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医学人体结构与物质基础的理论研究,显现出了三个主要方面,一是从经络的结构与物质基础研究入手,寻找建立人体新结构理论的突破口;二是从五脏的结构与物质基础的研究入手,试图揭示证的本质;三是从现代物质结构观入手,探求中医学的人体结构新理论.找寻打开中医学人体结构理论研究之门的金钥匙,关键在于方法和思路的正确树立.  相似文献   

2.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结构及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三元构成中,逻辑语言结构是辩证逻辑,动力学结构是经验总结再升华,社会文化结构是传统文化;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点,一是有机论人体观,二是重视人体的时间结构,三是信息观和系统上是证和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3.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三元构成中,逻辑语言结构是辩证逻辑,动力学结构是经验总结再升华,社会文化结构是传统文化;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点,一是有机论人体观,二是重视人体的时间结构,三是信息观和系统思维,四是证和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4.
杨霞 《光明中医》2012,27(6):1067-1069
中医学以《黄帝内经》为理论基础,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医学“以和为贵”的精神取向要求人与外界的和谐相处,强调人体自身和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黄帝内经》在研究人体、自然等各个方面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文章主要从生命观,健康观,医德观,医学模式等几个方面来分析.  相似文献   

5.
正世间万事万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一分为二,矛盾的两方面动态、相对的平衡是事物存在的必然要求。中医学是反映生命规律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体,生命规律的客观存在性必然要求平衡观成为中医学的重要指导思想。中医学的理论滥觞于《易经》,其平衡观念最早可见于《易经》,其曰"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  相似文献   

6.
稳态医学观(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稳态对应人体的健康状态,它是一种可变的状态,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又是相对恒定、机体能够耐受的。它概括了机体在物质、能量、信息交流过程中所处的一种稳定状态。五脏系统的稳态是人体健康的内在依据,四时阴阳及社会的稳态是人体健康的外部条件,两者共同维持机体的稳态。自稳是人体的一种本能,是与机体自身矛盾及其克服机体与环境矛盾的斗争过程,自稳调节最终实现以五脏系统为核心的机体稳态,并达到与社会及四时阴阳的和谐统一。稳态观与整体恒动观、辨证论治一样也应视为中医学的基本特色、基本观点,它将对中医学基本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中医学以联系的观点强调人体自身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的整体性,以运动的观点强调发展过程中的恒动性,以稳态的观点强调健康状态的维持靠的是动中求稳,在恒动中求得机体的稳态,并以此为基本观点进行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7.
"天人相应"是中医学观测和记录自然、宇宙、人体变化现象的结果。"天人相应"思想揭示了人与自然、宇宙环境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由人体结构与自然宇宙环境的布局(空间结构)和人体生命活动节律与自然宇宙运动节律(时间结构)共同构建。这种"天-人"时空结构的建立,整合了中医学对人体和自然宇宙的认识,归纳了中医学以"天人相应"观来处理人与自然宇宙关系的依据。中医学不但通过"天-人"时空结构发现了人体在自然宇宙影响下的生命活动节律,在阐释和表述这些生命活动现象时也在运用"天-人"时空结构。"天-人"时空结构是构建"天-人"关系的基础,也是"天-人"关系的内容。中医学从认识人体、认识疾病到诊断、治疗、预防疾病的整个中医理论体系,均贯彻着"天人相应"这一"天-人"时空结构。  相似文献   

8.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不断运动着的有机整体,自然界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阴阳的矛盾统一.人的生命活动过程,就是人体的阴阳对立双方在不断地矛盾运动中取得统一的过程.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观贯穿在祖国医学的基本理论中,也指导着临床实践,不论在生理、病理、药理、配方遣药等方面,都广泛应用这一相反相成矛盾对立统一的规律.根据这一规律,我们在临证中把阴阳、寒热、补泻、柔刚、动静、升降、浮沉、散敛、开阖等方法相互配合使用,使病人体内阴阳趋于平衡,从而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赵俊先 《陕西中医》2008,29(5):578-580
目的:探讨中医学理论与免疫学理论认识观。方法:根据中医学相关理论,结合当代研究成果对命题进行论述。结论:现代免疫学理论和古老中医学理论在认识观上存在惊人的相通之处。它们用整体的观点、平衡的观点、预防的观点、网络的观点去解释医学理论问题,应用这些观点去解决人体在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等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以中医学基本理论与基本观念为指导是继承、运用和发展中医的基础与关键。毫无疑问,研读《黄帝内经》对学习和掌握中医学理论与观念,指导临床实践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历代医家所重视和推崇。其对人体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治疗观与养生观(五观)的论述,体现了古代先知对人体生命现象独特的认识,体现了对生命的关注与尊重,体现了中医学包涵的人文、社会属性和古人的高  相似文献   

11.
人体时间系统在中医学上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从历史反思、理论基础和发展趋向三个方面阐述人体时间系统在中医学上的意义。通过历史反思,可以看出中医学近代的发展是缓慢的,其原因主要是不加批判地接受西医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忽视了中西医的根本区别;通过理论基础的分析,可以看出中西医有完全不同的理论基础,而人体时间系统和人体结构的双系统模型与中医传统的理论基础是一致的;中医的发展趋向是加速基于人体时间系统的中医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以《黄帝内经》为代表中国传统医学的基础理论,是建立在周易天人合一基础之上的,这是中医界普遍共识,但传统中医没有采用完整的六十四卦周易结构体系对人体进行模拟,周易与中医的关系,一直困扰传统医学的认知。本篇从易学源头阐述了阴阳四象与五行的演化规律,探究先人对世界变化的认知的两种基本模型,并通过比较性研究诠释中医与易学的关系。通过论述证明传统中医的基本数理模型,是以易学模型为基础的,易学模型同样适应对生命体的模拟,并可以完成对人体生命的定性、定量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跳绳作为一项全民运动,具有轻快、活泼、律动、变化、结构组合等之动态美感的动作。远在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朝,就己经有了这种运动,属于我国的文化遗产。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研究及观察,从中医人体经络、气血津液、阴阳学说,治未病思想及青少年身心健康理论方面,研究跳绳运动的健身作用,发现跳绳运动的健身作用存在着深刻的中医理论。  相似文献   

14.
传统中医药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已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和进步,其进步的标志不在于一方一药的发现,而在于历代医家通过自己的临床实践发前人之未发而总结起来的各家学说及某些新理论。迄今为止,公认的中医学各家学说有七大派。认为人体体质学是自明清以来形成的一个学派。能否被公认,还要等待历史的审定,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此外,扼要地介绍了提出来的新理论,主要有:"人体新系"猜想,"天地人三才医学"模式,"天人同构"论,"整体制约"论,调控情绪的"三棱镜理论","心肾为先天之本,肺脾为后天之本"等。其他新概念,新名词难计其数了。  相似文献   

15.
脾胃学说阐述了脾胃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它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不仅影响着消化系统,对全身各个系统都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在治疗各种疾病中均应考虑到从脾胃论治,收效良好。  相似文献   

16.
张维耀 《天津中医药》2005,22(6):487-489
中医学范畴的真气,不同于宇宙间的真气,应该具有生命的特征。真气不同于人体的其他各种气。“场”理论不能与“气”相提并论,“场”是物理学概念,如果对人体有作用也是外源因子。人体真气学说的特征有:微粒形质、运动的系统性和自我稳定性3种。蛋白质、核酸、遗传单位与真气有关,但不等同。  相似文献   

17.
从脾胃为后天之本理论看人体内脏太极结构的生成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医理论中引入发育演化观念,从中医脾胃为后天之本理论出发,结合阴阳理论,对人体内脏太极阴阳结构的生成规律做了初步研究并给出解释,指出人的内脏生成是符合阴阳规律的,这进一步证明了阴阳与解剖不是格格不入的.  相似文献   

18.
浅论《周易》对中医学“天人相应”理论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易学“推天道以明人事”的基本思想人手,认为中医学之“天人相应”理论的形成,是受《周易》“三才观”的影响,同时也是在《周易》“以天地为万物之父母”的命题下,对人在自然界中所作的价值判断。此外,易学思想的时空观念也对中医学“天人相应”理论的形成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周易》重视自然界和社会对人的双重影响的学术思想,也为中医学“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哲学基础。“天人相应”理论的最终形成,为中医学提供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说理工具,从而也使中医学基础理论的说明变得更加明确、客观和严谨。  相似文献   

19.
中医体质学说有着丰富的内容。先秦两汉时期的《黄帝内经》及《伤寒论》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晋隋唐时期、宋金元时期、明清民国时期的医著都对体质学说有了进一步发挥,并充实其学说。建国后是体质学说的大发展时期,尤其是王琦教授编著的《中医体质学》一书,集历代之大成,又结合现代医学的一些观点,使中医体质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中医体质学,是在历代体质学说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