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与椎动脉MRA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分析、探讨椎动脉核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诊断价值和意义。方法:共65患者,男33例,女32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56.85+11.07岁。符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标准,分别进行椎动脉MRA、TCD、BAEP及椎动脉超声等检查。结果:65例患者中椎动脉MRA异常35例(53.8%),TCD异常53例(81.5%),椎动脉B超异常33例(50.8%),BAEP异常30例(46.2%)。椎动脉MRA能清楚的显示血管病理形态,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椎动脉变细、粗细不均及血流信号降低。MRA异常率与病人的病程长短有关。结论:椎动脉MRA、TCD、BAEP、椎动脉超声4种方法合用,有助于全面客观诊断椎基动脉供血不足。  相似文献   

2.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颈部MRA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初步探讨MRA对椎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72例临床诊断为椎基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和25例健康才行颈部MRA检查,并进行分析。结果 病例组异常率为73.6%,对照组28%,两组比较P=0.000,有显著差异。结论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73.6%存在椎基底病变,MRA能直观显示双侧椎动脉的形态,是VBI患者的一个重要辅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血管迂曲致锁骨下动脉盗血(附7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管迂曲与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ubclavian steal syndrome,SSS)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行TCD检测,在检测中发现有椎动脉血流方向逆转者,行DSA检查明确盗血原因.结果 7例凶动脉迂曲造成盗血的患者中,5例存在锁骨下动脉迂曲,2例为椎动脉迂曲;1例表现为晕厥,其余6例全部表现为头晕或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状,1例动脉迂曲与先天发育有关,其余6例均有高血压病史,考虑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结论 血管迂曲是引起SSS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活血补气祛痰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活血补气祛痰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基底动脉与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及眩晕程度变化差异。结果观察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治疗有效率93.6%,高于对照组的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基底动脉及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及眩晕严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活血补气祛痰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能够提高患者基底动脉及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减轻患者眩晕严重程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初步探讨MRA对椎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72例临床诊断为椎基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和 2 5例健康者行颈部MRA检查 ,并进行分析。结果 病例组异常率为 73 6%,对照组 2 8%,两组比较P =0 0 0 0 ,有显著差异。结论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 73 6%存在椎基底病变 ,MRA能直观地显示双侧椎动脉的形态 ,是VBI患者的一个重要辅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椎基底动脉系统通常包括椎动脉、基底动脉及其分支,其主要供应脑干、小脑、大脑、枕叶和颞叶后下部,各种不同病因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将表现发作性眩晕, 听力减退,耳鸣、头痛、肢体麻木无力、平衡障碍等, 我院 2005-01~2009-01用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50例,疗效满意, 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椎动脉彩超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60例VBI患者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其中32例行MRA检查。结果 MRA异常率71.9%(23/32),分别显示椎基底动脉不同程度狭窄、迂曲。椎动脉彩超异常率为68.3%(41/60),分别显示椎动脉狭窄、迂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流速异常。结论 MRA完整显示椎基底动脉血管结构异常,椎动脉彩超对显示椎动脉内径、斑块形成有特征性,两者检查无创伤性,对VBI的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椎动脉彩超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6d例VBI患者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其中32例行MRA检查。结果 MRA异常率71.9%(23/32),分别显示椎基底动脉不同程度狭窄、迂曲。椎动脉彩超异常率为68.3%(41/60),分别显示椎动脉狭窄、迂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流速异常。结论 MRA完整显示椎基底动脉血管结构异常,椎动脉彩超对显示椎动脉内径、斑块形成有特征性,两者检查无创伤性,对VBI的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老年椎基底动脉眩晕的MRI和MRA对比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187例临床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或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的病例中选择33例老年病人,对其MRI和MRA资料进行了分析。头部MRI显示6例异常,占18.2%,除1例小脑出血外,另5例均为梗塞。MRA显示14例异常,占42.4%,其中11例显示与临床症状相应的椎基底动脉系统的闭塞或狭窄,3例显示颈内动脉系统的狭窄。可见,椎基底动脉系统的闭塞或狭窄是老年纯眩晕发作的重要原因之一,部分患者还可能存在小脑、脑干等区的梗塞灶或出血灶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CDFI、MRA、CTA的改变情况,探讨曲美他嗪干预作用机制。方法将4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分别进行CDFI、MRA、CTA检查,观察其阳性率的改变。对入选对象分组进行临床症状评分,干预组给予曲美他嗪胶囊口服。结果 4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CDFI阳性率47.8%,MRA阳性率58.7%,CTA显示MRA 22.2%的假阳性率。同时曲美他嗪干预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明显小于基础治疗的患者。结论 MRA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阳性率性明显高于CDFI,曲美他嗪胶囊能明显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临床症状,有待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schemia,VBI)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动脉硬化或脑血管痉挛等原因,致使椎基底动脉的血液供应出现障碍,主要表现为眩晕、耳鸣、恶心、呕吐、肢体麻木等,严重影响正常生活,部分患者由于反复发作,导致脑干、小脑或枕叶梗死,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尽快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对患者的预后极为重要.我科于2004-06~2008-06应用天麻素联合盐酸丁咯地尔治疗VBI,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椎神经阻滞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附120例临床观察)贺强曹树平近年来我们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120例患者进行双侧颈交感神经丛的椎动脉分支阻滞疗法,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一、临床资料:本组男79例,女41例,年龄30...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橄榄脑桥小脑萎缩(OPCA)患者椎-基底动脉及局部脑血流(rCBF)的改变。方法对10例OPCA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检查,并与对照组(眩晕、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行比较。结果OPCA组DSA表现为椎动脉细小5例(50%)、一侧缺如4例(40%)、分支稀疏9例(90%)、动脉晚期脑染色淡10例(100%);SPECT显示小脑及脑干rCBF降低8例(80%);对照组分别为3例(15%)、4例(20%)、4例(20%)、3例(15%)、7例(3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OPCA患者椎动脉缺如、细小的比率高,椎-基底动脉供血区rCBF减低,提示椎-基底动脉异常可能是OPCA的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14.
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由于椎动脉在颈部穿行于颈椎横突孔入颅 ,所以颈椎的变化必然导致椎动脉供血的改变。本文收集 30例临床诊断为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 ,均行颈椎 CT扫描 ,着重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 30例 ,男 2 1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相关因素及诊断。方法 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96例病例的发病年龄、性别、病因及症状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病人50岁以下占61.5%,女性占67.7%,其中更年期妇女占半数以上。82,3%病人具有危险因素。结论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临床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多数由于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其次为颈椎病所致。临床主要特点:眩晕、头颅CT、X线颈椎片、脑血管造影检查有助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相关因素及诊断。方法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96例病例的发病年龄、性别、病因及症状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人50岁以下占61.5%,女性占67.7%,其中更年期妇女占半数以上。82.3%病人具有危险因素。结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临床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多数由于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其次为颈椎病所致。临床主要特点:眩晕、头颅CT、X线颈椎片、脑血管造影检查有助诊断。  相似文献   

17.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视物模糊、恶心和呕吐等症状。我们近期采用天麻素注射液联合西比灵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50例,临床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00例均系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均以眩晕为首发症状,且均符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途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发病机制。方法:对159例患者按照有无眩晕或(和)头晕发作分为2组进行DSA检查,其中A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组)80例,B组(对照组)79例,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A组患者共有125处血管病变,其中椎动脉第一段(V1)迂曲39例,椎动脉(VA)起始部狭窄31例,锁骨下动脉(SCA)狭窄8例,分别与B组对照存在差异(P<0.01,P<0.01,P<0.05)。结论:V1迂曲和VA起始部狭窄很可能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正>椎动脉型颈椎病又称为椎动脉压迫综合征,约占颈椎病的25%。该型颈椎病主要是由于颈椎退变机械性压迫因素或颈椎退变所致颈椎阶段性不稳定,致使锥动脉遭受压迫和刺激,使椎动脉狭窄、折曲或痉挛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出现偏头痛、眩晕、耳鸣、听力下降、视觉障碍、发音不清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甚至发生突发性眩晕而猝倒,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1]。2013-09—2014-09我们对26例椎动  相似文献   

20.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价值张燕于杰佟岩战杰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中老年的多发病。长期以来病人多以眩晕就诊,而缺乏客观依据。本文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对187例正常人(374根)及177例患者组(354根)椎动脉进行定期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