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手术方法颇多 ,但均有一定的并发症 [1 ] 。我院 1991年前用 Duhamel手术治疗 6 3例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5 5 .6 % ;1991年 4月~ 1999年 4月 ,应用直肠肛管纵切、心形吻合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 92例 [2 ] ,无盆腔、腹腔、伤口感染 ,无吻合口狭窄 ,无手术死亡 ,随访效果良好。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92例中男 76例 ,女 16例 ;年龄 15天~ 12岁 ,中位年龄 6个月。出生后即有腹胀、便秘等典型的先天性巨结肠的症状和体征。入院时合并肠炎 5例 ,巨结肠危象 3例 ,佝偻病 1例。术中发现长段型 19例 ,常见型 72…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巨结肠 (HD)是常见的消化道畸型 ,可引起肠梗阻 ,多须手术治疗。本院 1990~ 1998年共施行HD根治术 158例。作者对其术后 2年以上 ,并获得随访的 12 6例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2 6例 ,男 99例 ,女 2 7例。 1岁以内 4 2例 ,1~ 3岁 67例 ,3~ 5岁 12例 ,5岁以上 5例。随访 2~ 10年。1.2 手术方法 采用Duhamel术即结肠切除 ,直肠后结肠拖出术。心形斜吻合术即结肠翻转拖出 ,直肠肛管背侧纵切 ,正常结肠与直肠肛管作鸡心领式斜吻合术。病理报告 :无或近段仅有少量神经节细胞。1.3 随访…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介绍腹腔镜辅助下改良Swenson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方法 :从 1999年 10月起 ,应用腹腔镜为 4 2例先天性巨结肠作改良Swenson术。所有病例均在全麻下 ,运用超声刀游离腹腔内病变结肠 ,结合拖出式直肠肛管背侧纵切 ,心形斜吻合术。结果 :全部患者均经腹腔镜辅助成功完成手术 ,平均手术时间 190min(12 0~ 310min) ,术后平均住院 8d(7~ 9d)。随访 3~ 4 8个月 ,无严重并发症 ,排便基本正常。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改良Swenson治疗先天性巨结肠具有伤口小、痛苦小、恢复快 ,减少术后腹腔内粘连 ,安全可靠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196 4年 Soave首先报道了直肠鞘内拖出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 ,同年 Boley对该术式作了改良 ,他将拖出的结肠与肛管吻合。 1995年 Georgeson等再作改良 ,采用经肛门直肠粘膜切除、腹腔镜从腹部游离结肠 ,鞘内拖出结肠技术治疗 12例先天性巨结肠。直肠鞘内拖出术式虽有多种改良 ,但它们都需要开腹或借助腹腔镜游离结肠。De L a Torre介绍了一种新的经肛门直肠鞘内拖出术式 ,此术式经肛门切除直肠粘膜、切除无神经节细胞肠段及扩张肠段将正常结肠经直肠鞘内拖出 ,不需要开腹或借助腹腔镜。 1998年以来 ,我们用该术式治疗先天性巨结肠 8例 ,报…  相似文献   

5.
运用腹腔镜技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症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描述腹腔镜技术辅助上,根治性切除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疾病的手术方式,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运用腹腔镜技术游腹腔内病变结肠,结合拖出式直肠肛管背侧纵切,心形斜吻合技术,根治性切除13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症。结果:13例患儿均在腹腔镜辅助下顺利地完成了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无手术死亡及手术并发症;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随访2-10月,无并发症,排便基本正常。结论:腹腔镜辅助的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经肛门Soave术根治小儿先天性巨结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经肛门Soave术根治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手术方法、疗效及随访结果。方法:直肠齿状线上0.5cm前高后低环状切开直肠黏膜,向近端游离达腹膜返折后切开浆肌层入腹,经肛门游离结肠切除病变段,拖出结肠与肛门吻合。采用该术式根治新生儿、小婴儿先天性巨结肠9例,均经钡灌肠、病理切片确诊为短段型或常见型先天性巨结肠。结果:本组9例均成功手术。手术时间120—160min,平均135min(包括等待病理时间45min)。术中出血10-20mL,未输血。除一例并发肛周湿疹外,无其它并发症。平均术后住院时间8.2d,均痊愈出院。随访9个月至2年,每日排便1-3次,无腹胀、便秘,无肛周粪污、肛门失禁,无小肠结肠炎等并发症,肛指检查无直肠肌鞘及吻合口狭窄,排便良好,生长发育正常。结论:该手术全部操作均经肛门完成,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疗效满意,是治疗新生儿、婴幼儿短段型和常见型先天性巨结肠的新型微创术式。  相似文献   

7.
1999年起我们应用经肛门切除病变结肠的方法,治疗先天性巨结肠19例,效果满意。现将术后并发症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男15例,女4例,18d~2岁,6个月以内13例,根据病史体征钡灌肠,肛门直肠测压作出诊断。短段型2例,常见型17例。腹腔镜辅助下经肛门结肠脱出3例,直接经肛门结肠脱出16例。术后肛门放置肛管持续扩肛3d拔除,20h左右进食,应用抗生素3d,术后1周出院。1·2结果本组术后随访,最长2年2个月,最短3个月,患儿均生长发育良好,体重在正常范围内,无粘连性肠梗阻,吻合口无狭窄,肛门无感染及肛瘘。术后患有轻度结肠炎4例,…  相似文献   

8.
樊长河 《临床医学》2011,31(11):60-61
目的总结先天性巨结肠类缘病的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对开封市儿童医院外一科收治的27例巨结肠类缘病患儿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7例先天性巨结肠类缘病根治术前全部行钡灌肠X线检查,共有9例可见典型狭窄、扩张段;行直肠肛管测压有11例出现直肠肛管抑制反射;乙酰胆碱酯酶测定9例阳性;术后均通过病理明确诊断,3例术后仍腹胀、便秘,二次手术将回肠末端拖下与直肠吻合而治愈,余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巨结肠类缘病的术前诊断困难,临床症状酷似先天性巨结肠症状,部分患儿可保守治疗而治愈,手术切除病变肠管是有效的治疗措施,手术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式Duhamel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阜阳市人民医院2006年6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的21例采用改良式Duhamel术治疗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常见型巨结肠16例,长段型4例,短段型1例。结果改良式Duhamel术治疗的21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后发生盆腔积液4例,3例发生手术后大便次数增多,均经口服收敛剂治愈。随访3~24个月,无大便失禁、便秘及粪污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改良Duhamel术式能有效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手术后并发症少,排便功能优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先天性巨蛄肠椎话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经电视腹腔镜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18例。结果 治疗2个月~1岁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常见型16例,短段型2例。无中转开腹,无吻合口漏,亦无一例死亡。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 腹腔镜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损伤小、恢复快、胃肠干扰小.术后疼痛轻,值得进一步探索开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扩肛在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术后的应用及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2年6月,对100例先天性巨结肠术后患儿规范使用扩肛器进行为期6个月的扩肛。结果5例吻合口狭窄患儿,给予加大型号延长扩肛3~6个月后好转;4例腹胀患儿,采取结肠灌洗1周和延长扩肛3个月后好转;3例小肠结肠炎者,经庆大霉素和甲硝唑结肠灌洗1周后好转。100例患儿扩肌前后其肛管静息压、直肠静息压、月T管最大收缩压、收缩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扩肛后肠蠕动增加,直肠肛管蠕动加强,压力增加。结论先天性臣结肠患儿术后规范使用扩肛器能减少术后腹胀、小肠结肠炎发生率,增加肠蠕动频率幅度。  相似文献   

12.
微创手术概念在儿童先天性巨结肠手术中的具体体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结合病例介绍儿童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性手术近年来术式微创化的演变。方法  2 0 0 0年 6月~ 2 0 0 3年 6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共收治儿童先天性巨结肠 3 9例 ,年龄 2个月~ 13岁 ,其中短段型 11例、普通型和长段型 2 8例。手术方式有直肠肌条切除术、腹腔镜辅助下巨结肠根治术、单纯经肛门结肠拖出术。结果 所有患儿术后随访时间 1个月~ 3年 ,3 6例术后效果满意 ,3例术后仍有便秘 ,与病变肠段切除不够有关。 3年来在儿童巨结肠的手术上趋于微创化 ,即由经典的开放性手术向腹腔镜和单纯经肛门拖出演变。结论 儿童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近年来术式的演变是手术微创化概念在小儿外科临床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一种更为简捷可靠的先天性巨结肠的手术方法.[方法]32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在Duhamel的改良方式Ikeda法的基础上,使用管状吻合器行结肠与直肠后壁端侧吻合代手工吻合.[结果]32例均无吻合口漏及盆腔感染发生,随访2个月至6年,排便功能在1~3个月恢复正常,吻合口狭窄2例,术后6个月肛门功能主观评定27例优良.[结论]管状吻合器在先天性巨结肠手术中的应用,简化了操作,缩短了时间,提高了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8例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临床表现、直肠指检、直肠肛管测压、钡灌注x线、病理检查结果等临床资料。28例经术前积极支持治疗,其中3例于生后28d内行结扎肠造瘘术,7例行改良Soave术;19例1—4个月内行改良Duhamel术以根治。结果3例死亡(11%),其中2例死于术前腹膜炎、感染中毒性休克、巨结肠危象,1例死于术后严重小肠结肠炎,手术后病死率为4.0%。25例随访6个月-3年,23例生长发育良好,能控制排便;2例生长发育良好,偶有污粪。结论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应早期诊断,早期选择适宜根治术.能降低死亡率和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2005年1月~2009 年11月,我们对37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行Swenson手术,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体温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37例,男24例,女13例;年龄1个月~5岁.其中1个月患儿3例,2~6 个月19例,7个月~1岁8例,2~5岁7例.普通型巨结肠14例,短段型16例,全结肠型7例.根据术前钡灌肠X 线片中移行的位置,采用Swenson 术式行巨结肠根治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3D腹腔镜技术在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3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住院期间经造影及直肠黏膜活检诊断为先天性巨结肠的患儿13例,采用3D腹腔镜技术进行治疗。结果 13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术后腹胀消失,无排便困难、无吻合口瘘,术后2周常规扩肛。随访6~24个月复查无腹胀、大便失禁和肛门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3D腹腔镜技术具有高清、三维立体的优点,运用治疗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经肛门心型吻合术治疗小婴儿先天性巨结肠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华琴  杨琴  葛银萍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2):1144-1145
先天性巨结肠是小儿常见的一种消化道先天性畸形,一旦确诊,均须手术治疗。以往多采用经腹病变肠段切除术,术后肛门处有一钳夹,至自然脱落需7~10d,护理难度大。随着医学技术的提高,特别是微创医学的发展,目前对于小婴儿常见型先天性巨结肠可经肛门心型吻合术治疗。我院自2001年3月~2006年3月采用经肛门心型吻合术治疗小婴儿先天性巨结肠9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小婴儿先天性巨结肠95例,男性82例,女性15例,年龄16d~5月,平均50d,均因腹胀、便秘、呕吐就诊。术前经钡餐灌肠,直肠黏膜活检和免疫组化学检查…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下巨结肠根治术34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梁健升  李宇洲  姚干  杨庆堂 《新医学》2003,34(11):692-693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行拖出型直肠结肠切除斜口吻合术(改良Swenson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经验。方法: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儿横卧位,术者正对电视操作,脐上及脐两旁共4个切口进镜及操作器械,常规行病变及其与正常交界肠壁组织冰冻活检,确定诊断和切除肠段水平。用超声刀完成结肠系膜及直肠后壁的分离,直肠后壁达到尾骨尖水平,结合传统拖出式结直肠斜口吻合。结果:34例均经腹腔镜辅助下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210分钟,与传统开腹手术相近,术中1例活检时致肠穿孔,经修补和腹腔冲洗,未影响手术效果。术后疼痛轻、肠功能恢复快、腹部切口小、术后瘢痕不明显,随访2个月-3年6个月,无大便失禁和便秘复发。结论:腹腔镜下可完成巨结肠根治术腹腔部分的操作,能达到与传统手术相同的治疗效果,术后康复快,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小儿腹腔镜巨结肠根治术的手术配合2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巨结肠根治术系在 CO_2气腹下将带摄像机的腹腔镜插入腹腔,外与监视器相连,手术在监视器下进行。自2000年9月起我院成功进行了171例小儿普外手术,其中 Soave's 巨结肠根治术23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3例巨结肠均经直肠黏膜活检,直肠肛管测压和钡剂灌肠确诊。男17例,女6例,年龄24d~9岁,其中<1岁10例;~3岁12例;9岁1例。临床分型:短段型6例,长段型8例,常见型9例。术中一般不输血。仅1例输血,2例因粪石阻塞,需麻醉下处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经肛门结肠拖出加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除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术后的疗效.方法:采用经肛门结肠拖出加内括约肌部分切除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89例,对手术疗效、并发症及术后控便能力等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儿术程均顺利,手术时间(80±20)min;出血量11~20 mL;术中切除结肠5~55 cm(19 cm).无术中死亡病例.术后6个月时有回院随访的50例中大便控制优36例(72%),良7例(14%),差7例(14%).术后3~6 d发生红臀29例(33%);术后8 d发生结肠吻合口漏1例(1%);持续性便秘4例(8%);经常性污粪7例(14%);经常性腹泻2例(4%);术后3个月出现小肠结肠炎1例(2%);术后8个月巨结肠复发再手术1例(2%).生长发育良好41例(82%),偏瘦小9例(18%).结论:经肛门结肠拖出加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除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疗效尚可,但应重视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