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泰绫用于胃癌分离创面止血和预防渗血的作用。方法:对2007年2月~2010年2月在本科治疗的20例胃癌根治术的患者,在手术中均应用泰绫,观察效果。结果:泰绫患者术后出血量较少,手术部位只有少量出点,第2天引流液很少而且颜色很淡,很少见到红色的渗液。结论:泰绫可以很好的创面止血和预防剥离创面术后渗血、渗液。  相似文献   

2.
<正>宫颈癌为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其规范化的手术方式为子宫广泛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1]。由于清扫盆腔淋巴结时盆腔淋巴区域的淋巴管遭到破坏,淋巴循环途径中断,淋巴回流受阻,致淋巴液漏出腹膜后,加上手术创面大,创面渗液(组织液和渗血)和淋巴液淤积而形成淋巴囊肿[2]。我们对2014年2月12日至3月21日的83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
温浩 《河北医药》2012,34(1):63-64
目的 探讨云南白药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对食管癌术后消化道创面渗血的疗效.方法 143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以及对照组,对试验组患者术后采用云南白药联合西医常规疗法进行食管癌术后消化道创面渗血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疗法对食管癌术后消化道创面渗血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渗血量以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输血量以及手术时间和术后相关并发症无明显差异性(P>0.05);2组患者创面渗血量以及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云南白药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对食管癌术后消化道创面渗血有较好疗效,其可明显改善患者创面渗血量,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耳廓部位的肿瘤常见于上皮性的鳞状细胞乳头状瘤、基底细胞乳头状瘤、皮脂腺瘤等,恶性的肿瘤多为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等,目前治疗多以手术切除为主,位于耳轮边缘较小肿瘤切除后容易修复,而较大肿瘤切除后,由于其部位独特、缺损较多、周围皮肤连接致密、植皮成活率低下等原因修复困难,造成耳廓的缺损和畸形。我科自2005年4月至2011年4月应用自制冷冻器实施液氮冷冻治疗14例,肿瘤切除彻底,组织损伤小,创面修复好,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术后出血不包括术后经引流的少量渗血。以往文献报告,出血发生率为0.6%~2%。充分的术前准备和仔细的手术操作,已使甲状腺术后的发生率大大降低。笔者复习文献并结合所遇到的患者试对甲状腺术后出血进行讨论,以期对其预防和治疗有所帮助。1临床资料甲状腺手术共260例。其中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105例,术后发生出血者6例,出血发生率为2.3%。2讨论从表1中可见,甲状腺术后出血的患者并非皆需再手术治疗,较多患者经保守治疗可获满意效果。而对急需手术者,则必须及时的再手术治疗,否则可危及患者的生命。究竟以什么作为选择是否再手术的标准呢首先有必要对出血部位做出判断。因为是否再手术,与出血部位直接相关。甲状腺术后出血部位有皮下出血、甲状腺窝出血和颈阔肌下出血,现分别进行讨论。表1甲状腺手术术后出血7例的处理姓名病命术式出血发生时间出血部位处理结果李XX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甲亢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48h皮下再手术治愈姜XX原发性甲亢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48h皮下保守治疗治愈石XX结节性甲状腺肿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48h皮下保守治疗治愈赵XX原发性甲亢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24h皮下再手术止血,气管切开治愈魏XX结甲节状性...  相似文献   

6.
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最常见的治疗方式有广泛性全子宫、双附件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由于手术的创面大、渗血多,肿瘤手术腹腔冲洗液的量大,从而导致大量的引流液体需要通过引流管引流出体外;而引流量多可能造成延迟拔管、延长住院时间等问题[1].巡回护士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进行体位干预,同时配合医生操作,在手术中尽量将腹腔内残余液体吸净,以期减少术后腹腔引流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房国荣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306-307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应用于烧伤创面的疗效。方法 50例浅Ⅱ度、深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清创后分别以康复新液和碘伏湿敷,观察患者主观感受、创面渗液、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创面愈合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康复新液能减轻患者换药疼痛,减少创面渗液,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无不良反应。结论康复新液能促进烧伤创面愈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头皮、颅骨及脑组织血供丰富,在颅脑手术中出血和渗血比一般手术要多,术中动静脉较大出血可用止血夹或双电极电凝止血,但对创面渗血不能像其他部位那样采取压迫止血,因此处理起来较为困难。同时开颅手术的视野通常较为狭窄,脑组织、脑血管特点决定手术操作精细,时刻保持术野清晰,创面渗血会使手术视野变得模糊,  相似文献   

9.
<正>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增高,在部分城市甚至是居于首位的女性恶性肿瘤。现在主张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目前最常用的术式。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创面渗血、渗液较多,术后常发生皮下积  相似文献   

10.
李彬  张家衡  罗东  宋旗 《临床医药实践》2011,20(10):748-750
目的:观察可吸收性止血绫(泰绫)在小切口甲状腺手术中的止血效果及其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2例接受小切口甲状腺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术腔内放置泰绫,对照组不用泰绫。两组进行多指标对比,并观察术前、术后凝血功能指标。结果:治疗组多指标优于或等于对照组,两组术前、术后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甲状腺手术中应用泰绫可有效减少术后渗液渗血,且对凝血功能无影响,有助于切口美观。  相似文献   

11.
毕杰  乔谦  张志强  刘文松  蔡兵 《河北医药》2010,32(24):3475-3476
目的研究可吸收止血绫在肝切除创面处理中的止血效果。方法随机将53例肝占位病变行肝切除患者以创面有无使用止血绫分为A组(使用止血绫)、B组(未使用止血绫),记录术后24、48、72h腹腔引流量等指标,观察比较2组间术后引流量的差异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术后24、48、72h腹腔引流管引流量明显小于B组(P〈0.05);B组术后腹腔出血、胆漏、膈下积液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结论肝切除创面处理中应用可吸收止血绫具有良好的止血作用,能明显减少术后创面渗血、渗液。  相似文献   

12.
凝血酶治疗肺癌术后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凝血酶胸腔内注射对肺癌术后胸腔内渗血的疗效。方法 15例肺癌术后出现进行性出血,胸引管引流量增多,临床观察有保守治疗余地,选择性使用凝血酶局部灌洗,并保持引流通畅。结果 15例患经使用凝血酶溶液后胸引管引注液量较快出现减少乃至停止,显效11例,有效4例。结论 凝血酶稀释液胸腔灌洗应用,具有减少肺癌术后创面渗血,降低患失血量,消除因创面渗血的再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巴曲亭在甲状腺术中、术后的止血效果。方法将甲状腺腺叶切除的60例患者随机均分成巴曲亭组和对照组。观察创面止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 d创面出、渗血量及巴曲亭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结果巴曲亭组创面止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术后凝血功能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巴曲亭在甲状腺术中及术后具有较好的止血效果,对患者的凝血功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刘志华  孟稳利  赵金彩  张秀果 《河北医药》2011,33(21):3355-3355
肝移植手术由于手术创面大、渗血渗液多,术后留置多根腹腔引流管。临床护理中,我们经常遇到引流口渗液,持续污染引流口周围的皮肤、敷料、衣物等,造成周围皮肤红肿、溃烂…,从而增加伤口感染的危险。我科采用一件式泌尿透明造口袋,对引流口渗液的患者进行管理,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5.
黄彦昌 《北方药学》2013,(10):88-89
目的:探讨负压闭式引流术(VSD)联合冰蜜膏换药在慢性骨髓炎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2例慢性骨髓炎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例,均行VSD引流术后行冰蜜膏换药。结果:冰蜜膏换药3d后见创面肉芽组织生长,2周后创面明显缩小。随机抽检10例行细菌培养均呈阴性。8例肉芽生长良好基本覆盖创面,12例非关节及非负重部位直接缝合。结论:VSD联合冰蜜膏治疗慢性骨髓炎皮肤软组织缺损疗效显著,能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减少创面污染,为二期手术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探讨简易外部皮肤扩张术在治疗 Pilon 骨折术后皮肤坏死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5 年 5 月—2017 年 1 月采用简易外部皮肤扩张术治疗的 12 例 Pilon 骨折术后皮肤坏死缺损患者资料。其中男 10 例, 女 2 例; 年龄 32~58 岁, 平均 (45.30±8.91) 岁; 开放性骨折 4 例, 闭合性骨折 8 例; 缺损部位长约 9.1 cm、 宽约 3.9 cm; 3 例为开放性骨折部位皮肤坏死, 9 例为术后手术切口部位皮肤坏死。皮肤坏死部位彻底清创排除感染后, 克氏针间断穿过皮肤, 在克氏针两端各绕一个无菌橡胶管与对侧创缘的克氏针两端相连接, 给予适度拉力, 拉力大小以两侧皮缘仍有渗血、 皮肤颜色无明显苍白为度, 两端橡胶管以止血钳固定。利用皮肤的延展性和橡胶管的拉力作用使皮肤逐渐延伸, 逐渐缩小并缝合创面。所有患者术后随访 3~6 个月, 观察手术疗效。结果 术后 12 例患者创面均愈合,愈合时间为 2~4 周, 平均 (2.50±0.59) 周。12 例患者全部牵张成功后直接间断缝合, 其中 4 例患者因在外露内置物或肌腱表面牵张缝合, 致使部分牵张皮肤延迟愈合, 再次缝合后愈合。牵张后的皮肤色泽正常、 毛发生长正常、 弹性良好、 无臃肿且触痛觉正常。结论 简易外部皮肤扩张术治疗 Pilon 骨折术后皮肤坏死缺损是一种简单、 有效、 经济的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正>笔者所在医院2009—2013年收治21例创面疾病患者。男14例,女7例;年龄3255岁。创面分布部位:小腿瘢痕溃疡15例、手指肿块6例。创面为烧伤后形成的瘢痕溃疡,以及肿块切除后有肌腱、韧带等暴露又不适于皮瓣修复的创面。瘢痕部位所形成的溃疡,均经多次换药均不能愈合者。手术方法:1手术切除病灶:手术在神经阻滞麻醉或腰麻下进行;对瘢痕性溃疡,先对创面进行555岁。创面分布部位:小腿瘢痕溃疡15例、手指肿块6例。创面为烧伤后形成的瘢痕溃疡,以及肿块切除后有肌腱、韧带等暴露又不适于皮瓣修复的创面。瘢痕部位所形成的溃疡,均经多次换药均不能愈合者。手术方法:1手术切除病灶:手术在神经阻滞麻醉或腰麻下进行;对瘢痕性溃疡,先对创面进行57 d的换药,用0.05%氯己定溶液湿敷引流创面,以减少创面细菌数量,减轻局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穿支供血的腓肠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游离修复手掌背及其他较大部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严重手掌或者手背较大面积的软组织缺损创面患者16例,创面清创后以小腿中段腓动脉穿支为蒂、腓肠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链为轴心的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软组织缺损创面,术后观察皮瓣成活情况,总结穿支血管的切取、皮瓣与受区血管的吻合搭配等技巧。结果临床治疗16例患者,皮瓣面积最大14cm×8cm,均以2支穿支为供血血管,皮瓣全部成活。结论腓肠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轴心血管链及供血穿支解剖恒定,皮瓣质地薄软,血运丰富,供受区均不损伤主干血管,可作为修复较大面积的手掌背及其他部位软组织缺损创面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9.
1994年 2月至 2 0 0 0年 8月 ,我们采用腹部带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移植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 36例 ,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 36例 ,男 2 5例 ,女 11例 ;年龄 13~ 39岁 ,平均 2 6 .5岁。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原因 :烧伤后瘢痕畸形 12例 ,烧伤后肉芽创面 10例 ,外伤创面 8例 ,电烧伤早期创面 6例。创面缺损部位 :手背 16例 ,腕背 8例 ,手掌 6例 ,手指 6例 ,其中双手背 2例。1.2 手术方法1.2 .1 创面处理 :手部瘢痕切除 ,挛缩组织充分松解后创面要彻底止血 ,用双极电凝与温热生理盐水纱布湿敷。若为烧伤肉芽创…  相似文献   

20.
2004年10月至2006年5月收治因患不同慢性疾病长期行中医灸疗导致烧伤的病人26例,根据病情采用多种方法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该组病例共26例,男性10例,女性16例:年龄40~79岁,平均62岁;共49个烧伤部位,17例烧伤部位不止1处,创面多位于四肢部位;伤后到就诊时间5~25d,平均11d;在门诊接受手术治疗11人,入院治疗15人。2治疗方法在治疗和控制所患慢性疾病的同时,根据病人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治疗方法。此类烧伤创面多较小,直径在1~2·5cm之间,位于局部组织松弛、非功能部位的创面可将创面切除直接拉拢缝合;切除后局部张力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