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多发性硬化(mutiple sclerosis,MS)缓解期的疾病修饰治疗可显著减少患者复发频率及缓解疾病进展。目前国际上市的疾病修饰治疗药物有10余种,国内可选择的药物有2种,未来MS患者治疗将面临更多选择,同时涉及不同药物之间的转换。本文就临床医师面临的MS患者疾病修饰的药物选择及药物之间转换策略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师选择MS患者缓解期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Duchenne肌营养不良症(DMD)是一种X连锁隐性遗传性疾病,但对其发病机理仍不清楚.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DMD发病中氧自由基损害的研究进展.对自由基的特性,肌细胞破坏的机制及DMD抗氧化系统等方面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视神经脊髓炎(NMO)是发病率仅次于多发性硬化(MS)的中枢神经系统第二常见的炎性脱髓鞘疾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等位基因型与两者发生、复发、对药物疗效和预后有着一定的关联。HLA等位基因型与MS关联的研究较多且日趋成熟,而NMO因近几年来才被认为是一种独立于MS的脱髓鞘疾病,HLA对其易感性、复发、药物治疗和预后的影响的研究正逐渐受到重视。本文就HLA基因型对NMO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与Becker型肌营养不良症(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BMD)统称为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DMD是一种X连锁隐性遗传的肌肉变性疾病,是肌营养不良症中最常见且  相似文献   

5.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特发性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 目前病因尚不明确。研究显示MS的发病过程与血脑屏障的损伤有关, 治疗MS的药物对血脑屏障的功能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因此, 文中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 对血脑屏障损伤在MS发病中的作用机制及治疗MS的药物对血脑屏障的作用进行综述, 阐述血脑屏障与MS的关系, 并提出未来MS治疗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血清肌酸激酶(S—CK)对诊断肌病和假性肥大型肌营养不良(DMD)携带者是很敏感和特异的,有报告在DMD亲戚中检出率达70—75%。本文讨论70例神经肌肉疾病和17例DMD患者之女性亲戚静脉血中血清肌红蛋白(S—Myg)、S—CK与血清肌酸激酶亚单位(S—CKB)的检查结果;对照组为94名健  相似文献   

7.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好发于年轻人的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疾病修正疗法(DMT)是MS患者缓解期的标准治疗.由于MS是终生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有效且耐受性良好的治疗,因此DMT药物的长期安全性问题值得关注.Ⅲ期TOWER核心+延长试验显示,在特立氟胺14 mg/d最长应...  相似文献   

8.
疾病修正治疗(DMT)是多发性硬化(MS)缓解期的主要治疗方案。自2018年起越来越多DMT药物进入中国, 改变着我国MS的治疗现状。但宥于既往长期缺乏DMT药物和MS诊治飞速发展的新进展, 导致目前缓解期治疗现状仍欠规范。随着对MS发病机制的深入认识, 更多的DMT药物, 加上MRI和生物学标志物等对残疾进展和疗效监测手段的增多, MS的治疗策略和治疗目标也在不断改进和提高。基于循证的预后判断、药物及患者相关因素等基础上制定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可能是未来MS的主要治疗理念之一。文中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此全过程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9.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好发于20~40岁,女性多见,其显著特点为时间上的多发性(多次发作)及空间上的多发性(多个病变部位),呈慢性发作性病程,晚期病情进展较快,是致残率较高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新的免疫治疗药物如干扰素-β用于治疗MS,该药能降低MS的复发次数[1],特别是其用于临床孤立综合征(clinically isolated syndrome,CIS)能够降低CIS的临床确诊MS(clinically definite MS,CDMS)转化率[2].这些结果表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MS能够改善预后,而MS的早期正确诊断是核心.  相似文献   

10.
多发性硬化治疗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多发性硬化(MS)是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约50%的患者在发病15年后不能独自行走,现有的治疗均不能延缓疾病的进程。近年来,随着对MS致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神经病理学、神经影像学的发展,对MS的治疗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外进行了许多大型的临床药物实验,现就MS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