发性自然流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医院收治的250例自然流产(其中包括复发性自然流产81例)孕妇作为研究组,另选取250例同期在医院自愿进行人工流产的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宫颈分泌物、蜕膜组织中UU和CT感染情况,分析复发性与非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宫颈分泌物中、蜕膜组织中UU和CT感染检测情况。结果研究组孕妇宫颈分泌物中UU阳性率38.80%(97/250),CT阳性率29.20%(73/250),UU+CT阳性率24.00%(60/250)均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宫颈分泌物中UU阳性率82.71%(67/81),CT阳性率65.43%(53/81),UU+CT阳性率51.85%(42/81)均高于非复发性自然流产孕妇(P0.05);研究组患者蜕膜组织中UU阳性率35.20%(88/250),CT阳性率28.80%(72/250),UU+CT阳性率20.40%(51/250)均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蜕膜组织中UU阳性率77.78%(63/81),CT阳性率60.49%(49/81),UU+CT阳性率43.21%(35/81)均高于非复发性自然流产孕妇患者(P0.05)。结论 UU、CT感染与复发性自然流产之间存在密切关系,通过对UU、CT感染的检测可以有效预防复发性自然流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解湖北地区育龄妇女TORCH感染情况及其流行特点。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对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2 760例孕妇血清同时进行TORCH(TOX、RV、CMV、HSV I和HSV II)Ig M和Ig G检测。结果孕妇TORCH-Ig M阳性率分别为0.14%、0.54%、1.05%、0.25%、0.14%,CMV-Ig M最高(P0.05),其次是RV-Ig M(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ORCH-Ig G阳性率分别为8.44%、94.24%、96.27%、91.38%、17.86%,CMV-Ig G最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乡村组TOX-Ig G、HSV II-Ig G阳性率高于城区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单项感染41例,复合感染9例,分别占总感染数82%、18%。各季节总TORCH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TOX、RV、CMV感染率各个季节差异不大(P0.05),HSV I和II型感染率春季最高(P0.05)。结论TORCH-Ig M感染率与季节有关,提示孕妇和医疗人员需提高对TORCH感染的季节性认识;同时对孕妇进TORCH-Ig M/Ig G检测,可及时了解孕妇TORCH感染情况,尽早采取方法和措施,对人口的优生优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析自然流产与正常妊娠晚期待产孕妇人微小病毒B19(HPV B19) DNA及IgM抗体检测情况,探讨HPV B19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采集自然流产孕妇(观察组,28例)与正常待产孕妇(对照组,33例)的静脉血,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HPV B19 DNA,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PV B19 IgM抗体。结果观察组HPV B19 DNA阳性率为28.57%(8/28),对照组为9.09%(3/33),两组HPV B19 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 ,P<0.05)。观察组检测出1例(3.57%,1/28)HPV B19 IgM抗体阳性,对照组未检测到阳性者(0.00%)。结论自然流产孕妇HPV B19感染率高于妊娠晚期待产孕妇,推测HPV B19感染可能是导致自然流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方法检测婴儿尿液人巨细胞病毒(CMV)DNA在儿科CMV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565例临床疑诊CMV感染患儿分别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尿液CMV-DNA及血清CMV-IgM抗体.结果 FQ-PCR检测尿CMV-DNA的阳性率为42 83%,ELISA检测婴儿血清CMV-IgM抗体阳性率为20 18%.两种方法对CMV感染诊断符合率为76 46%,前者诊断阳性率显著高于后者(χ^2=33 59,P〈0 01).结论 FQ-PCR检测尿液CMV-DNA是早期诊断婴儿CMV感染的敏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深化孕产妇管理在预防巨细胞病毒 (CMV)宫内感染方面的意义。方法 :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 ISA)检测有异常孕产史的育龄妇女 2 90 7例、孕妇 3 193例外周血中 CMV特异性抗体 Ig G和 Ig M,筛查出 CMV Ig M阳性育龄妇女 2 10例、孕妇 2 45例 ,观察中药对 Ig M转阴率以及孕妇的宫内传播率和妊娠结局的影响 ,观察育龄妇女治疗转阴后再次妊娠情况。结果 :中药治疗可使育龄妇女 CMV Ig M转阴率从自然状态下的 41.2 8% (45/10 9)提高到 77.2 3 %(78/10 1) (χ2 =2 7.91,P=0 .0 1)、孕妇从 41.94% (52 /12 4)提高到 75.2 1% (91/12 1) (χ2 =2 7.90 ,P=0 .0 1) ,孕妇宫内传播率从 41.46% (17/4 1)降低到 2 0 .83 % (10 /4 8) (χ2 =4.45,P=0 .0 3 ) ,流产等胎儿异常明显减少 (χ2 =5.43 ,P=0 .0 2 )。结论 :应用 EL ISA法 ,从孕前开始筛查 CMV Ig M阳性者并给予相应的治疗 ,应纳入孕产妇管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妊娠期孕妇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感染与Toll样受体9(TLR9)基因2848位点多态性及血清水平的关联性。方法选择海口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2018年5月-2020年3月进行巨细胞病毒(CMV)筛查的阳性孕妇100例作为研究组,按照1∶1的比例,选择同期医院收治的CMV阴性孕妇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PCR)检测两组孕妇外周血中TLR9基因2848位点多态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孕妇血清中TLR9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血液中CMV-DNA水平。结果两组孕妇TLR9基因2848位点GG、GA、AA基因型及G/A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活动性CMV感染孕妇TLR9 2848位点AA基因型频率(57.14%)高于潜伏性CMV感染孕妇(P0.05),GG、GA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活动性CMV感染组不同基因型TLR9、CMV-DNA水平总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A型组TLR9、CMV-DNA水平最高,分别为(73.37±21.25)ng/ml、(1.98±0.41)Log copies/μl;活动性CMV感染孕妇TLR9与CMV-DNA水平成正相关关系(r=0.326,P=0.008)。结论 TLR9基因2848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巨细胞病毒易感性无关,但与病毒活动性有关,A等位基因为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2.
巨细胞病毒IgG阳性育龄妇女体液阳性情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巨细胞病毒(CMV)IgG阳性育龄妇女外周血、尿液、阴道分泌物及乳汁中CMV排出情况,并探讨妊娠与体液排毒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1 063例血清进行CMV IgG检测,阳性756例。对其中422例CMV IgG阳性的育龄妇女,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同时检测外周血白细胞、尿液、阴道分泌物中CMV DNA含量。22例孕妇随访至分娩,检测其乳汁中CMV排出情况。结果:422例CMV IgG阳性的育龄妇女中外周血白细胞、尿液、阴道分泌物CMV DNA检测的阳性率(1.4%、6.4%、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15,P<0.01)。未妊娠妇女组、早期妊娠妇女组、中晚期妊娠妇女组分泌物CMV DNA阳性率(11.0%、14.4%、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19,P=0.019)。随访的22例CMV IgG阳性孕妇有10例产后乳汁中检测出CMV DNA,阳性率为45.5%;孕期体液有CMV排出的孕妇分娩后乳汁中CMV的检出率高于孕期无体液排毒者。结论:对于CMVIgG阳性的育龄妇女,应重视无症状排毒情况,尤其重视对尿液、阴道分泌物以及产后母乳CMV排出的检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尿液巨细胞病毒DNA (CMV-DNA)联合血清巨细胞病毒特异抗体(CMV-IgM)检测对婴儿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聊城市人民医院疑似CMV感染的婴幼儿70例,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MV-IgM,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FQ-PCR)检测尿液CMV-DNA,比较抗病毒治疗前后的检测结果.结果:单独检测尿CMV-DNA的阳性率为62.86% (44/70),单独检测血清CMV-IgM的阳性率为55.71% (39/7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77.14% (54/70),与两种方法单独检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病毒治疗后两种检测结果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液CMV-DNA联合血清CMV-IgM检测能显著提高婴儿CMV感染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本地区育龄妇女弓形虫(TOX)、风疹病毒(RV)、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病毒(HSV-1、HSV-Ⅱ)5种病原体(TORCH)感染情况,为预防TORCH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4 644例育龄妇女TORCH-Ig M抗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育龄妇女TOX-Ig M、CMV-Ig M、HSVⅡ-Ig M、RV-Ig M的阳性率分别为0.02%、0.58%、0.06%和0.00%;育龄妇女CMV-Ig M阳性率在不同年龄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本地区育龄妇女CMV感染率较高,应进行TORCH筛查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5.
孕期TORCH感染与母婴垂直传播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研究 TORCH孕期感染与母婴垂直传播 ,采集 2 0 0 0例孕妇静脉血及孕妇 TOX、 CMV、 CT、 U U-Ig M抗体阳性者的围产儿脐血 ,用 EL ISA法检测血清中抗 TOX、CMV、CT、U U- Ig M抗体。结果 :孕妇血抗 TOX、CMV、CT、UU- Ig 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8.4%、 5 .3%、 6 .4%、 5 .9%。围产儿脐血 4种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2 9% .3%、2 8.3%、 2 6 .5 %、 2 9.1%。说明孕妇 TORCH感染可造成母婴垂直传播 ,并导致围产儿发育异常  相似文献   

16.
孕妇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孕妇感染巨细胞病毒 ( CMV)可导致胎儿先天畸形、流产、宫内生长迟缓及智力发育障碍等。为了解妊娠妇女巨细胞病毒感染情况 ,我们检测 4 10名孕妇血清 CMV特异性 Ig G和 Ig M抗体。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来我院产科门诊检查的孕妇 ,取静脉血 2 ml分离血清检测 CMV抗体。1.2 方法酶免疫斑点技术检测抗体。2 结果2 .1 孕妇 CMV- Ig G、CMV- Ig M阳性率4 10名孕妇中 CMV- Ig G阳性为 4 0 2名 ,阳性率为98.0 5% ;CMV- Ig M阳性为 9名 ,阳性率为 2 .2 0 %。2 .2 各年龄组孕妇抗体阳性率比较按孕妇年龄分为≤ 2 5岁 ,2 6岁~ ,…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孕妇 TORCH感染的危害程度 ,临床预防并干预先天性心脏病 ( CHD)患儿的出生。方法 :应用 Ig M捕获免疫技术对健康首胎及 2胎孕妇进行抗人巨细胞 Ig M血清流行病学监测。结果 :首胎孕妇 732 1例 Ig M阳性 880例 ,阳性率为 12 .0 2 % ;2胎 5 2 3例中阳性 93例 ,阳性率 17.80 % ;2 34例有先天性心脏病家族史的孕妇 Ig M阳性率 2 2 .2 2 % ,两者之间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 P<0 .0 1)。随访发现 ,在这些孕妇中其 CHD的出生率分别是 0 .76 % ,2 .6 5 % ,7.6 0 %。结论 :母亲 TORCH感染 ,特别是 CMV感染 ,CMV Ig M抗体阳性与 CHD密切相关 ,开展孕妇 CMV血清流行病学监测具有重要的优生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小榄地区妊娠早期妇女TORCH感染状况及其与不良孕产史的关系。方法选取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TORCH筛查的9 578例妊娠早期妇女,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及酶联免疫技术(捕获法)测定TORCH特异性抗体。结果小榄地区妊娠早期妇女CMV-Ig G(92.83%)和Rv-Ig G(79.68%)阳性率较高,其次为Tox-Ig G(8.06%);CMV-Ig M(0.5%),Rv-Ig M(0.40%)和Tox-Ig M(0.42%)阳性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高于HSVII-Ig M阳性率(0.11%)(均P0.05);不良孕产史妇女CMV-Ig G(98.61%)和Rv-Ig G(81.94)阳性率较高,其次为Tox-Ig G(9.72%),三者阳性率均高于初孕初产妇女(均P0.05);正常孕产史妇女CMV-Ig G(95.34%),Rv-Ig G(80.23%)和Tox-Ig G(8.47%)阳性率均高于初孕初产妇女(均P0.05);不良孕产史妇女CMV-Ig G阳性率高于正常孕产史妇女(P0.05),两组之间Rv-Ig G阳性率和Tox-Ig 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小榄地区妊娠早期妇女尤其是不良孕产史妇女存在一定比例的TORCH感染,以巨细胞病毒(CMV)和风疹病毒(RV)感染为主,提示不良孕产史妇女是TORCH感染的高危人群,对不良孕产史妇女进行TORCH感染预防和监测,对生产健康优质胎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妊娠期HCMV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孕妇HCMV感染状况及其与不良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抗体夹心法检测6 022名孕妇血清中HCMV-Ig M水平。结果:孕妇血清中HCMV-IgM阳性率为1.11%,其中正常孕妇为0.78%,习惯性流产孕妇为14.72%。在随访的50例HCMV感染孕妇中,妊娠结局为自然流产者占32.00%(16/50);生理性黄疸者占26.00%(13/50),显著高于其他异常妊娠结局者(P<0.001)。结论:HCMV宫内感染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尤其是自然流产和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应重视对育龄妇女的HCMV感染的筛查,增强孕期的保健水平,在妊娠的早、中、晚期进行复查,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生殖道衣原体支原体及弓形虫感染与自然流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衣原体 (chlam ydia trachomatis ,C)、支原体 (ureaplasma urealyticum ,U )和弓形虫 (toxocara,T)对自然流产的影响。 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olym 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分别对 4 5例自然流产患者和 5 2例正常妊娠自愿人工流产孕妇的宫颈分泌物进行C、 U检测 ;T采用酶链免疫吸附试验 (enzyme linked im munosorbent assay,EL ISA )方法检测血清中 Ig M抗体。 结果 自然流产组 C、 U、 T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 2 2 .2 % (10 / 4 5 ) ,17.7% (8/4 5 )、 6 .7% (3/ 4 5 ) ,与对照组 5 .8% (3/ 5 2 ) ,7.7% (4 / 5 2 ) ,1.9% (1/ 5 2 )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随着流产的次数增加 C、 U和 T的检出阳性率增加 ,感染与自然流产次数呈正相关。 结论  C、 U、 T是引起自然流产的重要感染源之一 ,可作为确定自然流产病因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