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50例TIA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B组和C组。A组给予阿司匹林100 mg/d;B组给予氯吡格雷75 mg/d;C组给予阿司匹林100 mg/d和氯吡格雷75 mg/d,对比分析3组患者于3个月的治疗过程中,TIA的复发率、脑梗死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3组患者TIA复发率及脑梗死发生率相比较,A组与B组无明显差异(P>0.05),C组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TIA疗效确切,优于单一用药,可减少TIA发作,减少脑梗死发生率,且用药安全,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用与阿司匹林单独应用在房颤性脑卒中后二级预防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近五年来88例房颤性脑卒中后的高龄患者,在抗凝治疗二级预防中随机分成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用药组和单用阿司匹林组,均在发生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早期使用,联合用药组首日300 mg氯吡格雷后,以氯吡格雷75 mg+阿司匹林75 mg/d;单独用药组阿司匹林100 mg/d.对两组患者进行长期密切随访,对患者脑卒中复发、TIA事件及不同类型出血事件统计分析,分别评价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与阿司匹林单独应用相比,降低了房颤性脑卒中的发生(P〈0.05);TIA发生率的比较则无显著差异(P〉0.05);而联合用药组出血事件的总发生率亦较高(P〈0.05).结论 与阿司匹林单独应用相比,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在减少高龄房颤性脑卒中复发率方面更有效,但在随访期内不能减少TIA的发生率,却增加了出血的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针对应用双抗血小板(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后仍频发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cerebral ischemia,TIA)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应用阿司匹林100mg/d与氯吡格雷75mg/d治疗;观察组7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20mg/d维持治疗.结果:观察组(75例),完全控制未复发68例,总有效率为90.67%,无1例出血、横纹肌溶解等不良反应;对照组(75例),完全控制未复发55例,总有效率为73.33%,有14例发展为脑梗死.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抗血小板联合阿托伐他汀控制频发TIA效果优于双抗血小板(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的治疗,降低TIA发作及进展成卒中的风险,治疗期未出现明显出血等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韩霞 《中国实用医药》2013,8(20):155-156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比分析3组患者治疗3个月期间,TIA复发率、脑梗死发生率、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应用组TIA复发率及脑梗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单用氯吡格雷及单用阿司匹林组,未增加出血倾向,不良反应轻微。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TIA效果明显,用药安全,可减少TIA发作,减少脑梗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杨梅 《北方药学》2017,(12):101-102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拜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观察组给予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后2个月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为72.3%;治疗后60d内对照组复发率约13.9%,观察组复发率约2.8%;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复发,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住院的96例TIA患者50例,给予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为治疗组,46例予口服肠阿司匹林为对照组,均持续6个月。结果随访6个月,治疗组50例T1A发作在15d内完全控制无复发42例,有效率84%(42/50),无效5例,3例发展为脑梗死,无出血并发症。对照组46例TIA发作完全控制25例,有效率54.35%(25/46),有12例发展为脑梗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TIA安全有效,不易复发,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负荷量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7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观察组患者给予负荷量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肠溶片。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凝血指标、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NHI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NHI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PT和APT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Fib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负荷量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TIA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短暂性脑缺血进行临床治疗研究,并对临床疗效及其用药安全性进行考察。方法将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和两个对照组(氯吡格雷组和阿司匹林组),每组患者按各自组别进行给药治疗,对3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联合用药组的临床疗效较氯吡格雷组和阿司匹林组有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用药安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于短暂性脑缺血的治疗具有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肠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2例TI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单用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组用肠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治疗2周时进行两组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5%,高于对照组的64.5%(P<0.01)。不良反应:两组在脑出血、消化道出血无差异。牙龈、皮肤黏膜出血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肠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双负荷剂量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的效果及用药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90例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标准剂量组和双负荷剂量组,每组45例.标准剂量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75 mg/d+阿司匹林100 mg/d治疗,双负荷剂量组患者给予第1天口服氯吡格雷300 mg+阿司匹林300 mg,以后服用氯吡格雷75 mg/d+阿司匹林100 mg/d治疗.连续治疗8周,对比两组疗效及药物副作用.结果 双负荷剂量组患者疗效明显高于标准剂量组(97.78% vs.84.44%;Z=7.717,P=0.042).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负荷剂量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具有安全高效和副作用少等特点,值得在脑梗死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住院治疗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的出血倾向及横纹肌溶解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效果明显优于氯吡格雷、阿司匹林,且方法简便,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方法对8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行分组,每组44例,两组患者均得到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b、ESR、nbl、nbh、血清hs-CRP各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脑梗死发生率2.3%明显低于对照组脑梗死发生率18.2%,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对比,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中国药房》2015,(15):2084-2086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2例TIA患者随机分均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与此同时,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片100 mg,口服,q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片75 mg,口服,q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脑氧代谢指标[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脑静脉血氧含量(CjvO2)、动脉-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2)、动脉氧含量(CaO2)]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Da-jvO2、CaO2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SjvO2、CjvO2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短期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TIA较单用阿司匹林疗效更显著,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尹继君  朱传贤  王新强 《中国医药》2010,5(12):1126-1127
目的 观察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支架成形术后长期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钙、阿司匹林肠溶片和氯吡格雷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42例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后的颈动脉系统TI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14例,A组应用氯吡格雷75 mg/d,3个月;B组氯吡格雷75 mg/d,6个月;C组氯吡格雷75 mg/d,12个月.3组患者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d,阿托伐他汀钙20 mg/次,每晚1次,长期应用.支架成形术后1、3、6及12个月均复查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或脑血管造影,比较3组患者主要脑血管病(脑血管性死亡、脑栓塞)及出血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A组有效率为71.4%(10/14),发生1例与狭窄部位有关的脑栓塞,3例血管再狭窄,无严重出血;B组有效率为100%(14/14),C组为64.3%(9/14),B组及C组尚未观察有脑栓塞的发生.C组1例出现上消化道大出血,1例轻度的消化道出血,3例出现皮肤淤斑及牙龈出血.3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肝功能及肌肉的损害.结论 颈动脉系统TIA支架后长期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钙、阿司匹林肠溶片和氯吡格雷是安全、有效的,可减少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出血并发症随用药时间的延长亦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60例TI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小剂量阿司匹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予氯比格雷,比较两组的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0.0%,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发作时间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缩短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能明显减少发作时间,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TIA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TIA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作时间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缩短,其中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马熙岳  陆秦双  牛忠江  刘伟 《中国药房》2012,(20):1865-1866
目的:观察负荷剂量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8例TIA患者,随机分为负荷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负荷剂量组5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首剂氯吡格雷300mg,24h后维持75mg.d-1治疗;常规剂量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75mg.d-1,2组均用药14d。观察服药前、服药后2、5、10h2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及服药后2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负荷剂量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常规剂量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用药后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负荷剂量组显著低于同期常规剂量组(P<0.05)。治疗过程中未见有危及生命的出血现象。结论:2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均可使患者TIA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但采用负荷剂量氯吡格雷治疗可取得更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金海  刘英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9):1369-1370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霄治疗短暂惟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阿司匹林100 mg/d及氯吡格雷150 mg/d口服,3 d后氯毗格雷减量为75 mg/d口服,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口服,于开始治疗后3 d、5 d、7 d观察TIA发作控制情况,于3、6、12个月随访脑梗死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4.28%和69.70%,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血脂有显著改变,对照组改变不明显.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能够在短期内控制TIA发作,并通过调节血脂等作用而减少远期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华法林抗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房颤的老年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心内科8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房颤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n=44)为氯吡格雷(75mg/d)联合华法林抗栓治疗,对照组(n=44)为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联合华法林抗凝治疗,两组均给予其他冠心病二级预防处理。观察12个月内两组患者胸痛情况、血栓栓塞发生率及出血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无死亡事件,胸痛发生率、血栓栓塞事件等心血管不良事件和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局部出血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房颤的老年患者,12个月内氯吡格雷联合华法林抗栓效果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华法林相似,采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华法林,其抗凝效果有一定的出血风险,说明采用氯吡格雷联合华法林抗栓治疗的效果显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