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胃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的优越性日渐显著,由于伤后患者呈高代谢、高分解状态,能量消耗急增,尤其是蛋白质高分解代谢,使病人处于负氮平衡,增加颅脑损伤的病死率和病残率。胃肠外营养往往不能满足颅脑损伤后的能量高消耗,所以主张以EN为主要营养方式。临床应用最多的是鼻胃管插管,适用于要素饮食、匀浆饮食、混合奶的EN支持。此类患者病情均较严重,因此由EN引起的各种潜在的并发症也不应忽视。现将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2.
魏庆华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6):165-166
颅脑损伤病人伤后呈高代谢、高分解状态,能量消耗急增,尤其是蛋白质高分解代谢,使病人处于负氮平衡,增加颅脑损伤的病死率和病残率,胃肠外营养往往不能满足颅脑损伤后的能量高消耗,所以主张胃肠内营养(EnteralNutrition,EN),临床应用最多的是经鼻胃管插管进行鼻饲喂养,适用于要素饮食、匀浆饮食、混合奶的EN支持。我科对50例颅脑外伤病人给予鼻饲喂养,结果病人病情好转快,无一例出现营养不良,达到营养需求。但此类病人病情均很严重,因此,由EN引起的各种潜在的并发症也不应忽视。  相似文献   

3.
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鼻饲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伤后呈高代谢及高分解状态,能量消耗急增,尤其是蛋白质高分解代谢,使患者处于负氮平衡,增加颅脑损伤的病死率和病残率[1].胃肠外营养往往不能满足颅脑损伤后的能量高消耗,所以主张胃肠内营养(EN)为主要营养方式.临床应用最多的是鼻胃管插管,适用于要素饮食及匀浆饮食.此类患者病情均很严重,因此,由EN引起的各种潜在的并发症也不应忽视.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EN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不能自行进食,机体处于高代谢、高分解状态,肠外营养往往不能满足高能量消耗,容易引起不同程度的营养障碍,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病理生理紊乱,成为增加颅脑损伤病死率和致残率的重要因素[1]。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营养支持理念及胃肠功能的深入认识,肠内营养(EN)日  相似文献   

5.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由于伤情重,大多数昏迷时间长,伤后呈高代谢、高分解状态,能量消耗急增,胃肠外营养往往不能满足长时间能量高消耗,所以主张胃肠内营养方式。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是管饲要素饮食、匀浆饮食或混合奶,以保持和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我科1998年6月-2003年6月共收治8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其中68例行管饲饮食,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颅脑损伤患者鼻饲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脑损伤患者伤后能量消耗急增,尤其是蛋白质高分解、高代谢使患者处于负氮平衡,增加了颅脑损伤的病死率。为满足颅脑损伤后的高能量消耗,一般采取胃肠内营养,临床上常行鼻胃管插管,但有置管困难、异常的现象,因此要掌握其操作方法的多样性及个体化。笔者现将2001年10月-2002年5月98例颅脑损伤患者鼻饲及留置胃管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治疗(EN)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方法 162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伤后或手术后24 h或48 h行EN治疗,观察并发症。结果以胃肠道症状、代谢并发症、机械性并发症为主。结论采取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措施,可大大降低EN治疗的并发症,提高治疗效率,对促进患者康复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支持护理模式对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43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全胃肠外营养(TPN)组和肠内+肠外营养(PN+EN)组。通过观察营养支持前、营养支持后第1周、第2周的营养指标,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营养指标变化。结果肠内与肠外途经均能营养支持颅脑损伤患者。第1,2周时PN+EN组各项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TPN组(P0.01),且PN+EN组2周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PN组,PN+EN组预后亦显著优于TPN组。结论颅脑损伤患者早期EN联合应用PN能给患者带来较满意的营养支持效果,从而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
重度颅脑损伤病人由于伤后呈高代谢、高分解状态,机体能量急剧消耗,免疫力下降,抗病能力及愈合能力受到影响,易导致治疗失败。因此,尽早给予胃肠内营养(EN),可防止或减轻高分解代谢,保护肠粘膜结构功能完整性,减少肠源性感染。然而,EN易发生并发症,腹泻便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可高达62%。我院2001年1月-2003年7月对58例重度颅脑损伤病人给予胃肠内营养治疗,其中并发腹泻16例,发生率为27.6%。现将腹泻原因及护理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由于伤后呈高代谢高分解状态,能量消耗激增,尤其是蛋白质高分解代谢,使患者处于负氮平衡,增加了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和病残率.  相似文献   

11.
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鼻饲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红霞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8):173-173
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伤后病人呈高代谢高分解状态,能量消耗巨增,尤其是蛋白质高分解代谢,使病人处于负氮平衡。胃肠外营养往往不能满足颅脑损伤后的能量高消耗,因此主张胃肠内营养为主要营养方式,但胃肠内营养如果因护理不当而引起的并发症则会成为影响病情的重要因素。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160例,早期均施行肠内营养支持,现将鼻饲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王琴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4):143-14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5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留置鼻胃管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治疗期间加强病情监测、心理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结果:本组患者康复出院53例,死亡3例。结论:加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营养支持在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昏迷患者无吞咽反射、胃肠道功能紊乱和机体代谢紊乱,不能正常进食,而且病人多处于高代谢、高分解状态,能量消耗大,蛋白质分解加快,易发生并发症,死亡率高。早期给予病人营养支持疗法可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胃肠内营养为主要营养方式,临床常应用鼻胃管插管,其中误吸是最严重的并发症,肺炎的发生严重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甚至直接窒息死亡。误吸性肺炎的发生率为10%-77%。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问因重型颅脑损伤行鼻饲的病人45例,发生误吸13例(28.8%)。本文对其提出预防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颅脑损伤患者呈高代谢、高分解状态,能量消耗急增,蛋白质高分解代谢尤其明显。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意识障碍持续时间往往较长,有的可呈持续性植物状态,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和康复。长期营养支持治疗目前已成为这类患者临床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只要患者胃肠道功能存在,营养支持应首选肠内营养。临床常用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但其质硬,且插入深度有限,对胃蠕动功能欠佳者易引起反流、误吸,且不易固定。本院ICU自2004年开始采用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收效甚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重型颅脑损伤因临床高病死率及高致残率而使其抢救成为临床神经外科医师非常关注的一个课题。目前,大量临床研究及实验表明,大剂量纳洛酮能显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死率,提高患者COS评分、语言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2003年4月-2005年2月,本院采用大剂量纳洛酮辅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1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危重,并伴有意识障碍,患者昏迷而不能进食,病程较长,能量消耗增加,蛋白质分解代谢加快,易产生并发症,且病死率高。通过早期经鼻胃管鼻饲,既可减少静脉输液量,又可供给部分营养,还可减少胃肠道废用性并发症。我院2001年6月-2007年5月共收治重度颅脑损伤患者58例,早期均采取了鼻饲饮食,  相似文献   

17.
急性颅脑损伤后,容易出现心脏损伤及心电图变化,产生脑心综合征(BHS)的一系列变化。BHS是急性颅脑损伤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文献报道为62%-90%,而且病死率、致残率高,预后差,有文献报道BHS病死率高达66.7%,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本院ICU2004-2006年收治急性颅脑损伤患者125例,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交通、建设事业的发展及意外事故,运动损伤和自然灾害等致伤因素的存在,创伤的发生率日益增加,颅脑损伤在创伤的发生率居第2位,尤其在交通事故中,发生率较高,病死率高,以青壮年居多。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急救诊治和加强护理是提高其抢救效果的关键,从而降低病死率。2005年6~12月,我院急诊抢救室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5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重度颅脑损伤并发高血糖是临床营养护理的一大难点.重度颅脑损伤后呈高代谢、高分解状态,能量消耗急增[1].由于补液葡萄糖使用不当,营养支持中葡萄糖用量未适当减少可加重高血糖[2].  相似文献   

20.
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是目前危重病学科日益关注的课题,大量数据表明,在住院重症患者中,由于疾病的影响使营养不良难免发生,不仅增加了住院患者的死亡率,而且显著增加了平均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的开支。因此,对危重症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营养支持,可改善机体蛋白质的合成及免疫功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ICU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目前,随着临床营养学的不断发展及对危重症患者营养代谢认识的不断加深,强调符合条件的危重症患者应尽早(24~48h)进行肠内营养(EN)支持,鼻胃管在临床管饲应用中最为普遍,现将我科危重病患者早期经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治疗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