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了解女性外阴阴道真菌种类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107例标本,对其中的258例阳性标本的菌株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鉴定,用Rosco纸片法对5-氟胞嘧啶、氟康唑、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咪康唑、克霉唑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1107例临床标本共检出念株菌258株,阳性率为23.3%。其中,白念珠菌占82.6%,光滑念珠菌占6.6%,热带念珠菌占3.5%,克柔念珠菌占2.3%,其他念珠菌占5.0%。念珠菌对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的敏感性较高,分别为97.3%、93.0%和88.0%;对咪康唑和氟康唑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50.4%和43.8%。结论不同菌种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对外阴阴道感染的念珠菌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色念珠菌在本院的感染情况及常见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常规培养分离白色念珠菌,经念珠菌显色平板分离鉴定,显色药敏板进行药敏测试。结果282例住院患者痰标本中培养出47例白色念珠菌。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咪康唑、益康唑、伊曲康唑和氟康唑的体外药物敏感性分别为97.9%、97.9%、97.9%、48.9%、48.9%、65.9%、72.3%。结论白色念珠菌在痰培养标本中检出率较高,占总标本数的16.7%,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三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最高为97.9%,伊曲康唑和氟康唑次之,分别为65.9%和72.3%,咪康唑、益康唑最低为48.9%。提示临床应及时监测真菌感染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治疗效率。  相似文献   

3.
顾平 《中国实用医药》2010,5(31):161-162
目的了解我院老年人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和药敏测试情况。方法收集我院老年呼吸道标本980株,对其检出232株真菌进行5种常用抗真菌药的体外敏感性检测。结果通过痰涂片结合分离培养,菌种分布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18.6%。对5种常用药物(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卡泊芬净、两性霉素B)进行耐药性分析,发现除克柔念珠菌外,其他真菌对卡泊芬净、两性霉素B和唑类比较敏感,克柔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结论对痰标本进行涂片和培养,发现真菌感染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克柔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其他真菌对两性霉素B和唑类比较敏感,因此应重视真菌分离鉴定和药敏检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
156例真菌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156例真菌感染的菌群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用TTC沙氏培养基进行真菌培养,采用珠海市丽拓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真菌分离、鉴定、药敏检测一体化试剂盒,对真菌进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156例真菌感染中,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71.8%,药敏结果显示,真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敏感率较高,均在90%以上,而对咪康唑、依曲康唑、氟康唑、酮康唑敏感率较低。结论真菌感染主要由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引起,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是治疗真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5.
女性阴道念珠菌感染状况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邱华红  黄武  成玲 《海峡药学》2010,22(5):190-191
目的探讨女性阴道念珠菌感染状况及对抗真菌药物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标本分离出的念珠菌采用法国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和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VITEK-32鉴定菌种,采用真菌ATB Fungus 3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21551例女性阴道分泌物标本检出2715株念珠菌,检出率12.60%。2715株念珠菌中白色念珠菌1950株占71.82%、光滑念珠菌437株占16.10%,热带念珠菌160株占5.89%,克柔念珠菌118株占4.35%,其他念珠菌50株占1.84%。在5种抗真菌药物中,耐药率最高的是伊曲康唑平均耐药率为27.16%,氟康唑平均耐药率9.62%,伏立康唑平均耐药率5.39%,而两性霉素及5-氟胞嘧啶几乎全部敏感。结论女性阴道念珠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对抗真菌药物有不同程度耐药,应加强对念珠菌的检测和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周捷  余江平 《中国药房》2008,19(14):1081-1082
目的:了解我院真菌感染的特点及药物敏感情况。方法:常规培养分离真菌,用VITEK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到种,药敏试验采用Rosco抗真菌药敏纸片扩散法及NCCLSM27-A肉汤稀释法。结果:519株真菌全为酵母菌属,白色念珠菌占70.3%。制霉菌素敏感性最好,其次为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敏感性不理想。结论:当前临床常用抗真菌药耐药菌株明显增多,进行真菌药敏监测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念珠菌感染状况以及耐药性情况。方法各类标本以常规方法接种在TTC沙保罗或BAP平板上,做真菌或细菌培养。分离培养出的真菌经革兰染色、芽管形成试验、CHROMagar显色培养进行鉴定,并进行5-氟胞嘧啶(5-FC)、两性霉素B(AMB)、制霉菌素(NYS)、咪康唑(MIC)、益康唑(ECO)和酮康唑(KET)药敏分析。结果 1322份临床送检标本分离培养出念珠菌52株,其中,白色念珠菌31株(59.61%),热带念珠菌6株(11.53%),克柔念珠菌5株(9.6%),其他念珠菌10株(19.2%);52株念珠菌药敏结果显示,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对念珠菌作用最强,敏感率分别为90.38%和94.4.23%,其次为氟康唑敏感率为44.23%,伊曲康唑最差,耐药率达59.61%。显示两性霉素B有较强的抑菌效果,两性霉素B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效果绝大部分优于其他念珠菌,特别是热带念珠菌。结论念珠菌感染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念珠菌对唑类药物和两性霉素B的敏感性有差异,应重视念珠菌的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8.
对临床125例患霉菌性阴道炎的阴道分泌物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白色念珠菌的检出率最高占73.6%,其次为热带念珠菌占22.4%.对125株念珠菌进行5种抗真菌药物的药敏试验,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伊曲康唑的MIC50均为0.78 μg·ml-1,MIC90均为3.13 μg·ml-1;克霉唑的MIC50为6.25 μg·ml-1,MIC90为25 μg·ml-1,氟康唑的MIC50为>25 μg·ml-1.氟康唑和克霉唑对白色念珠菌的作用强于热带念珠菌;而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和伊曲康唑对两种菌的作用差别不大.因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对阴道分泌物的霉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我院近3年真菌分布及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掌握真菌在医院的动态分布及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 应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2002年1月-2004年12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真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中念珠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最为多见(占60%以上),其次为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真菌感染患者基础疾病以呼吸道疾病居多,痰和咽拭子的真菌检出率3年中均居前两位;对主要念珠菌敏感性较高的有5-氟胞嘧啶、酮康唑,其次为氟康唑、咪康唑、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除对白色念珠菌有一定抑菌作用外,对其他念珠菌菌种敏感性差。结论 临床上应重视抗真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本地区女性阴道念珠菌病病原菌种的构成及体外药敏试验情况。方法采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和YBC鉴定卡对门诊就诊800例患者阴道分泌物分离到的133株致病真菌进行鉴定,并采用ROSCO纸片扩散法对5种抗真菌药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共分离菌种5种133株念珠菌,其中白念珠菌为112株占84.2%,光滑念珠菌12株占9.0%,热带念珠菌4株占3.0%,克柔念珠茵3株占2.3%,其他念珠茵2株占1.5%。结论本地区女性念珠菌性阴道炎主要的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其次是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茵。体外药敏显示133株念珠菌对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全部敏感和中度敏感、对伊曲康唑、氟康唑、特比奈芬的耐药分别为4.5%、9.8%、36.1%。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本院念珠菌的感染特性及耐药性特点。方法随机抽取2000个标本,分离出615株念珠菌,采用科码嘉显色培养基培养,用念珠菌药敏测定试剂盒进行药敏试验。结果615株念珠菌里面,白色念珠菌含量最高,痰液检出率最高,呼吸科分布最多;65岁以下患者念珠菌的分离率明显低于65岁以上的患者。药敏实验中,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酮康唑对常见念珠菌的敏感率均大于95%;益康唑对常见念珠菌敏感率大于80%;伊曲康唑、氟康唑、咪康唑对常见念珠菌的敏感率均小于50%。结论要重视菌株特性与耐药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致病菌种及其在体外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采用科玛嘉真菌培养鉴定和ATBFUNCUS药敏试剂盒对310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临床标本进行菌种分析和药敏试验。结果310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致病菌主要为白假丝酵母菌265例,占85.48%,非白假丝酵母菌45例,其中热带假丝酵母菌32例,占10.32%,光滑假丝酵母菌9例,占2.9%,克柔假丝酵母菌4例,占11.30%。4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两性霉素B(100%)、5-氟胞嘧啶(99.03%)、氟康唑(86.45%)、伊曲康唑(79.68%)。结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主要致病菌为白假丝酵母菌。不同菌种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合理的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致病菌株分布和药敏情况。方法对2005年12月至2008年12月在孝感市中心医院妇科门诊以阴道炎症状就诊者中,阴道分泌物真菌培养阳性的260例患者进行菌株调查和药敏分析。结果VVC致病菌株白假丝酵母菌占89.6%(233/260),非白假丝酵母菌占10.4%,白假丝酵母菌菌株与非白假丝酵母菌菌株药敏无明显差异,两性霉素B药敏率98.87%。结论VVC致病菌株仍以白假丝酵母菌占优势,非白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耐药率无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本地区包皮龟头炎患者中真菌感染情况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 分别采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法国梅里埃公司的ATB ID32C酵母菌鉴定卡和Rosco纸片扩散法对包皮龟头分泌物进行念珠菌培养、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458例患者中共培养出157株酵母样真菌,阳性率为34.3%;其中,白色念珠菌116株(73.9%),光滑念珠菌14株(8.9%),热带念珠菌12株(7.6%),近平滑念珠菌8株(5.1%),克柔念珠菌5株(3.2%),季也蒙念珠菌2株(1.3%).分离菌株对制霉菌素和酮康唑的敏感率均>90.0%,分别为97.5%和93.0%,对氟康唑敏感率为79.6%,而对特比奈酚敏感性最低,为33.8%.结论 念珠菌感染是本地区包皮龟头炎发病的重要因素,感染的致病菌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分离的念珠菌对多烯类药物敏感率较高,对唑类抗真菌药有不同程度的交叉耐药,不同菌型其药敏谱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医院假丝酵母菌感染特点及药物敏感情况,为临床抗真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的假丝酵母菌,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的ATB微生物鉴定仪、ID32C真菌鉴定板、ATBFUNGUS3药敏板进行真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在标本分离的351株假丝酵母菌中,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74.93%),其次是光滑假丝酵母菌(14.53%)。检出的真菌标本以痰所占比例最高(61.54%).尿液次之(22.79%)。分离的假丝酵母菌对各类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以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敏感性最高,对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医院真菌感染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在临床医疗中应重视真菌的培养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以指导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延缓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院内白假丝酵母菌感染菌株对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情况并探讨伊曲康唑对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Rosco纸牌扩散法检测附属海慈医院临床分离的白假丝酵母菌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药物敏感性,采用96孔培养板进行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的培养,利用CCK-8试剂盒来检测生物膜不同时期的活性及对伊曲康唑的敏感性。结果临床标本107例,检出白假丝酵母菌47例,感染率为43.9%。体外药敏试验显示临床株白色假丝酵母菌对抗真菌药两性霉素B和制霉素敏感性较高(45%、85%),而对康唑类抗真菌药物产生了耐药性。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形成早期(8h)生长较快,24h形成成熟稳定的生物膜,游离态的白假丝酵母菌对伊曲康唑的MIC50为2μg/mL,不同浓度伊曲康唑处理组生物膜活性均有所降低。结论白假丝酵母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经抗菌性处理的生物材料对预防生物膜的形成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北京医院2003年4月~10月期间真菌感染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显色培养基对真菌进行鉴定,用药敏纸片法测定真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的敏感性.结果:共分离到285株真菌,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泌尿道和消化道,其中检出最多的是白色假丝酵母133株(46.7%)、光滑假丝酵母66株(23.2%)和热带假丝酵母54株(18.9%).三种抗真菌药物对285株深部感染真菌总的耐药率分别为氟康唑10.9%、伊曲康唑7.7%和两性霉素B0%.对氟康唑耐药的有光滑假丝酵母26株、克柔假丝酵母1株、季也蒙假丝酵母2株和白色假丝酵母2株;对伊曲康唑耐药性较高有克柔假丝酵母1株、季也蒙假丝酵母2株、热带假丝酵母5株、光滑假丝酵母12株和白色假丝酵母2株.结论:定期开展真菌的耐药监测,有助于合理应用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18.
段纯  朱岩  龙峰 《中国医药》2011,6(5):607-609
目的 调查女性妊娠期外阴假丝酵母菌检出情况,对引起外阴假丝酵母菌病(WC)的真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2009年3月至2010年6月我院产科门诊产前检查的500例妊娠女性阴道分泌物进行假丝酵母菌涂片、培养,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其中涂片采用显微镜观察,培养接种于沙保弱平板,菌株鉴定采用生物梅里埃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及配套酵母菌鉴定卡,药敏试验采用ATB FUNGUS真菌药敏条.结果 137例涂片检出芽生孢子或假菌丝,检出率为27.4%;151例培养检出假丝酵母菌,检出率为30.2%;两法综合,共192例检出假丝酵母菌,检出率为38.4%;500例中出现感染症状的VVC患者111例,感染率为22.2%;111株菌株中包括5种假丝酵母菌,以白假丝酵母菌最多,占80.2%(89株),其次为光滑假丝酵母菌,占12.6%(14株);白假丝酵母菌对伏立康唑和两性霉素B的敏感率高,分别为100.0%和94.4%,对氟康唑的敏感率低,为73.0%.结论 妊娠期女性外阴假丝酵母菌感染率较高,菌种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假丝酵母菌对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敏感性高,对氟康唑敏感性低;临床应普及开展对妊娠期女性外阴假丝酵母菌检测.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ection incidence of Candida in pregnant women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prevention. Methods Candida separation, cultivation, identification and antifungal susceptibility test were performed for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 ( VVC). Five hundrend samples of vaginal discharge in pregnant women were collected in the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of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09 to June 2010. Samples were detected by microscopy examination and inoculated on sabnraud medium, identified by Biomerieux VITEK-2, and antifungal susceptibility tested by ATB FUNGUS. Results Among 500 samples, 137 were positive of blastospore and pseud-ohypha (27.4% ) by microscopy examination; 192 were positive of Candidas(38.4% ) by culture. The incidence of VVC was 22. 2% . C. albicans was most frequently( 80. 2% ) isolated, followed by C. glabrata( 12. 6% ) . C. albi-cans susceptibility for voriconazole and amphotericin B were 100. 0% and 94. 4%. Fluconzazole was the lowest ( 73.0% ) . Conclusions The infection rate of vulvovaginal Candida in pregnant women is higher than that in normal people. C. albicans is the major species. Susceptibility results show that Candida infections are susceptible to 5-flucytosine, amphotericin B and voriconazole. Clinical monitor of vulvovaginal Candida infec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白念珠菌ERG3基因突变及高表达对抗真菌药物耐药的调控作用。方法用微量稀释法测得36株临床分离白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提取基因组DNA,PCR基因扩增,将扩增后的产物纯化测序,并与genbank中已知的标准序列(AF069572)进行BLAST比对分析;采用实时定量PCR(RT—PCR)方法,对白念珠菌ERG3基因表达的mRNA进行相对定量分析。结果36株白念珠菌ERG3基因序列共发现6个突变位点,其中19株发生同义突变,突变位点为T51C、T432C、T381C、C438T、T1044C;2株发生错义突变,突变位点为C1052T,并产生耐药;白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组ERG3高表达的发生率高于敏感组(P〈0.05)。结论ERG3基因突变及高表达增加了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同时有多种调节机制共同参与白念珠菌耐药性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本地区男性慢性前列腺炎感染真菌的分布规律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真菌培养分离的菌株鉴定,用API-AUX20C真菌ID条板或RyidNicroscan真菌ID条板进行鉴定分型,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158株真菌中,白色念珠菌感染率高,占46.2%,热带念珠菌占30.4%,光滑念珠菌占13.3%,对5-氟胞嘧啶、氟康唑和咪康唑的耐药率很高,分别是22.2%、34.8%和25.3%。结论本地区慢性前列腺炎感染真菌分离率高,及时进行真菌的培养和药敏试验,对临床控制感染和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