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塑化技术   总被引:37,自引:4,他引:33  
  相似文献   

2.
蒋福贵 《解剖学研究》2001,23(2):186-187
生物塑化技术是将高分子化合物和真空物理学与生物学相结合 ,用于处理、保存和研究生物标本的一种技术。经生物塑化技术处理后的标本呈干燥透明状态 ,无毒无味 ,具有一定韧性和弹性 ,不破坏标本原形和组织器官和位置关系 ,是目前形态学研究中具有较好性能和广泛用途的新方法 ,受到了国际上较为普遍的承认 ,并得到了推广。该技术是由德国汉德堡大学解剖学研究所哈根斯于 1978年发明的 ,并在国外获得广泛应用。如Taguchi[1] 等专家论述了生物塑化技术是将硅胶或环氧树酯浸入有机体的一种保存解剖物质的新技术。我国在 1996年 ,大连医科…  相似文献   

3.
低温真空脱水法在生物塑化标本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侯皓天  陈忠民 《解剖学杂志》2007,30(5):581-581,596
在整个生物塑化标本制作的过程中脱水是整个过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步骤.如果脱水不完全就会影响后期胶水的浸渍和固化效果,还会导致标本的发霉腐败.现将我在生物塑化标本制作过程中低温真空脱水的方法和体会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5.
生物塑化标本制作技术之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生物塑化技术的逐渐推广 ,人们不断摸索塑化标本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 ,并加以改进。生物塑化技术主要是可以从液态硬化成固态的高分子聚合物置换代替组织细胞内的水分和脂肪 ,并保持原有组织形态结构 ,从而达到长期保存标本的目的。其主要步骤是首先利用丙酮置换细胞内的水分和脂肪 ,此后采用真空负压促使丙酮离开组织细胞 ,留下的空间则由液态高分子聚合物填充 ,最后经硬化处理使组织内聚合物形成固态[1,3 ,5] 。根据上述基本原理可因地置宜开展标本塑化制作 ,现根据本人在香港大学和国内参加标本塑化工作的体会总结归纳如下 ,供同行参…  相似文献   

6.
生物塑化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生物塑化技术是七十年代末期诞生的一项生物标本保存技术,其基本步骤包括固定、脱水扣脱暗、真空内强制浸渗和聚合等,使生物标本中的水分和脂类被高分子多聚物所替代,从而制备出干燥无味可长期保存的标本。本文对这一技术的应用范围,基本步骤及部分操作过程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生物塑化技术及其在形态学研究中的应用张绍祥,刘正津,何光篪第三军医大学重庆630038生物塑化(Plastination)技术是将高分子化学和真空物理学与生物学相结合,用于处理、保存和研究生物标本的一种新技术。由德国海德堡大学解剖学研究所Gunthe...  相似文献   

8.
由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国家发明专利的“一种文物塑化保存的方法”,是由广东药学院等单位组成的项目组在引进、消化、吸收新兴的现代生物塑化技术的基础上研发而成、适用于古尸及其它生物类文物长期、优质保存的新技术。经文物单位数年的应用证明,采用此项专利塑化保存的古尸及生物类文物,无毒、无刺激性,外形、质地、物理性能等特征保持和出土时一致,实现了文物的零距离接触,便于包装、运输和展览,利于发挥历史文物在推进广东文化大省建设中的瑰宝作用。此项专利技术,大幅度地提升了古尸和生物类文物保护的科技水平。鉴于其具有传统的保存方法不能比拟的优点,被誉为是古尸和生物类文物保存技术领域中的重大突破,为更充分地开发和利用我国丰富的历史文物资源开辟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9.
病理学是一门注重形态教学的医学基础课.病理实验课是学习病理知识的重要途径.形象、直观的病理大体标本是病理实验教学中不可替代的教具,是重要的知识载体.但是,现在大多数病理大体标本均用福尔马林浸泡保存,在教学过程中散发出甲醛气体,直接对老师和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学生对大体标本"敬而远之",影响教学效果.为改善此现象,我们尝试将福尔马林浸泡的病理标本利用硅橡胶浸渍技术进行塑化处理.硅橡胶塑化技术是由德国学者von Hagens于20世纪70年代末发明.这项技术主要利用硅橡胶塑化剂对标本进行渗透,取代组织中的水分和脂类而达到长期保存标本的目的[1].利用塑化技术制作的病理标本无气味,亦能很好的显示病变结构,可触摸,存放时间长,在实验教学中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2].  相似文献   

10.
低温条件下大体标本生物塑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我国以南京、重庆为代表采用常温条件和间断真空浸渗处理技术,而以大连、青岛为代表采用低温连续真空渗透技术;但制作技术的复杂性、关键技术未普及以及设备昂贵,使应用受限。生物塑化技术的研究国内报道颇多,但是对其详细制作方法、注意事项、塑化标本颜色加深的原因、影响塑化标本固化因素、低温真空技术与常温真空技术的比较等方面的相关研究,作者尚未见报道。为此作者依据自身经验进行相关文献分析和总结,以期为塑化技术实践者提供基础参考,也为解剖生物塑化技术的研究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11.
生物塑化技术是上世纪70年代末诞生的一种生物标本保存技术.在引进、消化和吸收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我们成功地将该技术应用于生物类出土文物的保存和展示领域,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一一种文物的塑化保存方法.近年来,应用生物塑化专利技术对珠三角地区出土的部分生物类文物进行保护和展示,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文物塑化保存和展示对传承和...  相似文献   

12.
生物塑化标本的体育美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是人类体能和智能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人类为发展和锻练自己的体能、激发生命活力、激发创造精神的手段和方式。自古以来,人们创造着各种体育运动,并用壁画、雕塑、绘画、摄影等艺术的方式去记录、表现这些体育运动,再现和赞美体育运动中人的生命活力与精神。直到20世纪70年代生物塑化技术诞生之前,所有的人体或反映体育运动的艺术作品都没有用真正的人体标本制作。生物塑化技术的发明不仅是医学教学及标本保存技术的一次革命性创新,也为人类体育美学效应的展示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1生物塑化技术的产生及应用生物塑化技术是…  相似文献   

13.
程明亮  冯培勋  陈晨 《解剖学研究》2021,43(1):后插1-后插2,封3
目的 为探讨爬行纲动物整体塑化标本的制作技术.方法 本文利用生物塑化技术将6种爬行纲动物暹罗鳄、绿鬣蜥、大鲵、玳瑁、王锦蛇、巴西红耳龟经过固定、解剖、脱水脱脂、真空渗透、造型修复、聚合硬化等流程,完成整体塑化标本的制作.结果 发现运用生物塑化技术制作的爬行纲各类群代表动物的塑化标本,不仅能真实地保持动物的外貌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4.
利用生物塑化技术,将骆驼经过固定、大体制作、脱水脱脂、渗透、定型、修复固化、清理、上色等流程,完成整体塑化标本的制作。采用生物塑化技术制作的骆驼标本,无毒无味,经久耐用,肌肉纹理清晰,并具有一定的弹性,真实地保持了骆驼的形态结构,避免了传统制作方法的缺点。这为大型动物塑化标本的制作积累了经验,也为生物塑化技术在国内生物标本制作的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16.
生物类文物标本塑化保存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折了我国生物类文物保存研究的现状和开展对生物类文物保存研究的紧迫性 ;介绍了引用现代生物塑化技术对生物类文物标本进行塑化保存的经验 ;提出了今后进一步完善对生物类文物长期优质保存研究、开发和应用的设想与展望。  相似文献   

17.
常温条件下的生物塑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目的:介绍经改进后适合在国内普及推广的生物塑化新技术,方法:选用经福尔马林常规固定的人体内脏,肌肉关节,胎儿,肠癌,肺癌,畸胎等技术,采用常温条件(10℃~25℃)和间断真空浸渗处理的技术工艺进行生物塑化加工,结果:制备出几百件高质量的塑化标本,均保持原有形态和色泽达5年以上,结论:结合目前国内的现状,与目前国外流行的低温塑化技术(-25℃~30℃)和连续真空浸渗法比较,采用常温条件和间断真空浸渗  相似文献   

18.
19.
生物塑化薄层连续断面的计算机三维重建   总被引:55,自引:2,他引:55  
张绍祥  徐美和 《解剖学报》1996,27(2):113-118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提高骨质不良骨标本的利用度,延长骨标本的使用寿命,避免传统清水漆涂刷保护的弊端。 方法 将干燥处理后的骨标本浸泡于HZ-806A/HZ-806B双组份环氧滴胶工作液中真空浸渍处理,并在甘油-乙醇保护液中浸泡初步固化,再经脱甘油后风干完全固化得到成品。最后分别从外观、解剖特征、物理性质等方面综合评估该方法对骨密质、骨松质的改善情况。 结果 经处理后在骨标本表面形成光滑薄漆膜,骨松质内空隙被固化后环氧滴胶填充,骨标本在硬度、韧性、安全性、色泽等方面较处理前有较大提升,平均增重率可达80.3%。 结论 真空浸渍技术应用于骨标本保护效果显著,尤其适用于骨质不良标本的保护,可作为骨标本保护的新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