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氨茶碱辅助糖皮质激素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炎症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随机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氨茶碱辅助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及气道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高(86.67% vs.63.33%;P<0.05).两组治疗后IL-5、IL-10、TNF-α分别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IL-5[(9.82±3.82) pg/ml]、IL-10[(9.60±3.98) pg/ml]、TNF-α[(9.85±3.01) pg/ml]分别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茶碱辅助糖皮质激素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对患者气道炎症的改善作用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思连康联合头孢克肟对小儿细菌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细菌性肠炎患儿104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头孢克肟干混悬剂,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思连康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s-CRP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思连康联合头孢克肟对于小儿细菌性肠炎疗效显著,能有效下调患儿血清中hs-CRP水平,抑制由hs-CRP引起的炎性级联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应用益气补肾活血汤对患者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164例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补肾活血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的IL-6及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59.76%高于对照组的3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6、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IL-6(25.33±3.07)pg/ml、TNF-α(168.65±20.06)ng/ml水平低于对照组的(34.77±4.15)pg/ml、(241.55±31.69)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应用益气补肾活血汤对患者IL-6及TNF-α水平具有有利影响,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对慢性咽炎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情况。方法102例慢性咽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复发情况;治疗前后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症状缓解时间以及症状消退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8.0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39%,复发率3.9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4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照组患者的TNF-α、IL-6水平分别为(151.23±30.02)ng/L以及(84.75±12.59)pg/ml,观察组患者的TNF-α、IL-6水平分别为(152.32±29.56)ng/L以及(84.56±12.49)pg/ml,两组患者的TNF-α、IL-6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TNF-α、IL-6水平分别为(113.42±19.87)ng/L以及(63.56±10.84)pg/ml,观察组患者的TNF-α、IL-6水平分别为(92.35±20.26)ng/L以及(54.63±10.95)pg/ml;观察组患者的TNF-α、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以及症状消退时间分别为(2.01±0.34)、(8.19±0.67)d,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以及症状消退时间分别为(1.58±0.31)、(5.39±0.63)d;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以及症状消退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咽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丁苯酞软胶囊对脑梗死血流灌注情况及记忆运动的改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187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IL-18)及NSE的变化情况,CT脑灌注成像结果,缺血低灌注面积,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6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72%(P<0.05);观察组TNF-α[(8.21±1.13)mg/L]、IL-18[(78.16±24.47)pg/ml]、NSE[(23.85±5.02)ng/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NF-α(10.87±2.16)mg/l、IL-18(96.27±26.17)pg/ml、NSE(31.72±5.17)ng/L](P<0.05);观察组缺血低灌注区面积[(1 629.68±1 078.17)mm~2]显著低于对照组[(2 825.46±1 115.63)mm~2](P<0.05);观察组CBF[(76.43±13.57)ml/100 mg]、CBV[(95.17±9.03)ml/100 mg]显著高于对照组[CBF(55.27±14.19)ml/100 mg、CBV(84.63±8.48)ml/100 mg](P<0.05);治疗后MoCA评分观察组(27.09±2.49)分、对照组(24.11±3.08)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升高,进一步组间比较,观察组治疗后MoC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MoCA评分疗效显效、有效例数均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应用于脑梗死患者治疗中,能显著改善血流灌注情况,恢复记忆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6.
王慧珍 《江西医药》2021,56(9):1435-1437
目的 探讨小儿定喘口服液联合西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对患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76例CVA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小儿定喘口服液治疗,持续用药1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炎症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EV1、PEF为2.68±0.35L、81.03±6.78L/min,高于对照组的2.17±0.32L、73.44±6.36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CysLTs为85.36±6.02pg/ml、28.96±3.87ng/ml,低于对照组的92.18±6.79pg/ml、34.58±4.0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小儿定喘口服液联合西药可增强CVA治疗效果,减轻气道炎症反应,促进患儿肺功能恢复,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何海燕  谭建新  吕兴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6(18):2222-2225,2255
目的 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疗法(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治疗儿童脓毒症(Sepsis)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脓毒症并MODS患儿分成治疗组15例与对照组15例,均给予抗生素、血管活性药物、营养对症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机械通气,治疗组患儿除上述治疗外,进行CVVH治疗.治疗组分别取治疗前0 h、开始24 h、48h检测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1,IL-6,同时比较治疗0 h、48 h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机参数、生化、血气分析指标以及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ediatric Critical Illness Score,PICS),对照组检测治疗0h、48h的TNF-α,IL-1,IL-6水平,并比较两组的PIGS变化及28d存活率.结果 治疗组TNF-α在治疗24h(52.32±24.66)pg/ml、48 h(45.28±25.18) pg/ml,明显低于治疗0 h(64.46±28.0)pg/ml(P<0.05) IL-1在治疗24 h(25.29±3.81)pg/ml、48 h(21.54±2.40)pg/ml,明显低于治疗0h(28.54±5.44)pg/ml IL-6在治疗24h(158.06±50.29)pg/ml、48h(104.05±59.42)pg/ml,明显低于治疗0 h(197.76±51.18)pg/ml(P<0.05).患儿循环、呼吸及内环境稳定指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PCIS评分治疗前为(70.05±12.55)分、治疗后为(79.5±4.83)分(P<0.05) 治疗组患儿28 d存活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73.33%,对照组46.67%).结论 运用CVVH治疗儿童MODS可以迅速有效地清除细胞因子,纠正内环境紊乱,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白剑虹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3):1993-1994
目的:观察复方丁香开胃贴联合思密达、思连康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方法:治疗组58例用复方丁香开胃贴联合思密达、思连康治疗;对照组75例未予复方丁香开胃外贴.结果:复方开胃贴治疗组有效率89.6%,对照组有效率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丁香开胃贴联合思密达、思连康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王英  朱峰  王家美  王燕 《河北医药》2016,(11):1621-1624
目的 研究保妇康对宫颈糜烂患者ICMI-1及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接诊的90例急宫颈糜烂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保妇康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及ICMI-1 mRNA和TCF-β1mPNA水平表达情况变化、病情复发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炎性因子IL-1、IL-6和TNF-α均有所下降,观察组下降程度[(112.28±15.37,89.27±12.31,177.22±26.13) pg/ml]优于对照组[(121.13±18.34,95.36±14.27,188.29±25.94)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CMI-1mRNA和TCF-β1 mPNA水平表达降低情况[(0.66±0.09、2.46±0.64) ng/L]明显高于对照组[(0.88±0.11、3.09±0.29)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IL-1β阳性细胞都所有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119.43±2.21、0.10±0.02) ng/L]高于对照组[(126.52±3.02、0.18±0.05)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2.22% (1/40)]低于对照组[13.33% (6/40)],临床疗效[93.33%(42/45)]高于对照组[77.78% (35/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妇康可以降低宫颈糜烂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含量,降低子宫组织ICMI-1 mRNA和TCF-β1 mPNA水平的表达,调节患者免疫功能,减轻宫颈糜烂给患者带来的危害,是治疗宫颈糜烂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抗感染药学》2017,(1):63-65
目的:评价消旋卡多曲颗粒与培菲康对小儿患者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TNF-α和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78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观察组患者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培菲康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等炎症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大便形状复常时间、大便常规复常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TNF-α、IL-6等炎症指标测得值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消旋卡多曲颗粒与培菲康联用治疗小儿患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较为显著,能更好地改善炎症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血浆置换疗法在高脂血症胰腺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取高脂血症胰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内科传统治疗,观察组采用血浆置换疗法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治疗前、后TNF-α、IL-2、IL-6及IL-8水平,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常规WBC、AMY、GLU及血脂水平,低于对照组[(7.84± 1.20)×109/L,比(10.94±1.43)×109/L、(200.52±17.31)U/L比(425.12±20.64)U/L;(7.04±1.02)mmol/L比(9.04±2.51)mmol/L;(5.93±1.57)mmol/L比(10.49±4.26)mmol/L] (P<0.05);观察组治疗后炎症因子TNF-α、IL-2、IL-6及IL-8水平低于对照组[(172.4±56.2)pg/ml比(246.7±96.4) pg/ml、(26.6±9.0) pg/ml比(41.4± 11.1) pg/ml、(31.5±8.5) pg/ml比(134.4±37.8)pg/ml、(62.7±16.2) pg/ml比(149.5±28.3) pg/ml] (P<0.05),两组IL-10治疗前[(24.6±15.3) pg/ml比(56.4±24.4) pg/ml]、治疗后[(116.7±34.6)pg/ml比(119.5±23.6)pg/ml]水平比较变化不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13.3%)与对照组(1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脂血症胰腺炎患者采用血浆置换疗法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雷公藤甲素干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炎症表达及关节肿胀疼痛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7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甲氨喋呤和美洛昔康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雷公藤甲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沉速度(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性因子(RF)、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TNF-α及IL-10水平的变化和关节肿胀疼痛度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ESR、CRP、RF、TNF-α、IL-10分别为(35.44±16.64)mm/h、(14.36±9.84) mg/L、(65.36±41.53) IU/ml、(38.14±6.76)pg/ml、(82.55±70.22) pg/ml,对照组分别为(49.22±22.81) mm/h、(22.59±10.58) mg/L、(136.68±95.76)IU/ml、(42.37±5.46) pg/ml、(71.31±69.89) 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25、10.16、15.22、4.78、6.33,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分别为(9.6±6.8)个、(8.5±5.6)个、(36.6±35.8)min,对照组分别为(11.4±6.6)个、(10.3±8.8)个、(65.3±21.5) 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62、6.35、9.58,P<0.05).结论 雷公藤甲素能够有效降低急性炎症指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缓解关节肿胀、疼痛等临床症状,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莫西沙星联合卷曲霉素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并研究其对患者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86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3例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卷曲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43例采用莫西沙星联合卷曲霉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4+CD25+、CD4+CD25+CD127lowT细胞表达水平分别为(17.66±3.38)%、(5.33±1.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04±4.22)%、(6.23±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1、IL-6及TNF-α水平分别为(19.22±3.56) ng/ml、(150.76±13.25) ng/ml、(86.39±9.77)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37±4.56) ng/ml、(190.88±19.52)ng/ml、(114.28±11.42)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好转率及空洞缩小率分别为93.02%、88.37%及83.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0%、76.74%及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莫西沙星联合卷曲霉素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炎症反应和提高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多索茶碱联合可必特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炎症因子及喘息症状缓解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于本院诊治的86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氨茶碱和沙丁胺醇治疗,观察组给予多索茶碱和可必特治疗.通过比较两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2(IL-12)和免疫球蛋白E(IgE)的浓度变化、喘息缓解时间及临床疗效来评估多索茶碱联合可必特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IL-12 (60.28± 10.73)μg/L,总有效率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45.33±10.68)μg/L、74.42%],IL-4(62.37±17.82) ng/L,IgE(113.42± 18.97) μg/L及喘息缓解时间(3.12±0.74)d,显著低于对照组[(83.47±15.63) ng/L、(143.57±17.69)μg/L、(3.92±0.62)d](P<0.05).结论 多索茶碱联合可必特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可有效改善其机体炎症因子水平,缩短喘息症状缓解时间,进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牙周炎治疗要点,评价盐酸米诺环素与奥硝唑联合治疗的临床优势.方法 120例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奥硝唑治疗,观察组采用奥硝唑+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生物反馈法用于慢性功能性便秘(CFC)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CFC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乳果糖液口服治疗,观察组采取生物反馈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肛管静息压、肛门括约肌最大收缩压、直肠排便阈值、最大耐受量及矛盾运动率均明显改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肛管静息压[(57.45±8.21)mmHg vs.(86.22±14.47)mmHg]、肛门括约肌最大收缩压[(134.57±12.35)mmHg vs.(112.10±14.22) mmHg]、直肠排便阈值[(114.53±15.54) ml vs.(133.25±29.04) ml]、最大耐受量[(197.65±29.93) ml vs.(290.31±37.46)ml]及矛盾运动率(12.0% vs.9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愈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2.0% vs.3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物反馈疗法可有效改善CFC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桂枝茯苓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疗效及对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慢性盆腔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采用桂枝茯苓胶囊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西药治疗.两组患者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经周期.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10[(27.62±4.67)μg/L]高于对照组[(18.42±3.46)μg/L],CRP[(5.42±1.27) mg/L]和TNF-α[(1.56±0.34) pg/ml]低于对照组[(8.13±1.76) mg/L,(2.65±0.54)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71%)低于对照组(2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随访6个月复发率(2.86%)低于对照组(3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桂枝茯苓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疗效显著,且能够增加血清IL-10含量和降低CRP、TNF-α含量,且未见严重用药不良反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右美托咪定用法对妇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源于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87例妇科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29例)、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29例).空白组患者行常规麻醉诱导;对照组患者于麻醉诱导插管前给予右美托咪定1.0μg/kg,并以0.4μg/(kg·min)持续静脉泵入;观察组于麻醉诱导插管前15 min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5μg/kg.统计三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浓度以及血糖水平(Glu),观察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NE、E、Glu水平分别升至(275.2士23.3)pg/ml、(153.7±17.6)pg/ml、(9.7±3.2) mmol/L和(193.6±19.7)pg/ml、(103.5±18.9)pg/ml、(6.3±1.5) mmol/L,两组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本组术前、术中和空白组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组、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7%、13.8%和10.3%,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75,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能有效减少妇科手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且用药剂量为0.5μg/kg时患者应激反应最小,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肺结核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IL-10、IL-22、IL-23表达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本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49例,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肺结核患者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以及对照组外周血血清中IL-10、IL-22、IL-23表达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ELISA结果显示,肺结核患者治疗前外周血血清IL-10表达水平为(24.15±13.21) 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14.91±8.23) pg/ml],P<0.05,经抗结核常规治疗6个月后,血清IL-10表达水平为(17.11 ± 7.59) pg/ml,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肺结核患者治疗前外周血血清IL-22、IL-23表达水平分别为(20.56±7.41) pg/ml、(21.12 ± 2.68) 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53.78±8.22) pg/ml、(36.42±2.16) pg/ml,P<0.05],经抗结核常规治疗6个月后,血清IL-22、IL-23表达水平分别为(38.95±6.35) pg/ml、(29.89±3.74) pg/ml,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但仍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血清IL-22、IL-23呈正相关性.结论 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IL-10、IL-22、IL-23在治疗前后表达水平发生变化,可能与机体结核免疫有关,有望作为评价肺结核疗效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