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颈动脉易损斑块具有破损倾向、发展迅速、稳定性差等特点,与急性脑卒中的发生具有密切联系.目前对于颈动脉易损斑块的临床检查,主要采用超声技术,因其具有快速、简便、灵活、损伤控制好等优点,对于颈动脉易损斑块检查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作为超声影像学的一种新技术,为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评估提供了新的方式.目前主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方法:对43例经64排螺旋CT冠脉CTA检测出的粥样斑块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口服,6个月后复查粥样斑块情况。结果:43例患者有119支冠状动脉存在132个粥样斑块,治疗后各种斑块大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脂质斑块下降幅度16.4%,纤维斑块下降幅度8.1%,混合斑块下降幅度10.7%,而钙化斑块下降幅度不明显。结论:阿托伐他汀可逆转或稳定冠脉粥样斑块,从而降低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64排螺旋CT可定量评价粥样斑块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分辨磁共振成像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对颈动脉易损斑块识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庆云县人民医院经颈动脉造影和病理检查确诊为颈动脉斑块的1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21年1月~2023年1月)。两组患者均在颈动脉造影、病理检查和治疗前完成高分辨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分析两者联合应用对颈动脉易损斑块和斑块成分的识别效果。结果:与颈动脉造影和病理检查确诊结果相比,联合诊断对稳定斑块诊断符合率(96.83%,61/63)、易损斑块诊断符合率(97.37%,74/76)和总符合率(97.12%,135/139)显著高于高分辨磁共振成像和弥散加权成像(P<0.05)。结论:两种成像方式单独应用,对颈动脉易损斑块识别能力欠佳,联合应用可大幅度提升鉴别诊断准确性,并可明确斑块成分,可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更加准确、全面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体层成像(CT)检查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无创和可重复等优势,是临床诊断各类疾病的重要影像学方法,但是常规CT难以准确反映患者的头颈动脉狭窄及闭塞等情况,且无法显示血管形态、走形、狭窄程度等情况,在血管性病变诊断中作用欠佳。随着64排螺旋CT的应用,大大提升了CT检查的时间与空间分辨率,且能够显示微小血管的病变情况,在临床得以广泛应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通过利用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够清晰显示病变部位、大小、形态以及邻近组织关系,从而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术前评估以及术后复查等提供重要依据,有助于临床准确判断病情,制定最为合适的治疗方案。CTA是临床诊断头颈部血管性疾病的重要方法,文章对64排螺旋CTA成像及后处理方法及该影像学方法在头颈血管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分析64排螺旋CTA的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分布规律,并探讨易损斑块与非腔隙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0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影像学及临床表现分为非腔隙性脑梗死组(64例)和腔隙性脑梗死组(40例).统计分析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部位、数目、类型、狭窄程度.结果 (1)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共检出297处,其中颈总动脉起始部9处,颈总动脉51处,颈总动脉分叉部148处,颈内动脉27处,颈内动脉颅内段62处.(2)非腔隙性脑梗死组的重度狭窄或闭塞率为29.7%(19/64),明显高于腔隙性脑梗死组的10.0%(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非腔隙性脑梗死组的易损斑块率为62.5%(40/64),明显高于腔隙性脑梗死组的47.5%(1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颈动脉狭窄程度(OR=1.740,95% CI:1.002~3.021)和易损斑块(OR=2.865,95% CI:1.047~7.813)与非腔隙性脑梗死存在相关性.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最常见的部位为颈总动脉分叉部.颈动脉狭窄程度及易损斑块是非腔隙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CT血管造影能清晰显示颈动脉狭窄及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态和成分,可作为临床首选检查方法.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ulnerable plaque and nonlacunar infarction, and analyze distribution regularity of carotid atherosclerotic plaque.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four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nonlacunar infarction group (64 cases) and lacunar infarction group (40 cases) based on imaging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 Location, number, type,degree of carotid atherosclerotic plaque was record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wo hundred and ninety-seven plaques shown by the imaging were distributed in different areas:9 plaques located in the initial part of the carotid artery, 51 plaques located in the carotid artery, 148 plaques located in the bifurcation of the carotid artery, 27 plaques located in the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and 62 plaques located in the intracalvarium part of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The percentage of severe or occlusion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in nonlacunar infarction group was 29.7% (19/64),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lacunar infarction group [10.0% (4/40)] (P = 0.019 ). The percentage of vulnerable plaque in nonlacunar infarction group was 62.5% (40/64),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lacunar infarction group [47.5%( 19/40)](P=0.004). 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degree of carotid artery stenosis(OR = 1.740,95% CI: 1.002 -3.021 ) and vulnerable plaque (OR = 2.865,95% CI: 1.047 - 7.813 ) was related with nonlacunar infarction.Conclusions The plaque is more frequently encountered at the bifurcation of the carotid artery. The degree of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and vulnerable plaque are 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of the nonlacunar infarction.CT angiography can clearly display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morphology and component of plaque, so it will be used as the preferred clinical examination.  相似文献   

6.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临床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病变及肠系膜上动脉相关病变的价值。方法以31例初步诊断为疑似肠系膜上动脉病变或肠系膜上动脉相关病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全腹部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待获取扫描原始数据后,采用图像后处理技术进行图像的后处理,包括:三维最大密度投影(3DMIP)、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并对扫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多螺旋CT血管成像均可使肠系膜上动脉及其分支清晰显示。其中,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症12例,包括"胡桃夹"综合征7例和十二指肠淤滞症5例;肠系膜上动脉夹层3例,包括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1例和胸腹主动脉夹层累及肠系膜主动脉2例;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性病变15例。结论 64排多螺旋CT血管成像可清晰观察到肠系膜上动脉及其周围血管的各种病变情况,对肠系膜上动脉病变及肠系膜上动脉相关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在临床肠系膜上动脉病变的诊断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64排螺旋CT肝动脉血管成像技术特点及临床应用。方法 4组患者采用64排螺旋CT扫描机进行肝动脉血管成像处理及重建处理。结果 VR法进行肝动脉血管成像重建时,370mgI/ml浓度对比剂效果更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0mgI/ml浓度对比剂的使用可有效减轻患者不良反应和经济负担、节约资源;采用5ml/s的注射速率相比3ml/s注射速率可得到更优的成像效果。结论一般采用64排螺旋CT肝动脉血管成像急性肝动脉血管呈现扫描及处理时,采用370mgI/ml浓度对比剂可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相似文献   

8.
目的讨论64排螺旋CT肺血管成像结合多种图像后处理方式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今疑似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64例,选用不同的图像后处理方式,进行回顾性诊断分析。结果 64例患者的检出情况,在1级动脉MPR、MIP、VR三种处理方式无任何差别;在2-3级动脉血管MPR检出率较高,与MIP和VR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5级动脉血管MPR也高于MIP和VR,但是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PA诊断在诊断肺栓塞方面,结合多种图像后处理方式能增大疾病的检出率,有助于PE确切的疗效评价,做到疾病的早期诊断,可以显著地降低病死率,为外科手术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对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6年8月-2010年5月张家口市第一医院确诊的前列腺癌患者62例,另选择正常前列腺15例为对照组。两组均行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检查,对比两组灌注参数之间的差异。结果对照组正常前列腺中央带和周围带的CT灌注参数比较,中央带明显高于周围带(P<0.05)。正常对照组(周围带)和PCa组的CT灌注参数比较,PCa组的BF、BV、PS明显高于对照组(周围带)(P<0.05),MTT、TTP值明显小于对照组(周围带)(P<0.05)。对照组TDC曲线呈缓升-平台型,PCa组TDC曲线呈速升-缓降型。结论 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对PCa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其中BF、PS、TTP对PCa的评价意义最大,能更准确反映肿瘤的血管生成,可以作为临床诊断PCa的有效普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冠状动脉体模实验,探讨斑块性质和血管管径对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血管狭窄显示准确性影响。方法使用心脏动态体模建立不同类型冠状动脉体外模型,模拟血管管径分别为2.5、3.0、3.5、4.0 mm,管腔内对比剂浓度设置为(346±13.6)Hu。模拟斑块CT值为(14±9.6)Hu和(712±15.1)Hu,用以模拟软斑块和钙化斑块,模拟狭窄程度分别为25%、50%、75%。使用64排螺旋CT行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选择75%R-R间期单扇区重建。使用AW4.2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获得模拟冠状动脉最佳长轴位影像,在每段模拟血管狭窄影像上各选取10个位置测量管径和计算狭窄程度平均值。应用单样本t检验比较模拟血管影像管径和狭窄程度与模型数据之间差别,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两者间比较,用ANOVA进行多组数据的比较。结果经单样本t检验及方差分析显示,各组不同管径及狭窄的绝对测量值均与标准值存在统计学差异。软斑块组狭窄的相对测量值(狭窄率)与标准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同狭窄程度、不同管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测量所得钙化组狭窄率与标准值存在显著性差异,相同狭窄程度、不同管径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经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软斑块与钙化组之间的绝对和相对测量值均有显著性差异,钙化组测量值高估了狭窄程度。结论 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能够评价血管相对狭窄程度,但对钙化斑块的评价存在高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胎球蛋白A(AHSG)水平与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关系。方法 纳入ACI患者152例,依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稳定斑块组67例和易损斑块组85例,收集临床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ACI患者血清AHSG与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应用logisitc回归模型,分析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探索AHSG对颈动脉易损斑块的诊断效能。结果 (1)ACI患者的AHSG与TNF-α(r=-0.430,P<0.001)、MMP-9(r=-0.403,P<0.001)、IL-1β(r=-0.375,P<0.001)及IL-6(r=-0.445,P<0.001)均呈负相关。(2)高血压病(OR=2.416,95%CI:1.206-4.841)、2型糖尿病(OR=3.019,95%CI:1.398-6.520)、AHSG(OR=0.540,95%CI:0.318-0.935)、MMP-9(OR=1.481,95%CI:1.085-2.022)及IL-1β(OR=1.004,95%CI:1.000-1.009)为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独立影响因素。(3)AHSG诊断颈动脉易损斑块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06(95%CI:0.736-0.876);DeLong非参数检验示,AHSG诊断颈动脉易损斑块的AUC优于MMP-9(P=0.022)和IL-1β(P=0.042)。结论 低水平的AHSG是ACI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可作为辅助临床诊断颈动脉易损斑块的预警指标,可为早期防治ACI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 本研究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水平与冠状动脉易损斑块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08年6月-2009年6月我院住院经冠脉造影检查确诊冠心病的患者300例,以及冠脉造影正常者60例,按照术中斑块形态分为Ⅰ型斑块组85例,Ⅱ型斑块组139例,Ⅲ型斑块组76例,所有患者术前常规测定血清Cys 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水平。结果 Ⅱ型斑块组与对照组、Ⅰ型斑块组和Ⅲ型斑块组相比,Cys C、hs-CRP、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升高(P<0.05);多元回归分析提示Cys C、hs-CRP、LDL-C是斑块稳定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2.759、1.453和1.708;在Ⅱ型斑块组中Cys C及hs-CRP呈正相关(r=0.635,P<0.01),而肌酐和hs-CRP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冠心病患者中血清中Cys C水平升高可能与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发生具有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血管粘附蛋白1(VAP-1)在人颈动脉斑块内的表达及其与炎性细胞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分析8例人颈动脉斑块内VAP-1、簇分化抗原4(CD4)和簇分化抗原68(CD68)表达情况。结果 VAP-1主要表达于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内皮细胞,并与CD4和CD68阳性的炎性细胞成正相关。结论 VAP-1可能参与了炎性细胞通过新生血管侵入斑块的过程,未来可能成为标记或逆转易损斑块炎性反应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电编辑软件在64排螺旋CT心率过快患者冠状动脉成像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2年12月2100例临床疑似冠心病在我科行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的患者图像,从中随机选取平均心率<70次/min的患者图像110例作为对照组A组,平均心率在70~80次/min的90例作为实验组B组,平均心率在80~90次/min的90例作为实验组C组,>90次/min的90例作为实验组D组。B、C、D组行心电编辑后与对照组比较,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判断各组间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B、C组与A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意义。D组与A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心电编辑软件可以有效提高心率过快患者冠状动脉诊断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与OCSP分型、CT分型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46例,其中进展组110例,非进展组336例,根据标准对所有患者进行OCSP分型、CT分型,比较2组间分型构成的差异,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与OCSP分型、CT分型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在CT分型中,大梗死组最易出现病情进展,其次为脑干梗死组,然后是多发性梗死组,以后依次是中梗死组、小脑梗死组和小梗死组.卒中进展的OR值分别为6.103、5.409、3.589、2.889、2.078.在OCSP分型中,完全前循环梗死亚型最易发生病情进展,其次为后循环梗死,然后为多发腔梗,而部分前循环梗死患者进展率最低.完全前循环梗死与部分前循环梗死、多发腔梗、后循环梗死比较,卒中进展的OR值分别为6.451、5.272、2.536.结论 OCSP分型与CT分型联合应用,可能是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是否进展的一个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成像技术的应用。方法48例患者行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其中头颅3例,胸部27例,腹部12例,冠状动脉6例,造影剂采用1.5—2ml/kg(Omnipaque 3001mg/ml),注射速率为3ml/s,延迟时间采用Blous tracting(造影剂跟踪技术),将原始数据传入工作站进行各种功能重建。结果头颈部动脉系统扫描延迟时间为12—16秒,胸腹部动脉系统延迟时间为12—15秒,髂动脉为20—30秒。VR法重建的血管图像优于MPR,MIP和SSD。结论MSCTA是一种快速、大范围、无创性的血管成像技术,VR法是一种理想的三维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双源CT对肺动脉CT血管成像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在医院应用双源CT检查的104例疑似肺动脉栓塞(PE)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普通单管螺旋组,每组52例。观察组采用双源CT Flash模式进行扫描,普通单管螺旋组采用双源CT常规模式进行扫描。比较两组肺动脉CT血管成像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各级分支评分、边缘评分),并对两组的主干CT值、信号噪声比(SNR)、对比噪声比(CNR)以及辐射剂量[扫描长度、CT容积计量指数(CTDⅠvol)、剂量-长度乘积值(DLP)、有效剂量(ED)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的图像各级分支评分、边缘评分和主干CT值、SNR及CN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种不同扫描模式的扫描长度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普通单管螺旋组扫描时间为(1.98±0.58)s,长于观察组(0.98±0.2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17,P<0.05)。普通单管螺旋组TDⅠvol、DLP及ED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22,t=5.566,t=5.02;P<0...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层CT血管成像(MSCTA)在颈血管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可疑罹患颈血管病患者,行颈部16层螺旋CT及颈部血管的MSCTA检查,随后在工作站上做血管重建与分析。结果:60例患者中检出颈部血管异常43例,阳性率为71.7%。所观察颈(颈总-内)动脉、椎动脉共240支,检出狭窄血管171支。发现颈动脉瘤4例,动静脉畸形1例。结论:MSCTA是一种方便、快捷地检查颈部血管病变的影像手段,其血管重建图像分辨率高,可以三维、多方位地观察颈部血管结构。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临床分度与CT征象的相关性。方法:对54例HIE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儿均进行临床分度、CT分度,并按是否合并颅内出血分组。结果:临床分度与CT分度呈中度相关,临床分度随CT分度的增加而增加;与CT值呈中度相关,CT值随临床分度的增加而降低;是否合并颅内出血在临床分度上有统计学差异,合并颅内出血以中至重度为多,两组在CT值上无明显差异。结论:临床与CT分度在中至重度的判定上有良好的一致性,但在轻度的判定有一定的出入;随着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的加重CT值明显下降,颅内出血的几率也增加;对新生儿HIE最重要的诊断依据仍然是病史和临床表现,CT扫描作为辅助手段对判断病情的轻重则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