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桥粒芯蛋白(desmoglein,Dsg)3抗体在寻常型天疱疮(PV)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来自不同中心的106例PV患者和106例对照人群血清标本编盲后,进行ELISA检测抗Dsg3自身抗体和间接免疫荧光(IIF)法检测血清天疱疮自身抗体.结果:ELISA法检测Dsg3抗体敏感度为77.4%,特异性为94.3%;IIF法检测抗体敏感度为79.2%,特异性为94.3%.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LISA方法检测Dsg3抗体对于寻常型天疱疮的诊断是一种较好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2.
报告1例寻常型天疱疮累及食管黏膜。患者女,47岁。反复口腔黏膜糜烂伴呕血2年,复发3 d。皮肤科检查:口腔上颚及牙龈糜烂及出血,尼氏征(+)。口腔黏膜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角化过度,棘层松解,表皮内水疱,水疱内可见棘层松解细胞及红细胞。直接免疫荧光示复层鳞状上皮细胞间网状IgG(++)、C3(+)、IgA(-)及IgM(-)。间接免疫荧光:抗桥粒芯糖蛋白(Dsg)3抗体(+)及抗Dsg1抗体(-)。胃镜示食管黏膜剥脱出血。诊断:寻常型天疱疮累及食管黏膜。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用于天疱疮血清学诊断的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49例天疱疮患者和36例非天疱疮对照者血清,同时以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患者血清抗桥粒芯糖蛋白(Dsg)抗体滴度,比较两者的检测结果。结果27例寻常型天疱疮(PV)、14例落叶型天疱疮(PF)和6例非天疱疮大疱性疾病患者Dsg1ELISA呈阳性,27例PV、1例PF及1例非天疱疮大疱性疾病患者Dsg3ELISA呈阳性。Dsg1ELIS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81.25%和88.89%,Dsg3ELIS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81.82%和97.22%。与IIF相比,两者检测结果差异有显著性(χ2=4.31,P<0.05)。结论ELISA是一种简便、敏感和特异性高的天疱疮血清学诊断方法,并能辅助鉴别PV和PF。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静脉免疫球蛋白治疗难治性寻常型天疱疮的临床及其意义.方法 经临床、病理和直接免疫荧光、间接免疫荧光确诊为活动期寻常型天疱疮的12例患者,每天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400 mg/kg,连续5天,每4周1次为1疗程.所有患者在治疗时停用环磷酰胺或硫唑嘌呤.结果 12例中10例在开始静脉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1周后病情控制.4周后糖皮质激素剂量减少30%.11例无明显不良反应,仅1例患者在输液开始30分钟内出现头痛、面红、心动过速,调整输液速度后缓解.血清中抗桥粒芯糖蛋白抗体-3抗体浓度(滴度)迅速降低,1周下降54%,2周下降70%,3周下降78%.抗桥粒芯糖蛋白抗体-3抗体下降而总IgG水平不变.结论 静脉免疫球蛋白可迅速控制难治性寻常型天疱疮病情,不良反应轻且有自限性,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疱疹样天疱疮(Pemphigus herpetiformis,PH)是天疱疮的一种亚型,具有和疱疹样皮炎相类似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呈多形性.免疫学方面,PH患者的血清学中可以检测到抗桥粒芯糖蛋白(desmoglein Dsg)和/或抗桥粒芯胶蛋白(desmocollin Dsc)抗体.在临床工作中,PH的诊断较为困难,...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天疱疮患者血清中抗桥粒芯蛋白(desmoglein,Dsg)1和抗Dsg3抗体水平与其皮肤、口腔黏膜损害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同时对间接免疫荧光(IIF)检测的天疱疮抗体滴度与治疗中使用皮质类固醇控制剂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测定55例天疱疮患者血清中抗Dsg1和抗Dsg3抗体水平。结果:抗Dsg1抗体水平与患者皮肤损害严重程度有显著相关性(P<0.01),抗Dsg3抗体水平与口腔黏膜损害严重程度有显著相关性(P<0.01)。天疱疮患者血清IIF滴度与抗Dsg1抗体水平相关(P<0.01),寻常型天疱疮患者IIF滴度与抗Dsg1和抗Dsg3抗体水平均有相关性(P分别<0.01和<0.05)。寻常型天疱疮患者皮质类固醇控制剂量与抗Dsg1抗体水平和IIF滴度显著相关(P<0.05)。结论:ELISA方法检测天疱疮患者抗Dsg1和抗Dsg3抗体对天疱疮的临床诊断、分型、衡量口腔黏膜和皮肤损害严重程度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桥粒芯蛋白1在天疱疮患者表皮中的分布模式.方法:用ELISA方法测定患者血清中的桥粒芯蛋白抗体滴度,同时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天疱疮患者皮肤中桥粒芯蛋白1的分布情况,并与其他表皮内发生棘刺松解的疾病以及正常人对照.结果:在20例特发性天疱疮中12例患者血清同时存在桥粒芯蛋白1和桥粒芯蛋白3的抗体,桥粒芯蛋白1在这12例患者皮肤中均呈现异常块状模式.8例患者的血清中只有桥粒芯蛋白1的抗体,其中4例患者表皮中桥粒芯蛋白1的分布为异常块状模式,4例为正常网状模式.6例药物诱发天疱疮中有1例患者血清中同时存在桥粒芯蛋白1和桥粒芯蛋白3的抗体,5例患者的血清中只有桥粒芯蛋白1的抗体,桥粒芯蛋白1在药物诱发天疱疮表皮中的分布模式为4例表现为正常网状模式,2例为异常的块状模式.结论:桥粒芯蛋白1在天疱疮患者表皮中的分布模式可出现正常的网状模式,但在血清中同时存在桥粒芯蛋白1和3抗体的患者中均呈现异常的块状模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利用噬菌体随机9肽库筛选寻常型天疱疮抗原桥粒芯糖蛋白3(desmoglein, Dsg3)模拟表位,加深对寻常型天疱疮发病机制的认识。方法 通过大肠杆菌表达Dsg3的胞外结构域1和2(extracellular domain, EC1-2) 和谷胱甘肽转移酶(GST)的融合蛋白,从寻常型天疱疮患者血清中纯化与EC1-2特异结合的多克隆抗体,对噬菌体随机线九肽库和环九肽库进行亲和筛选,阳性噬菌体展示肽经ELISA和竞争性ELISA验证。结果 经过两轮亲和筛选,与自身抗体结合的噬菌体明显富集,免疫筛查、验证后得到3个阳性噬菌体展示肽,ELISA检测显示它们与患者血清反应,而不与正常人血清反应,竞争性ELISA检测显示它们可以抑制寻常型天疱疮患者血清与重组蛋白EC1-2的结合。结论 利用噬菌体随机9肽库筛选到3个与寻常性天疱疮密切相关的模拟表位。  相似文献   

9.
20072998寻常型天疱疮抗原Dsg3基因的真核表达/孙峥嵘(中国医大附二院卫生部小儿先天畸形重点实验室),耿龙,吉耀华…∥中华皮肤科杂志.-2007,40(9).-552~554根据基因库中的Dsg3基因序列分析,采用RT-PCR法扩增自身抗原Dsg3 EC1-EC5多肽片段的cD-NA,定向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TM/myc-His(-)B中,稳定转染人宫颈癌细胞系表达重组融合蛋白,并经Ni 亲和层析柱纯化。采用蛋白质印迹法鉴定蛋白表达产物。以重组Dsg3 EC1-EC5蛋白为抗原用ELISA检测40份寻常型天疱疮患者及40份正常人对照组血清。结果成功构建真核表达重组体pcDNA3.1…  相似文献   

10.
【摘要】 患者女,89岁,因腹股沟、外阴、臀间沟皮疹10个月、水疱3周就诊。皮肤科检查:腹股沟、外阴、臀间沟红白色增生性斑块,斑块部位散在绿豆至豌豆大小的糜烂面及水疱,右腋下及右小腿正常皮肤上散在数个类似水疱,部分破溃结痂。臀间沟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棘层增生肥厚,无棘刺松解,部分区域可见表皮下裂隙和水疱,局灶性真皮浅层水肿,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可见淋巴细胞为主的浸润。直接免疫荧光:IgG、C3基底膜带线状沉积,IgM真皮簇状小体阳性,IgA阴性。盐裂皮肤间接免疫荧光:IgG、C3沉积在表皮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抗体:BP180抗体26.92 U/ml、BP230抗体68.17 U/ml,桥粒芯蛋白1抗体、桥粒芯蛋白3抗体正常。诊断:增殖型类天疱疮。予口服甲泼尼龙,联合外用卤米松软膏及0.03%他克莫司软膏,皮疹逐渐消退。  相似文献   

11.
报告1例寻常性银屑病合并结节性类天疱疮。患者男,56岁,既往有银屑病病史8年。全身红斑、风团反复发作1年余,双上肢丘疹伴瘙痒1个月。皮肤科检查:头皮散在红斑,上覆鳞屑;背部及四肢散在红色斑块,边界清楚,上覆银白色鳞屑;躯干及四肢大片红斑、风团;头部、背部及四肢暗褐色丘疹、结节,未见水疱、大疱及脓疱。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角化过度,角化不全,表皮不规则增生,表皮下可见裂隙,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可见淋巴细胞及少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间接免疫荧光:IgG沉积于真表皮交界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抗大疱性类天疱疮抗原1(BP230)抗体和抗大疱性类天疱疮抗原2(BP180)抗体阳性。诊断:寻常性银屑病合并结节性类天疱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型别天疱疮患者体内乙酰胆碱受体的表达状况,初步探讨其与病情活动度和天疱疮分型的关系.方法:主要采用免疫组化和ELISA方法.结果:乙酰胆碱受体IgG (acetylcholine receptor IgG,AChR IgG) 在 30例天疱疮患者中有8例患者为阳性,7例为寻常型天疱疮,1例为落叶型天疱疮,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AChR IgG阳性的患者中,病情分级较重,当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外周血AChR IgG的吸光度(A)值下降.AChRM3亚型在寻常型天疱疮中褐色的颗粒仍然分布在基底层,但颜色加深,颗粒变大,且大小不一致.AChRM3亚型在落叶型天疱疮中的表达模式与正常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AChRα亚基在寻常型天疱疮和落叶型天疱疮中褐色的颗粒仍然分布在全层,但颜色加深,颗粒变大,且大小不一致.结论:在落叶型天疱疮和寻常型天疱疮中,AChR抗体的表达状况不同.AChR抗体更易出现在桥粒芯糖蛋白(Dsg)3抗体阳性患者的外周血中,在Dsg3阳性患者皮损的组织切片中,除了AChRα蛋白之外,AChRM3蛋白的染色模式也发生了改变.这提示Dsg3抗体更易导致AChR途径的异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天疱疮患者血清中抗桥粒芯蛋白(desmoglein,Dsg)1和抗Dsg3抗体水平在天疱疮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62例天疱疮患者血清中抗Dsg1和抗Dsg3抗体水平;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测定天疱疮抗体Ig G水平。结果 62例天疱疮患者中抗Dsg1抗体或抗Dsg3抗体任一阳性共50例,阳性率80.65%,与间接免疫荧光法(IIF)相比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抗Dsg抗体具有和IIF一样的临床诊断价值。34例寻常型天疱疮(PV)中抗Dsg3抗体阳性或抗Dsg1和抗Dsg3抗体均阳的28例,阳性率82.35%;24例落叶型天疱疮(PF)中抗Dsg1抗体阳性的为20例,阳性率83.33%。可见抗Dsg3抗体是PV的鉴别诊断指标,抗Dsg1抗体是PF的鉴别诊断指标。此外,通过对治疗前后抗Dsg1抗和Dsg3抗体的滴度水平的检测发现,抗Dsg1和抗Dsg3抗体还可作为天疱疮治疗监测的指标。结论采用ELISA方法测定天疱疮患者外周血抗Dsg1抗体和抗Dsg3抗体,方法简便,对患者创伤小,有一定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另外,抗Dsg1抗体和抗Dsg3抗体还可作为监测天疱疮治疗效果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寻常型天疱疮抗原Dsg3基因的真核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寻常型天疱疮自身抗原Dsg3EC1-EC5在哺乳动物细胞的克隆、表达及纯化,并以重组的Dsg抗原检测寻常型天疱疮患者及正常人血清中的天疱疮抗体.方法 根据基因库中的Dsg3基因序列分析,采用RT-PCR法扩增自身抗原Dsg3EC1-EC5多肽片段的cDNA,定向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TM/myc-His(-)B中,稳定转染人宫颈癌细胞系表达重组融合蛋白,并经Ni+亲和层析柱纯化.采用蛋白质印迹法鉴定蛋白表达产物.以重组Dsg3EC1-EC5蛋白为抗原用ELISA检测40份寻常型天疱疮患者及40份正常人对照组血清.结果 成功构建真核表达重组体pcDNA3.1TM/myc-His(-)B-Dsg3.纯化的Dsg3EC1-EC5蛋白能够与寻常型天疱疮患者血清中的天疱疮抗体发生反应.ELISA方法检测寻常型天疱疮患者血清,结果显示,天疱疮抗体的阳性率为95%.结论 真核表达的Dsg3EC1-EC5蛋白与寻常型天疱疮患者血清中的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  相似文献   

15.
报告1例妊娠性类天疱疮.患者女,30岁.因周身红斑伴瘙痒1个月余,加重伴水疱和灼痛6 d入院.皮肤科检查:周身可见水肿性红斑,其上密集大小不等的厚壁水疱,尼氏征阴性.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s)-DNA抗体、抗桥粒芯糖蛋白(Dsg)1抗体、抗Dsg3抗体、抗BP180抗体及抗BP230抗体均阴性.直接免疫荧光(D...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应用大疱性类天疱疮(BP)和寻常型天疱疮(PV)患者口腔中的唾液进行自身抗体检测,并与其在血清中的滴度相比较,以确定这些患者唾液与血清抗体的相关性及在疾病诊断中的意义[1-3]。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免疫印迹技术(IBT)检测天疱疮抗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天疱疮患者(PV13例,PF10例)及10例正常对照者行ELISA检测血清中抗桥粒芯糖蛋白(Dsg)1和Dsg3抗体滴度;并用正常包皮分离表皮后提取的蛋白为底物行IBT检测,并与ELISA方法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方法阳性率均为91.30%,两种方法对PV和PF抗体的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0和1.000)。结论 ELISA和IBT在天疱疮的实验室诊断中均有重要价值,ELISA方法更简便、迅速。  相似文献   

18.
20101961寻常性天疱疮患者及一级亲属抗体IgG亚型检测/张国学(广东医学院附院),王俊秀,樊翌明…∥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9(2).-93~96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寻常性天疱疮(PV)患者PV-IgG阳性率和滴度、Dsg3反应性IgG4水平均显著高于一级亲属,且活动期前述指标也显著高于缓解期。认为PV的发生与PV-IgG水平有关,Dsg3是PV的主要自身抗原,IgG4是PV的主要致病抗体。图2表3参12(张江安)20101962一婴儿期发病的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家系ATP2C1基因突变研究/徐哲(首都医大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张立新,李丽…∥中华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治疗天疱疮口腔黏膜损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2014年12月—2018年6月使用沙利度胺治疗仅有口腔黏膜症状的寻常型天疱疮及副肿瘤性天疱疮患者共19例。结果:沙利度胺治疗寻常型天疱疮及副肿瘤性天疱疮患者口腔黏膜症状的有效率分别为84.6%及66.6%。寻常型天疱疮患者在沙利度胺治疗前后的自身免疫性疱病严重程度评分(autoimmune bullous skin disorder intensity score, ABSIS)中口腔黏膜损害严重程度评分中位数分别为2分及0分(P<0.05),副肿瘤性天疱疮患者在沙利度胺治疗前后的ABSIS中口腔黏膜损害严重程度评分中位数分别为3分及1.5分(P>0.05);沙利度胺治疗前后5例天疱疮患者桥粒核心糖蛋白3抗体滴度的中位数分别为100.64 kU/L及81.88kU/L。19例患者中有7例(36.8%)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其中面部或四肢麻木的外周神经炎发生率最高(21.1%),停药后症状完全消失。结论:沙利度胺治疗寻常型天疱疮患者的黏膜损害有效,是目前有效性及安全性较高的天疱...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皮肤外伤诱发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表现等,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 分析3例由皮肤外伤所诱发的天疱疮或类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特点及治疗,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讨论与总结.结果 3例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患者,女1例,男2例,年龄分别为62、60、71岁,由外伤或手术诱发,与发病间隔时间分别为5周、5周和3d,分别确诊为大疱性类天疱疮(BP180抗体109 U/ml,BP230抗体阴性)、寻常型天疱疮(Dsg1抗体68.8 U/ml,Dsg3抗体219 U/ml)和落叶型天疱疮(Dsg1抗体143 U/ml,Dsg3抗体阴性).经糖皮质激素系统和(或)外用治疗后皮疹均明显好转.结论 外伤可能是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的1个诱发因素.对于外伤后伤口愈合不良或皮肤出现红斑、水疱、糜烂,用外伤或手术难以解释时,都应警惕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的可能,及时行组织病理或免疫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