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星形细胞瘤组织中bcl-2基因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细胞凋亡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和原位末端标记的TUNEL技术分别检测了60例患者星形细胞瘤组织中bcl-2基因的表达情况和凋亡细胞密度。结果:60例患者的肿瘤组织中bcl-2基因表达阳性率为50%,不同恶性级别的肿瘤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其表达强度在不同级别肿瘤之间却有显著差异(P〈0.05),高度恶性肿瘤bcl-2基因表达较强;随着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的升高其细胞密度呈逐渐降低趋势,其中星形细胞瘤组织中凋亡细胞密度显著高于胶质母细胞瘤(P〈0.01),并且凋亡细胞密度与bcl-2基因表达强度呈显著负相关(r=-0.992,P<0.01)。结论:星形细胞瘤组织中bcl-2基因高度表达可能是细胞凋亡受抑的重要原因,bcl-2基因表达上调可能对肿瘤的生长及进一步间变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
星形细胞肿瘤中的细胞凋亡及其与p53、bcl—2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在星形细胞肿瘤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p53、bcl-2的关系.方法对52例星形细胞肿瘤标本分别进行HE染色,TUNEL及PCNA、p53、bc1-2免疫组化染色.结果高级别星形细胞肿瘤的PI(增殖指数)显著高于低级别肿瘤(P<0.01);高级别肿瘤和低级别肿瘤间的AI(凋亡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级别星形细胞肿瘤p53的表达高于低级别肿瘤(0.01<P<0.05);p53阴性组和p53阳性组的AI(P>0.05)和PI(P>0.05)无显著性差异.低级别肿瘤中bcl-2的表达较高级别组肿瘤高(0.01<P<0.05);bc1-2免疫组化染色表达的阳性组与阴性组的AI(P>0.05)和PI(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与低级别星形细胞肿瘤相比,高级别肿瘤中的细胞凋亡受到了抑制;p53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可作为分析星形细胞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参考指标.星形细胞肿瘤中bcl-2的过表达对细胞凋亡未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单羧酸转运蛋白(MCT)1、2在人星形胶质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与病理级别的关系。方法 从神经外科选取55例不同病理级别星形细胞瘤标本作为研究组,以正常脑组织标本(12例)作为对照组。使用HE染色进行病理诊断分级,免疫组织化学显色与免疫印迹观察不同标本MCT1、2的表达变化。结果 不同病理级别肿瘤组织中MCT1、2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且随着病理级别的升高,肿瘤组织中MCT1、2表达递增(P均<0.05),不同病理级别肿瘤组织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人星形胶质细胞瘤组织中MCT1、2表达明显增强,其强度与病理级别(肿瘤恶性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学级别人脑星形细胞瘤中Rho GTPases相关信号通路蛋白Wis-kott-Aldrich综合征蛋白质(WASP)与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1)所扮演的可能角色。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不同病理级别人脑星形细胞瘤组织中WASP、Tiam1蛋白表达,评估其与星形细胞瘤的病理分级及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1)Tiam1蛋白高级别组的阳性率和高表达率均高于瘤旁脑组织和低级别组(P<0.05),且Tiam1蛋白的阳性率和高表达率有从瘤旁脑组织→低级别星形细胞瘤→高级别星形细胞瘤递增的趋势,Tiam1表达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脑星形细胞瘤的恶性程度。(2)Tiam1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和高表达率与年龄、性别、部位及肿瘤最大径无关(P>0.05)。(3)WASP蛋白为阴性表达。结论 WASP蛋白与星形细胞瘤发生和进展的相关性不明确;Tiam1蛋白在了解星形细胞瘤恶性进展方面有参考价值,且可能是有预后价值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星形细胞瘤磁共振波谱(MRS)与肿瘤细胞的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蛋白、bcl-2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对照观察52例脑星形细胞瘤MRS检查结果与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术后标本的Ki-67和bcl-2蛋白表达,分析肿瘤实质内NAA/Cho、Cho/Cr和NAA/Cr值与肿瘤级别的关系,并分别与Ki-67、bcl-2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脑星形细胞瘤的Cho/NAA、Cho/Cr、NAA/Cr比值与病理级别相关。Ki-67和bcl-2在星形细胞瘤中有阳性表达,且随着脑星形细胞瘤病理分级程度的升高而升高(r=0.600,P<0.01)。星形细胞瘤Cho/Cr与bcl-2蛋白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736,P<0.01);星形细胞瘤NAA/Cho与bcl-2蛋白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0.253,P<0.01)。星形细胞瘤Cho/Cr与Ki-67蛋白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809,P<0.01),星形细胞瘤NAA/Cho与Ki-67蛋白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0.501,P<0.01),星形细胞瘤NAA/Cr与bcl-2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369,P<0.01),星形细胞瘤NAA/Cr与Ki-67呈负相关(r=-0.416,P<0.01)。结论:MRS基本反映着肿瘤细胞Ki-67及bcl-2表达情况,可在术前预测肿瘤代谢特性、增殖潜能、凋亡抑制情况、侵袭能力和预后。其中NAA/Cho和Cho/Cr比值反映肿瘤级别较稳定,较NAA/Cr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P27基因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及判断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0例正常肺组织和56例非小细胞肺癌中P27基因的表达。结果:非小细胞肺癌P27蛋白表达阳性率为39%,而正常组织为80%。P27蛋白表达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相关(tau_b=0.264,P<0.05)。P27阴性者预后较差(χ2=4.13,P<0.05)。结论:从蛋白水平揭示P27基因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化程度相关,P27蛋白的表达与性别、年龄、吸烟指数、原发灶大小、病理类型、临床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并有望成为判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RhoA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探讨RhoA在胶质瘤的诊断、恶性程度及预后判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化法、RT-PCR法对53例不同病理级别的星形细胞瘤及9例正常脑组织标本,进行RhoA蛋白和RhoA mRNA的检测。结果 (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53例胶质瘤组织中RhoA蛋白表达全部呈阳性,对照组正常脑组织存在弱表达或不表达。(2)不同级别星形细胞瘤标本的RhoA阳性细胞率、RhoA mRNA与GAPDH mRNA灰度比值均存在差异;Ⅰ级和Ⅲ、Ⅳ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级RhoAmRNA表达均高于Ⅰ级;Ⅱ级和Ⅲ、Ⅳ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级RhoAmRNA表达均高于Ⅱ级。(3)相关性分析:RhoA阳性细胞率和RhoA mRNA表达量与胶质瘤病理分级均呈正相关性(r=0.875,r=0.817,P<0.001)。结论 (1)RhoA在所有已检测的胶质瘤标本中均存在表达,且表达程度与胶质瘤病理分级呈正相关。检测RhoA的mRNA和(或)蛋白的表达,可以作为胶质瘤诊断、判断预后的一个可靠指标。(2)RhoA表达水平与肿瘤恶性程度呈正相关,提示我们可以将其作为星形细胞瘤Ⅰ~Ⅳ级新的有效的诊断标记物,同时作为常规组织病理学的分级标准的补充。这将有助于描述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特征,选择术后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和凋亡及病理分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与肿瘤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脑胶质瘤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用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情况。并计算增殖/凋亡指数。结果:不同级别胶质瘤PCNA的表达及细胞凋亡不同,但部分级别间无显著差异,增殖/凋亡指数各级别间差异显著,与肿瘤病理级别呈显著正相关(r=0.782,P<0.001)。结论:增殖/凋亡指数可更准确的反应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和临床特点,对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62例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p53、bcl-2和c-erbB-2的表达情况以探讨三种基因对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53、bcl-2 and c-erbB-2在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与组织学分类,临床分期,腹水,淋巴结转移预后的关系。结果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在p53、bcl-2 and c-erbB-2的表达阳性率分别52.23%,62.90%和45.16%与卵巢瘤组和正常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晚期卵巢癌,腹水细胞阳性,有淋巴结转移组中p53、bcl-2 and c-erbB-2的表达阳性率显著增高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其表达率与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结论p53、bcl-2 and c-erbB-2多个基因表达提示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预后差,D53、bcl-2和c-erbB-2的多个基因表达的预后判断明显优于其中某个单基因的表达监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缺血后适应对大鼠肾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Wistar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后适应组(IPo)和腺苷组(Ado组)4组。行右肾切除,左肾热缺血60min后再灌注24h建立大鼠肾脏急性热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C组仅右肾切除,左肾蒂游离;IPo组于再灌注前行6个10s无限制灌注加10s再缺血循环;Ado组于缺血前10min经静脉给予腺苷。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肾脏组织中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相比,缺血60min再灌注24h可以导致肾脏组织中bcl-2 mRNA、Bax mRNA表达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与IR组比较,经过后适应(Pos-Con)或腺苷(Ado)干预后bcl-2 mRNA表达水平升高更加显著,Bax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两种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比较各组bcl-2/Bax的比值,IR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Pos-Con和Ado干预后,与IR组比较bcl-2/Bax的比值显著升高(P均<0.05),两种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缺血再灌注可以上调大鼠肾脏促凋亡基因bax的表达,下调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表达,进而可能导致肾脏细胞过度凋亡;缺血后适应能够抑制促凋亡基因bax的过度上调,同时促进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表达,进而可能防止肾脏细胞过度凋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凋亡相关基因bcl 2和bax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 ,检测 80例膀胱癌 (TCC) ,18例正常膀胱组织bcl 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 膀胱癌组bcl 2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粘膜组 (P<0 0 5) ,而bax蛋白表达无显著性差异。bcl 2随肿瘤病理分级增高阳性表达逐渐提高 (P<0 0 1) ,bcl 2在浸润性膀胱癌中的阳性表达高于浅表性膀胱癌 ,但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而bax蛋白表达在浅表性膀胱癌明显高于浸润性膀胱癌 (P <0 0 1) ,bcl 2在复发肿瘤者中的阳性表达高于未复发肿瘤者 ;在正常膀胱组织和膀胱癌中bcl 2 /bax阳性表达率的比值分别为 0 10和 0 61,具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结论 由于bcl 2蛋白过量表达引起bcl 2 /bax失平衡 ,在膀胱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一定作用。bcl 2蛋白表达与临床分期无关 ,而与病理分级有关 ,bax蛋白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 ,bcl 2可作为术后预测肿瘤复发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2,MMP2) mRNA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RT-PCR方法检测38例人脑胶质瘤组织和7例正常人脑组织中MMP2 mRNA的表达。【结果】7例正常脑组织中均未检测到MMP2 mRNA表达;38例胶质瘤中,18例低度恶性胶质瘤组织中有10例检测到MMP2 mRNA表达,其阳性表达率为55.6%(10/18);20例高度恶性胶质瘤组织中17例表达MMP2 mRNA ,其阳性表达率为85%(17/20);高度恶性胶质瘤(Ⅲ~Ⅳ级)中MMP2 mRNA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低级别胶质瘤组织(Ⅰ~Ⅱ级),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结论】MMP2在恶性胶质瘤组织中高表达,其表达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 p5 3、bcl- 2蛋白在鼻 NK/ T淋巴瘤表达 ,及其与细胞凋亡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 (SP法 ) ,检测 2 4例鼻 NK/ T淋巴瘤中细胞凋亡和 p5 3、bcl- 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p5 3、bcl- 2蛋白在鼻 NK/ T淋巴瘤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 6 2 .5 % (15 / 2 4 )和 16 .7% (4 / 2 4 ) ;细胞凋亡与 p5 3蛋白明显负相关 (P<0 .0 0 5 ) ,与 bcl- 2蛋白表达无关 (P>0 .5 )。 p5 3表达和细胞凋亡与患者的预后无关 (P>0 .0 5 )。结论 :鼻 NK/ T淋巴瘤细胞凋亡调控及其发病机制是受多基因调节的复杂过程 ;突变型 p5 3是抑制该肿瘤细胞凋亡的一个重要因子。但瘤细胞凋亡和 p5 3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患者平均生存时间未见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乳腺癌组织P2 7kip1的表达 ,探讨其与bcl-2、p5 3、PCNA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患者的预后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 ) ,检测 74例乳腺癌组织P2 7kip1蛋白表达水平 ,其中 5 0例同时做了bcl-2、p5 3、PCNA蛋白免疫组化标记。结果 :本组 74例中 ,P2 7kip1低表达者 43例 ( 5 8% )中生存期≤ 5年 14例 ,死亡率 3 2 5 6% ( 14 /4 3 ) ;高表达者3 1例 ( 4 2 % )中生存期≤ 5年 2例 ,死亡率 6.45 % ( 2 /3 1)。乳腺癌P2 7kip1蛋白表达水平与肿块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预后等相关 ( P <0 0 5 )。P2 7kip1低表达与bcl-2低表达、P2 7kip1低表达与P5 3高表达以及P2 7kip1低表达与PCNA高表达3组患者的死亡率均高于P2 7kip1蛋白的单一表达者。 结论 :P2 7kip1低度表达者预后较高度表达者差 ,其表达水平可以作为评估预后的有效参考因素 ,而P2 7kip1与其它多种肿瘤预后有关的标记物联合检测更有助于判断乳腺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研究MMP-2(基质蛋白酶-2)在肿瘤浸润和转移过程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周围型肺癌螺旋CT征象及病理学的关系。方法:收集周围型肺癌57例的螺旋CT影像学表现及病理、MMP-2免疫组织化学资料。结果:57例周围型肺癌中,MMP-2阳性表达35例,阳性率为61.40%,MMP-2的表达与病理类型无关(P〉0.05),与病理分级显著相关(P〈0.05)。MMP-2在肿瘤直径〉3 cm的表达强度高于肿瘤直径≤3 cm者。与肺癌CT征象中深分叶征、棘突征、纵隔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毛刺征、胸膜凹陷征没有相关性(P〉0.05)。周围型肺癌的强化程度与MMP-2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结论:MMP-2的异常表达与周围型肺癌的病理分级相关,提示MMP-2在肿瘤浸润和转移中起着重要促进作用;MMP-2异常表达与螺旋CT征象中肿瘤直径的大小、深分叶征、棘突征、纵隔淋巴结转移相关,是其形成的分子生物学基础。MMP-2的表达与螺旋CT征象相关,可以在蛋白表达上判断周围型肺癌的侵袭、转移和预后。  相似文献   

17.
王滟  杨业洲  谢兰  杨年  郭波 《华西医学》2011,(9):1379-1381
目的研究ANP63/TAP63在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运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2002年-2004年54例卵巢上皮性肿瘤中ANP63/TAP63的基因水平。结果33例卵巢上皮细胞癌组织中ANP63的表达高于2l例良性上皮性肿瘤中组织。卵巢上皮细胞癌中的表达强度与肿瘤组织病理学分期相关(P〈O.05),良性肿瘤的表达低于恶性肿瘤(P〈O.05)。ANP63的表达高于TAP63(P〈0.05);各组间TAP63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P63在上皮性卵巢癌中高表达,可能成为上皮性卵巢癌诊断及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 2、p5 3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 ,检测 3 6例前列腺癌 (Pca) ,2 0例前列腺增生 (BPH )组织和 11例正常前列腺组织 (NP)中bcl 2、p5 3蛋白表达。结果 :①Pca和BPH组bcl 2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NP组 (P <0 .0 5 ) ,而Pca组与BPH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ca组 p5 3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BPH组和NP组 (P <0 .0 5 ) ,而BPH组与NP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②在Pca组中bcl 2蛋白阳性 10例 ,其中Ⅰ、Ⅱ级肿瘤组阳性 4例 ,Ⅲ、Ⅳ级肿瘤组 6例 (P <0 .0 5 ) ;p5 3蛋白阳性 12例 ,其中Ⅰ、Ⅱ级肿瘤组阳性 5例 ,Ⅲ、Ⅳ级肿瘤组 7例 (P <0 .0 5 )。显示bcl 2、p5 3蛋白表达随着病理分级的增高而增高。③p5 3蛋白表达阳性率≤ 5年生存组明显高于>5年生存组 ,呈负相关 (P <0 .0 5 )。bcl 2蛋白表达与生存期无关 (P >0 .0 5 )。结论 :p5 3、bcl 2蛋白的异常表达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病理分级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9.
PTEN蛋白在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肺癌中PTEN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9000通用型二步法检测65例肺癌组织、10例癌旁肺组织、8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TEN蛋白在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9.23%(32/65),在癌旁肺组织阳性表达率为90%(9/10),在肺良性病变组织阳性表达率为100%(8/8),肺癌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肺组织及肺良性病变组织(P〈0.05)。PTEN蛋白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组织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PTEN蛋白的表达缺失在肺癌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并可能影响肿瘤的分化和预后。  相似文献   

20.
Regulators of apoptosis in human breast cancer.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OBJECTIVES: Apoptosis or programmed cell death represents a mechanism by which tumor cells with DNA damage can be deleted. Bcl-2 and p53 gene products have been both linked to apoptosis. Bcl-2 plays a role as an inhibitor of apoptosis that may extend the viability of cells containing genetic alterations and facilitate tumor progression. Mutant p53 has a similar effe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expression of bcl-2 in 70 malignant and 30 benign breast lesions using different methods (enzyme immunoassay, immunodot blot, Western blot) and to compare it with the established clinicopathological prognostic factors (age, tumor size, type, grade, lymph node status) and some molecular genetic markers in breast cancer. RESULTS: bcl-2 and mutant p53 were highly expressed in breast cancer than benign breast lesions and aneuploidy was more frequently detected in malignant breast samples. No correlation could be observed between bcl-2 expression and node status, tumor size, differentiation, type, age at excision or mutant p53 expression. However, a strong positive associations were seen between bcl-2 and estrogen receptors (ER), DNA aneuploidy. Eighty-five percent of bcl-2 positive tumors were ER positive and 65% were aneuploid, while in bcl-2 negative tumors only 28% were ER positive and 37% were aneuploid. CONCLUSIONS: The association seen between bcl-2 and ER raises the possibility that bcl-2 is an ER-regulated gene which suggests a potential important role for bcl-2 as a modulator of response to hormonal therapy in breast cancer. Monitoring hormonal therapy can easily be done by bcl-2 quantitative EIA meth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