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穴位注射治疗背肌筋膜炎35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治疗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局部穴位注射治疗组35例和针灸常规治疗对照组20例,其中治疗组采用局部穴位注射当归、维生素B12注射液为主;对照组采用针刺+TDP照射+拔罐为主。结果:两组显效率疗效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局部穴位注射疗法治疗背肌筋膜炎的疗效优于常规针灸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寻找治疗背肌筋膜炎的最佳方法。方法:将100例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刮痧、浮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48例,好转2例,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26例,好转16例,无效8例,有效率84.%。治疗组在改善压痛、疼痛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其评分明显降低(P〈0.01)。结论:刮痧、浮针疗法治疗背肌筋膜炎效果显著,是治疗本病的较佳疗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扳机点配合阿是穴针刺疗法治疗肩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肩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扳机点配合阿是穴针刺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近部与远部腧穴相结合针刺治疗,疗程均为lOd,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痊愈率治疗组为65.8%,对照组为38.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扳机点配合阿是穴针剌疗法治疗肩背肌筋膜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针灸推拿配合刺血拔罐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配合刺血拔罐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4例用针灸推拿配合刺血拔罐治疗,对照组30例用药物口服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1.2%,对照组6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灸推拿配合刺血拔罐治疗腰背肌筋膜炎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腰背肌筋膜炎的系统化治疗方法。方法:对120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运用针灸、长圆针、拔罐多种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观察疗效。结果:治愈86例,占71.7%;好转34例,占28.3%;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0%。结论:针灸、长圆针配合拔罐治疗腰背肌筋膜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综合方法治疗肩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用针刺治疗,治疗组结合火针加拔罐治疗。结果:VAS评分治疗组较对照组低(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针刺治疗基础上用火针加拔罐治疗肩背肌筋膜炎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推拿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治疗腰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结合推拿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一种简、便、验。廉的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新方法。方法:刺络加拔罐配按摩法治疗80例与传统的针灸治疗80例相比较,12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75%和5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刺络加拔罐配按摩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中药加热熏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医熏疗法治疗60例腰背肌筋膜炎病例疗效。方法:采用传统中医熏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并与对照组单纯服用消炎镇痛药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中药加热熏疗法治疗60例腰痛肌筋膜炎临床观察显示,治疗组有效率90%,对照组有效率72.92%,P〈0.05,两组比较有差异。在疗程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也有明显差异。结论:传统中医中药加热熏疗法对腰背肌筋膜炎的治疗简便有效,优于单纯服用消炎镇痛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针灸联合药酒走罐治疗肩背肌筋膜炎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治疗组45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针灸+药酒走罐疗法对肩背肌筋膜炎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针灸+中频理疗治疗,两组均隔日1次,7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8例,总有效率达到97.78%;对照组痊愈14例,总有效率83.88%。结论:针灸+药酒走罐治疗肩背肌筋膜炎疗效明显优于针灸+中频理疗的治疗效果,临床值得进一步推广与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本文观察结果发现,33例患者血浆 cAMP 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且两年以上组低于两年以内组,空腹血糖150mg/dl 以上组低于150mg/dl 以内组,表明病程越长,病情越重,降低越明显,与中医"久病多虚"的气阴两虚证改变颇相一致。22例24小时尿17-OHCS、17-KS、VMA 含量明显高于正常;11例血清 IgG 降低,IgA、IgM 明显增高,提示此型糖尿病与肾上腺皮质、髓质功能增强以及体液免疫功能改变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2.
王Jie 《中药材》1995,18(6):312-314
对中药赤小豆用药历史的考察,认为《本草纲目》以前以赤豆Phaseolus angularis Wight为主,自《本草纲目》至今则以赤小豆P.calcaratus Roxb.为佳。相思子混作赤小豆药用始见于明《本草原始》,中药腐婢是泛指豆科多种植物的小豆花,非特指赤小豆花。  相似文献   

13.
噎膈初期无呕吐,后期格拒会出现呕吐。反胃是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中医内科学》教材上认为"噎膈"多属阴虚有热,"反胃"多属阳虚有寒。自古以来,有些医家认为"噎膈"即"反胃",也有医家认为"噎膈"与"反胃"为两种病,有"噎膈"为"反胃"之渐的说法,也有"反胃"为"噎膈"之渐的说法。"噎膈"与"反胃"属于两种病证,但在病机本质上均属中焦阳虚、寒湿内生,温中燥湿是"噎膈"与"反胃"的根本治疗大法。噎膈、反胃与现今胃食管返流病、食道肿瘤、胃肿瘤非常相似,借鉴该类病证的辨治经验,有助于提高现代临床上对胃食管返流病、食道肿瘤、胃肿瘤的辨治水平。  相似文献   

14.
从虚毒瘀论治干燥综合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虚、毒、瘀是干燥综合征发病的关键,病在肺、胃、肝、肾,以虚为本;病因可分为内外,燥毒为标;病久脉络阻滞,以瘀为果。宜采用治本的益气养阴润燥法,辅以活血化瘀散结通络法。  相似文献   

15.
论述吴鞠通"博涉知病,多诊识脉,屡用达药。"博涉知病:辨三焦、辨脏腑、辨病因、辨病机、辨湿热与温热、辨阴伤程度、辨昏迷抽搐。多诊识脉:分表里、辨虚实、审病机、定治法、判预后。屡用达药:创新方剂以羽翼伤寒、研究性味以立方遣药、灵活加减推广应用、和合刚柔以相辅成。  相似文献   

16.
六版《医古文》教材课文《东垣老人传》云 :“其明效大验 ,具载别书。”课文的注释云 :“别书 ,指《元史·李杲传》。”对此 ,我表示怀疑。  查《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1718页 :作者砚弥坚 ,原名贤 ,元德安庆人。生于公元 12 12年 ,卒于公元 12 89年 ,享年 78岁。其卒年距离元朝覆灭的洪武元年 (136 8)还有 80年。中国历史上 ,各朝代史书一般都是后一朝代人编修的 ,本朝不修史。《元史》就是在明代编著的。明洪武元年 ,即 136 8年 ,明太祖朱元璋下令编修元史。第二年 ,由宋濂等人领衔开局编写。《元史》记事起于 12 0 6年蒙古孛尔只斤·铁…  相似文献   

17.
精、气都是古代哲学中的重要名词,意义深广。在"气一元论"的影响下两者均为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并逐渐形成了"精气学说"。然在中医范畴下,精和气有了相对明确的分流,并且多是针对人体而言。精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本原物质,气是功能活动的动力源泉,具有物质和功能双重性质,由此可知,精和气对人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着手于经典医学著作,查找相关论述,分析中医之"阴精"、"阳精"、"阴气"以及"阳气"的涵义,以期明确其所指并对今后中医阴阳相关名词的理解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8.
运用五运六气学说分析庚辰年的气候特点为金运太过,全年气候干燥少雨,凡阴虚,血虚体质者应注意保养津液。  相似文献   

19.
从“升陷汤”浅析大气下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锡纯汲取《内经》之旨,参仲景、嘉言之说,于临床实践中升华理论,系统的阐述了“大气下陷”理论的内涵,并于此基础上创设升阳益气举陷法以及升陷汤诸方,发前人之说,补前人之未备,并用大气理论指导临床辨证,积累了宝贵的诊疗经验。本文研习张氏对“大气下陷”理论的认识,参合导师陈宝贵诸医案,从大气的渊源、生理功能、病因病机、主证、脉象及治疗、临床应用等方面浅析“大气下陷”理论。  相似文献   

20.
紫菀,女菀,白菀,山紫菀的考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国兵  万德光 《中药材》1995,18(12):635-636
经考证:本草所载紫菀,与今所用紫菀Aster tataricus L.f.基本一致。女菀即今所用菀苑Turczaninowia fastigiata(Fisch)DC.,曾作紫菀的代用品。白菀有两种观点:《本草经集注》、《本草纲目》等以为是“紫菀之色白者也”;《新修本草》等以为即是女菀。山紫菀在古本草上未见其名,但《图经本草》对紫菀的描述及《证类本草》上“解州紫苑”图的地上部分,与今所用橐吾属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