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判断24h动态心电图在老年人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中的重大意义.方法 针对78例确诊冠心病的老年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其发作性ST段压低次数及自觉症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7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检出缺血性ST段改变者74例(排除干扰等假阳性),占总数的94%,其中有症状者15例,占19%,无症状者63例占81%.ST段压低幅度为5~35 mm,ST段压低共217次,有症状者52阵,占24%,无症状者165阵,占76%,后者发作次数远高于前者.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中无症状发作性ST段改变十分普遍,动态心电图对其检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临床分析动态心电图监测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临床资料。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75例冠心病患者,分别采用常规心电图与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对两种检测方法的临床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常规心电图检查心肌缺血症状患者21例,动态心电图监测发现48例,两种检测方法检测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 <0.05),经动态图监测可见,ST段阵次变化次数为450例,无症状、有症状心肌缺血变化分别为314阵次、136阵次,无症状心肌缺血阵次发生率高于有症状心肌缺血阵次(P <0.05),而无症状心肌缺血有明显的昼夜规律,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生与有症状心肌缺血发生的ST段下降幅度、持续时间对比无差异(P> 0.05)。结论相较于常规心电图,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的准确率高,对于指导临床预后,改善预后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冠心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变化情况以及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以及发生规律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9例冠心病患者,根据其年龄分别分为A、B、C三个组,并对所有患者的动态心电图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在69例冠心病患者中,有39例患者发生心肌缺血,占56.6%,22例患者发生无症状心肌缺血,占31.9%,在24h内共发生261阵次缺血性ST段下移每人平均3.78阵次,其中215阵次为无症状心肌缺血,占82.4%,46次为有症状心肌缺血,占17.6%。三种患者发生心肌缺血例数分别为3、14、22,发生无症状心肌缺血例数分别为2、7、13。在心肌缺血发生时候,ST段压低幅度为0.1~0.4MV,平均为(0.169±0.003)MV,平均心率为78次/min,ST段压低时候为92次/min。结论动态心电图作为检测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一种重要方法,对于患者病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动态心电图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00例已经确诊冠心病的患者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的检查,统计分析其ST段压低的阵数、当时是否存在自觉症状及存在的持续时间。结果 92例为缺血型ST段改变,占92%。其中,34例为自觉症状者,占34%,66例为无症状者,占66%。共发现300阵的ST段压低,其中,有症状为92阵,占30.67%,无症状为208阵,占69.33%。结论在冠心病诊断时,无症状性的心肌缺血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动态心电图可以提高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检出率,对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预后的评估,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海洲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6):2216-2217
目的 探讨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 方法 应用24 h动态心电图对80例无症状心肌缺血冠心病(CHD)患者进行检测,并记录结果. 结果 在80例CHD患者中发生心肌缺血者75例,占93.75%,共发生缺血性ST段下移824阵次,每例发作1~23阵次,平均8.3阵次,平均ST段下移(0.15±0.06)mV;无症状心肌缺血大多发生在白天,发作高峰位于6~12 h出现最少;心率增快的高低与缺血的程度呈正相关,心率越快,ST段下移越明显,诱发的心肌缺血越严重. 结论 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元症状性心肌缺血病情评估和早期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4例冠心病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连续监测24h,分析观察ST段下移次数,当时有无症状,以及ST段下移持续时间、发生的昼夜规律。结果经24h动态心电图检测,共发现心肌缺血性ST段下移464次,其中SMI发作385次(82.97%),有症状缺血发作79次(17.03%)。SMI持续时间(14.6±3.5)min/次,有症状性心肌缺血持续时间(31.2±9.8)min/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2例心肌缺血持续时间平均(17.4±5.2)min,ST段压低值平均为(1.65±0.48)mm。385次SMI中,ST段下移发作高峰位于6~12时,196阵次(50.91%);12~18时共88阵次(22.86%);18~24时共55阵次(14.29%);夜间至凌晨6时出现最少46阵次(11.95%)。结论动态心电图对SMI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提高了检出率,对临床评估SMI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的检测意义及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和发生规律。方法应用24h动态心电图(DCG)监测215例冠心病患者,观察患者心肌缺血的发生频率及程度、心率变异性、每次缺血发作持续时间和ST段最大移位,以及昼夜缺血次数。结果共检出321次心肌缺血,夜间心肌缺血持续时间及ST段压低幅度明显重于白昼。结论无症状心肌缺血是冠心病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应和有症状心肌缺血同等给予足够重视,DCG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监测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廷芝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8):187+189-187,189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监测老年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4月-2011年4月老年冠心病患者166例,采用动态心电图对本组166例患者进行连续24h检测,并做好记录。观察患者动态心电图检出心肌缺血情况;观察无症状心肌缺血在不同时间的情况;观察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耐ST段下移幅度。结果无症状心肌缺血sT段改变阵次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有症状心肌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在不同时间发生情况有所差异;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时ST段下移幅度与有症状心肌梗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生率较高,采用动态心电图监测有助于早期及时检出无症状心肌缺血。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共检出缺血型ST-T改变70例、336阵次。其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258阵次(76.8%),发作时间高峰在6:00~22:00(74.8%)。结论:动态心电图是检测无症状心肌缺血的重要方法,为病情的早期判断及及时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96 例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进行24h 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 共检出缺血型ST-T 改变81 例、377 阵次.发作高峰时间在6:00~22:00(65.8%).结论 动态心电图是检测无症状心肌缺血的重要方法,可为病情的早期判断及及时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24h动态心电图(DCG)的变化。方法采用对12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126例心肌缺血患者中共发生1058阵次缺血性sT段改变,其中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次数785次,有症状心肌缺血发作次数273次,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次数明显高于有症状心肌缺血发作次数,两者常合并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隐匿,但也应该与有症状心肌缺血一样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动态心电图(DCG)对无病性心肌缺血(SMI)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动态心电图监测180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发生阵次、每次缺血发作时间和ST段最大压低以及昼夜缺血次数。结果本组180例患者中共监测出心肌缺血发作2050阵次,昼夜发作规律为6:00~12:00发生最高,发生1184阵次,占57.8%。结论动态心电图能及早检出SMI的存在,因而具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选取我院接诊的心肌缺血患者200例,分析其动态心电图诊断的有关资料。结果共检出ST段缺血性改变568阵次,其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327阵次,有症状性心肌缺血241阵次。327阵次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中,上午6:00~12:00时发作的有132阵次,下午12:00~18:00时发作的有76阵次,夜间18:00~24:00时发作的有72阵次,凌晨00:00~6:00发作的有47阵次,60以下患者发作96阵次,60岁以上患者发作231阵次;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时的ST段降低幅度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的持续时间明显大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能够检查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作情况,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DCG)评价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12导联DCG对2009年1月-2010年1月间在我院诊疗的冠心病患者60例进行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60例冠心病者检出缺血型ST-T变化者53例(88.33%),共155阵次.属SMI者115阵次(74.19%),有症状40阵次(25.81%).115阵次SMI中66阵次(57.39%)与轻微的体力劳动或脑力活动因素有关,49阵次在安静时出现(42.61%).115阵次SMI中在6:00~12:00发生者占42.61%,0:00~6:00发生者占12.17%,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SMI患者的ST段压低幅度、缺血持续时间与有症状心肌缺血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评价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意义重大,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的检测意义及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和发生规律。方法应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DCG)监测430例冠心病患者,观察心肌缺血的发生频率、心率变异性、每次缺血发作持续时间、ST段最大移位及昼夜缺血次数。结果共检出642阵无症状心肌缺血,其中614阵(95.6%)与活动有关,28阵(4.4%)于坐位或卧位静息状态发生,584阵(90.9%)发生于白昼,58阵(9.1%)发生于夜间,夜间心肌缺血次数虽较少但缺血时间及ST段压低程度明显重于昼间。结论无症状心肌缺血是冠心病最常见的表现形式,DCG监测对冠心病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薛娜 《中国实用医药》2013,(36):221-221
目的:观察探讨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和监测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25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动态心电图监测,观察并记录ST段压低情况。结果250例冠心病患者中检查出心肌缺血患者228例,发生率为91.2%,其中无症状患者发作次数(72%)明显高于有症状患者发作次数(28%),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在白天的ST段变化及其血阈变异性情况和夜间比较也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24 h动态心电图是一种有效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症的监测手段,可为临床治疗提高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邹艳 《北方药学》2013,(3):120-121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用于检测隐匿性冠心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老年冠心病患者273例,对其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记录患者的生活以及症状情况。以出现ST段下降时机体无临床症状出现,则为隐匿性冠心病;如在ST段下降同时伴有心绞痛、胸闷或其他不典型症状者均极为有症状性冠心病。结果:273例冠心病患者中有症状冠心病患者87例(31.88%),隐匿性冠心病186例(68.12%);两组患者ST段压低幅度差别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隐匿性冠心病患者缺血持续时间更长,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症状性冠心病患者ST段压低时平均心率明显低于隐匿性冠心病,ST段压低时心率减慢者明显多于隐匿性冠心病。上述比较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919阵次隐匿性心肌缺血中540次(58.76%)发生在上午(6~10)点,该时段为最为高发的时间;122次(13.28%)发生在早晨(0~6)点,为发作频率最低的时段。结论: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可以更多的发现隐匿性冠心病,以便对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并采取相应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士彬  金晓静 《天津医药》1992,20(5):284-286
本文对103例冠心病患者其中68例无症状心肌缺血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分析,监测结果,陈旧性心肌梗塞和冠心病心绞痛两组无症状ST段压低均高于有症状(P<0.05),但两组之间有症状与无症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68例无症状心肌缺血中有64例ST段压低均发生于日常活动和卧床休息时。发作时间以6~12点最多,缺血严重程度及时限与症状无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表现特点,总结其发生规律。方法 100例冠心病患者,使用动态心电图进行24 h连续监测。结果检出90例患者存在缺血性ST段变化,其中62.2%为无症状心肌缺血,且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作存在昼夜性规律。结论无症状心肌缺血是冠心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形式,使用动态心电图监测是一项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20.
报道采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DCG)监测84例冠心病患者与50例无冠心病者,发现冠心病中有42例(50%)有缺血型ST 段改变;总计发作281阵,其中无症状性262阵(93.2%)。发作时与发作前心率比较无明显差异。比较无症状性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时活动记分及ST 段改变程度无明显差异。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总缺血时间上午长于下午。无冠心病者DCG 中均无缺血型ST 段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