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45例,两组患者在糖尿病病程、周围神经病变程度、HbA1c、降糖措施及营养神经等基础治疗方面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服用依帕司他(50mg,3次/日),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3粒,3次/日),3个月为1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MCV及SCV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正中神经MCV及SCV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MCV及SCV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提高疗效,尤其在改善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方面意义显著,联合用药未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高龄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高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给予依帕司他及甲钴胺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甲钴胺治疗,疗程1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TCSS(Toronto临床评分系统)评分及双侧MCV和SCV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TCSS评分及双侧腓总神经传导速度(MCV和SCV)显著改善(P<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高龄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理想,且优于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3.
方敏峰 《现代医药卫生》2014,(4):483-484,487
目的 观察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11月该科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共120例,将其分为四组,每组各30例,均接受糖尿病常规治疗,A组仅接受糖尿病常规治疗;B组给予硫辛酸60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避光静脉滴注,每天1次;C组给予依帕司他5 mg口服,每天3次;D组同时采用B、C两种治疗方法.上述各组均连续用药2周.观察四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和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2周后,D组麻木、烧灼感等症状改善最明显,B、C组症状有所改善,A组症状无明显改善.B、C、D组肌电图显示,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C、D组在治疗后MCV和SCV均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硫辛酸和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腓总神经及正中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在大连市友谊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8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组,试验组40例,采取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对照组40例,采取甲钴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腓总神经及正中神经传导速度。结果试验组腓总神经及正中神经传导速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系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取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其神经传导速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依帕司他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糖尿病综合治疗,观察组45例给予依帕司他片与α-硫辛酸治疗,对照组45例单用α-硫辛酸,疗程为4周;治疗前后均进行肌电图检测四肢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评价治疗后患者双侧正中神经、尺神经、腓神经、胫后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SNC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SNCV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帕司他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优于单用α-硫辛酸,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减轻临床症状,且患者对其耐受性好,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注射液应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2016年收治的7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行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对照组行甲钴胺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肌电结果显示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和腓总神经、胫神经、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较治疗前均显著得到改善(P<0.05);观察组神经传导速度(SCV、MCV)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结论: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神经传导速度且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依帕司他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2型糖尿病神经病变80例临床观察。方法:选择本院2021年6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依帕司他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PG、2hPG以及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正中神经MCV、腓总神经MCV、正中神经SCV以及腓总神经SCV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帕司他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2型糖尿病神经病变临床效果十分显著,有效改善血糖水平,改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提高生活质量,可在未来临床治疗中加以运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依帕司他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运动神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4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7例。两组均予以降血糖、降血压与降脂治疗,对照组予以前列地尔与依帕司他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硫辛酸治疗。比较两组神经传导速度与疾病复发情况。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MCV正中神经、腓总神经以及SCV正中神经、腓总神经测评值均较高,疾病复发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硫辛酸、前列地尔与依帕司他治疗可提升周围神经传导速度,促进运动神经功能康复,减少疾病复发,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客观评价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 通过检索CNKI、VIP、万方数据库,收集近十年来以 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为治疗组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运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3.5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评价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结果 共纳入7篇文献,包含570例病例,其中治疗组261例,对照组309例.Meta分析发现,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MD=2.26,95%CI[1.56,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此外,治疗组改善感觉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运动正中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优于对照组.结论 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能够缓解DPN患者症状,改善感觉及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效果明显优于单用α-硫辛酸或依帕司他.  相似文献   

10.
曾志复 《海峡药学》2010,22(12):131-132
目的 观察西洛他唑片联合依帕司他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给予西洛他唑片100mg1日2次口服,依帕司他片50mg1日3次口服;对照组30例单用依帕司他片50mg1日3次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2周,治疗前后均进行肌电图检测四肢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西洛他唑片联合依帕司他片治疗后,患者自觉症状明显改善,正中神经、腓神经感觉、运动传导速度均有好转,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西洛他唑片联合依帕司他片治疗糖尿病周固神经病变的疗效优于单用依帕司他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神经传导功能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择某院收治的DPN患者1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5例,采用依帕司他片治疗)和观察组(75例,采用依帕司他片联合甲钴胺片治疗)。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降糖治疗,并进行饮食运动指导,对比分析两组神经传导功能、氧化应激指标、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神经病变自觉症状问卷(TSS)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均高于对照组,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神经病变自觉症状问卷(T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可改善DPN患者神经传导功能及氧化应激,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2月百色市田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7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A、B、C组,各29例。A组患者予以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B组患者予以α-硫辛酸治疗,C组患者予以依帕司他治疗。观察3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临床症状评分系统(TSS)评分、神经传导速度(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TCSS评分、TSS评分低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患者TCSS评分、T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TCSS评分、TSS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患者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甲钴胺、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确诊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用钴胺、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治疗,对照组用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SNCV)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甲钴胺、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好,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依帕司他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6月纳入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6例,按照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采用依帕司他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神经指标、神经传导速度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9.07%(P <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观察组的正中神经纵径与横径、尺神经纵径与横径、桡神经纵径与横径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的正中神经、腓神经、尺神经、胫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以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高于治疗前,且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依帕司他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可修复周围神经损伤,提高外周神经传导速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神经电生理检测诊断糖尿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的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周志怀  陈晓燕 《河北医药》2002,24(4):262-263
目的 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查诊断糖尿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的敏感指标及其与病程的关系。方法 对248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80例正常人的正中神经、尺神经及腓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NCV)包括运动传导速度(MCV)、感觉传导速度(SCV)及远端潜伏期(ML)进行检测。结果 Ⅰ组病人所测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研度、感觉传导速度及远端潜伏期与Ⅱ组进行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Ⅱ组与Ⅲ组比较:正中神经与尺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差异无显著性。所测其它神经传导速度差异均有显著性。Ⅰ组与Ⅱ组之间比较:仅腓神经传导速度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 (1)神经电生理检查,特别是SCV测定可以发现亚临床期的周围神经病变。(2)下肢的MCV改变重于上肢,SCV损害较MCV明显。(3)潜伏期的改变可能是周围神经最早期改变。(4)糖尿病病程与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率呈正相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及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临床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应用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及前列地尔治疗,对照组40例应用甲钴胺及前列地尔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7%,显效率45%;对照组总有效率77.5%,显效率2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及P<0.05)。两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依帕司他、甲钴胺及前列地尔三药联合治疗能够提高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联合依帕司他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5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给予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10μg加入生理盐水50mL微泵注射1日1次30min,依帕司他片50mg 1日3次口服;对照组25例单用依帕司他片50mg 1日3次口服,两组疗程均为3周,治疗前后均进行肌电图检测四肢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联合依帕司他片治疗后,患者自觉症状明显改善,正中神经、腓神经感觉、运动传导速度均有好转,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及P<0.01).结论 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联合依帕司他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优于单用依帕司他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实施依帕司他联合α-硫辛酸方案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2016年1月~2018年4月我院8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采用依帕司他联合α-硫辛酸治疗)、对照组(43例,采用依帕司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氧化应激指标、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正中神经传导速度、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在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86.05%)高于对照组(62.79%),P 0.05;(2)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OD[(36.15±2.85)U/mL]高于对照组[(31.35±2.41)U/mL],且MDA[(3.23±0.23)nmol/mL]低于对照组[(4.78±0.42)nmol/mL],P 0.05;(3)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L-6[(10.23±2.23)pg/L]、CRP[(8.15±2.10)mg/L]低于对照组,P 0.05;(4)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腓总神经、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 0.05;(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实施依帕司他联合α-硫辛酸方案治疗十分可行,能有效改善周围神经病变情况。  相似文献   

19.
《中国药房》2018,(2):223-228
目的:观察复方芎芍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4月DPN患者9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复方芎芍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51例),后者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经济情况分为B组(依帕司他+贝前列素钠联合组,12例)、C组(呋喃硫胺+甲钴胺联合组,12例)、D组(依帕司他组,27例)。4组患者均使用降糖药控制血糖。在此基础上,A组患者加服复方芎芍胶囊0.9 g,tid;B患者加服依帕司他片50 mg,tid+贝前列素钠片40μg,tid;C组患者加服呋喃硫胺片50 mg,tid+甲钴胺片0.5 mg,tid;D组患者加服依帕司他片50 mg,tid。4组患者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其治疗前后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及潜伏期、振幅,血液流变学、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肌酐等指标,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B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2.61%、83.33%)显著高于C、D组(33.33%、66.67%),且D组显著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4组患者TCSS评分,正中神经MCV、SCV、潜伏期及振幅,腓总神经MCV及振幅,腓总神经SCV、潜伏期及振幅,全血高切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D组患者TC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A、B组显著低于C、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患者正中神经MCV、潜伏期及振幅,C组患者正中神经振幅,D组患者正中神经MCV及振幅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A、B组患者正中神经MCV、潜伏期及振幅均显著优于C、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患者腓总神经MCV、潜伏期及振幅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A、B组患者腓总神经MCV及振幅均显著优于C、D组,A、B、D组患者腓总神经潜伏期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D组患者正中神经SCV、潜伏期及振幅以及腓总神经SCV及振幅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A组患者正中神经SCV、潜伏期及振幅和腓总神经SCV及振幅,B组患者正中神经SCV、潜伏期及振幅和腓总神经振幅均显著优于C、D组,D组患者正中神经SCV显著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B、C、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B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TCSS评分比较,4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复方芎芍胶囊治疗DPN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潜伏期、振幅及全血高切黏度,其效果与依帕司他联合贝前列素钠相当,且优于呋喃硫胺联合甲钴胺以及依帕司他单药治疗;同时,该药不会影响患者的血糖、血脂、血肌酐水平,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沈翠山 《北方药学》2020,(4):111-112
目的:探讨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9年9月于我院内分泌科诊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依帕司他治疗。记录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密歇根神经病变评分(MNSI),观察治疗前后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感觉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神经症状及体征评分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感觉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高。结论:依帕司他、甲钴胺结合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