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目的:建立栀子浓缩颗粒中栀子苷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Phenomenex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35:65.在238nm波长处检测。结果:栀子苷的线性范围为0.159~0.795μg,r=0.9999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38%。RSD为1.49%(n=6)。结论: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栀子浓缩颗粒生产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中药提取液浓缩新工艺和新技术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中药提取液的浓缩是中药制药的重要工序之一。目前存在着浓缩温度高,浓缩时间长,有效成分及挥发性成分有损失,一步浓缩难以实现高相对密度的质量要求,设备易结垢,废液排放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开发了一系列先进的中药提取液浓缩新工艺和新技术,主要包括:悬浮冷冻浓缩、渐进冷冻浓缩、自然外循环两相流浓缩、在线防挂壁三相流浓缩、反渗透、膜蒸馏、渗透蒸馏、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浓缩等。因为中药提取液体系非常复杂,有水提取液和醇提取液等;提取液除含有效成分外,还含有一定量的鞣质、蛋白、胶类、糖类和树脂等杂质,所以需要对这些浓缩新工艺和新技术各自的特点、适应性、工艺和技术成熟度等加以了解,从而选择保持中医药特色,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不存在各种浓缩问题,技术成熟度高的浓缩新工艺和新技术。分析了近年来出现的中药提取液浓缩新工艺和新技术的特点及应用价值,并提出了进一步努力的方向,以期为中药制药企业等选择合适的浓缩新工艺和新技术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浓缩作为中药制药过程的重要工序之一,直接影响着药品的质量,浓缩技术发展与设备改进是中药制造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关系着中药现代化与国际化的进程。本文对现行的中药提取液浓缩工艺和设备的现状进行概述,分析了中药提取液浓缩工艺与设备的特点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方向,为加快浓缩技术及设备的研发和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中药栀子中栀子苷的精制工艺。方法:以栀子苷为指标,在明确跨膜压力差、p H、温度因素影响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建立数学模型,考察膜截留相对分子量、跨膜压力差、p H,优选栀子提取液的浓缩工艺,并与减压浓缩对比分析,探索纳滤-减压浓缩联用的适用性。结果:优化栀子苷纳滤浓缩工艺为截留相分子量450,跨膜压力差1.20 MPa,p H 7.50,栀子苷截留率为(94.07±1.70)%,与理论截留率92.88%相近,高于减压加热浓缩工艺。纳滤-减压浓缩联用栀子苷转移率可以达到89.27%。结论:选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设计优化的栀子苷精制工艺稳定可行,与减压浓缩联用,具有较好的生产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黄芪(Radix astragali)是一种常用的中药,药典规定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1]。黄芪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强心降压、降血糖、利尿、抗衰老、抗肿瘤等作用[2]。黄芪的主要有效成分为黄芪皂苷和黄芪多糖。目前,黄芪有效成分的提取多以水煮醇沉,取上清液部分或取醇沉部分再进行精制。水煮醇沉提取法操作简单,但提取过程要耗费大量的乙醇,为了减少乙醇用量,水煮提取液在醇沉前要进行蒸发浓缩去除大量水分,这一过程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栀子提取液中栀子苷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吸附-洗脱量、吸附-洗脱率为指标,利用静态吸附-洗脱试验对8种大孔树脂进行优选,通过静态-动态吸附-洗脱的单因素试验筛选树脂分离纯化栀子苷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X-5型大孔树脂的分离纯化效果最好,其最佳纯化条件为样品质量浓度为20.00 g·L-1,温度25℃,pH5.0,洗脱剂为60%乙醇,动态吸附流速2.0 BV·h-1,样品溶液上样量3.0 BV,动态洗脱流速3.0 BV·h-1,洗脱剂用量7.5 BV。结论:优选的方法稳定可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研究不同浓缩方法对丹参提取液的影响。方法:以丹参提取液中丹参素钠、原儿茶醛、咖啡酸、迷迭香酸、丹酚酸B、总酚酸为指标成分,比较常压蒸发浓缩、减压浓缩、纳滤膜浓缩条件下各指标成分的变化情况。结果:常压浓缩、减压浓缩过程丹参素钠、原儿茶醛、咖啡酸、总酚酸含量逐步增加,增幅逐渐减小,常压浓缩含量增幅较减压浓缩大;丹酚酸B含量逐步减小,降幅逐渐减小,常压浓缩含量降幅较减压浓缩大;3种浓缩方法对迷迭香酸均无显著影响。膜浓缩过程对各含量均无显著影响。丹酚酸B降解符合一级反应的特点,常压浓缩降解回归方程为Ln(C)=-0.114 t+2.947 6,减压浓缩降解回归方程为Ln(C)=-0.083 t+2.947 6。结论:丹参提取液中存在热不稳定性成分,在受热条件下,其酚酸类成分会发生降解与转化,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温度、真空度、时间等参数,以保证批间的一致稳定,使用纳滤膜浓缩方法可最大程度地保持与药液物质基础一致。应采用纳滤膜浓缩方法对丹参提取液进行浓缩。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血小板生物亲和萃取-HPLC分析法分析栀子提取物中抗血小板聚集的活性成分,并对活性成分进行药理实验,以验证血小板生物亲和萃取-HPLC分析法在栀子提取物抗血小板聚集效应物质分析中的可行性。方法:将栀子提取物在生理条件下与洗涤血小板相互作用,洗去非结合成分,调节pH破坏血小板结构后洗脱结合成分,将各洗脱液用已建立的指纹图谱方法进行HPLC分析,找出准活性成分,并进一步对活性成分进行药理实验。结果:可检测到栀子提取物中的主要与血小板结合成分为栀子苷,药理实验也进一步证实一定剂量范围栀子苷对由ADP、鼠尾胶原及凝血酶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血小板生物亲和萃取-HPLC分析法可以用于分析栀子提取物与血小板膜受体的相互作用,所筛选的活性成分与其药理作用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优化注射用活血通络冷冻干燥制剂的成型工艺条件,并考察其稳定性。 方法: 以冻干成型效果、复溶性、澄明度、芍药苷及阿魏酸含量的综合评分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考察甘露醇的用量、药液质量浓度、预冻速率对冻干工艺的影响,采用HPLC测定阿魏酸、芍药苷含量。 结果: 优选的成型工艺为以5%甘露醇为填充剂,药液中有效成分质量浓度30 g·L-1,预冻速率30 ℃·h-1,制成的冻干粉针剂质量稳定。 结论: 优选的处方和冻干工艺稳定可行,可推广于大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栀子提取物微丸的制备及其性质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栀子提取物微丸的处方工艺,并考察其粉体学性质和收率.方法:运用国产挤出滚圆机制备栀子提取物微丸;采用单因素试验优选微丸处方和制备工艺;评价微丸的粉体学性质和收率.结果: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的栀子提取物微丸外形美观,圆整度好,大小均匀,成品收率高.结论:采用挤出滚圆法可制备性质优良的栀子提取物微丸,且快速稳定、可操作性好、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节能环保,尤其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 相似文献
18.
栀子及其近缘类群的随机扩增多态DN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栀子与其变种雀舌栀子、重瓣栀子及变型水栀子之间的亲缘关系。方法从56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2个引物对栀子及其近缘类群进行RAPD分析,应用SPSS10.0分析软件中的Jaccard方法计算任意两样品间的相似系数,用组内聚类方法计算得出聚类树状图。结果共得到251个有效位点。聚类分析显示,栀子与重瓣栀子最先聚类,然后与水栀子聚类,最后与雀舌栀子聚类。结论重瓣栀子与栀子亲缘关系最近,雀舌栀子与栀子的亲缘关系最远。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