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按照胰肠捆绑式吻合术进行胰肠吻合,游离胰腺断端3cm,胰管内置硅胶管。两者用可吸收线固定,空肠3cm处断端用电凝破坏其黏膜,胰断端套入空肠内3cm,空肠断端与胰包膜缝合,距空肠断面约1~2cm处利用可吸收线环绕空肠壁捆绑一道,使空肠壁与胰腺紧密相贴。探讨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预防胰肠吻合口瘘的临床价值。结果:25例患者均未出现胰瘘,无围手术期死亡,恢复顺利。提示:捆绑式胰肠吻合术操作简单、安全,是胰肠吻合理想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捆绑式胰肠吻合术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肠吻合口漏的临床价值。方法:用胰肠捆绑式吻合法进行胰肠吻合,游离胰腺断端3cm,胰管内置硅胶管,两者用无损伤线固定,空肠3cm处断端用石炭酸破坏其黏膜,胰断端套入空肠断端与就近胰包膜缝合4针,并用生物蛋白胶外涂1周,距空肠断面1~2cm处用预置荷包线捆绑,使空肠壁与胰腺紧密相贴。结果:17例均未发生胰漏,恢复顺利。结论:本法操作方便、简单,是胰肠吻合理想的手术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3.
我院普外科在1 991~2 0 0 2年共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 0例,全部采用胰—肠端端套入吻合法Child式重建。术后并发胰瘘4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出院。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1 胰残端的处理在胰肠套入吻合中,首先要处理好胰腺残端,除需一定的游离活动以便容易套入外,也需注意胰残端的大小。如果偏大不易套入肠腔时,应切除胰残端上角或下角。一般切除上角时,为防止损伤脾动静脉,可能切得偏小一些;切除下角时,可以切得较适度,使胰残端较为尖锐,套入就比较满意。切除上角或下角后,胰切缘间断缝合。胰断端楔形切除,合掌式、8字缝合,都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谈燚  崔陪元  金浩  吴华  刘会春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9):1029-1030,1033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肠吻合方式与胰漏发生的关系,以寻找预防胰漏的有效术式。方法: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肠吻合手术114例,其中行胰腺空肠端端套入捆绑式吻合48例,胰腺空肠端侧双层套入式吻合37例,胰腺空肠端端袖套式吻合29例。结果:术后出现胰漏20例(17.5%),其中胰腺空肠端端套入捆绑式吻合8例,胰腺空肠端侧吻合5例,胰腺空肠端端袖套式吻合7例。3种胰肠吻合方式的胰漏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胰肠吻合方式无优劣之分。熟练的手术操作技术能使胰漏的发生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5.
吴桂奇 《吉林医学》2012,(27):5930-5931
目的:采用不同胰肠吻合方式并加以细节改进,探讨胰瘘发生的环节及预防体会。方法:39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采用Child(胰肠、胆肠、胃肠顺序吻合)术式36例,并均在胃肠吻合口以下的远近端空肠间加做Braun氏吻合;胰胃、胆肠、胃肠顺序吻合法3例。胰肠吻合方式:胰腺—空肠端端套入式吻合5例,胰管—空肠黏膜对黏膜吻合3例,胰—胃吻合3例,捆绑式胰肠吻合28例。胰管中置管32例,同时行胆总管引流18例。结果:术后5 d发生胰瘘1例(为胰—胃吻合者),发生率为2.5%。无死亡。结论:胰肠吻合方式的选择及熟练、精细的操作与胰瘘的发生有直接的关系,捆绑式胰肠吻合是值得临床推荐的方式;采用有效的内、外引流相结合,对减少胰瘘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做好围手术期的充分准备,重视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也是减少胰瘘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胰瘘仍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主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可分为单纯性胰瘘和临床重症胰瘘.回顾性分析表明多种胰肠吻合口重建方式均能降低胰瘘发生率,但极少见前瞻性随机化的临床研究.文中采用前瞻性随机化设计旨在比较胰管空肠黏膜吻合与胰肠套入式吻合对术后胰瘘的影响. 方法:6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胰管空肠黏膜吻合组(A组,n=32例)和胰肠套入式吻合组(B组,n=32例).所有胰腺残端均为易致胰瘘的软质胰腺. 结果:2组病例在基础疾病、病理类型、胰管直径、胰管引流方式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共有21例(32.8%)患者出现手术并发症,其中8例(12.5%)并发胰瘘(胰管黏膜吻合组2例为6.3%,胰肠套入式吻合组6例为18.8%,P>0.05);胰管黏膜吻合组未发生一例有明显临床症状的Ⅱ型重症胰瘘,与胰肠套入式吻合组的4例Ⅱ型胰瘘相比亦无显著差异(0 vs 12.5%,P=0.057).胰肠套入式吻合组患者有2例(6.3%)患者再手术.2组病例各有1例死亡(3.1%).术后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A组为19d,B组为21d,P>0.05).而所有胰瘘患者均经非手术治疗后痊愈. 结论:胰管空肠黏膜吻合与胰肠套入式吻合相比,并未显著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临床胰瘘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介绍一种改良的胰-空肠端侧吻合方法,即残端封闭型内置管嵌入式胰-空肠吻合术.方法 胰腺残端修剪成鱼口状("V"型),显露0.2~0.3 cm胰管后内置相应支架管,内翻缝闭胰腺断端.游离空肠,在距闭合端4~6 cm的肠壁对系膜缘切开浆膜,潜行分离后间断缝合肠壁的浆肌层与胰腺后唇.于胰管开口相对应的肠壁上戳孔,直径为0.2~0.3 cm,将内支架管经戳孔处送入肠腔,胰管周围0.3~0.5 cm的胰腺组织与戳孔的肠壁作全层吻合4~8针.剥离的肠壁浆肌层后缘继与残端胰腺后唇缝合.胰空肠吻合口呈线状,完全被肠壁浆肌层覆盖.结果 21例患者的中位胰-空肠吻合时间为15 min,均未发生吻合口瘘及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残端封闭型内置管嵌入式胰肠吻合法简单易行,能缩短手术时间,初步结果显示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 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空肠吻合口漏的发病率。方法 切除胰头后,将胰腺残端游离2.5-3.0cm,利用红色石蕊试纸遇到碱性胰液可以变蓝的特征,帮助寻找胰腺断面被横断的小导管,丝线贯穿缝合。将准备与胰腺吻合的空肠袢断端2.0-2.5cm浆肌层剥除,施行套迭式胰空肠端端吻合,在距浆肌层游离缘1.0-1.5cm处空肠上下壁各缝一针,固定套入的胰腺残端。最后,用纤维蛋白胶封闭吻合口。结果 47例患中无1例发生胰空肠吻合口漏。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适用于胰腺残端各种情况的处理。  相似文献   

9.
金星林  张松男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9):1104-1105,1108
目的探讨空肠腔内无胰腺断端裸露的胰肠吻合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57例行胰十二指肠Wipple式根治性切除,胰空肠吻合中,胰管内置引流管采取胰液经主胰管流出,空肠腔内无胰腺断端裸露,空肠胰残端套入吻合。结果无一例发生胰肠吻合口漏,术后随访均无胰管扩张或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的表现。完成吻合时间平均20min。结论胰液经主胰管流出,空肠腔内无胰腺断端裸露的方法安全实用。  相似文献   

10.
总结预防壶腹部周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发胰胆瘘的体会。方法对我院1984年1月~1995年10月3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术后胰瘘3例(7.7%),非手术治愈。无胆瘘发生,无手术死亡率。结论胰漏的预防关键在于胰腺残端常规楔形切除与合掌式缝合,胰空肠端端套入吻合,吻合层次精确,吻合口无张力,胰管内置多侧孔引流管,胰液输出通畅。胆肠胰肠吻合口相距5cm~6cm。胆肠吻合口的胆总管周围组织游离长度以1cm为宜,保证胆肠吻合血供。胆肠胰肠吻合口附近各置质软腔大的硅胶管充分引流。消化道重建以Child术式为佳。  相似文献   

11.
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Liu YB  Wang JW  Fang HQ  Peng CH  Wu YL  Xu B  Deng GL  Li HJ  Li JT  Wang XB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2):997-999
目的 介绍彭氏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总结1996年12月至2001年12月200例彭氏捆绑式胰肠吻合术的临床应用和研究结果。吻合口针孔渗漏、吻合口间隙渗漏、空肠内高压、吻合口张力大和吻合口血供欠佳等往往导致胰肠吻合漏的发生。彭氏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就是针对上述胰肠吻合口漏的主要原因而设计的。结果 彭氏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在吻合时胰断端与肠黏膜缝合缝针不穿透浆肌层,这消除了线周间隙的渗漏,继而环绕空肠浆肌鞘和胰腺同轴捆绑使两者紧贴、不仅消除间隙、而且加速愈合,覆盖胰腺的空肠黏膜被破坏后有扩大愈合面大的作用,捆绑远端空肠保留血供避免捆绑远端空肠浆肌鞘坏死,术中立即测试吻合口的密封性和可靠性确保吻合口不漏。结论 彭氏捆绑式胰肠吻合术能够避免和减少胰肠吻合口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Zhao YF  Wu Y  Sun WR  Zhai WL  Zhang SJ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38):2721-2722
目的探讨一种的新术式:瘘管空肠捆绑式吻合治疗胰外瘘的价值。方法自2002年5月至2005年3月共对8例胰外瘘患者实行瘘管空肠捆绑式吻合术,术中游离瘘管至腹腔内2cm,瘘管内植入硅胶管;离断空肠,外翻空肠远断端3cm,用石碳酸破坏其黏膜,瘘管口与黏膜断端缝合,空肠翻上套住瘘管,用粗丝线环绕空肠捆绑一周,硅胶管由空肠造瘘经腹壁引出体外。结果8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无胰瘘等并发症,随访至今效果良好。结论瘘管空肠捆绑式吻合治疗胰外瘘,是一种简单、实用、疗效可靠的新术式。  相似文献   

13.
对15例壶腹部周围癌的患者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行胰肠吻合时,采用翻袖式空肠浆膜(肌)层胰腺吻合技术,术后无1例胰瘘发生。本术式改变了传统的胰肠吻合位置,将实际吻合部位远离胰肠断缘,对预防胰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胰腺损伤的治疗措施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8月至2008年8月收治的35例胰腺损伤的临床资料。术式包括急诊清创修补胰周引流术6例,单纯胰体尾切除术4例,胰体尾联合脾切除术4例,主胰管修补外引流术2例,近端关闭远端行胰腺空肠吻合术4例,胰腺坏死组织清除、引流术3例,胰、十二指肠及胃肠造瘘引流手术4例。结果 29例进行了手术治疗。除1例自动出院外全部治愈;4例并发胰瘘、2例继发腹腔感染和大出血等并发症。结论胰腺损伤术后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合理有效的手术方式、通畅的引流是防治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术中可吸收线缝扎胰管及胰腺断面对胰管扩张不明显病例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预防作用。方法对2004年1月~2011年1月符合胰管扩张不明显病例因壶腹周围肿瘤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93例病例,比较胰管及胰腺断面缝扎组(A组)和胰管及胰腺断面不缝扎组(B组)胰瘘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54例患者发生胰瘘2例,发生率为3.70%;B组39例出现胰瘘4例,发生率为10.25%,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胰管扩张不明显病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以可吸收线缝扎胰管及胰腺断面手术操作简单,预防胰瘘效果可靠,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较可靠的胰管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6.
捆绑式胰肠吻合术-150例临床应用   总被引:101,自引:8,他引:93  
Peng S  Liu Y  Mou Y  Cai X  Peng C  Wu Y  Fang H  Shen H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6):368-370
目的:介绍一种安全,有效,简单,实用的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肠吻合口漏的手术方法。方法:总结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普外科及附属邵逸夫医院普外科1996年1月至2001年1月间150例捆绑式胰肠吻合术预防胰漏的临床经验和手术方法。结果:全组150例无一例发生胰漏。结论:捆绑式胰肠吻合术操作简单,安全,可以作为胰肠吻合的标准术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中段胰腺切除治疗胰腺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24例行中段胰腺切除术的胰腺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方式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圆满成功,无手术死亡案例出现,术后发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包括1例胰瘘,2例消化道出血,1例腹腔积液,2例新发糖尿病。对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所有患者均健在,且身体状况显示良好。结论中段胰腺切除术是一种治疗胰腺颈体部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非常行之有效的方式,能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采用胰胃吻合及空肠造瘘行肠内营养疗效。方法1998年1月~2007年1月共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胰胃吻合手术46例,采用胰胃双层套入式吻合法,胰管内放置支撑引流管,加空肠造瘘术行肠内营养。结果患者术后无胰瘘、胆瘘发生。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采用胰胃双层吻合安全、有效,明显减少胰瘘的发生,空肠造瘘行肠内营养支持应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患者手术后的首选营养支持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机器人手术治疗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9年6月我科采用机器人手术系统治疗的胰腺浆液性囊腺瘤148例患者的术中资料、围手术期并发症及病理资料等临床数据。  结果  肿瘤位于胰头部39例(26.4%),胰腺颈部15例(10.1%),胰体尾部94例(63.5%)。行胰十二指肠切除26例(17.6%)、远端胰腺切除71例(48.0%)、胰腺中段切除24例(16.2%)、肿瘤局部切除27例(18.2%),术后严重并发症率分别为7.7%、2.8%、0、0,B级胰瘘率分别为7.7%、7.0%、41.7%、14.8%,无C级胰瘘,90 d死亡率为0。对比胰十二指肠切除,胰头肿瘤局部切除术的手术时间更短(P<0.001)、术中出血更少(P<0.001),术后住院时间更短(P<0.001)。对比胰腺中段切除+胰肠吻合术,“荣式”胰腺中段切除术的手术时间(P=0.007)和术后住院时间更短(P=0.040)。  结论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治疗胰腺浆液性囊腺瘤安全可行。对于胰头部浆液性囊腺瘤,建议首选在术中超声引导下的局部切除,对于胰腺中段浆液性囊腺瘤,可选择机器人“荣式”胰腺中段切术。  相似文献   

20.
27例胰腺外伤诊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文胜  胡虞乾  洪勇  杨威  莫瑞祥 《重庆医学》2006,35(21):1973-1974
目的 探讨胰腺外伤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27例胰腺外伤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结果 27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死亡2例(死亡率7.4%)。1例术中死亡,1例术后死亡;治愈25例,治愈率92.6%(25/27)。围术期发生并发症8例,并发症发生率29.6%,其中胰瘘4例,胰岛功能不足1例,胰腺囊肿1例,胆汁瘘及腹腔感染各1例,均经处理后治愈。27例中17例行胰腺被膜缝合止血,清创修补,胰周双套管冲洗及引流,2例行胰体尾部切除加脾切除,3例行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近端缝扎,胰床置外引流术,1例行损伤远侧胰腺加脾切除,胰床置引流,1例行胰腺近端缝扎,远侧行胰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行十二指肠憩室化术,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1例未能完成手术。结论 提示早期诊断、术中仔细探查、合理的手术方式是治疗胰腺损伤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