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子宫内膜癌全面分期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01—2018-06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全面分期手术的20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将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手术的患者作为机器人组,将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作为腹腔镜组,各100例。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淋巴结清扫数和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发生并发症率及各随访6个月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应用于子宫内膜癌全面分期手术,安全可行,是子宫内膜癌全面分期手术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的差异。 方法将126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3例。研究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的恢复情况(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流质饮食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不同时间的疼痛评分)和远期预后状况。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远期疗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结肠癌的治疗中,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能减少术中的出血量,增加淋巴结清扫数目,安全有效,有利于术后患者的恢复,远期疗效与传统开腹手术无差异,可广泛应用于在临床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淋巴结清扫结合手术切除治疗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到2017年12月接诊的80例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的住院ID号,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腹腔镜淋巴结清扫结合手术切除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摘除数量、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的治疗功能总体评价量表的评分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淋巴结摘除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ACT-G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ACT-G评分(81.44±7.3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2.78±7.4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50%)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淋巴结清扫结合手术切除治疗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能够改善其手术相关情况,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治疗老年Ⅲ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9月99例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Ⅲ期结肠癌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要求选择手术方式,50例患者行传统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对照组),49例行腹腔镜CME(CME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淋巴结清扫效果、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及进食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随访3年生存率。结果:对照组清扫淋巴结数量平均(19.8±2.8)枚,明显少于CME组(26.6±3.9)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及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年生存率CME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CME治疗老年Ⅲ期结肠癌患者,能增加淋巴结清扫的数量,改善患者的生存预后,且不会增加术中风险及术后并发症,术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阴式广泛全子宫切除加腹腔镜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2-08—2016-01间接受广泛全子宫切除加腹腔镜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54例早期宫颈癌患者分为2组,各27例。观察组实施阴式联合腹腔镜手术,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清扫数目、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2组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恢复良好。2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a,2组患者均未出现复发病例。结论对早期宫颈癌患者实施阴式广泛全子宫切除加腹腔镜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恢复快,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 2005年1月~2011年3月243例子宫内膜癌行分期手术,其中腹腔镜分期手术75例,开腹分期手术168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生存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清扫淋巴结总数显著多于开腹组[(27.1±11.2)枚vs.(22.6±9.7)枚(t=3.182,P=0.002)];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315.1±108.0)ml显著少于开腹组(851.6±246.9)ml(t=-18.047,P=0.000);腹腔镜组排气时间(1.8±0.7)d显著早于开腹组(2.6±0.8)d(t=-7.475,P=0.000);腹腔镜组尿管拔除时间(8.5±5.3)d明显早于开腹组(12.5±6.0)d(t=-4.971,P=0.000);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13.7±7.1)d与开腹组(14.9±6.5)d无统计学差异(t=-1.292,P=0.198);2组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351,P=0.553;χ2=0.000,P=0.998)。结论腹腔镜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的疗效与开腹手术相当,但腹腔镜手术淋巴结切除数量多,出血量少,排气时间短,更具微创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手术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02—2019-02间在泌阳县人民医院接受手术的9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将行开腹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各49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组淋巴结清扫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观察组HE4及CA125水平低于对照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创伤小,可显著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而且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在老年胃癌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胃外科对255例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年胃癌患者施行D2根治术,其中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患者(腹腔镜组)116例,行常规开腹手术患者(开腹组)139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恢复、并发症发生及术后生存情况,并对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和术中输血例数均少于开腹组,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流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淋巴结清扫数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5%(18/116),明显低于开腹组的28.1%(39/139)(P<0.05).是否行腹腔镜手术(P<0.05)、手术时间(P<0.01)和术前合并症(P<0.01)是老年人胃癌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手术时间(P<0.05)和术前合并症(P<0.01)是老年人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术后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23.0和22.5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人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能够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同的根治效果,且具有明显的微创优势.手术时间和术前合并症是老年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纳米碳示踪技术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35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5例)和对照组(20例),研究组在行肿瘤组织周围黏膜或浆膜下纳米碳注射后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对照组直接行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相关临床指标及淋巴结检出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手术切口总长度、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除肠旁组淋巴结获取数目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78),研究组在淋巴结清扫总数目、5mm淋巴结数目、阳性淋巴结数目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中联合纳米碳淋巴示踪技术,能弥补腹腔镜手术触觉感的不足,做到了微创与精准并重,明显提高淋巴结检出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并探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与传统腹腔镜手术在子宫内膜癌手术治疗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并进行自我效能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20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同一术者进行初始手术治疗的137例子宫内膜恶性肿瘤患者,其中达芬奇机器人组64例,腹腔镜组73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目、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引流放置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自我效能评价.结果:达芬奇机器人组和腹腔镜组比较,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引流放置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扫淋巴结数量无差异(P>0.05).且达芬奇机器人组较腹腔镜组患者术后自我效能感评估更佳(P=0.001).结论:对于子宫内膜癌的手术治疗,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较传统腹腔镜手术能够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在保证手术安全性下可以提高有效性.且达芬奇机器人较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自我效能感更佳,更利于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心理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系统评价我国腹腔镜D2淋巴结清扫术联合远端胃癌切除术治疗进展期远端胃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a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CSCD)、万方数据库(Wanfang)、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 database,CSTJ)、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a biomedical literature database,CBM)和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hina academic journal network publishing database,CAJD)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3年6月。采用Review Manager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了7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共548例进展期胃癌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开放式远端胃癌切除术(CODG)相比,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切除术 (LADG)的术中出血量少(MD =-94.02,95% CI:-140.96~-47.07)、术后住院时间短(MD =-3.66,95% CI:-5.76~-1.57)、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MD =-1.95,95% CI:-2.74~-1.17)、肛门排气时间早(MD =-1.67,95% CI:-2.05~-1.30)、总并发症发生率低(OR=0.26,95% CI:0.14~0.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但LADG组的手术时间长于CODG组(MD =35.01,95% CI:10.41~59.61,P=0.005)。2组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MD =-0.24,95% CI:-0.99~0.51,P=0.530)。结论 LADG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均优于传统CODG,但其手术时间长,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疗效,并与传统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早期结果进行对比。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54例临床Ⅰ、Ⅱ期乳腺癌患者,其中腔镜组12例,传统手术组42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手术指标。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两组患者创面引流液量、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淋巴水肿、创面积液及清除淋巴结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在术后患侧上肢疼痛、麻木及肩部活动受限率方面优于传统手术组(P〈0.05),尽管腔镜组手术时间稍长于传统手术组(P=0.001),但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传统手术组(P=0.004)。结论:掌握精细的腔镜操作技术,熟悉腋窝结构,术中细致解剖,手术流程正确,早期开展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是可行的,显著改善了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的预后,达到了生理微创与心理微创的双重目的,与传统手术相比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远端胃癌老年患者行腹腔镜或开腹D2根治术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手术治疗96例远端胃癌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38例,开腹组58例。对比分析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恢复、WBC、CRP、GPT、手术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3天WBC、CRP、GPT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切口并发症、肺部感染及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D2根治术具有失血少、肠道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组织创伤小的优点,应用于老年远端胃癌患者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微创优势,可满足肿瘤根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与传统手术治疗结肠癌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6例腹腔镜辅助下结肠癌根治术(腹腔镜组)及20例传统结肠癌根治术(开腹组)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情况。结果:腹腔镜组切口长度、术后止痛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开腹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优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除数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安全、可行,具有患者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的优点,根治效果可达到开腹手术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腹腔镜与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对胃癌患者肠道屏障功能的损伤及手术效果,为临床术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113例胃癌患者,其中57例为观察组,行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56例为对照组,行开腹胃癌D2根治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失血量、切口长度、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清除淋巴结数量、住院时间及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血浆D-乳酸浓度、血浆二胺氧化酶浓度、C-反应蛋白值等。结果:两组淋巴结清除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观察组长于对照组,但在出血量、切口长度、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血浆D-乳酸浓度、二胺氧化酶浓度及C-反应蛋白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第7天血浆D-乳酸浓度、二胺氧化酶浓度及C-反应蛋白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与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相比,对肠道屏障功能的损伤更小,更利于患者术后快速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纳米碳混悬液示踪技术在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2年5~10月期间在笔者所在医院科室治疗的68例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未使用纳米碳淋巴示踪剂(对照组)32例,使用纳米碳淋巴示踪剂(示踪组)36例,均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患侧和(或)对侧中央区(Ⅵ区)淋巴结清扫术。比较2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和示踪组分别清扫中央区淋巴结205枚和324枚。其中,对照组手术清扫中央区淋巴结(6.41±1.56)枚/例,示踪组为(8.99±2.24)枚/例,多于对照组(P〈0.001)。对照组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为40.6%(13/32),与示踪组(47.2%,17/3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2),但示踪组喉返神经内侧区的淋巴结转移率(38.9%,14/36)高于对照组(12.5%,4/32),P=0.029。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切口出血发生率、一过性低血钙发生率及喉上神经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均随访6个月,均无术后肿瘤复发、转移及死亡发生。结论纳米碳淋巴示踪技术可明显提高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央区淋巴结的清扫数目,能比较准确地反映淋巴结的转移情况,从而对肿瘤进行准确的分期,以指导术后治疗,同时不增加(或延长)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方法。方法:将95例Ⅱ~Ⅲ期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结肠癌切除组(实验组)与常规开腹手术组(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予以相同的化疗方案。对比两种术式的根治性、安全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术后通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除数量、手术时间、随访时间、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3年无瘤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术野更清晰,肿瘤的解剖位置及形状更容易显示,可同步完成腹膜、韧带及肠管边缘血管的切割止血,对肿瘤周围组织损伤小,术后恢复及近远期疗效优于开腹手术,是治疗结肠癌安全、有效的微创术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D:根治术在老年患者应用中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12年10月间在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接受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109例老年(70岁以上)进展期胃癌患者(腹腔镜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开腹胃癌根治术的124例老年患者(开腹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更少[(102.5±34.3)ml比(181.7±73.8)ml,P〈0.05],术后肠功能恢复更快[(2.8±0.6)d比(4.0±1.2)d,P〈0.05],术后住院时间更短[(10.7±7.5)d比(14.2±6.5)d,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10.1%(11/109)比21.0%(26/124),P〈0.05],但手术时间较长[(231.2±51.4)min比(208.5±53.6)min,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枚数相当(31.4±14.2比32.6±11.7,P〉0.05)。腹腔镜组术后短期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54.5%和5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能达到与开腹手术相似的根治效果,且微创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系统评价快速康复外科(FTS)联合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1994年1月至2012年12月CNKI、万方、维普、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数据库关于glS联合腹腔镜对照两者单独应用于胃癌根治术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或临床对照试验(CCT),对符合标准的文献提取相关数据后采用RevMan5.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3项RCT和2项CCT纳入研究,共有524例患者,其中试验组(gl'S联合腹腔镜)257例,对照组(单纯FTS或单纯腹腔镜)26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较对照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明显提前(SMD=-1.29,95%CI:-2.17—0.40.P〈0.05).住院时间明显缩短(WMD=-1.72,95%CI:-2.56—0.89,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OR=0.51,95%CI:0.31~0.84,P〈0.05),但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术中出血量和住院费用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FTS联合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能有效促进术后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加速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