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黎敬波教授治疗眩晕病经验介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吉全 《吉林中医药》2010,30(9):751-752
黎敬波教授认为,外感性眩晕以外感风寒、风热、寒湿、湿热等实邪引起的清窍阻滞为主;内伤性眩晕则多为本虚标实之症,本虚以肝肾阴虚、脾气虚最为根本,标实以风、火、痰为主,或三者相兼为患。对于内伤型眩晕,他认为在治疗上要通补结合,补为治本,通为治标。治本或用六味地黄汤补益肾阴,或以四君子汤益气,或用当归补血汤补血;治标或用天麻钩藤饮平肝熄风,或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化痰熄风,或用逍遥散解郁。在实际治疗中,由于病人五脏虚损及风火痰瘀内生四邪常常相兼,黎敬波教授用上述几个方剂为基础,组成几个复合方剂加减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息风化痰活血汤配合醒脑静治疗中风中脏腑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桂芹  李长江 《中国中医急症》2004,13(11):730-730,752
目的 观察息风化痰活血汤配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中风中脏腑的疗效。方法 将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息风化痰活血汤和醒脑静注射液。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息风化痰活血汤配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中风中脏腑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面肌痉挛是神经内科一种常见疾病,主要以面部肌肉不自主抽搐为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给患者带来了极大身心负担,降低其生活质量。龙华君教授从风痰辨治面肌痉挛,认为其病机主要为邪风入络,引动肝风,风夹痰扰,上扰头面,阻滞经络所致,结合龙华君教授多年临床经验,治法上以息风止痉,化痰通络为主,用药上善用虫药搜风通络,兼以健脾祛湿化痰,创立新方息风化痰通络汤,并根据患者临证用药加减,临床疗效颇佳,附验案一则以例证。  相似文献   

4.
介绍新安王氏内科运用滋水涵木化痰通络法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经验。王氏内科认为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虚阳浮越是高血压病的根本病机,痰瘀痹阻不通是疾病发生及进展的重要因素,临床常见本虚标实之证。结合经典论述与现代研究,治疗时应以肝肾为本,滋水涵木、平肝潜阳,佐以养血活血、息风通络、健脾化痰、逐痹通脉之法,临床以一贯煎、半夏白术天麻汤、镇肝息风汤、黄连温胆汤、天麻钩藤饮、瓜蒌薤白半夏汤等为基础进行合理配伍加减,多用生地黄-生白芍、生龙骨-生牡蛎、黄连-竹茹、僵蚕-全蝎、天麻-钩藤、降香-丹参等药对标本同治,疗效突出,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金匮要略>治疗风湿病的方剂.以祛邪为主的方荆:以祛风湿为主的方剂主要有麻黄加术汤等;以祛寒温为主的方剂主要有乌头汤等;以祛风痰为主的方剂主要有藜芦甘草汤;以祛热邪为主的方剂主要有白虎加桂枝汤等;以祛风邪为主的方剂主要有阳旦汤等.以扶正为主的方剂:以扶正祛邪为主的方剂主要有薯蓣丸等;以扶正为主的方剂主要有小建中汤等.<金匮要略>针对胸痹、心痛的方剂:主要有栝萎薤白白酒汤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挖掘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中医处方用药,探讨辨证用药规律特点,以期为临床上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收集2015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中药处方,采用病例回顾性研究及数据挖掘的方法统计分析处方用药规律。结果本研究共收集有效方剂1 124首,使用中药149味,总用药频次8 992次,药物出现频率≥100次的共24味,涵盖方剂736首,占比65.48%;使用频率最高药物为川芎,共出现893次。余依次为牛膝、地龙、丹参、红花、赤芍、桃仁、当归、半夏、天南星、石菖蒲、大黄、天麻等。上述药物以活血化瘀药、化痰药、平肝息风药、补虚药为主。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主要以瘀痰体质为主,活血化瘀、化痰开窍、平肝息风、补虚等是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治疗高血压心肌纤维化(myocardial fibrosis,MF)方剂的组方规律。方法收集CNKI收录治疗高血压心肌纤维化方剂,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处方用药规律。结果共筛选出73首方剂,涉及122味中药。方中补虚药出现频次最高(30.4%),其次是活血化瘀药(21.7%)、平肝息风药(17.4%);出现频率最高的药物是丹参(32.0%),药对是丹参-钩藤(23.3%)。关联分析结果显示,治疗高血压心肌纤维化方剂中,常用平肝息风-平肝息风药,活血化瘀-活血化瘀药,活血化瘀-平肝息风药物组合。演化得到核心组合8个,新处方4首。结论 CNKI收录治疗高血压心肌纤维化方剂组方以补肾、平肝、活血、利水化痰为主,以本病继发病同治,心肝肾并治,邪正兼顾,为中医药临床治疗高血压心肌纤维化提供有力参考。  相似文献   

8.
庄礼兴教授认为烟雾病术后后遗症与中风后遗症相似,异病同治,采用针药并用的方法,以针灸治疗为主,辅以辨证论治,以补益肝肾、平肝息风兼化痰活血为法,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和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9.
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湿中阻型高血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痰湿中阻型高血压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对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方药组成及现代研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痰湿中阻型高血压以风痰相搏为主要病机,痰湿为标,脾虚为本,治法为健脾化痰,定眩息风。方选半夏白术天麻汤,健脾燥湿、化痰熄风。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王烈教授治疗小儿哮喘发作期的300首处方进行分析,总结其治疗小儿哮喘发作期的用药规律及学术思想。方法:收集王烈教授治疗小儿哮喘发作期的有关方剂,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集成的频次分析、统计报表等功能进行数据分析与挖掘。结果:300首处方共涉及中药94味,药味以苦辛为主,药性以寒温居多,归经以肺、肝、胃、脾和大肠经为主,化痰止咳平喘药、清热药、平肝息风药居多,其中使用频次在前10位的中药为其所拟"止哮汤"的组成药物。结论:王烈教授辨治小儿哮喘发作期以辨寒热为要点,以治肺肝为关键,兼顾脾胃及大肠;针对风、痰、瘀之病因病机和病理产物,用药以化痰止咳平喘药、清热药、平肝息风药及活血化瘀药为主,本研究为名医经验的传承及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息风化痰通络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肝风痰浊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给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治疗组22例加用中药煎剂息风化痰通络汤。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息风化痰通络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肝风痰浊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内耳性眩晕病因不外风、火、痰、虚,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多从整体出发,以滋阴平肝,健脾燥湿、化痰行水为治则,拟仙鹤眩晕汤,有平肝息风,健脾化痰、利水之功效。重用仙鹤草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半夏厚朴汤是治疗“梅核气”的代表方剂,李旭成教授临床应用半夏厚朴汤重在辨证论治,认为半夏厚朴汤具有行气利水、化痰消饮和调养脾肺、健脾化痰的功效,故不局限于专治“梅核气”,应拓展半夏厚朴汤的临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
李东垣在治疗内伤病的过程中常常运用风药,其治疗中气下陷诸证,多在补益中气的基础上加用风药,以升提下陷之气,代表方剂补中益气汤;治疗阴火证,以甘温益气升阳药配大量风药,以发越内外之郁火,代表方剂升阳散火汤;治疗脾胃气虚,湿邪内困诸证,采用益气利湿药配合风药,以化解内外之湿邪,代表方剂升阳除湿汤。  相似文献   

15.
《陕西中医》2016,(6):701-703
目的:观察平肝息风止颤汤加减治疗特发性震颤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平肝息风止颤汤(羚角、天麻、钩藤、白芍、生熟地、络石藤、龟板、白僵蚕等)联合阿尔马尔治疗34例,对照组单用阿尔马尔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29%,复发率8.82%,不良反应发生率11.76%;对照组总有效率68.75%,复发率21.88%,不良反应发生率34.3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平肝息风止颤汤可有效治疗特发性震颤,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张天文主任认为小儿抽动症主要病因病机为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风火痰湿夹杂而为病,与先天禀赋不足、情志因素、外感六淫及饮食因素均有密切关系,治疗以健脾化痰为主,兼以平肝熄风、补肾滋阴为治则。常用方剂二陈汤、天麻钩藤饮、大定风珠汤、四君子汤等,同时注重饮食及心理调护,临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第十章平肝药一、平肝息风药 1.羚羊角:长于清热熄风,且善清解热毒。热极生风多配钩藤(羚羊钩藤汤);热毒发斑多配犀角(紫雪丹)。2.牛黄:功近羚羊角而长于化痰开窍醒神。痰热神昏多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息风化痰通络定眩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患者167例分为治疗组(89例)和对照组(78例),分别给予息风化痰通络定眩汤和西比灵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息风化痰通络定眩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通过查阅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相关文献,对其进行整理、分析、总结,以期为临床医生治疗缺血性中风病提供理论依据。缺血性中风病治法主要有活血化瘀、益气活血、化痰通腑、平肝熄风化痰、补肾益气活血、醒脑开窍、清热解毒、祛风通络、扶正护脑、育阴通络、益气温阳通络等,涉及主要方剂有血府逐淤汤、补阳还五汤、三化汤、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补肾活血汤、安宫牛黄丸、黄连解毒汤、续命汤、参麦饮、滋水清肝饮等。治法以活血化瘀法、益气活血法、化痰通腑法最为多见,方药以补阳还五汤应用频率最高。  相似文献   

20.
袁莉  阮善明  沈敏鹤 《新中医》2018,50(4):15-20
目的:挖掘沈敏鹤辨治肝癌的用药规律。方法:纳入2014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沈敏鹤主任中医师门诊89例肝癌患者,共525诊次,将患者临床信息转化为方剂基础数据库,对处方药味频数、药物累计频数、药物性味采用描述性分析,对频数最高的51种药物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每剂处方的药味数介于3~14味,其中平均数是10.097味;89例肝癌患者525诊次中,共用药275种,累计用药频次5 244次。其中,用药次数最多者为茯苓;药性使用频次最多者为"平",药味使用频次最多者为"甘",药物类别频数最多者为"补虚药"。聚类分析将药物分为20类,涉及方剂小柴胡汤、六味地黄丸、茵陈蒿汤、天麻钩藤饮,药对黄连和吴茱萸、桔梗和枳壳、麦冬和枸杞子等。结论:沈敏鹤辨治肝癌以补益肝脾为主,辅以清热解毒、利水渗湿、化痰散结之法;临证遣方用药善用经方,药用精当,直击主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