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4~1998年,我们收治下颌骨骨折患者52例,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46例,女6例;年龄8~61岁,平均34.5岁。致伤原因为交通事故伤30例,工伤11例,坠落伤6例,暴力伤5例。开放性骨折21例,闭合性骨折31例。多发性骨折17例,粉碎性骨折5例。骨折部位为颏部12例,颏孔区8例,下颌角4例,升支及髁部6例。本组合并颅脑损伤4例。治疗方法:开放性骨折患者入院后立即行清创探查,拔除骨折线上不能保留的牙齿,手法复位后行钢板或钢丝结扎内固定,配合牙间结扎或牙合间结扎外固定;3周后去除牙合间结扎,4周后去除牙间结扎,半年后X线…  相似文献   

2.
贺建文  张灵花 《山东医药》2008,48(39):108-108
2000~2007年,我们对收治的120例下颌骨骨折患者行坚固内固定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96例,女24例;年龄17-65岁,其中17~48岁90例。骨折原因为车祸98例,击打伤15例,其他7例。下颌正中骨折60例,下颌颏孔区骨折35例,下颌角骨折20例,下颌骨髁状突骨折5例,所有患者均有咬合错乱、张口困难等症状。  相似文献   

3.
小型钛板内固定在下颌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希银  刘辉 《山东医药》2001,41(7):49-49
近年来小型钛板行下颌骨骨折内固定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多 ,但临床上对其优缺点说法不一 ,目前尚无统一的适应症和相对禁忌症。我院自 1997年开始应用小钛板内固定技术治疗下颌骨折 ,发现只要适应症选择好 ,均能取得满意的复位固定效果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下颌骨骨折患者 30例 ,男 2 5例 ,女 5例 ;年龄5~ 78岁 ;单发骨折 19例 ,多发骨折 11例 ;部分患者伴有上颌骨、颧骨、颧弓、鼻骨骨折。固定材料与方法 :小型钛板厚度为 1mm,长度规格为 4孔、6孔、8孔 ,螺钉和辅助器械为德国马丁公司和中国西安中邦公司产品。根据术前下颌骨正侧位片或…  相似文献   

4.
目的用有限元法分析比较下颌骨体部骨折小型钛板二维与三维坚强内固定的稳定性。方法用ANSYS软件建立下颌骨体部骨折坚强内固定模型,比较不同空间位置进行坚强内固定时各种工况下骨折段位移、骨折断层及接骨板固定钉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各种固定方法在各种功能咬合工况下,骨断端位移均小于0.15mm,三维固定时骨折断端的位移在多数工况下小于二维固定。各种固定时骨折断层和接骨板固定钉的应力分布均在允许值范围内。结论下颌骨下缘下方骨面钛板加颊面钛板的三维固定方法在多数工况下优于传统二维内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5.
外固定支架微创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银光  王岩  柴伟 《山东医药》2008,48(9):8-10
目的探讨一种适合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对33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使用闭合复位,Orthofix转子间外固定支架(OPF)固定。并将用该法治疗的患者与同期在我院采用切开复位DHS内固定或Gamma钉内固定的42例转子间骨折患者在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等指标上进行比较。结果33例中31例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5个月,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5.3周。根据Sanders髋功能评定标准进行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87.1%。结论OPF具有手术时间短、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是老年人股骨转手间骨折值得推荐的一种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王宝玲 《山东医药》2003,43(32):54-55
1996年以来,我科应用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62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1999年以来,我们利用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RIF)治疗颌骨骨折患者280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80例中,男264例,女16例;年龄9~56岁.单纯上颌骨骨折43例,单纯下颌骨骨折134例,上、下颌骨同时多发性骨折103例.  相似文献   

8.
颌骨坚固内固定技术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 98 8年以来 ,我院将颌骨坚固内固定技术应用于治疗颌骨骨折、正颌外科、下颌骨切除后的外形及功能重建。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收集 1 988~ 1 999年各种颌骨坚固内固定病例 1 1 6例 ,男 78例 ,女 3 8例 ,年龄 3~ 6 5岁。其中上下颌骨骨折加颧骨骨折 1 0 1例 ,正颌外科手术 1 1例 ,下颌骨缺损修复重建 4例。内固定材料包括 :成形钛板 ,加压螺钉 ,小型钛板和微型钛板。1 .2 手术方法  1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1 0 1例 :手术前后拍摄 X线片 ,开放性骨折从原伤口入路。闭合性骨折如上颌骨骨折及颧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可吸收线结扎固定手术治疗儿童尺骨鹰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08-03~2011-10收治的36例儿童尺骨鹰嘴骨折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可吸收线结扎固定手术治疗。结果36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3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2个月。按HSS2肘关节评分进行肘关节功能评定,优良率为94.4%。结论应用可吸收线结扎固定手术治疗儿童尺骨鹰嘴骨折具有固定效果可靠、治疗效果良好、费用低廉、操作简便等优点,是一种治疗儿童尺骨鹰嘴骨折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采用改良Helkimo指数,对36例下颌骨骨折患者(骨折组)的颞下颌功能进行了动态评定,并与32例正常人(对照组)作比较。结果显示,术后1d、3个月骨折组与对照组的主诉症状指数(Ai)、临床症状指数(Di)相比,P均〈0.01;咬合指数(Oi)相比,P〉0.05。术后1a,骨折组与对照组的Ai相比,P〈0.01;Di、Oi相比,P均〉0.05。认为下颌骨骨折患者在骨折后一定时期内更易出现颞下颌功能紊乱的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11.
胡银徐  曹颖 《山东医药》2013,(34):53-54
目的 探讨聚左旋乳酸(PLLA)可吸收骨固定系统在下颌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下颌骨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用聚左旋乳酸(PLLA)可吸收骨固定系统进行骨折坚强内固定术,对照组采用微型钛板及螺钉行坚强内固定.术后6周行X线检查,对骨折愈合时间、张口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3个月的咀嚼效能恢复情况进行记录,同时观察术后1年两组内固定物的吸收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张口度、咀嚼效能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年PLLA接骨板基本分解吸收完毕,而对照组内固定物无法吸收,且有3例患者行二次手术取出钛板.结论 PLLA可吸收骨固定系统用于下颌骨骨折坚强内固定术,骨折愈合时间短,内固定材料无需取出,避免了二次手术,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李建民  孙刚 《山东医药》1998,38(5):40-41
骨折常见并发症的诊治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50012)李建民孙刚1早期并发症1.1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系骨折后出血、软组织肿胀、血管损伤或肢体固定包扎过紧等导致的相应筋膜间室内压力进行性增高、血运障碍,可发生间室内组织缺血坏死。其特点为:①早期可出现进...  相似文献   

13.
拉力螺钉在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在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治疗方面,不断推出各种新式内固定器材.但对骨折片间加压和稳定最有效的拉力螺钉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996~2003年,我们对57例此类骨折患者采用了拉力螺钉固定治疗,效果较好。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徐伟 《山东医药》2008,48(21):47-47
2003-2006年,我们对80例下颌骨骨折患者采用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80例中,男64例,女16例;年龄6-70岁.交通事故损伤65例,摔伤12例,打击伤3例.骨折部位:下颌骨正中骨折30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口内外联合小切口手术治疗下颌角区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下颌角、下颌骨升支骨折患者7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21例。观察组先做口内切口,暴露并复位骨折,再在骨折线对应的口外颊部皮肤处做0.3 cm切口,将穿颊器经皮肤切口穿通至骨面,经穿颊器行骨折内固定术。对照组采用传统颌下入路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骨折。结果观察组术后开口度正常,咬关系良好,无颌关节疼痛与弹响症状,无面神经损伤及涎瘘,面颈皮肤无明显手术瘢痕。对照组术后出现暂时性面瘫6例,下颌下区均可见明显瘢痕。结论口内外联合小切口手术治疗下颌骨角区骨折疗效优于传统的下颌下切口手术。  相似文献   

16.
王艳荣 《山东医药》2010,50(32):103-104
目的分析坚强内固定术在颌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方法使用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治疗颌骨骨折87例,手术前后进行临床及X检查,了解咬合关系的恢复及骨折段的复位情况。结果本组病例所有患者咬合关系恢复良好,85例术后完全恢复,2例做术后调合。结论颌骨骨折治疗中使用坚强内固定术,既利于骨折的愈合,又避免长期颌间结扎,目前是一种理想的固定技术。  相似文献   

17.
加压滑动鹅头钉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加压滑动鹅头钉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5~95岁67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7例中,股骨转子间稳定型骨折14例,不稳定型53例;患有不同程度并存症者64例。均采用硬膜外麻醉,手术过程约90分钟。术后约12~14周完全负重,平均住院24天。本组无手术死亡,未发生髋内翻。平均随访3年,术后优良率为97.1%(优20例,良45例),仍有疼痛伴行走障碍者占2.9%(2例)。结论加压滑动鹅头钉固定牢固,无髋内翻形成,在患者早期下床康复、减少护理方面优于普通鹅头钉  相似文献   

18.
李海霞  周贤德 《山东医药》2005,45(32):70-71
1999~2004年,我院采用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患者5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本组58例患者中,男45例,女13例;年龄12~67岁,平均35岁。骨折原因:车祸23例,跌伤19例,打伤11例,其他原因致伤5例。其中26例下颌骨正中骨折,14例颏部骨折,11例下颌角骨折,7例下颌骨髁突颈部骨折。  相似文献   

19.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无明显移位、嵌插骨折或有手术禁忌证者外,均应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但手术治疗方法较多,效果不一,我们应用中空加压螺纹钉治疗部分类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ad-hBMP-2基因转染促进兔下颌骨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的人重组骨形成蛋白-2(ad-hBMP-2)对兔下颌骨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16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只,建立一侧下颌骨骨折模型后3d,在两组实验动物骨折处注射100μl的ad-hBMP-2病毒液和生理盐水,注射术后4周切取标本,进行X线观察和组织学检查。结果实验组动物骨折处新骨形成量及骨小梁密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ad-hBMP-2可明显促进兔下颌骨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