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是鼻内镜外科常见病和多发性 ,可单独发生 ,也可相互伴发。我科 1998年 11月至 2 0 0 2年 12月共治疗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 90例 ( 13 2侧 ) ,本人将这些病例资料作一初步分析 ,拟讨论鼻内镜鼻窦手术的疗效分析。1 材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90例中男 5 0例 ;女 40例 ,年龄 5~ 70岁 ,平均年龄 3 6岁。根据海口鼻科会议制定的的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期标准进行分型分期[1] 。表 1  90例 ( 13 2侧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分型分期 (侧 % )分型 1期 2期 3期合计Ⅰ 2 5(1 8.9) 2 1 (1 5 .9) 6(4.5) 51 (38.6)Ⅱ 2 6(1 9.7) 31 (2…  相似文献   

2.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C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CT检查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诊断的价值。方法 以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及病理结果为标准 ,回顾分析13 2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CT表现。结果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CT表现分 4型 :(1)漏斗型 2 1例 ;(2 )窦口鼻道复合体型 68例 ;(3 )蝶筛隐窝型 4例 ;(4 )息肉型 3 1例。临床诊断分型 :Ⅰ型单纯型 11例 ;Ⅱ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 10 8例 ;Ⅲ型多发鼻窦炎伴多发鼻息肉 3例。结论 CT检查是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一种必要的术前检查方法 ,是实施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郭平  卢小青 《西南军医》2011,13(1):75-76
目的总结鼻内镜鼻窦炎鼻息肉手术的疗效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24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Ⅰ型1期14例,2期26例,3期30例,Ⅱ型1期50例,2期90例,3期10例,Ⅲ型2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40例内镜鼻窦手术中,术后并发症60例,其中鼻腔粘连42例,鼻中隔穿孔2例。术中出血量20~400ml,平均48ml。总治愈率为84.60%,其中Ⅰ型治愈率为50.00%~94.00%,Ⅱ型治愈率为30.00%~84.00%,Ⅲ型治愈率为70.80%。经χ2检验,三型之间治愈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正确的手术操作、术后规范化换药以及适当激素的使用可提高鼻内镜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4.
徐世翔  陶象祯 《武警医学》2000,11(3):150-151
1997年 2月~ 1 998年 2月 ,笔者共施行鼻内窥镜手术84例 ,现将随访资料完整的 70例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70例中 ,男 51例 ,女 1 9例 ,病程 3个月~4 2a。全部病例按“1 997年海口标准[1] ”分型分期。Ⅰ型共 1 7例 ,其中Ⅰ型Ⅰ期 3例 ,Ⅰ型Ⅱ期 9例 ,Ⅰ型Ⅲ期 5例 ;Ⅱ型共 2 9例 ,其中Ⅱ型Ⅰ期 5例 ,Ⅱ型Ⅱ期 1 7例 ,Ⅱ型Ⅲ期 7例 ;Ⅲ型共 2 4例 ,其中伴发鼻中隔偏曲 1 5例 ,下甲肥大 1 3例 ,变应性鼻炎[2 ] 9例。1 2 治疗方法 术前常规鼻窦冠扫和 (或 )轴扫。手术均于局麻下经鼻内窥镜下施行 ,采用Messe…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规范飞行人(学)员鼻科疾病诊断、治疗和医学鉴定行为,提高航卫保障质量.方法 分析我院40年飞行人(学)员鼻科疾病住院资料,借鉴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总结笔者的临床航空医学经验,提出统一的操作规范.结果 ①飞行人员人(学)员鼻科疾病的诊断分为急性和慢性[包括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和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Ⅰ类(地面生活有症状或体征,包括Ia地面生活有症状和体征,Ib仅有体征)和Ⅱ类(地面生活无症状,飞行中出现气压伤表现,包括Ⅱa鼻窦气压伤、Ⅱb耳气压伤和Ⅱc鼻窦气压伤合并耳气压伤);鼻窦气压伤分为原发性(窦口本身病变所致)和继发性(窦口周围病变所致,包括I型-鼻腔结构异常型、Ⅱ型-炎症型、Ⅲ型-变态反应型、Ⅳ型-肿瘤型,窦外型和窦内型),及轻度和重度.②飞行人(学)员鼻科疾病应根据急慢性、分类分型和分度特点及有无并发症采用无创或微创治疗.③飞行人(学)员鼻科疾病应根据疗效、功能检查(包括鼻窦气压功能)进行医学鉴定.结论 按规范进行飞行人(学)员鼻科疾病诊断、治疗和医学鉴定,可以降低停飞率,提高复飞率.  相似文献   

6.
鼻窦炎、鼻息肉79例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与柯-陆手术联合进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方法:对79例Ⅱ、Ⅲ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施行鼻内镜加柯-陆手术联合进路手术治疗,彻底清除病灶。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治愈62例(78.5%),好转11例(13.9%),无效6例(7.6%),总有效率92.4%。结论:对Ⅱ、Ⅲ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采用鼻内镜加柯-陆手术联合进路,可彻底清除上颌窦病变,防止复发。弥补了经鼻内镜鼻窦手术在处理上颌窦病变时存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曾勇  阮仕斌  夏君 《西南军医》2012,14(3):424-425
目的分析和研究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以及鼻息肉的治疗效果,同时探讨鼻内窥镜下自动切割器进行鼻炎及鼻息肉的治疗方法。方法2006年7月~2011年7月在本院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患者1230例中选取100例进行鼻内窥镜手术的患者,其中Ⅱ型68例,Ⅲ型32例。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或者黏膜表面加局部麻醉;手术后随访一年。结果治愈率Ⅱ型为80.90%,治愈率Ⅲ型84.40%。结论鼻内窥镜手术对于治疗慢性鼻窦炎以及鼻息肉有着良好治疗效果,与临床分期有些密切的关系,也关系到并发症的情况和治疗的效果,但是就治愈率而言非常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寻最佳的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尽可能减少该手术的并发症及复发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3年2月至2014年5月采用鼻内窥镜行鼻腔鼻窦手术患者710例(1026侧)的临床资料。术前行鼻窦CT和鼻内窥镜检查,了解鼻腔鼻窦解剖结构及病变范围,从而确定合适的手术方案。术前预防用抗生素及止血药物,以有利于减少术中、术后出血。术后加强观察和换药。结果采用上述围手术期处理措施,全部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观察患者660例(985侧),892侧病情完全控制,22侧仍有小息肉生长,17侧仍少许流脓,54侧中鼻道有不同程度粘连。结论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的一部分,围手术期的综合治疗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只有将术前、术中及术后3个阶段的治疗贯穿起来看成一个整体,才能使患者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慢性鼻-鼻窦炎伴息肉发病中HIF-1α的表达及对Alox5和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研究.方法 选取受手术治疗的26例慢性鼻-鼻窦炎伴息肉患者的标本为鼻息肉组,选择20例鼻窦炎但无鼻息肉患者的窦黏膜组织为无鼻息肉组,另选同期接受治疗的20例鼻中隔手术或鼻窦囊肿患者的钩突或中鼻甲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通过苏木精-伊红染...  相似文献   

10.
改装体检飞行员鼻科资料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 总结飞行员改装体检经验,提出飞行员鼻科体检的操作规范. 方法 分析改装体检和随访飞行员的×××份鼻科资料. 结果 鼻镜检查鼻中隔偏曲122例、下鼻甲肥大25例、中鼻甲肥大15例、均排除Ⅰ类疾病(地面有症状)和Ⅱ类疾病(地面无症状,飞行中有继发性气压伤表现),判断为生理性变异.诊断鼻窦囊肿9例、慢性肥厚性鼻炎2例、变应性鼻炎3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21例(34例为Ⅰ类疾病,1例为Ⅱ类疾病).11例改装体检不合格,其余鼻科体检合格.新机飞行员中2例因鼻科疾病停飞,4例治疗后恢复飞行. 结论 飞行员患鼻科疾病可直接或因继发性气压伤而危及飞行安全.根据随访资料看,改装体检时所做的结论是恰当的,按操作规范进行鼻科体检,是保证体检和健康鉴定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矽肺的CT影像表现,以期提高对矽肺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确诊的矽肺45例, 均为男性患者,年龄在42~71岁(平均56岁),其中Ⅰ期矽肺5例,Ⅱ期矽肺18例,Ⅲ期矽肺22例,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分析矽肺的CT表现.结果 矽肺各部位的CT表现分别为:(1)肺实质,①所有患者均出现弥漫性小结节;②Ⅱ期16例 (16/18),Ⅲ期22例 (22/22)矽肺患者出现进行性大块纤维斑块;③所有患者均可见纤维索条及网状阴影,Ⅱ期矽肺2例(2/18)、Ⅲ期矽肺5例(5/22)出现轴心纤维增厚及血管束增粗;Ⅲ期矽肺8例(8/22)出现明显的小叶间隔增厚及胸膜下线;④Ⅱ期矽肺3例(3/18)、Ⅲ期矽肺8例(8/22)出现肺气肿表现.(2)除4例Ⅰ期矽肺外,41例矽肺患者的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其内均可见矽粉沉淀,其中Ⅱ期矽肺2例(2/18)、Ⅲ期矽肺9例(9/22)有肺门斑点状、桑椹样、蛋壳样的钙化形成.(3)Ⅱ期矽肺6例(6/18)、Ⅲ期矽肺13例(13/22) 出现胸膜增厚,部分出现特征性带状增厚.结论 矽肺的CT表现结合职业史,往往可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IgA型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类型多发性骨髓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2011年收治的25例IgA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IgA型多发性骨髓瘤占所有多发性骨髓瘤的13.2%(25/198),发病中位年龄66(48~82)岁,多见于女性(60%),骨痛、乏力、肾功损害是其主要的首发症状。(2)发生骨事件24例,腰骶部是其主要损害部位,经白蛋白校正后血钙≥2.78 mmol/L 5例。(3)25例患者中,20例进行了血清、尿液轻链水平的测定,其中IgA-κ13例(65%),IgA-λ7例(35%);DS分期:Ⅱ期3例,Ⅲ期22例;ISS分期:Ⅰ期1例,Ⅱ期7例,Ⅲ期17例。(4)化疗以PD、VADT、M2、MP、LD方案为主,2例患者在达到CR后进行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1例患者在达到nCR后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位随访13月,生存15例。结论 IgA型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时大多处于Ⅲ期,骨事件、肾功损害发生率高,对治疗反应及预后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使用血管编码动脉自旋标记(VE-ASL)技术在评价颈动脉狭窄患者通过Willis环与软脑膜动脉形成的侧支循环中的价值.方法:对经超声检查诊断为单侧颈内动脉中度以上狭窄或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增加的10例患者,行VE-ASL MRI检查,测量连续7个脑部层面(层厚8mm,间隔2mm),使用红绿蓝三种伪彩色分别标记来源于右侧颈内动脉、左侧颈内动脉和后循环的血流.所有患者在MRI检查前后1周内行DSA检查.将狭窄侧大脑半球侧支循环情况分为4种类型.Ⅰ型:仅来源于对侧颈内动脉;Ⅱ型:仅来源于后循环;Ⅲ型:既来源于对侧颈内动脉,也来源于后循环;Ⅳ型:既无对侧颈内动脉供血,也无后循环的侧支供血.记录患者侧支血流中软脑膜动脉侧支的数目.计算卡帕值比较两种测量方法之间的一致性.结果:比较VE-ASL和DSA方法,DSA对侧支循环的分型结果Ⅰ型1例,Ⅱ型2例,Ⅲ型5例,Ⅳ型2例;VE-ASL分型结果为Ⅰ型1例,Ⅱ型3例,Ⅲ型4例,Ⅳ型2例.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一致性非常好(Kappa=0.8551,Z=4.421,P<0.0001)10例中观察到6例8处软脑膜侧支血流.结论:对颈内动脉狭窄患者,VE-ASL可以无创地评价脑动脉通过Willis环及软脑膜动脉形成的侧支循环.  相似文献   

14.
距骨颈骨折的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距骨颈骨折的治疗. 方法 1988年10月-2004年6月,按改良Haw-kins法对66例距骨颈骨折患者分型:Ⅰ型14例,行石膏外固定;Ⅱ型34例,行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或关节融合术;Ⅲ型16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或关节融合术;Ⅳ型2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或关节融合术.其中陈旧性骨折4例. 结果 平均随访6.28年,采用Hawkins评分进行评估,优(29%)19例(Ⅰ型13例,Ⅱ型5例,Ⅲ型1例);良(26%)17例(Ⅰ型1例,Ⅱ型12例,Ⅲ型4例);可(27%)18例(Ⅰ型11例,Ⅱ型6例,Ⅳ型1例);差(18%)12例(Ⅰ型6例,Ⅱ型5例,Ⅳ型1例).距骨缺血性坏死25例(38%),踝及距下关节炎分别为20例(30%)和26例(39%). 结论 距骨颈Ⅰ型和Ⅱ型骨折宜石膏外固定,Ⅲ型骨折应切开复位内固定,Ⅳ型和陈旧性骨折宜采用关节融合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Mirizzi综合征患者的内镜治疗方法 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沈阳军区总医院内窥镜科2000年6月-2008年12月收治的26例Mirizzi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26例患者均通过CT、MRI、超声等检查手段诊断,均采用内镜取石方法 治疗.结果 26例患者内镜诊断为Ⅰ型23例.Ⅱ型2例,Ⅲ型1例.21例内镜治疗成功,5例经内镜引流术后择期外科手术治疗,死亡率为0%.合并胆道结石患者8例,伴有胆囊多发结石7例.9例应用鼻胆囊引流,16例应用鼻胆管引流,13例应用胆道内支架引流.内镜取石术后24h患者腹痛缓解有效率为83.3%(15/18),完全缓解率66.7%(12/18),内镜引流术后患者黄疸和发热体征均明显改善,术后至出院所有患者均未发现内镜治疗并发症.结论 对Ⅰ、Ⅱ型Mirizzi综合征患者,内镜取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对于外科手术治疗前的Ⅱ和Ⅲ型Mirizzi综合征患者,内镜胆管引流术对于缓解梗阻性黄疸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慢性鼻-鼻窦炎应用规范化药物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治疗的86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临床资料,均采用规范化药物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86例患者治愈54例,有效26力,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3.02%;治疗后临床症状(鼻塞、鼻涕、头痛、水肿)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Lun-Mackay鼻窦CT评分、Lund-Kennedy鼻内镜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和观察期间,有7例患者有胃肠道反应,发生率8.13%,未给予治疗,自行缓解.结论 慢性鼻-鼻窦炎应用规范化药物治疗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且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飞行人员鼻窦气压伤的临床诊治和医学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总结飞行人员鼻窦气压伤的临床诊治和医学鉴定经验. 方法 整理、分析73例飞行人员鼻窦气压伤临床资料. 结果 ①Ⅱ_a类56例(仅有鼻窦气压伤),Ⅱ_c类17例(鼻窦气压伤+耳气压伤).②发生于额窦54例,上颌窦10例,筛窦3例,蝶窦2例,额窦+上颌窦和额窦+筛窦各2例.③原发性气压伤24例(由窦口本身病变所致),继发性气压伤49例(由窦口周围病变所致).④继发性鼻窦气压伤Ⅰ型(鼻腔结构异常型)15例、Ⅱ型(炎症型)25例、Ⅲ型(变态反应型)8例和Ⅳ型(肿瘤型)10例;其中7例两型并存,1例3型并存;窦内型7例、窦外型42例.⑤轻度34例(46.6%),重度39例(53.4%).⑥62例飞行合格,2例飞行暂时不合格,9例飞行不合格. 结论 额窦气压伤发生比例最高.对鼻窦气压伤进行分类、分型和分度具有重要的临床航空医学意义.继发性病变所占比例较高,炎症型是窦口周围病变的重要原因,重度鼻窦气压伤需要手术治疗,Ⅱ_c类气压伤是最易导致医学停飞的疾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分期肾癌(Renal cell carcinoma, RCC)患者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情况。方法 研究收集2019年5月-2021年12月收治的65例RCC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检测及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以术后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不同分期RCC患者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情况。结果 65例肾癌患者,经穿刺活检确诊Ⅰ期11例(16.92%),Ⅱ期15例(23.08%),Ⅲ期21例(32.31%),Ⅳ期18例(27.69%);Ⅰ期RCC患者CD3+、CD4+最高,其次为Ⅱ期、Ⅲ期,Ⅳ期最低,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RCC患者分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多层螺旋CT重组技术对眶下筛房的影像解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眶下筛房的影像解剖学特点,分析其与鼻窦黏膜增厚的相关性,探讨其在慢性鼻窦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从头面部多层螺旋CT(MSCT)扫描的连续病例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260例(520侧)进行回顾性研究,图像数据行多层面重组(MPR)及仿真内镜重组(VR),观察眶下筛房的显示率、起源、分型等情况;分析眶下筛房的存在与鼻窦黏膜增厚的关系;测量上颌窦口区眶下筛房的最大横径、上颌窦口横径,观察眶下筛房炎性征象及上颌窦1:I黏膜碰触情况,应用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方法与鼻窦黏膜增厚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 (1)260例眶下筛房的显示率:单侧26.1%(68例),双侧对称31.2%(81例),单双侧显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9,P>0.05).左右分侧观察,两侧显示眶下筛房合计230侧,左侧占52.2%(120侧),右侧占47.8%(110侧),左、右侧显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8,P>0.05).(2)眶下筛房的起源:单纯起源于前组筛房124侧(53.9%),单纯起源于后组筛房62侧(27.O%),既有起源于前组筛房、又有起源于后组筛房的眶下筛房44侧(19.1%).(3)眶下筛房的分型:共分3型,起源于前组筛房的以I型为主(160侧),Ⅱ、Ⅲ型少见;起源于后组筛房的Ⅱ(48侧)、Ⅲ型(45侧)更为多见,不同起源的眶下筛房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3.433,P<0.01).(4)眶下筛房与鼻窦黏膜增厚的关系:眶下筛房鼻窦黏膜增厚165侧,无鼻窦黏膜增厚192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824,P>0.05).鼻窦黏膜增厚时上颌窦13区眶下筛房的最大横径为(4.48±1.28)mm,未增厚时为(4.54±1.18)mm.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73,P>0.05);鼻窦黏膜增厚时上颌窦口径线为(2.63±1.64)mill.未增厚时为(2.28±0.75)mm,上颌窦13径线与鼻窦黏膜增厚无明显相关关系(Wald=2.534.P>0.05);眶下筛房炎性征象与鼻窦黏膜增厚有明显相关关系(Wahl=10.817,P<0.Ol,OR:4.125),上颌窦口黏膜碰触与鼻窦黏膜增厚具有明显相关关系(Wald=6.64,P<0.0l,OR=3.728).结论 MSCT三维重组技术可以满意显示眶下筛房的解剖学特征;在影像分析中,不能简单地把眶下筛房的存在作为慢性鼻窦炎患病的危险因素,应根据不同个体的具体情况分析眶下筛房解剖特征及对窦口鼻道复合体的影响,为临床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11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鼻内镜术,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研究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鼻窦鼻腔评分及护理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平均鼻窦鼻腔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的总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行鼻内镜术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术后康复效果,促进患者预后,使患者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