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接收的11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55)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55)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种护理方式对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行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全面护理应用在脑供血不足导致头晕患者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9年2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对象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79例)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39),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发生头晕的频率及持续时间与SAS、SDS等心理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接受全面护理后治疗依从性得到改善,且对病情控制、心理状态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评价(满意度)得到改善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尿毒症并发左心衰竭患者血液透析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3月于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66例尿毒症并发左心衰竭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OL)评分及依从性。结果护理后观察组 SAS、SDS 评分低于对照组,QOL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依从性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尿毒症并发左心衰竭患者血液透析中行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患者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慢性脑动脉供血不足头晕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125例慢性脑动脉供血不足头晕患者,随机分成A组(60例)和B组(65例)。A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B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B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A组,且B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为96.92%,明显高于A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脑动脉供血不足头晕患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及治疗依从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徐蒙  陈裕 《黑龙江医药科学》2021,44(5):70-72,76
目的:探究前馈护理模式对老年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8-10~2019-10收治的80例老年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前馈护理模式,护理3个月.比较两组护理后治疗转归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析护理前后患者焦虑、抑郁程度;采用问卷调查两组患者护理后健康知识知晓情况、服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SDS、S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情况、服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高老年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状态,并观察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在两组患者接受治疗期间,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护理干预,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1)统计量表结果发现,在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和焦虑情绪,且两组患者抑郁及焦虑不同程度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对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DS评分、SAS评分进行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DS评分、SAS评分进行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DS评分、SAS评分进行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两组护理前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见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均优于护理前(P 0.05)。(4)经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绪,通过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临汾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支架植入前后给予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术后7d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和心绞痛发作频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SDS评分和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DS评分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d观察组患者LVEF高于对照组,血浆BNP水平及心绞痛发作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在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及预后效果,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7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应用护理干预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治疗,对2组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结果出院时,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入院时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及依从性,是护理学科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95例COPD患者按入院顺序单双号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8),两组入院诊断明确后给予积极治疗的同时均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增加了心理护理干预,于出院前1 d调查患者的满意度,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评价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和幸福感。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7.87%,幸福感为70.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和43.75%(P<0.05);两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COPD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幸福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98例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患者分到观察组(n=49例)和对照组(n=49例),观察组患者施以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变化情况,同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护理干预前,观察组及对照组的SAS量表评分比较,P> 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SAS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依从率为95.92%(47/49),对照组治疗依从率为83.67%(41/49),两组比较,P <0.05。结论在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患者中施以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并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乳腺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128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给予乳腺癌患者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护理前后,分别采用SAS自评量表、SDS自评量表及生活质量自评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并比较分析以上得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SAS及SDS得分分别为(37.10±5.15)、(41.95±7.89),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目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可显著改善乳腺癌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且可显著改善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较好,可进一步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融入中医理念的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直肠癌术后放化疗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50例直肠癌术后放化疗患者作为本次护理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实验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予以融入中医理念的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措施,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不良反应情况及治护依从性、护理满意程度,并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结果 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总不良反应率为4.00%,治护依从性优良率为96.00%,护理总满意率为96.00%;对照组患者总不良反应率为24.00%,治护依从性优良率为76.00%,护理总满意率为72.00%;实验组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各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改善,而实验组患者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予以直肠癌术后放化疗患者融入中医理念的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效果良好,可明显减少放化疗不良反应,提升治护依从性优良率及患者满意度,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对直肠癌术后放化疗患者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优质综合护理干预对Ⅲ型慢性前列腺炎(CAP/CPPS)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在本院泌尿外科门诊就诊的(CAP/CPPS) 98例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给予常规治疗与基础一般护理;观察组49例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优质综合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而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两组NIH-CPSI评分较护理前均显著降低(P<0.05),而观察组NIH-CPSI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9%(x 2=8.2947,P<0.05).结论 Ⅲ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优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预后并改善患者症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对孕产妇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来本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产妇10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不同的护理方法,将接受常规护理的54例孕产妇作为对照组,将接受中医护理的54例孕产妇作为观察组,包括营造良好的中医环境、情志护理、按压穴位法、饮食调理等中医护理等,护理前、护理后分别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孕产妇的心理状况进行评定,并对比其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30%,高于对照组的8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护理干预在孕产妇产前检查中的应用效果较好,缓解孕产妇负性情绪,值得临床大力推荐.  相似文献   

15.
刘锦霞 《安徽医药》2013,(11):2002-200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该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均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分,护理后采用简单健康调查量表(SF-36)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比。结果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长期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妇抑郁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0名正常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名,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60名,行常规护理干预.产后随访1~2个月,统计产妇抑郁症发生率和心理评分.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心理评分SDS,SAS、S-AI(状态焦虑)、T-AL(特制焦虑)四项评分为42.2±4....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讨妊娠高血压患者运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其心理情绪与子痫发生率的改善作用.方法 自本院2012年10月至2015年3月收集的妊娠高血压病例中选取82例为试验对象,并以随机分配法为标准分两组,对照组41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41例制定集束化护理方案干预,比较两组实施护理前后的SAS与SDS量表评分,同时对其子痫发生率和护理满意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①经精心护理,观察组的子痫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14.6% vs.36.6%),而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95.1%vs.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实施护理前,两组的SAS、SDS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观察组两项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集束化护理理念应用于妊娠高血压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可有效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尽量避免子痫的发生,同时也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鼻内镜鼻窦手术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方法和疗效,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方法 总结分析本院于2010年1-6月收治入院的80例鼻内镜鼻窦手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抽取法分为2组,实验组40例,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40例,行普通护理干预.随访6个月~1年,对比2组患者护理后认知和行为变化,并统计依从性改变.结果 ...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心理干预对晚期肿瘤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6年6月收治的79例晚期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接受心理干预者40例为观察组,未接受心理干预者39例为对照组.于入院时和心理干预2周后,对两组心理状况进行评价,包括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两组生存质量评估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结果 心理干预后观察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SF-36各项目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鼻内镜鼻窦手术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方法和疗效,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0年1-6月收治入院的80例鼻内镜鼻窦手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抽取法分为2组,实验组40例,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40例,行普通护理干预。随访6个月-1年,对比2组患者护理后认知和行为变化,并统计依从性改变。结果随访期间两组内相比,护理后患者的依从性均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认知及行为改变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综合措施早期对鼻内镜鼻窦手术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其认知及行为,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