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胆道术中十二指肠误伤及紧急处理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景钧  胡太波 《安徽医药》2005,9(12):915-916
目的探讨胆道手术中所致十二指肠误伤后紧急处理的要点和应该吸取的教训.方法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1995年7月至2005年7月所遇到的7例胆道术中十二指肠误伤及紧急处理的病例资料.其中:4例系在使用Baker 's探条进行探查胆道时致十二指肠后壁损伤;3例因分离十二指肠与腹腔广泛粘连时所致十二指肠前壁损伤.术中紧急处理方法:根据每位患者的不同情况,分别采用损伤修补、十二指肠腔内外引流和胃空肠造瘘术.结果全组治愈5例,死亡2例;远期结果:随访1~10年,治愈的5例患者均健在.结论胆道术中所致十二指肠误伤的并发症主要在于预防;误伤发生后,手术者应做到及时发现并根据患者当时的具体病情情况,合理选择有效的紧急处理方法是成功治疗此类患者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李勇  邓高旺  占敏 《江西医药》2009,44(3):197-199
目的探讨胆道探查致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5月-2008年5月9例胆道探查致十二指肠损伤病案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术中及时发现并行穿孔修补后痊愈出院;6例术中未及时发现而再次手术,其中1例行穿孔修补,4例行穿孔处置管引流+腹腔冲洗+肝下及十二指肠后置双套管持续负压引流+胃肠减压后痊愈出院;1例非手术治疗并发MODS死亡。结论积极预防是重点,术中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是关键,并发十二指肠瘘后建立可靠通畅的十二指肠内外引流简单而有效。  相似文献   

3.
张营 《中国实用医药》2013,(30):108-109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致医源性胆道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 总结2010年7月~2012年7月辽阳市中心医院普外科206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预防术中医源性胆道损伤的经验及3例胆道损伤的处理方法.结果 203例患者未发生胆道损伤,3例患者发生胆道损伤,经手术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 为预防术中胆道损伤术者必须要对胆道损伤高度重视,手术操作要谨慎、细致,一旦发生胆道损伤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4.
胆道损伤绝大多数是医源性的,处理较困难,死亡率高。现对我院20例胆道损伤病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960~1986年我科处理胆道损伤20例,占同期上腹部手术0.19%。男6例,女14例。年龄8~69岁。除2例因腹部闭合性多脏器损伤合并胆总管损伤外,其余18例均由于手术操作不慎所致。18例中有14例发生于胆道手术,发生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手术2例;胃癌根治及肝外伤手术各1例。损伤原因有胆道解剖异常2例,术中出血盲目钳夹止血1例,Calot 三角区紧密  相似文献   

5.
胆道手术中常因胆管解剖变异,炎症粘连,手术野大出血等多种因素而致胆管损伤。本院近十年来曾处理手术所致之肝外胆管离断6例,经治疗全部治愈。其中4例采用胆管十二指肠套接法吻合,1例采用隧道式胆管十二指肠套接法吻合,1例采用肝外胆管端端直接吻合,现将手术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胆道疾病是外科常见疾病,很多需要手术治疗,复杂的胆道手术容易导致十二指肠损伤,一旦出现,处理复杂、困难,直接影响到患者术后恢复。1999年1月至2009年1月辉南县第一人民医院医治因胆道手术至十二指肠损伤4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李兵  蒋泰君  黄振国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2):3374-3376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致肝外胆管损伤的处理方法.方法:对10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中8例为开腹胆囊切除术损伤,2例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损伤.术中发现6例,术后早期确诊3例,后期确诊1例.手术方式:胆管端端吻合1例,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1例,胆管壁修补1例,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7例.结论:正确掌握胆囊切除致肝外胆管损伤的处理原则及方法.胆管空肠Roux-en-Y是常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钝性腹部创伤致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2013年1月收治的22例钝性腹部创伤致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术前确诊9例(40.91%),术中确诊13例(59.09%);经均手术治愈;发生并发症6例(27.27%),其中十二指肠瘘是主要的并发症.结论 早期诊断、及时和适当手术是钝性腹部创伤致十二指肠损伤救治成功的关键,预防性应用负压封闭引流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医源性胆道损伤的预防教训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胆道损伤患者的胆道损伤原因及手术方法。结果18例胆道损伤患者、1例行胆总管十二指肠端侧吻合治愈,1例行胆总管端端吻合治愈,16例行胆肠Roux-en—Y吻合治愈。结论胆肠Roux-en—Y吻合治疗胆管损伤和术后胆总管狭窄的最理想的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致胆道损伤的Strasberg分型,总结胆道损伤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4年5月处理的1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道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在11例患者中,A型4例,2例术中经闭合离断的小胆管加腹腔引流,2例非手术治疗有效,均恢复良好;术中发现的C型2例、D型3例行胆管修补术,随访良好;术后E11例、E21例行胆肠吻合术,随访3年,恢复良好。结论胆道损伤是胆囊切除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在了解致损原因的同时,应尽力避免损伤,一旦出现损伤,应按损伤的类型及时正确的处理,方能达到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在胆总管探查术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纤维胆道镜技术诊断治疗胆道疾病127例。结果经胆道镜术中肿瘤诊断4例,发现十二指肠损伤3例,发现并处理术中残余结石9例。结论胆道镜在胆总管探查术中应用有效降低了胆道结石的残石率、提高了胆道肿瘤的诊断率,及时发现胆道损伤,增加了胆总管探查术的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我院收治的10 例医源性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病历资料,探讨其发生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0 例,男3 例,女7 例;年龄25~71 岁,平均45 岁.损伤原因:胆囊切除术2 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2 例,胆道再次手术3 例,肝曲结肠癌根治术2 例,胃癌术后吻合口出血再手术1 例.  相似文献   

13.
胆囊手术致胆道损伤3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结果胆囊切除术致胆道损伤原因主要包括解剖病理因素和人为因素。结论手术者应保持警惕、遵循胆囊手术处理原则、规范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的原因及处理办法,强调了避免胆管损伤关键所在.方法 通过归纳苏州市立医院收集的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结果 8例在胆囊切除术中发现胆管损伤的患者,立刻行胆管修复等手术,预后情况满意;10例术后发现胆管损伤的患者,采取胆道修复及重建手术,2例出现胆管空肠吻合口狭窄,另8例恢复良好.结论 在胆囊切除术中,应重视可能发生胆管损伤的危险因素,尽量避免胆管损伤,如存在胆管损伤,力争早发现、早治疗,果断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减少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胰腺十二指肠联合损伤的术中处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胰腺十二指肠联合损伤的临床资料.胰头十二指肠联合损伤9例,胰体十二指肠联合损伤3例;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巧妙使用三腔二囊管.结果 仅2例发生胰漏(16.7%),经持续低压吸引治愈;11例痊愈(91.7%),l例死亡(8.3%).结论 及时手术、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三腔二囊管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普及、提高,胆囊炎,胆石症的手术治疗在各基层医院已能广泛开展.但由于临床手术医师在术中处理经验欠成熟或盲目自信,胆道术中医源性损伤的情况仍时有发生.今报告5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3例,女2例,年龄在35岁~64岁之间,平均年龄51岁.因施行单纯胆囊切除术损伤胆管3例,施行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术损伤胆管2例.1.2 损伤情况:在施行单纯胆囊切除术中,由于胆囊动脉出血处理欠妥致胆总管损伤1例.切断胆总管1例,胆囊管残根并  相似文献   

17.
徐庆春  杭健 《安徽医药》2008,12(7):628-629
目的分析早期剖腹探查处理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早期剖腹探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探查确诊十二指肠损伤16例,漏诊2例;术后治愈16例,死亡2例,其中因漏诊再次手术后死亡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死亡1例。结论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剖腹探查是最终的确诊手段,及早、仔细的手术探查和适宜的手术方式可以改善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治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医源性十二指肠损伤的原因并介绍合理的处理方法。方法 对1997年至2005年10例医源性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医源性十二指肠损伤术中发现并及时处理的2例治愈;术后经保守治疗治愈2例,死亡1例;术后再次手术治疗5例,死亡1例。十二指肠损伤若能在术中及时发现、修补、充分引流、应用生长抑素结合肠外营养等,预后良好;延迟诊断治疗则后果严重,腹腔脓肿、腹膜炎、上消化道及腹腔内难以控制的大出血、MODS,甚至死亡。本组死亡2例,病死率20%。结论 术者应加强防范医源性十二指肠损伤的发生,发生医源性十二指肠损伤后应及时明确诊断,并按高位肠瘘的发生发展规律积极处理;同时,还应积极治疗急性胰腺炎等原发疾病及其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晖  张贵明  高卫峰 《中国医药》2009,4(5):372-373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年7月至2007年2月期间收治的11例胆道损伤的诊治资料。结果术中及时发现并处理7例:效果满意6例,需要再次手术1例;术后发现4例。发生胆漏9例,胆管狭窄2例。分别予不同处理,包括腹腔及胆管引流、胆总管修补,胆管对端吻合,胆(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等。术后因中毒性休克死亡1例。结论除熟悉病理解剖关系外,经验和谨慎对预防胆囊切除致胆管损伤至关重要。对于胆道损伤应力争术中及时发现、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20.
胆总管探查术中胆道损伤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胆总管探查术中胆道损伤的原因,提出相应临床处理对策和预防措施。方法总结本院近17年来胆总管探查术中导致医源性胆道损伤8例资料,分析并归纳易造成胆道损伤的原因,针对各种损伤因素提出应当采取的补救和预防措施。结果本组8例经十二指肠肠壁或胆总管末端或壶腹修补,胆总管T管引流及后腹膜置管引流等妥善手术处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充分认识胆总管探查术中危险因素,减少或避免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