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96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结核和保肝、激素以及脱水剂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脑脊液置换与鞘内注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和临床治愈率分别为95.83%和72.92%,对照组总有效率和临床治愈率分别为81.25%和60.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压力、脑脊液细胞和脑脊液蛋白的恢复时间等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疗效确切,效果显著,是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较为理想的综合治疗方法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结核性脑膜炎采用脑脊液置换与鞘内注射药物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鞘内注射药物+脑脊液置换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两组的白细胞数目、脑脊液生化指标等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脑脊液置换与鞘内注射药物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进行联合治疗,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骆欢  李国航  瞿志军  庄桂龙 《河北医药》2012,34(16):2428-2429
目的 探讨应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共4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而试验组加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果 2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糖、蛋白、白细胞、氯化物、压力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糖、蛋白、白细胞、氯化物、压力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可加快患者脑脊液恢复,使临床症状及体征好转,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一种有效、安全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药物治疗中晚期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长沙市中心医院2016年7月—2018年8月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头痛、发热)消失时间、相关指标(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蛋白、压力)恢复正常时间,治疗前后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蛋白、压力,并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头痛和发热消失时间,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蛋白、压力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蛋白、压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计数、蛋白、压力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药物治疗中晚期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脑脊液生化指标及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探讨鞘内注射加脑脊液置换加常规抗痨药物治疗老年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所收治的60例老年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根据是否联合行鞘内注射及脑脊液置换治疗分为30例对照组和30例联合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搜集患者恢复时间,包括主要症状消失及脑脊液恢复所需时间,并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同时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脑脊液恢复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且联合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93.33%vs 70.00%,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老年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联合采取鞘内注射及脑脊液置换治疗可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更有利于患者症状的快速缓解,在患者脑脊液的恢复方面优势更为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接受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予以评价。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作为本组研究对象,均采取常规的全身抗结核化疗以及炎症一直的方法进行治疗,选取其中的4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归为观察组,其余40例单纯行常规治疗的患者则归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脑脊髓液生化指标改善情况以及最终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脑脊髓液生化指标包括蛋白、糖、白细胞、氯化物、压力等的改善情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最终治疗有效率为95%(38/40)、对照组为72.5%(29/4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效果显著,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药物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68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退热时间、疼痛消失时间、脑脊液压力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退热时间(12.33±1.73)d、疼痛消失时间(8.73±2.57)d、脑脊液压力恢复时间(10.36±3.44)d及住院时间(35.46±15.28)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6.70±2.76)、(15.56±3.84)、(15.70±5.28)、(45.33±23.4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临床给予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药物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可及时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脑脊液压力恢复正常,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应用。方法将39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1例,对照组18例,两组给予常规抗结核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给药,治疗2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脑脊液蛋白恢复正常的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结核性脑膜炎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给药,使患者病程缩短,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张翊欣  罗尔琴  戴希友 《江西医药》2012,47(11):980-981
目的 观察脑脊液置换术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9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患者均常规采取规范抗结核治疗,观察组同时应用脑脊液置换术联合鞘内注射治疗,观察最终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表现恢复时间、脑脊液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治疗效果显著.结论 应用脑脊液置换术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牛莉  张瑞 《河北医药》2012,34(8):1173-1174
目的 探讨异烟肼联合地塞米松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异烟肼联合地塞米松鞘内注射.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脑脊液转阴时间及患者预后.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3.9%(P<0.01);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脑脊液转阴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残障率为6.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8%(P<0.01).结论 异烟肼联合地塞米松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可显著缩短临床治疗时间,提高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和研究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对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近年来收治的42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抗结核和保肝、激素以及脱水剂等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脑脊液置换与鞘内注药进行治疗.在治疗结束后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和相关指标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95.24%和71.4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71.43%和52.38%,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压力、脑脊液细胞和脑脊液蛋白的恢复时间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对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有着令人满意的效果,是安全可靠的,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将55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结核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2月后对两组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治愈率为56.2%;对照组总有效率61.9%,治愈率为28.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脑脊液蛋白、白细胞数及脑脊液压力下降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加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和结核性脑膜脑炎(二者统称结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63例结脑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抗结核药物及激素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脑脊液置换加鞘内注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体温、颅压、临床体征、颅内病灶吸收情况和脑脊液(CSF)等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体温、颅压降至正常,意识恢复时间及CSF中细胞数、糖、蛋白质、氯化物等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患者颅内病灶吸收情况及并发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加鞘内注药可缓解结脑的症状,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该方法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一种简单、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鞘内注射尿激酶辅助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4HRZE(S)/4HRZE/4HRE方案抗结核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采用脑脊液负流量置换加鞘内注药,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治疗6周时两组脑脊液蛋白、白细胞数和脑脊液压力下降的速度比较,均存在显着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1)。两组疗效对比,治疗组治愈27例,显效4例,有效6例,无3例,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治愈12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2.5%,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差异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未发现与脑脊液负流量置换加鞘内注药相关并发症。结论脑脊液负流量置换加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疗效满意,简单有效,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脑脊液置换加鞘内给药对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8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4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脑脊液置换加鞘内给药,比较2组临床疗效、脑脊液压力、脑脊液蛋白含量改变及患者预后。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2.73%,总有效率为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78%和72.22%(P<0.05),同时脑脊液压力及蛋白含量的降低均比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加用鞘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是一种简单易行、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鞘内置管脑脊液置换与反复腰穿放脑脊液分别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方法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反复腰穿放脑脊液并鞘内注药,观察组采用鞘内置管脑脊液置换加鞘内注药。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1%)明显高于对照组(73.0%)(P<0.01);观察组脑脊液压力恢复正常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不良反应(5例)明显多于观察组(0例)(P<0.05)。结论相比反复腰穿放脑脊液,鞘内置管脑脊液置换疗效高,疗程短,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李廷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1):1460-1461
目的 观察抗结核药联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治疗晚期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7例晚期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在知情同意下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均给予规范的抗结核治疗,对照组加用地塞米松20 mg/d,静脉滴注,至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后减量;观察组给予甲泼尼龙500 mg/d,静脉滴注,冲击治疗5 d后,改为80 mg/d,并逐渐减量至维持剂量.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治愈32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4%,对照组分别为22例、8例、8例、78.9%,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7,P<0.05).观察组意识恢复时间(2.7±1.3)d、发热时间(13±5)d、脑脊液白细胞计数(112.37±27.57)× 106/L、脑脊液蛋白含量(3.04±0.82)g/L、脑脊液氯化物(32.7 ±6.4)mmol/L、脑脊液葡萄糖(1.67±0.65)mmol/L,对照组分另为(5,2±2.4)d、(19±6)d、(93.74±20.18)×106/L、(1.92±0.64)g/L、(25.4±5.2)mmol/L、(1.04±0.34)mmol/L,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70、4.77、3.88、6.67、5.48、5.31,均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结核药联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治疗晚期结核性脑膜炎具有显著临床疗效,能迅速改善患者症状和体征,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王永峰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6,31(10):1644-1647
目的探讨七叶皂苷钠联合尿激酶和地塞米松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4年4月在河北省胸科医院接受治疗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向髓鞘内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2.5 mg/次,前4周:2次/周,然后1次/周;并髓鞘内注入注射用尿激酶,10万单位/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输注注射用七叶皂苷钠,20 mg加入到5%葡萄糖溶液250 m L,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脑脊液中细胞数、蛋白质、葡萄糖、氯化物和颅内压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95%、94.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脑脊液中细胞数、蛋白质和颅内压均显著下降,而葡萄糖和氯化物水平均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叶皂苷钠联合尿激酶和地塞米松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脑脊液中各项指标,具有一定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联合胸腔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将80例中或大量的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采用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人持续胸腔引流联合胸腔内注药;对照组单用反复多次胸腔穿刺抽液治疗,胸腔内不注药。两组均予相应护理措施,对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出现并发症情况、住院费用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胸水吸收时间[(9.84±5.18)天vs.(15.25±9.52)天]、住院费用[(1991.02±316.20)元vs.(2336.80±618.23)元]、治疗后第3个月的胸膜厚度[(1.12±0.18)mmvs.(2.05±0.35)mm]及并发症(胸膜反应率、气胸发生率、胸水包裹发生率)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联合胸腔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方法简单、方便、安全、经济、患者痛苦少、临床效果好,有助于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